浅谈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c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语文教师首先要热爱语文教学事业,热爱学生
  我们都知道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把学生当作发展中的人。
  一个对工作充满热情的教师自然会淡泊名利,正确对待教学中的苦与乐,在制定教学计划时会认真研读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情,在教学过程中饱含深情地面对教学任务。
  一个对学生充满热情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也会对学生投以亲切鼓励的目光,在交流时会认真倾听学生的诉说,在作业批改中也会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写下热情洋溢的品评语。同时也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进步,得到发展,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语文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爱学生,因为爱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可以说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一个称职的语文教师,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人性的光辉,教师的心田因有了宽容而广阔;学生的成长因有了宽容而湛蓝、美丽。
  二、语文教师也要高度重视学习,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自觉转换教师角色
  语文教师须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学习的内容除了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应注重吸收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更应该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至少应阅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阅读的文学名著,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至少要订阅一份语文教学方面的杂志,阅读有关的教育教学专著;尽可能参加一些高水平的教研活动,聆听名家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的泉眼,做到“学高为师”。语文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自觉转换教师角色,才能做一个进取的人民教师,与新课程一同成长;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民教师,与学生一同成长;做一个快乐的人民教师,与事业一同发展。让学生的生命在我们的发展中成长,让我们的生命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三、语文教师更要个性化的解读教材,并进行教学预设研究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倡多角度有创新的个性化阅读,以及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来拓展阅读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指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教材,语文教师必须深入解读文本,因为语文教师应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英国学者斯藤豪斯说过:“教师即研究者”。如果一位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浓厚的研究欲望就会认真研读文本,个性化地解读教材,不断形成自己的研究专题,而不是对教参的观点亦步亦趋,这样才会跳出传统,教出特色。因为教材的处理是一个技巧,也不能完全照搬别人现存的东西或模式,“依赖”和“照搬”只会磨灭自己创造的灵性。语文教学没有教师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是教不好的。教师个性化研读文本的行为不仅在于告诉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还为学生树立一个敢于怀疑,善于独立思考的榜样。
  四、语文教师还要锤炼自己的语言,努力使自己的语文课富有激情,上出自己的特色
  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求准确流畅,还要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这样学生听起课来可以说是一种享受,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更得到了美的欣赏。因此,语文教师要力求诗意地教语文。
  语文教师须是一个语言幽默风趣、情感丰富的人。如果一名语文教师常保持一颗超越世俗的童心,它会让你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不断发现、创新,从而获得更多的乐趣。一个充满情趣的语文教师,很容易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找到共同的语言。
  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他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知识结构和治学方法都应该是独特的,应有别于其他人的特点和风格,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是一个学习、磨练、融会贯通,逐步成熟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里,需要的是无私无畏的精神和爱生如子的拳拳热忱,需要的是孜孜不倦的求知欲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需要的是甘于寂寞的执著精神和博采众长的虚怀若谷。
其他文献
语文课改理念提出:语文课堂学习追求生动性、丰富性,强调学生的主观感受。这一理念很多教师就理解为:语文课堂应该有趣。于是,课堂教学有趣味性就被许多教师理解为:课堂热闹就高效。于是,课堂热闹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很多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目标。这一观点渗透到语文教师的心里,就犹如在许多语文教师心坎里注射了一针兴奋剂。于是许多教师绞尽脑汁设计了许多调动学生也随之兴奋的教学环节:课本剧、唱歌、跳舞、欣赏音乐
期刊
一、后进生的成因  1. 自由散漫型。  一些特殊生由于家庭破裂或是单亲家庭,更多的农村家长,由于自身素质有限,对孩子的教育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因此养成了他们自由散漫的个性。这类学生缺乏纪律观念,迟到、早退的事时有发生,自己感兴趣的课就听听,不感兴趣的课就不听,甚至在课上睡觉。  2.逆反心理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从小就受到家庭专断式的教育。学生从小得不到家长的呵护,稍有错误,家长就训斥打骂
期刊
自卑心理是指自我评价过低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 ,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 ,是因为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其核心内容就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 无法赶上别人。 其实, 自卑心理普遍存在, 只是轻重不同而已。 俗话说:“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不足,与周围人比较都有不如人的地方。但有的人能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看到自身不足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而有的人则由于种种原因
期刊
一、以问题为主线,优化课堂的教学内容  新的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要求是:学生不仅要把握语文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把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能运用知识及技能进行创新和再发展,否则就会使教学失去其真正的内涵。  首先要创设问题情景,进而引发参与动机,把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引入到一种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情景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情景时,可以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去寻找与教学内
期刊
第一轮复习:专题复习,夯实基础。第一轮复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基础需要在这个阶段夯实,信心需要在这个阶段树立,第一轮复习直接面向的是第一次模拟考试,通过以往的经验我们知道第一次模拟考试后学生基本定型,所以第一轮复习非常重要。这一阶段我们主要是从下面三个方面做的:第一,整块复习与常规复习相结合。第二,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优化课堂结构。第三,让学生明白复习任务,树立学生信心,争取更上一层楼。  第
期刊
对一个班级来说,学困生的存在并不奇怪,每个班级都有学困生。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在智商、学习环境、勤奋学习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在学习成绩上出现了差异。学困生往往上课不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下课爱打闹,作业马虎,学生成绩提不上去,是班里的“老大难”。如何提高学困生生的成绩,使他们迎头赶上,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我就自己曾尝试过的转化学困生方法与大家共勉。  一
期刊
《记承天寺夜游》与《答谢中书书》是鲁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两篇文质兼美的文言文,在2004年版的教材中,两篇文章是以一文两则的形式出现的,后分成两课。《答谢中书书》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语文精炼且生动。《记承天寺夜游》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不用典雕琢,行文清新隽永地抒发对江南风景的赞美之情,可以
期刊
一、挖掘教材内涵,调动情感功能  纵观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确系“文质兼美”,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男女之情、手足之谊、父母之情;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天地动容的悲壮、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喜悦、无名的烦愁……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
期刊
一位教育家曾如此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对后进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偶得几点浅显认识
期刊
一、语文教师后续动力不足产生的原因  1、硬件设施落后,教学资源缺乏。农村中学普遍存在设施落后,信息闭塞的现象,新课程的教学需要许多的学习资源,不仅是学生的,而且是教师的。教师收集学习资源时间精力有限、难度很大。另外,必要的教师辅导用书的缺少及新课程的教学经验的不足,使一部分教师在设计一堂课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2、缺乏现成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作指导。新课程如何上,怎样上才算一堂好的语文课,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