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平台下“Pub/Sub互动式”教学大纲设计的课程改革应用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u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分析了“互动式”教学大纲研究现状,阐述了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平台的教学模式特性。以《果蔬保藏学》为例,从教学大纲的编制、“发布/订阅”、动态调整三个方面,研究MOOC平台下“Pub/Sub(Publish/Subscribe)互动式”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MOOC平台;Pub/Sub互动式;教学大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0-0008-0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interactive" syllabus, and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OC platform's teaching mode. Taking the fruit and vegetable preservation scie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ub/Sub (Publish /Subscribe) interactive" syllabus under the MOOC platform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compilation of the syllabus, "Publish /Subscribe" and dynamic adjustment.
  Keywords: MOOC platform; "Pub/Sub" interactive; syllabus; course reform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及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互联网+教育”将会促使教与学的场所、学习方式、组织方式、评价体系等多方面发生解构与重构,这对课程教学大纲的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作为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重要发展成果,近年来在国内网络教学改革中引起了高度关注。研究以《果蔬保藏学》课程为例,采用MOOC在线学习平台与课堂教学相混合的教学模式,借鉴和引入具有“契约”机制作用的“发布/订阅(Publish/Subscribe,Pub/Sub)互动式”教学大纲的设计[1-2],以期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互动的深层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食品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互动式”教学大纲应用现状
  传统的教学大纲与“互动式”教学大纲相比,在设计和使用中值得保留的经验为:教学内容和进度的规定性、授课教师施教的计划性、课程讲授的依凭性,已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施教评估的重要文件[3]。但存在诸多缺陷,严重阻碍教学质量的提升。
  “互动式”教学大纲是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具有先进性的教学管理文件(syllabus或syllabi),受到不遗余力地推行[4]。通过教师“发布”,学生“订阅”,体现大纲的“契约”精神[5]。在我国,对互动式教学大纲的研究处在起步阶段。对于高校本科基础理论课程教学而言,真正的互动式教学不应仅停留在授课过程中,而应该从源头上追溯到互动式教学大纲上,“互动式”教学大纲具有“契约”精神体现[5]。聂方彦[6]探讨了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相应的“契约机制”教学方法和措施;认为,在当今国内外以“契约”为基础的现代社会,必须培养学生履行“契约”;通过互动式的教学大纲这一简单化处理则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的契约化。张军建[7]通过互动式教学大纲这份“契约合同”约束和规范工科专业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最后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张龙[1]以通信工程专业《无线网络技术》课程为载体,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教学大纲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虽然,学者们就不同学科课程进行互动式教学大纲的探索和实践。但互动式教学大纲的应用,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大纲缺乏示范性、教学大纲编而不用、难与学生见面、缺乏使用互动式教学大纲的激励机制、配套机制[2]。
  二、MOOC平台的教学模式特性
  MOOC又译为“慕课”,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缩写,拥有大规模、开放性、网络化特征和优质的数字课程资源。在教师层面,MOOC教学模式特性表现为,1. 教学设计的非主体性:教师将围绕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学生是教学设计的核心;2. 教学实施的服务性:课程的实施与教学的组织均围绕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法及答疑解惑;3. 教学内容的联通性:学生的学习内容即师者的教学内容通过各类媒体扩充并进行交互而提升信息量;4. 教学环境的混合性:不仅有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还有教师利用MOOC资源的混合教学[8]。在学生层面,MOOC教学模式特性表现为,1. 学习的自主性:学生本人是教学的主体,通过平台学习的对自己有用知识及兴趣知识内容是客体,学生有足够发挥自我的空间;2. 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开放性:MOOC平台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化资源、多样化的课程内容表现形式;3. 学习方式的交互性:MOOC平台提供了更快捷更便利的交互学习[9-10]。
  三、MOOC平台下《果蔬保藏学》“Pub/Sub”课程大纲设计与实施
  1. 线下编制课程大纲。“Pub/Sub互动式”教学大纲的编制与实施,整个运作可以通过MOOC平台教学实现。首先针对《果蔬保藏学》课程,建立课程性质及目标的“角色改变及补充”模块、教学内容设定的“授课教师个性化理念和经验”表达层面和“学生需求的满足符合课程内容发展趋势”表达层面三个模块。《果蔬保藏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作为课程性质与目标,从教师层面呈现表达为“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食品工业生产管理等工程技术能力,以便在今后的食品生产、果蔬储运等相关工作中,能够熟练地应用贮藏与保鲜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培养目标。而从学生层面则以“【课程简介】”呈现(图1),以通俗易懂的、當前热行的语言方式表达。在编制“【教学要求】”,则以“【学习目标】”呈现。编制“【教学内容】”,则以“【学习内容】”呈现,换用需求者语言表达形式(表1)。   2. 线上发布与订阅课程大纲。开课前,老师在MOOC平台线上发布《果蔬保藏学》课程大纲,把“订阅”课程大纲设计为首期的线上“学习任务单”内容,并设置为进入课程学习的关口。学生通过登录MOOC平台阅读大纲,明确了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职责,并反馈学习的需求。以便师生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线上线下共同完成责任“契约”。
  3. 互动反馈动态编制课程大纲。完成“发布/订阅”的、实施使用过的课程大纲,通过MOOC平台互动讨论和解释,围绕课程内容的学科课程发展适用度和学生兴趣度等需求将成为编制修订内容的主要“参考项”;教师在应用过程的个性教学思路、学术观点,将为下期该课程大纲编制修订内容的“主旋律”,当前学科发展的新技术、新工艺为编制修订内容的“添加项”。MOOC平台双向沟通的方式再一次加入到教学大纲的动态编制。图2中《果蔬保藏学》教学内容的其中第二至第三章重新整合;其中的第五至第十章,结合“发布/订阅”的互动反馈,根据贮藏的技术方法调整分章(调整后内容见表1);“果蔬的高静压技术保鲜”、“果蔬的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保鲜”为编制修订内容的近期“添加项”。动态修订的课程大纲,更好体现大纲的指导性、创新性、服务性。
  四、結束语
  通过现行最受教育界关注的、建立在“互联网+”的MOOC平台,能够高效运行“Pub/Sub互动式”教学大纲的编制与实施,构建实现了教学大纲编制的双向性、互动性、创造性、动态性,充分体现“Pub/Sub互动式”教学大纲的“契约”精神:师生主体地位的平等性、文件的法律约束性、条款内容的规范性、职责的明确性[5],非常有利于解决传统教学大纲设计和使用的缺陷,从而发挥教学大纲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过程的指导性和服务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龙,付佳.以教学大纲双向互动模式为导向的课程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38):154-157.
  [2]樊萱.借鉴美式教学大纲创新我国高校课程教学大纲[J].科教文汇,2011(6):49-50.
  [3]Eberly, Mary B.& Sarah E Newton; Robert A Wiggins. The Syllabus as a Tool for Student- Centered Learning [J].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50, no. 1(2001):56-74.
  [4]祝吉芳.高校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写与执行-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J].社会科学战线,2010(1):276-277.
  [5]刘贤赵,李朝奎,陈保新.高校互动型教学大纲的“契约”精神及其启示[J].高教论坛,2014(6):25-27.
  [6]聂方彦,张平凤.高等教育课程教学中互动契约思维的思考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6(19):68-69.
  [7]张建军,艾云龙,刘长虹.契约机制作用的互动式教学大纲在工科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8):141-142.
  [8]魏建兵.基于新媒体互动式的MOOC平台的研建[J].中国建材科技,2018(5):158-159.
  [9]昂娟.MOOC平台属性与学习绩效相关性研究[J].萍乡学院学报,2018,35(3):95-100.
  [10]Downes S. The Quality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EB/OL]. https://www.ownes.ca/cgibin/page.Cgi ? post=66145.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结合问卷调查方法探究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结果表明,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勤奋度一般,并且在特定维度问题上,学生学习机械性和被动性较突出。由此,分析当前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时间和心理投入两个程度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与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异度,引出教师教学方法改革必要性和必然性,提出进一步整合课程资源与教学内容,增强学生
期刊
摘 要:文章以CNKI上2019年以前有关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研究的133篇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内容分析及对比研究等方法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研究的数量、方法、理论基础、研究内容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数量在2012年达到峰值;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较少;理论基础呈多元化,但以建构主义、输入输出假说、教育生态学为主;研究内容宏观方面包括内涵、意义、影响因素及建设原则,微观方面包括形式、问题及对策等。
期刊
摘 要:大学英语四六级翻译新题型的改革与2017年制定出的《中国英语等级量表》在考查学生英语能力的取向上不谋而合,新的测评标准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带来了诸多挑战与启示。新的翻译考试题型与量表都要求学生应具备语言能力、翻译策略、文化素养、百科知识等综合翻译能力。同时,这些新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大学英语笔译教学在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积极作用,秉承了英语教学服务于中国的理念。  关键词: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翻
期刊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高职院校不仅要立足时代、面向世界,而且要充分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来指导学生的人文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有助于激发寻根意识,认识民族自身;第二,有助于启发智慧,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国情;第三,有助于提升人文素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学教育研究所构建了课程教学体系、环
期刊
摘 要:完整的教学评价应该由考核、反馈和矫正机制组成。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态度,终结性考核侧重区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结果,将二者联合进行评价,能够更为全面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使最终考核成绩更加客观、公正和科学。同时,联合评价能偶在评价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多维多向互动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有,在联合评价模式下,教师可以根据阶段
期刊
摘 要:“民心相通”和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意义。而开展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正是实现这一愿景的重要途径。当前,中俄两国各领域互信达到新高度,为两国开启轨道交通领域合作新篇章创造了关键性前提,也为中俄两国铁路行业高校深化交流合作设立了全新的时代背景。同时,我国也在全力实施“交通强国”战略,中国铁路行业高校也将肩负起新的时代责任。中俄铁路行业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一
期刊
摘 要:创新驱动发展时代,迫切需要大批创新人才。创新性人才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扎实的理论功底,富有创新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强大的“学习力”、“思维力”、“实践力”,即“学·思·行”三种基本能力,构成为创新性人才的必备基础和条件。川北医学院管理学院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以“学·思·行”为核心理念、“多级平台”融合共振的创新性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运行,不断提升了学生的
期刊
摘 要:高数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大数据时代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值得我们去关注。文章针对高数的现状,以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了在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高数的教改,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最后给出了进一步完善教改的方向。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高数;教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3-0133-03  Abstract: As a ba
期刊
摘 要:为响应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教学改革的呼声,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及SPSS软件对高职高专层次的《公路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设计了一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三阶段“阶梯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以期达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翻转课堂;问卷调查;SPSS;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 要:“取象比类法”既形象好记又引人入勝,将这种方法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关键词:取象比类;高校思想政治;吸引力;获得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3-0122-03  Abstract: The "image-to-im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