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Emp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一节语文课的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4、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长此以往,让学生厌烦。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维内容,把握材料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的心里。
  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做法:
  
  一、把握时机,适时提问,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可见,把握时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的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变换角度,结合生活,拓展思维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
  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分层提问,逐步深入,训练思维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但考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莱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节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像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
  
  四、多种角度,内外相连,发散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即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片课文的段落划分,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他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我调查发现近90%的农村学生不喜欢作文,最直接的、影响最大的原因,则是作文教学本身深深地陷进应试教育的怪圈,形成一种固化的模式。  1.训练固化。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大多只把与考试有直接关系的课文内容作为硬性任务反复演练,对于作文,只有到作文课时,才把题目和要求摆出来,学生面对陌生的写作对象,不知写什么,也不懂怎样写,只好胡编滥造交差了事。  2.评改固化。长期以来,学校领导要求精批细改、家长迷
期刊
《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学生生活。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期刊
乒乓球运动是我们国家的国球,其中包含有许多力学知识,用力学知识来指导乒乓球运动,同学们对物理知识会有更深的理解,对乒乓球运动会更加热爱。在乒乓球运动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与力学知识有关。
期刊
【摘要】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培养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水平,不妨作了如下几点尝试:一、游戏引趣,二、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激发学生对作文的热爱;三、用观察实物引趣;四、讲评引趣、体验成功。  【关键词】 作文;兴趣;提高    作文历来是语文学科的“重头戏”,几乎占据了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作文教学也受到了语文教师的格外重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激发写作兴趣”。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
期刊
【摘要】 培养学生素质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努力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从把握学生阅读心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改进学生阅读方法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素质的做法。  【关键词】 阅读教学;学生素质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人的天赋条件,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水平,使之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的教学不能再以单独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
期刊
【摘要】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少语文教师对新课程中“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把握得有些偏差,一味地追求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但忽略了语文教学的基础性。本文对语文课堂中的一些流行语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语文;流行语;反思    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
期刊
“受众意识”一词来自于传媒界,指传者在传播活动中要“胸怀受众、服务受众”,就是要推测他们的“传播期待”,“信息需求”,以此制定传播计划。传播活动要成功,其起点与终点都应该是受者。    一、 当前作文教学现状如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审视我们当前的作文教学,首先没有真正体现作为交
期刊
教学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了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和获得学习经验的新课程的理念,指导小学生习作应更关注学生的内心需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在保护其鲜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写作技能指导,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一、作文命题要接近学生生活    小学生以记叙文为主要写作方式。让他们学会观察生活、摄取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获得写作素材,也就成了非常重
期刊
中考作文,若能将修辞手法恰切妥帖地运用其中,不仅能使语言富有文采,充实文章的内容,还能使其表达富有个性,增添文章的亮色,充分彰显作者才情,从而获得高分。近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高分、满分作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他们有的用修辞拟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标题,有的用修辞增强论证的逻辑力量,有的甚至用修辞布局文章的结构等等。大有百花吐艳,朵朵迷人之感。当然考场作文出锦绣华章,平时不练功是不行的。为开阔眼界,小
期刊
经过调查发现,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着“教师教不重视,学生写不重视,考试评太随意”的不良现状。许多学校出现“平时少写作文,考试背套作文,老师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作文在广大师生心中成为一块心病——想写好又无从下手,想放弃又于心不忍。从上述的些许现状的列举,作为在教学一线苦于教学的我们心中不禁有几许伤楚、悲凉和无奈。伤楚的是我们苦于作文教学研究的结果不如拿几篇范文在考场上七拼八凑;悲凉的是班上还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