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替硝唑口服联合荆芥水煎液外用治疗阴道滴虫病的疗效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lthbo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替硝唑口服联合荆芥水煎液外用治疗阴道滴虫病的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随机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阴道滴虫病患者164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82例患者采取替硝唑口服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82例患者荆芥水煎液阴道外用。观察治疗前后164例患者血清IL-2、IL-4和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2、IL-4、IL-10水平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口服联合荆芥水煎液外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阴道炎症症状,抑制炎症因子表达。
  关键词:小分子抗病毒药物;丙肝肝硬化;肝功能;丙型肝炎
  阴道滴虫病是一种潜伏期较长的性传播疾病,患者多因病情早期无明显症状而忽视治疗。临床针对阴道滴虫病应尽早治疗,有研究表明通过采取替硝唑口服联合荆芥水煎液外用的治疗方案可有效避免阴道滴虫病导致的不良后果。本次研究针对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阴道滴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替硝唑口服联合荆芥水煎液外用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治疗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研究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阴道滴虫病患者164例,本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164例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
  (1)阴道滴虫病患者均符和《性传播疾病诊断》[1]中第42~44页诊断标准。(2)均经显微镜检查可找到阴道分泌物悬液中的阴道毛滴虫。(3)有性生活经历者。(4)非妊娠期者。
  排除标准:(1)阴道细菌性感染导致阴道炎症者。(2)阴道真菌性感染导致阴道炎症者。(3)药物禁忌证者。(4)糖尿病等不符合临床观察要求者。
  对照组82例患者采取替硝唑口服治疗,82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19岁,年龄最大的44岁,平均年龄(35.17±3.17)岁。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82例患者荆芥水煎液阴道外用,82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19岁,年龄最大的43岁,平均年龄(34.36±3.26)岁。,
  1.2 方法
  对照组82例患者采取替硝唑(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3020659;生产厂家:迪诺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治疗,单剂量2g顿服,间隔3、4日可重复1次。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82例患者荆芥水煎液(每100 mL含有50 g荆芥)阴道外用,3次/d,持续治疗7d。两组164例患者者性伴侣给予口服替硝唑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164例患者血清IL-2、IL-4和IL-10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164例患者采用的临床数据以及研究资料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两组独立,正态,方差齐资料164例患者如血清IL-2、IL-4水平等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2、IL-4、IL-10水平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阴道毛滴虫其是常见的病原体,主要定植于泌尿生殖道,患者往往在出现阴道炎症反应后再行治疗,但其复发率以及对硝基咪唑类耐药性均较高,并且由于阴道滴虫病可破坏胎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妊娠結局,阴道滴虫病患者妊娠后分娩异常以及早产等发生率较高[2]。
  有研究表明阴道毛滴虫导致的感染率非常高,并且潜伏期较长,与不良妊娠结局以及生殖道癌症均明显相关,此外研究中表明采用替硝唑口服可有效改善阴道炎症等症状,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良好作用[2]。替硝唑口服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释放细胞毒素进而促使细菌死亡,杀伤阴道毛滴虫,常规的甲硝唑含漱液治疗阴道炎症作用虽有一定疗效,但是其因口服导致杀菌浓度降低,限制了其对阴道毛滴虫的杀菌作用。因此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替硝唑口服联合荆芥水煎液对阴道毛滴虫进行治疗。荆芥水煎液外用其不仅作用于阴道毛滴虫感染,并且其药理机制还具有抑制DNA合成作用,有利于增强患者自身免疫机制,本次研究中患者的IL-10表达水平即明显升高,IL-2、IL-4水平明显降低,说明替硝唑口服联合荆芥水煎液外用治可使得阴道毛滴虫等微生物无法增殖,炎症反应减弱,与师亚娥[3]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替硝唑口服联合荆芥水煎液外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阴道炎症症状,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值得临床推广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永锋. 性传播疾病诊断治疗[M]. 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
  [2]巴丽春.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替硝唑阴道栓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6):82-83.
  [3]师亚娥,白桂芹,张美荣,等. 内服替硝唑外用荆芥水煎液治疗阴道滴虫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4和白介素-10的影响[J]. 海南医学,2016,27(18):3003-300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丹毒患者临床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丹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有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的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丹参和光子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都获得显著的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以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15人,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在症状控制满意度、生活照料满意度、住院环境满意度与健康教育的滿意度等方面,实验组患者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预后具有积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眼八卦针法治疗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10日到2018年5月10日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51例头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1例患者均采用眼八卦针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到98.04%。经过眼八卦针法治疗后,51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痊愈,临床疗效显著,占82.35%;8例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占15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在ICU治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 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ICU行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6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分为两组,即传统气管切开术治疗的参照组(n=53),及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治疗的研究组(n=53),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及并发症的差异,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经对比后,研究组呈现结果更优,最终检验结果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妇科超声检查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共54例。以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27例。对照组实施经腹超声检查,观察组实施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比组间检查诊断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子宫肉瘤、宫腔炎症、子宫内膜息肉、内膜增生例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纳入标准:纳入伴随血性分泌物或血色白带;已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对脑梗死后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2月一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实验组以及为基础加用针灸治疗,依据两组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差异性,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肢体康复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与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7月至2018年7月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共50例,将其随机分组,设定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患者40例,设定为观察组,设定接受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患者10例,设定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下地活动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I期碎石成功率(19%)、肾积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内服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内科接诊的116例KOA患者档案资料,以时间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施以中药内服治疗和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评估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复发情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临床效果更高(88.33%vs.76.7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更少(5.00%vs.10.7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钙在预防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为建模组,首日每隔24h给予脂多糖(25μg/kg)腹腔内注射,共2次,次日每隔24h给予甲强龙(45mg/kg)肌内注射共3次;B、C、D组都为治疗组,B组建模成功后每日给予阿司匹林(12.5mg/kg)灌胃;C组建模成功后每日给予阿托伐
期刊
摘要: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对其预后具有现实价值。由于本病病因不明,分类诊断标准也未达到高度的统一,目前仍缺乏快速特异的单一检查项目。近年来,多方面研究发现抗涎腺导管抗体、B细胞活化因子、抗α胞衬抗体等检验指标,以及腮腺超声、腮腺MRI等影像表现,均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现结合近十余年的文献,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新方法进行总结。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诊断方式,进展  干燥综合征(Sj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