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三烈士的故事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lx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赣南宁都革命烈士纪念园那扇厚重的墙体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6725名烈士英名就像镶嵌在广阔天际里的繁星,其中王俊烈士的名单旁,还有一个“王俊之子”赫然在目,一门双烈。
  “王俊之子”出生不到一天,就成为革命烈士。
  王俊是宁都县早期的共产党员,他与战友温雪堂、彭澎共同创办了宁都县农工商学联合会、总工会、农民协会等红色组织,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组织农民暴动。1929 年2 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挥师赣南闽西,在取得大柏地战斗胜利后进至宁都,王俊同彭澎等一道前往途中迎接,并协助红军筹措了军饷。是年5月,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的红四军驻扎宁都县城,组织成立了宁都临时县委、县工农兵革命委员会和县赤卫大队。这时的宁都逐渐成为中央苏区前期的政治军事中心,革命形势如火如荼,县内土豪劣绅、地主恶霸等反动武装如丧家之犬逃之夭夭。不足半年时间,全县建起了5 个“红旗社”和33 个支部干事会,共产党员达到400 余名。王俊“领衔”的县赤卫队壮大成300 余人、160余支枪的县游击队,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把土豪劣绅的财产、山田都缴获归还穷人,宁都红色之火处处燎原。落荒而逃的反动派对王俊咬牙切齿,在异地他乡盘算着如何反攻倒算,伪县长纠集的反动民团在深山老林歃血为盟,非把王俊抽筋剥皮、首身分离不可。
  朱毛红军暂离宁都后,出逃的反动武装像过江之鲫重返老巢,自此王俊命悬一线,伪县长按下印章张贴通缉布告,满城大搜捕,重金悬赏捉拿赤卫队长王俊。
  由于长期的奔波疲劳和东躲西藏,王俊身体出现不适,粪便带血,但他一刻也没有停止过革命活动。1929 年10 月,他在北部山村的东韶、洛口一带一边养病一边向老表(老百姓)宣传革命,鼓舞人心。不久,王俊在一个叫毛家斜的地方活动时,被敌人发现,包括革命伴侣、有孕在身8 个月的妻子曾宝秀一同被捕。
  1929 年11 月13 日,宁都的气候已是风刀霜剑,连日不见一丝阳光。这对革命夫妻被疯狂的敌人押进了附近一座闲置的古祠堂。穷凶极恶的敌人软硬兼施,用粗麻绳将王俊捆绑在祠堂中央的木柱上,突击审讯,要王俊供出战友和其他共产党员的下落来。敌人撬不开王俊的金口,恼羞成怒,严刑拷打。通红的烙铁印在他起伏的胸脯上,不时发出“吱吱”声,烧熟的皮肉味随着氤氲烟浪直扑口鼻。尽管这样,但王俊没有叫一声痛,宁死不屈。妻子忍不住,每折磨一回丈夫,她就心如刀绞,拼尽全力冲上去用身体护住王俊:“你们這些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真是禽兽不如,王俊患病多日,身体很虚弱,要打要杀就朝我来……”
  手段使尽,一无所获。是夜,月黑风高,东韶村附近的上王垴,枯萎的野草在山峁上随风摇摆,唯有那几棵稀稀拉拉、饱经沧桑的古松飘零拔起,为英雄垂泪送行。一阵“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共产党万岁!”的呼声响彻苍穹,打破死寂般的夜空后,王俊英勇就义,生命定格在26 岁年华上。
  敌人为了达到杀鸡儆猴之目的,他们将王俊的头颅砍下后,用铁丝串起,挽在晃着寒光的刀枪上,于翌日早晨,随妻子曾宝秀一起押往县城。囚车上,曾宝秀看到血糊糊的丈夫头颅,声嘶力竭,肝胆欲碎,不时用头撞击黑森森的囚车……
  王俊的头颅挂在县城西辕门示众,挺着大肚子的曾宝秀则被关进县牢受刑逼供,曾宝秀也像丈夫一样怀着对革命成功的信念,守口如瓶,视死如归。无法获取任何有效“情报”,刽子手们心生一计,恶意预谋,在狱中对曾宝秀“另行相待”,一段时间既不审讯更不拷打,牢饭也比过去“改善”了许多。1930 年1 月11 日深夜,在狱友的帮助下,曾宝秀痛苦地产下一男婴,虚弱的母亲努力地抱着这个没有父亲的骨肉,含泪而笑。然而,国民党反动派的蛇蝎之心昭然若揭,狱友本想把孩子藏起来,为烈士保住血脉,但婴儿悲切的啼哭声惊动了反动派看守,他们打开牢门,伸出魔爪,边抢孩子边说:“我们终于有了筹码。”
  伪县长温肇祥吧嗒着水烟筒,鼓起两腮,皮笑肉不笑,“宝秀,你我都是乡里乡亲的,同喝一江水,抬头不见低头见,现在你与王俊的根在我手里,只要你供出彭澎(宁都党组织领导人之一)和其他共产党的下落,你母子就会毫发无损地回家去……否则,别怪我们无情无义。”
  曾宝秀早已作好了舍生取义的准备,对伪县长的花言巧语和要挟不屑一顾,而是撕咬着敌人,想从敌手抢回儿子,但无济于事。“把我儿子还给我!”宝秀奋不顾身,拼尽全力后昏死过去。狼心狗肺的敌人面目狰狞,扒掉裹在婴儿身上的烂棉袄,赤裸光身,抓起婴儿尚有血水的脚掌,被刽子手倒提着的婴儿在魔掌中微弱挣扎,啼哭声由急转缓,由强变弱,凄凄厉厉,在大牢里回响。“王俊之子”被敌人扔进早已准备好的竹篮里带离监狱。
  灭绝人性的反动派决心一定要斩草除根。一月处处是寒流,极端低温使宁都小城落下了白花花的鹅毛大雪,像妖魔鬼怪般号叫的阴风将低空里的雪花吹得乱舞起来。天一亮,人们看见原来挂着王俊烈士头颅的西辕门对面的县衙旗杆上,又挂着一只装有婴儿的竹篮,婴儿早已在风雪中冻饿惨死,而且死婴也被敌人剁成数段,厚厚的“棉花团”覆盖着中国最小的革命烈士。
  26岁的父亲,一天的儿子——新中国不会忘记他们,根据他们的故事改编的话剧《一门双烈》,今天已传遍大江南北……
其他文献
暮春时节,你来吧  我着一袭袈裟  在湄水之岸,等你  昨夜,已替你念过了  三千遍菩提  我寻一片佛门净土  在通往永生的圣殿,等你  不怕打破,往生之路的靜寂  流淌的时光里  我一次次敲响木鱼  舍下繁华,舍下苍凉和悲戚  就是为了,等你  山寺的飞鸟叽叽  长风万里,穿过神灵庙宇  离散的羔羊,在这学会了沐浴  黄昏昏黄,桃花已飘落大地  草木之心,摇晃的枝头  点亮了银色的灯笼  因果轮
期刊
大蛇  远离人群,一条大蛇把王国搬进了山谷  孤独地守卫着空空的城  它的头上将长出黑色的王冠  长出胸鳍,并诞下一堆石头  它与一只千年乌龟为伴。乌龟将在夜里  为它讲述一些千年前的往事  这是一条被流放的大蛇  潜行在荒芜中,它见证了每一棵植物的枯荣  无论卑微,还是高贵  并常常想起它的兄弟——  几年前,在人群聚集之地  它的兄弟生生吞下了一头驴  又与一头驴,生生成为人们的饕餮之物  黑
期刊
雨的行吟,是从天空降落的那一刻开始  在我的童年里汇成一条哗啦啦的小溪  诗人刘年的行吟,是从一辆摩托车开始  一个人将戈壁、沙漠、草原,跑成一条不可阻挡的河  而我的行吟,注定是有些地方不能抵达  注定是途径之地,都将为我下起一场绵绵细雨  听 雨  除了雨声,我听不到世上的呻吟  天空仿佛更伤心了,把雨都下在这个城市  听雨,其实就是听自己。听呼吸的节奏  听一个人在夜里趋于平復的心  我在十
期刊
此间是袖珍瓦房,是寡欲天堂  是二十七平方的摆设,受尽宠爱  此间是我,正襟危坐,眉眼出窍  不见墙屋四壁,门窗紧锁  此间是雪中野马,沙漠骆駝  此间是原上牦牛,汀边白鹭  此间是我二十二岁的叛逆  是三千二百公里的执着  此间是天空之镜不为人知的部分  云稠密的白,云稠密地排  把蓝天的蓝描得忧伤  星月同辉时  月任性的白,星任性地排  把黑夜的黑搅得惆怅  我逢人便炫耀在此间的见闻  比如
期刊
猫狗最怕吸尘器  猫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远比人类还要高出许多。人耳的上限大约是2000兹,狗狗却有5000赫兹,猫咪甚至达到65000赫兹。所以某些人耳无法察觉的高频噪声,对猫狗而言,却是如同鬼哭狼嚎一般地撕心裂肺。像吸尘器、吹风机这类我们习以为常的家电,我们大概只有在半夜听到时,才会涌起一股躁意(或杀意)。但在电机高速运转时会产生的那些只有猫狗才能捕捉到的尖锐噪声,听在它们耳里,很可能就像恐怖片式
期刊
我住的小区因是学区房之故,在周围一众新建的小区对照下显得陈旧,但却胜在一个“朴”字。  一日,外出夜归,披着银丝线月光,穿过花圃里的石子路时,忽闻得阵阵芳香。那香味浓淡相宜,太浓易俗,太淡易散,这抹香却清甜得恰到好处。徐徐夜风不仅没有吹淡香味,反而让它弥漫得更长更远。夫说这是橘子花的香味,恰逢这几日刚好开放。我不信,借着树下灯光,寻得橘子树,果见一朵朵白花不知何时覆于枝头,悄然绽放,不用凑近闻,团
期刊
老元不算老,不到60岁,兄弟4个,因排行老大,名元,称之为老元。  老元生得一副好身板,浑身是劲儿,而且干起活儿来很扎实,从不偷懒。村里十多个砖窑的窑主争着让他去拉坯装窑,工钱一个比一个开得高,这让老元很得意。毕竟是出身农家,老元俭省得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从不乱花一分钱。唯一的例外是他用半年的血汗钱给自己买了一块夜光的机械手表,整天戴在手腕上,常在人堆里炫耀。有人问他几点了,他会大方地把胳膊一伸:“
期刊
那年暑假,即将进入大学学习的前一个月。姆妈的一个远房外甥女,在市二轻局办公室工作,个子高高挑挑的,皮肤白白净净的,大约1.73 米左右,已经生过一个孩子了,依然秀丽端庄。她悄悄过来找我:“平妹妹,你陪我去一个地方。”  我一愣:“去哪里?干吗呀?”  “你别问,我又不会害你,到了你就晓得了,带你去玩儿一下。”  “哦,那我跟姆妈说一声。”  “别说了,你都十六七岁了,还什么事都跟你姆妈说,姐姐又不
期刊
江非在他的诗歌《一个秋风漫漫退去的季节》中这样写道:“被灵魂和记忆唤醒/我又回到了我的出发之地/像一片傲慢的灰尘/又落回了飘起的谷地”。  读到此处,忽然间觉得这位诗人有着与众不同的傲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傲慢代表了某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某种目中无人的睥睨,但诗人的傲慢绝非是此种。  他的傲慢栖身在尘埃之中。因为微不足道。没有人会关心一片灰尘的心情。但这正是傲慢的理由,诗人不屑被面目模糊的大多数人关
期刊
人们把漂泊在外叫背井离乡,民间也有包上一小撮故乡井里的泥土到他乡,可治水土不服。也许生来就是漂泊的命,久在异乡为异客的我,坐再远的长途车都不曾晕车。天南海北,无论到了哪里我都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迹象,所以井泥是否可以治水土不服之症,还真没亲身体验过,不知道是真是假。  看过电影《老井》才知道中国北方大山深处曾经吃水不易,打口井简直比登一次月球都难。拜读李存葆先生的报告文学《沂蒙九章》方晓得在上个世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