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cyqi1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规定: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学习应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的,不应该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此外,《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还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新课标对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一、创设阅读情境,渗透情感教育
  阅读是学生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初中阶段是人生极其重要的时期,其感情最丰富最热烈,世界观、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因此,阅读教学是不可忽视的,要重视情感教育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欢乐的气氛中,人会欢乐;在悲哀的环境中,人会悲哀;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运用各种方法,创设一种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情感气氛,感染学生情感,拉近作者和学生的情感距离,引发情感共鸣。
  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声音、色彩、图像、动画、影视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利用其视听、时空、动态优势,通过创设情境,将静止、抽象、干涩的书面文字变为活泼、具体、有血有肉的直观形象。学生通过认知体验,从而产生与教学相匹配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曹操《观沧海》时,我先播放了一段配乐诗朗诵,学生面对着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聆听着气势雄浑、豪迈奔放的诗词,心中那种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随之被激发出来。再如教《故都的秋》一文时,我先播放了一段抗日战争时日寇进逼华北的危急片段,让学生先了解作者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这样便于学生领悟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色中所流露出的深沉的忧虑和孤独之情,这是源于作者满怀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进了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怀。
  又如,在教授《紫藤萝瀑布》时,我利用多媒体放映紫藤萝的图片和优美的钢琴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对着画面发挥想象,直观感受宗璞笔下独特的紫藤萝,领悟作者的情感,学生沉醉于和谐宁静的境界,身心都会获得欢愉的享受。
  二、加强朗读吟咏,产生情感共鸣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有着丰富的情感教育,也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引导学生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体验情感,能使学生的情感品质得到有效提升。根据文章不同的风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有时高亢激越,有时沉缓悲伤,在节奏变化中体验作者创作时的情感,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体味文章不可言传的妙处,凭借朗读唤起激情,進入意境,加强情感体验,引发学生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如在指导学生朗读高尔基的《海燕》时,在讲解时代背景和课文的内容上,抓住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的行动展开讨论,把握全文的中心,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所歌颂的英雄形象“海燕”形成共鸣,当学生准确地把握住这首散文诗呼唤革命的战斗基调后,朗读时的情感便迸发而出。
  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能很好地进行情感教育的文章,“‘进去吧,里面没有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出来了。”学生反复诵读着这篇文章,脑海里就会出现当父亲的背影混入人来人往的人群里再也找不着的画面,那离情时悲伤惆怅的情绪和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以及对父亲无尽的牵挂之情都会随着诵读与作者产生共鸣,此情此景都能够让学生获得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
  三、探究文本内容,领悟作者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包含着深刻的情感,要认真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接触课文,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使学生深刻理解,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可以达到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目的。教师在讲授教材时,可以对课文中重点语句反复揣摩详细解析,和学生共同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作者的情感。
  屈原的作品《涉江》一文中,屈原的人生追求是以立志成名、追求理想、进德修业、乐观向上为主要特征的,他主张“美政”,主张“举贤授能”,从而使国家富强。“昔人已乘黄鹤去,吾辈更当上下而求索”。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重点语句,通过揣摩分析,从而了解屈原为理想而至死不渝的崇高品格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高尔基的作品《海燕》一文中,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海燕的段落或句子,通过分析让学生准确感受到海燕这一形象,并体会和品味海燕穿越时空的壮美,感受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2016年部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就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自然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内容。新教材特别注重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素养”理念,“语文素养”就包括对学生未来必备品格与核心能力的要求,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始终是新教材追求的目标。教材的人文主题就有“至爱亲情、生活哲理、修身正己”等情感方面的内容;新教材特别重视阅读教学,“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更好地贯彻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的倡议。因此,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在学生的整个人生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其他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不可替代的,在语文教育和学生的整个人生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是不容质疑的。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培养阅读兴趣、孕育情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造性思维。
  总之,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与知识技能教育同样重要的作用。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夏沔尊说:“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冰心说:“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的确如此,语文教师要把情感教育切实落实到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在教学中强调“情感”因素,凭借教师自身的情感,去引领学生情感,才能在陶冶与感化的情感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升华学生的品格。
  作者单位:河北省沙河市教师发展中心(054100)
其他文献
中国古诗词因其具有语言精练含蓄、情感深沉丰富、形式整齐精美等美学特质而流播海外传唱千古。遗憾的是,很多教师在教学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往往只限于引导学生诵读、理解、背诵、默写古典诗词,而极少引导学生探究古典诗词中蕴涵着的丰富意蕴。以致于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古典诗词教学资源。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古典诗词鉴赏方法,多角度、多层面地鉴赏古典诗词。  一、知人论世赏意趣  古语云:“诗言志。”
2016年呼伦贝尔市夏季平均气温除林区北部接近常年外整体偏高1~2℃。降水量全市较历年偏少,出现了严重旱灾,对农作物和天然牧草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从总体上来看,夏季光、温、
统计工作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监测手段和信息渠道,统计数据反映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准确、及时、全面、系统的统计数据,是各级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制定宏
本文简述了马铃薯晚疫病的规律及危害特点,分析了引起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深的体会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写作训练。下面,笔者就指导学生写作训练中,如何抓好写作教学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指导作文与激活兴趣
为明确0.1%吡虫啉颗粒剂(药肥混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最佳使用剂量和对小麦肥效及安全性,为该产品的农药登记和今后的市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按照安徽省植保总站的安排,20
以玉米品种铁研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肥水条件下铁研58密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水肥条件下,铁研58适宜密度为4800株/667m^2,中等水肥条件下适宜密度为440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一贯重视“言”,而忽略“文”,对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意义,文言句式及相关文言现象进行重点讲解,很多老师已经形成了讲解古诗文的一般套路,即: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讲解重点字词,翻译串讲,概括文章主题。教师担心学生知识点掌握有所疏漏,事无巨细,样样包办,总认为讲得越细,学生就能掌握得更扎实。又反复运用默写、过关、检测等手段,师生都是身心俱疲。这种教学模式套路老化、模式僵化,将原本鲜活的
文言文教学是所有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教学历史最为悠久,教学经验最为丰富的一种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从字词出发,进而翻译句子,最后整合成篇,进行理解、分析、鉴赏。这一方法清
初中语文教学,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积累习惯,每天进行规范书写训练、诵读训练、练笔训练,以每天一练的积累工程,达到逐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一、激发语文积累的兴趣  1.教师注重积累,为学生做好示范  语文教师要重视自身积累,广泛涉猎各种书籍,不仅阅读与语文有关的知识或信息,还要阅读包括世界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以及迅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提升教学业务能力和教研水平。大多数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