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好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网络正在成为不同领域的重要科技力量,对此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在传统党建和思政教育的工作中,积极地融入网络时代环境,更好地尝试和探索网络党建和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确保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能够在网络环境中获得创新发展。代金平编著的《网络党建理论与实践研究》(2016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是在部分企事业单位网络党建工作情况的分析调查基础上来进行编撰的,它分析了当代网络党建工作的信息管理、党务管理、党建学习培训,以及其他功能的传播宣传情况,并在国内外政治思想文化传播工作的横向纵向对比中,充分探索了互联网时代网络党建和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路径。该书共有十个章节,可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以环境分析和理论建设为主,包括互联网时代党建工作的机遇挑战、党建工作创新变革的迫切性、网络党建工作的现状调查,以及网络党建的理论架构和平台实践;第二部分主要是以党建的重点工作板块为脉络,论述了网络党建工作中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党的制度建设等;第三部分是国外网络党建工作开展中的经验借鉴。总的来说,党建工作的网络化是互联网时代的主流发展趋势,如何利用网络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至关重要。
  首先,加快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的網站等媒介平台建设工作。一方面,企事业单位的网络平台是网络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一个核心窗口,它能够以更加阳光透明、积极主动的方式向受众传播自身的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等理论创新成果,从而在受众群中起到较好的思想凝聚力,强化党建和思政教育的传播力、影响力。另一方面,网络党建和网络思政教育的媒介平台建设工作既包括官方网站,还包括各种不同媒体的官方账号,如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强化这些媒介平台的搭建工作有利于在网络的多元渠道和平台中强化党建和思政教育的话语权和权威表达,既能够扩大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的传播范围,也能够深入群众,更及时有效地了解群众的需求,以做出更好的应对。
  其次,更新优化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确保党建理论和思政教育理论能够与时俱进。传统的党建和思政教育内容严肃性突出,叙述方式和案例也较为经典,在大众化的网络传播环境下,这些经典的内容传播难度较大。对此,要想更好地借助互联网来提升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就必须对党建和思政教育的内容进行更新和优化,在保证经典内容不扭曲、核心价值观保留等基础上,根据网络传播环境和媒介内容创新特点来进行重新的阐释和变化,以更好地在网络新媒介中顺畅自由地进行传播教育。
  再次,加强网络党建和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运营管理,提升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更好地发挥网络党建和网络思政教育的独特价值。网络党建和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党建活动和思政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当借助网络媒介的平台,与受众形成更密切、更实时的互动交流,比如及时的动态宣传、重点的专题互动、思想矛盾化解、基层干部群众意见调查等,并在受众的反馈中调整和优化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方式,对网络党建工作和思政教育工作不足的地方及时进行改正和完善。网络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的运营管理就是由传统的单向说教式宣传转变为一种生动活泼的平等交流方式,进而更好地促进网络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的健全和升级,更好地实现党建和思政教育传播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中的引导力和公信力。
  以上就是笔者在研读该书的过程中,针对“如何利用网络开展好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这一主题研究所作的思考和总结。笔者认为,网络党建和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是在互联网环境背景下提高党建和思政教育传播力的有效渠道,因此在传播管理的过程中,网络党建和网络思政教育的官方平台、理论内容、传播方式、管理方式等也都应当根据网络时代的特点以及媒介传播的特性来进行创新性的探索和尝试。总而言之,利用网络开展好党建和思政教育工作还需要相关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不断地积累经验,循序渐进地优化网络党建和思政教育的建设和传播效果。
  (朱泉/硕士,中国石化上海海洋石油局有限公司党委办公室高级政工师)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网络春晚应运而生。受众对网络春晚的关注度逐年提升。网络春晚利用其天然的互联网属性,依托高科技,以其丰富的资源、多样的形式、即时互动等特性得到了越来越多受众的关注与参与,逐步走向了常态化、正规化。  【关键词】网络春晚;央视春晚;大众文化;主流文化  大年三十,准八点,开电视,看春晚,和贴春联、吃年饭、放鞭炮一样成为中国人必不可少的精神大餐。毋庸置疑,中央电视
期刊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基础性课程之一,它的主要教学目标落脚于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采用相对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充分掌握英语的交际和应用技巧,但是随着大学英语素质化教学改革的推进,大学英语逐渐开始要求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的基础技能之外,进一步深入了解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张业春编著的《英美文学与教学研究》(2018年1月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是一本以英美文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专
期刊
在信息传播日渐加速和深入的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全球文化和艺术的深度交流和互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各领域开启了多元文化交融的新局面,在音乐教育及人才培养上同样也是如此。李晶编著的《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4年11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论述了多元文化视角下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理论、方法和路径探索,提出了专业性、开放式和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除此之外,编者还根据不同的研究个案进行
期刊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书写情境越来越少,人們接触、了解、学习和应用书法这一艺术类型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书法教育又该如何破解当前的困局,继续弘扬和传播中国语言文字和书法艺术的历史文化,让中小学书法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呢?任宪宝、吴东魁和米南阳共同编著的《小学中年级书法教学指导教师用书》(2014年1月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专业的书法教学指导用书,它向中小学教师提供
期刊
建筑装饰艺术是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板块,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可能造成建筑装饰艺术的千差万别,在现代建筑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中,装饰艺术该如何在多元建筑装饰艺术中选取最具文化之感,最具实用意义,也最具有审美价值的表现形式呢?我们可以在楼庆西编著的《美轮美奂:中国建筑装饰艺术》(2014年10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一书中寻找到答案。它是一本以中國建筑装饰艺术欣赏与理论研
期刊
在当前的音乐传播视野下,音乐传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音乐传播的频率、内容规模、影响范围和影响力都获得了巨大的提升,但是过于庞大的音乐传播信息却给高校音乐教学带來了一些迷惑,尤其是社会音乐审美和专业音乐审美的错位和矛盾,从而导致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积极性不足,收不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要想实现有效音乐教学,就要从音乐传播的语境出发,汇总音乐传播的现象,总结规律和原则,帮助教师能够对症下药,提高音乐教学的有
期刊
文学翻译是翻译工作中的一项特殊部分,它的翻译标准不仅包括语言文字和文化的准确表达,还包括文学语言的审美性和文化的可传播性。许渊冲先生是我国文学翻译理论的先行者,他在美学的视角下来实践和总结文学翻译的标准和方式,强调在文学翻译中要从整体上符合美学的基本原理,要能够生动再现原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和美学内涵。《翻译的艺术》(2018年1月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收录了许渊冲先生从1978年到1983年之间的
期刊
周正楠编著的《媒介·建筑:传播学对建筑设计的启示》(2003年4月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传播学和建筑学进行学科交叉研究的成果专著,它主要是以传播学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为基础去创新探讨建筑设计的过程、建筑包含的内在信息内容,以及建筑设计受众的心理分析等。《媒介·建筑:传播学对建筑设计的启示》一书划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以传播学的基本原理为研究基础,论述了建筑设计内在的传播学特性,将传播学和建筑学
期刊
媒介融合是互联网科技时代传媒生态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显著趋势,在数字化和电子化的新媒体发展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了深度融合和创新改革,打通了各种媒体的信息渠道,以更加全方位的信息传播方式深刻地影响着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强月新和周茂君编著的《实践教学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研究》(2018年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围绕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编撰的专业性教学参考专著,它强调了媒介融合时代中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由知
期刊
文学理论是中文系专业教学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它的教学活动既具有显著的理论逻辑体系,也有着深刻的实践价值。因此,在文学理论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兼顾经典与时代、理论与实践、分析与运用之间的关系,让文学理论的理论性知识更扎实,应用性实践经验更切合现实研究的需要。童庆炳编著的《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2015年6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在传统文学理论教学体系的基础上,有条理地梳理了文学理论的概念、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