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班级管理策略研究

来源 :大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我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加重视,尤其关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班级管理是高校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本单位与载体。高等教育质量也与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班级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率。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与不足,高校管理者与相关工作人员也越来越认识到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本文将对高校班级管理及其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高校;班级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6-0057-03
  一、现阶段高校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高校,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高校的教育质量与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直接关系到大学的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率。随着高校扩招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与高校学生人数的进一步增加,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在现阶段中出现了更多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的重视与关注[1]。高校班级管理工作有利于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要想提高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就必须先对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高校部分班级缺乏凝聚力
  高校是大学生的聚集地,大学生在我国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具备了基本的综合素质水平与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大多数高校学生认为班集体是具有凝聚力的,同学之间应该互相信任,每一个个体都在班集体的建设工作中各自发挥作用,应不断提升班集体的建设水平,争当优秀班集体[2]。尽管如此,但还是有部分同学尚不具备一定的班级归属感,易出现班级凝聚力较弱的现象,也有少部分同学仅关心自己的事情,忽略了对班集体的关注,给高校班级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应该有较强的班级凝聚力,班级成员之间应对班级建设工作有共同的目标与努力方向,同学之间应具备较高的互依性,在班级建设工作中,班集体成员也应具备为班集体建设工作贡献力量的思想觉悟。
  (二)因班级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性而导致的学风、班风差等问题
  高校学生都是通过层层考试才有资格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个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但是,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差,不仅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公共课、专业课的学习中,逃课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只有部分同学能真正自觉地学习公共课与专业课。在高校班级建设工作中,班级管理制度是重中之重,但是,在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普遍尚未形成具有规范性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制度应该充分体现班集体成员的意见,将班级制度的制定权利与管理权利交到班级成员的手上。
  (三)部分班级管理干部缺乏一定的团队意识与自主意识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都有着较强的自主性,但是,部分班干部在班集體中却缺乏一定的集体意识。班级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的实施或活动布置时,往往需要多名班干部通力协作,共同完成班级工作,但是,由于部分班干部缺乏一定的团队意识,易对工作效率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不仅不能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工作,也不利于班级成员之间的互相配合。
  二、高校班级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高校扩招后,学生质量有差异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我国高校扩招工作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的数量也有了大幅增加,易出现高校学生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通过相关调查发现,部分高校生源质量不尽如人意,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这就使得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3]。除此之外,虽然高校学生的数量有所增加,但是部分高校的教育资源却不能满足学生的相应需求,增加了高校班级管理教师工作提升难度,导致部分班级教师没有充足的工作精力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
  (二)高校班级管理与中学管理模式的脱节
  中学的管理模式较为严格,学生在家庭和教师的严格要求下,有着规律的作息及学习的动力。但是,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后,高校的班级管理模式与中学管理模式有较大区别,在学习上,除了老师的督促外,大部分需要依赖学生的自觉性。高校班级管理与中学管理模式的脱节,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三)班级管理中教师工作繁杂
  在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虽然每名班级教师都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对班级进行管理工作,但是高校的辅导员、班主任才是班级管理的主要组织者、教育者与指导者,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辅导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有着紧密联系,因此,高校应提升对辅导员、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视。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较为繁杂,需要完成高校各个部门所安排的工作内容,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可能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由于高校辅导员大多数情况下在办公室工作,减少了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导致对学生缺乏深度的了解。
  三、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改善策略
  高校的班级管理工作较为复杂,不仅涉及高校扩招工作的开展,还涉及高校管理工作的实施。要想建设优秀的高校班集体,就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班级管理工作参与人员的管理积极性,保质保量地做好高校班级管理工作。
  (一)规范高校班级管理制度
  在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班级管理制度尤为重要。高校应合理采纳班级学生的意见与建议,规范班级管理制度,确保班级管理制度内容的有效性,从而提高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在对高校班级管理制度进行规范的同时,高校应综合多方考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班级管理工作理念。
  (二)提升班级凝聚力
  大一新生进校的初期是班集体班风、学风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高校应充分激发学生在班级建设中的积极性与班级凝聚力。在大一新生进校时就应该加强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监督,形成班级凝聚力,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与学风,营造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在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集体能够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以及个人的性格、人格带来巨大的影响与作用[4]。提高大一新生的班级凝聚力可以从思想、精神、态度、能力等方面加以培养,为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还可以从新生入学教育入手,做好理想信念、学校纪律规范、心理健康、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以此提升班级凝聚力。   (三)重点培养班级管理的学生干部
  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与班级管理教师有密切联系,而且还与班干部息息相关,因此,在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认识到学生干部的重要性。教师应对学生干部进行重点培养,积极指导学生党支部、团组织以及学生会团体的建设工作,加强学生干部团队的培养工作。在对学生干部重点培养时,教师需要从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工作艺术、工作态度上进行指导,提高他们为同学服务的意识,提升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与荣誉感;还可请大二大三的学生传授管理经验,采用学长、学姐带班的形式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率,使得学生干部充分发挥自身在高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增强班级凝聚力,为建设优秀的班集体努力奋斗。
  (四)提高高校学生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在高校班級管理工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群体是班级中的学生,提高高校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与自主性,有利于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5]。每位学生都应从自身做起,主动学习前沿的班级管理工作思想、理念,并将其主动运用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适时鼓励学生,以培养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使其真正认识到自身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管理班级的自主意识,树立班级荣誉感。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班级管理工作有着一定的复杂性,班级管理工作与班级教师、辅导员作用的发挥,班级管理学生干部的工作实施以及班级学生成员的思想、班级管理意识、价值理念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当前,高校管理者与相关工作人员已经越来越认识到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高校班级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陈增锋. 高校班级自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01):141-142.
  [2] 陈芳. 大学生班级自主管理有效策略探析[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5(03):76-79+83.
  [3] 陆海兰. 差异化管理视角下高校班级文化的运行机理及应用策略研究[J]. 高教探索,2016(S1):170-171.
  [4] 周雅娟. 浅议高校班级管理中依法治班的实施策略[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31(03):22-24.
  [5] 李永田. 高校班主任班级信息化管理策略探讨[J]. 管理观察,2020(06):132-134.
  (荐稿人:郭玉芳,安徽三联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
其他文献
摘 要:专业使命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专业知识过程中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观教育,提升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专业使命感,培育具备专业使命感的乡村定向师范生是发展乡村教育的现实需求,也是工匠精神传承的需要。本文通过研究专业使命教育的内容体系,分析乡村定向师范生专业使命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结合工匠精神推动专业使命教育的路径。将工匠精神与专业使命教育有机融合,拓展乡村定向师范生专业使命教育的空间、提升乡村定向师范
摘 要:親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亲社会行为的意义非常重要,在改善人际交往以及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无可替代。幼儿的身心发展、道德萌芽的产生均与幼儿教师联系密切,因此,对幼儿教师的亲社会行为培养十分重要。五年制幼师生是幼师生里的特殊群体,对他们来说,在校期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学校、辅导员、教师等都是他们最直接的培养亲社会行为的
科研“放管服”政策发布以后,科研经费管理相关规定和业务办理流程有所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以A大学为例在介绍科研经费管理优化措施的基础上,针对主管部门、科研管理部门和高校不同主体提出了相应改善科研经费管理的建议,以期更好地落实“放管服”政策,进一步为科研人员减轻负担。
大学生作为构建“美丽中国”的主力军,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承担着重要职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尤其重要和紧迫。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调研在榕高校的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和行为现状以及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状况,剖析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生态文明教育对策和建议。
摘 要:卓越教师的培养可以促进示范教育的效果,优化教师能力。所以,在后续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做好卓越小学语文教师的培养工作,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本文在分析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卓越小学语文教师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解决方案。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卓越教师;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6-0105-03  地方本科院校是服务基层教育
摘 要:高等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我国宣布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意味着国家需要大量能源应用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根据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培养体系建设内容,针对一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探讨了创新精神培养、专业知识培养和专业文化教育几方面内容,以适应国家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一流专业人才培
摘 要:听障学生是指听力方面有一定障碍的学生。先天的听力缺陷和后天的听力损伤都会使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生某些变化。教师了解和掌握听障学生的身心变化,可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学生,使其形成较为健全的心理人格,获得知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听障学生;学习困难;身心健康;无障碍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7-0033
摘 要:高校贫困生资助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也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开展贫困生资助时,需做到精准资助,能让助学金真正发挥作用,让受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的开展有了更多的技术支持,资助体系的构建也有了更好的环境。本文主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对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精准资助的意义和路径作出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高校贫困生;精准扶贫;资助体系  中图分
摘 要:本文立足长沙开展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预备员工人才培养实际,构建了预备员工人才培养的“圆桌模型”,阐述了模型中桌面平台体系(五维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及其支柱体系间(四方协同支撑体系)的内涵以及关系,并以长沙汽车工业学校、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以及长沙财经学校等为例,详述了“圆桌模型”的实践应用,佐证了“圆桌模型”实践应用的可行性和实效性,证明该模式具有深入探索和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预
摘 要:发展一流本科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为此,随着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开展,高校在不断发展一流本科教育的同时,应基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制定优良的教学方案,使学生具备强大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用人单位的认可。人才培养水平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学校应该形成全局性的思想观念,不断改善当前的办学条件、开发更多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综合素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如此,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个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