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简述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课外读写一体化三步教学法,即根据实际的学情,将高中阶段的阅读分为“迎合——引导——自主”三个阶段,并辅以相应的写作活动,组成读写一体化教学训练。
关键词:课外读写;三步教学法;读写一体化
写作教学活动从哪里开始?答案很简单,就是从阅读开始;课外写作就从课外阅读起步。我们知道,课外阅读是课内教学的必需延伸。面对课外阅读这块一亩三分地,许多教师都实施了各具特色的教学实验,创造了不少有效的方法,取得了不少成果。而我一直以来也对课外读写十分重视,实施的方法也一直在不断试验与调整,近几年进行的就是课外读写一体化三步教学法,即根据实际的学情,将阅读分为“迎合一引导——自主”三个阶段,并辅以相应的写作活动,组成读写一体化教学训练。下面我来具体介绍一下,并求教于大方之家。
第一步:迎合阶段,读自己喜欢读更想读的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也如此,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读书,我们再强迫也是做无用无效的功。面对功利的考试,浮躁的心态,我们教师首先要把学生的目光尽力拉到阅读中来,要让他们知道语文学习还有阅读这种有趣的事。同时,对那些喜欢读网络类型文学的同学,我不会一味否定,给予必要的肯定与鼓励,保持他们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想如果一开始我就把古今中外经典作品推荐给他们,结果可能只会把他们吓跑,更会严重打击他们的阅读兴趣。
我在高一第一学期开学之初,对所教班级学生的阅读情况作了一番调查,发现读武侠、言情、盗墓、魔幻等网络小说的特多。于是,我在第三周向他们提出了一个建议——开班级读书报告会,即按一定顺序讲解自己最近阅读的喜欢的书籍,每周一位同学,利用一节语文课的前10分钟时间,要求作微型报告的学生预先写好讲稿,并用课件在班级电脑展示相关内容,除了故事梗概、精彩内容、人物点评外,还要求有自己的读后感。同学们兴致很高,纷纷行动起来,忙得不亦乐乎。每周一次,轮流接棒。他们的讲解可谓精彩纷呈,风格迥异,小说内外,趣味不少。他们有的讲了网络作家“天蚕土豆”李虎的魔幻小说,从《魔兽剑圣异界纵横》到《斗破苍穹》、《武动乾坤》,乃至《大主宰》;有的说了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还向没看过的同学保证“不看不知道,看了忘不了”;有的女生讲了流潋紫的《后宫——甄嫘传》,说到作者是杭州一所初中的语文老师,学生们非常喜欢她……这些大多是浙江籍的知名网络作家,还包括桐华、沧月、烽火戏诸侯等。我点评时还趁热向他们介绍了我的学生——网络作家梅子黄时雨,她发表过网络小说《最初的爱,最后的爱》、《人生若只初相见》、《流光飞舞》、《红酥手》、《江南恨》、《锦云遮,陌上霜》(第一部)、《青山湿遍》等,一些学生尤其是女生都说看过她的作品,纷纷向我索要她的QQ号想要与她保持联系。我担心因此会影响梅子黄时雨的写作,就没给,但答应他们在适当的时候,我会请她来为我们作个讲座聊聊网络小说与阅读写作,学生们的情绪非常高涨。之后,他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更大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因而增加了不少。
这种读书报告会我一直进行到第二学期第二个月,共花了23周,每班各有23位学生上讲台进行了相关内容的宣讲,还有不少的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研读的,每个班均有75%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活动,可谓参与面较广,即使没参与的也认真聆听了其中的精彩与温暖,也有所收获。这种形式将读写听说结合起来,既拉动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需,也锻炼了他们的理解能力、筛选信息能力、笔头与口头的表达能力。
第二步:引导阶段,读自己不想读但可以读的书。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王泽钊说过,课外阅读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口味。显然,我第一阶段的迎合学生显然不是我们进行课外阅读的真正目的,目的还是要回归经典作品的阅读,这就要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了。从高一第二学期的后半学期,即高一最后学习的两个月时间,教师就要果断出场了,需要手把手地加以导引,进行名著的导读,每周一次,每次10—15分钟,如鲁迅的《呐喊》,余华的《活着》,郁达夫的小说,余秋雨的散文等;同时,对一些长篇小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导读,如《西游记》,分别从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的角度进行解读;《三国演义》分别从曹操、刘各、孙权的角度去解读。此举以引起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引领他们顺利进入名著的殿堂。
当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来了后,差不多就放暑假了,我就开出阅读书单,要求学生暑期有选择地阅读其中的2-3部经典作品,并就一部名著写出2000字的读后感。我的书单有《红楼梦》《围城》等中国近现代小说,有《论语》《孙子兵法》等古代名著,有《海子的诗》《朦胧诗选》等诗歌作品,有《红字》《呼啸山庄》等外国小说,有《思想录》《瓦尔登湖》等外国哲学、散文类作品,还有《万历十五年》等历史书。
如果说暑期我是“放长线”的话,那么九月高二开学学生归来就是我“钓大鱼”的时节。九月份学生上交作品,我进行批阅,并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进入再读再写阶段。十月份开始到十一月中旬,差不多一个半月时间,我安排了“我读《红楼梦》”、“我读《围城》”、“我读《活着》”、“我读《思想录》”等主题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暨名著读书征文汇报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的点切入,读出自己的看法与味道,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贾宝玉”,“《围城》读她个五遍六遍也不厌倦”,“《思想录》启迪了我的思想”,“海子的诗让我思考诗一样的人生”等都是学生的感悟。大家谈,谈“大家”,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文,言之有序。我对一些比較优秀的作品进行了班级评奖,自己花钱为他们颁发纪念品,并将优秀作品打印出来进行展示,又装订成册,发给每位同学。同时,我选择两篇(因有名额限制)文章,参加了当年度我们嘉兴市高中生研究性学习小论文评比活动,其中高二2班的颜佳人同学的《公子无缘,并非喜新厌旧——说说我眼中的宝玉》获得市级一等奖,高二1班的沈越同学的《谁是谁的影子——浅谈黛玉之死》获得二等奖,这不仅给了她们荣誉,也给了他们信心与力量,更是对我们阅读名著,进行学科拓展学习活动的充分肯定。 这项活动因为利用了暑期时间,因而占用正常课内时间并不多,但学生的收获较大,因为这是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将读写结合起来,进行一体化教学,将学生的阅读兴趣带入经典名著。
第三步:自主阶段,读自己应该读又能够读的书。
“阅读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由阅读”,所谓的自由阅读,就是达到自主支配阅读的状态,即进入自主选择自主阅读自觉作笔记自愿写心得的阶段,时间主要安排在高二第二学期到高三第一学期,将用一年的时间来消费这项读写一体化活动。
一是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开设属于自己的书单。应该说开设自己的个性书单是保证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基础,这个任务可以在高二寒假时完成。我想在前面两个阶段(“迎合”与“引导”)的基础上,我们的学生可以试着确立一份自己的书单,也许书单的数量不需要太多,多则二十本,少则十本即可,但必须是自己喜欢的有特色的综合性的多元化的书单,包括自己喜欢的类型文学、古今中外名著、当代诗歌、散文、杂文等均可。而且,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晒一晒,互相交流一下,更可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充与修正。
二是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实施阅读行动。根据自己的书单制定阅读计划也可在寒假进行,也可利用一些寒假时间就开始实施阅读行动,也可利用学期内的周末、节假日或暑期进行阅读,但不要忘了做好阅读笔记,以便积累。到高三第一学期那个年底,教师按计划就可以组织高中阶段阅读总结活动,让学生写一篇本年度阅读小结,交流一年来的阅读情况,要求既要做到全面到位,更要做到重点突出,然后自己编制一本《这一年,那些感动我们的书——班级年度阅读报告》,发给每一位同学保存留念。
三是选出自己最爱的书,写出最暖的文字。学生从自己书单里读过的书中,选择一本自己现阶段最喜欢的书,进行批注式阅读研读,进行文字的重读美读,因为那是自己心中最爱的一本书,伴随着自己青春的成长。如浙江青年作家殳学超,当年就读浙江平湖中学(高中)时,将钱钟书的《围城》反复读了七遍,并写出了自己的十万字小说处女作《玻璃围城》,赢得如潮好评。当然,我这样做并不要求我的学生每个人都能写出自己的代表作品,因为人是有差异的,许多事都不可强求;但我认为至少每个人心中都拥有一本温暖的书,足以陪伴自己的一生,至少是那么一段时间。如果可能,可以为自己的这本书写推荐书,就写一篇千字文,向他人推荐你心目中最好的书;有条件的同学也可图文并茂,画张宣传海报,进行展览评比。最后,有幸成为学生心目中最爱的书的,既有鲁迅、钱钟书等现代大家的作品,也有余华、莫言等当代小说大咖的作品,也有村上春树等外国名家的作品,还有哲学、散文等作品。这项读写一体化活动算是对高中阶段阅读生活的总结,应该说是有意义、有趣味的。我想作为学生在高中毕业时,能自豪地带着一本书离开母校,他(她)的一生也许就不会感到孤独,感到空虚,而是一种沉甸甸的收获,满满的喜悦。
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阅讀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而学生的精神发育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恰当的引领与导向,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肩负重任,义不容辞。我的课外读写一体化三步教学法也算是一种尝试与探索,虽说有所收获,但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也不少,这有待于我的后续实践与研究。
关键词:课外读写;三步教学法;读写一体化
写作教学活动从哪里开始?答案很简单,就是从阅读开始;课外写作就从课外阅读起步。我们知道,课外阅读是课内教学的必需延伸。面对课外阅读这块一亩三分地,许多教师都实施了各具特色的教学实验,创造了不少有效的方法,取得了不少成果。而我一直以来也对课外读写十分重视,实施的方法也一直在不断试验与调整,近几年进行的就是课外读写一体化三步教学法,即根据实际的学情,将阅读分为“迎合一引导——自主”三个阶段,并辅以相应的写作活动,组成读写一体化教学训练。下面我来具体介绍一下,并求教于大方之家。
第一步:迎合阶段,读自己喜欢读更想读的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也如此,如果学生没有兴趣读书,我们再强迫也是做无用无效的功。面对功利的考试,浮躁的心态,我们教师首先要把学生的目光尽力拉到阅读中来,要让他们知道语文学习还有阅读这种有趣的事。同时,对那些喜欢读网络类型文学的同学,我不会一味否定,给予必要的肯定与鼓励,保持他们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想如果一开始我就把古今中外经典作品推荐给他们,结果可能只会把他们吓跑,更会严重打击他们的阅读兴趣。
我在高一第一学期开学之初,对所教班级学生的阅读情况作了一番调查,发现读武侠、言情、盗墓、魔幻等网络小说的特多。于是,我在第三周向他们提出了一个建议——开班级读书报告会,即按一定顺序讲解自己最近阅读的喜欢的书籍,每周一位同学,利用一节语文课的前10分钟时间,要求作微型报告的学生预先写好讲稿,并用课件在班级电脑展示相关内容,除了故事梗概、精彩内容、人物点评外,还要求有自己的读后感。同学们兴致很高,纷纷行动起来,忙得不亦乐乎。每周一次,轮流接棒。他们的讲解可谓精彩纷呈,风格迥异,小说内外,趣味不少。他们有的讲了网络作家“天蚕土豆”李虎的魔幻小说,从《魔兽剑圣异界纵横》到《斗破苍穹》、《武动乾坤》,乃至《大主宰》;有的说了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还向没看过的同学保证“不看不知道,看了忘不了”;有的女生讲了流潋紫的《后宫——甄嫘传》,说到作者是杭州一所初中的语文老师,学生们非常喜欢她……这些大多是浙江籍的知名网络作家,还包括桐华、沧月、烽火戏诸侯等。我点评时还趁热向他们介绍了我的学生——网络作家梅子黄时雨,她发表过网络小说《最初的爱,最后的爱》、《人生若只初相见》、《流光飞舞》、《红酥手》、《江南恨》、《锦云遮,陌上霜》(第一部)、《青山湿遍》等,一些学生尤其是女生都说看过她的作品,纷纷向我索要她的QQ号想要与她保持联系。我担心因此会影响梅子黄时雨的写作,就没给,但答应他们在适当的时候,我会请她来为我们作个讲座聊聊网络小说与阅读写作,学生们的情绪非常高涨。之后,他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更大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因而增加了不少。
这种读书报告会我一直进行到第二学期第二个月,共花了23周,每班各有23位学生上讲台进行了相关内容的宣讲,还有不少的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研读的,每个班均有75%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活动,可谓参与面较广,即使没参与的也认真聆听了其中的精彩与温暖,也有所收获。这种形式将读写听说结合起来,既拉动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内需,也锻炼了他们的理解能力、筛选信息能力、笔头与口头的表达能力。
第二步:引导阶段,读自己不想读但可以读的书。
著名语文教学专家王泽钊说过,课外阅读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口味。显然,我第一阶段的迎合学生显然不是我们进行课外阅读的真正目的,目的还是要回归经典作品的阅读,这就要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了。从高一第二学期的后半学期,即高一最后学习的两个月时间,教师就要果断出场了,需要手把手地加以导引,进行名著的导读,每周一次,每次10—15分钟,如鲁迅的《呐喊》,余华的《活着》,郁达夫的小说,余秋雨的散文等;同时,对一些长篇小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导读,如《西游记》,分别从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的角度进行解读;《三国演义》分别从曹操、刘各、孙权的角度去解读。此举以引起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引领他们顺利进入名著的殿堂。
当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来了后,差不多就放暑假了,我就开出阅读书单,要求学生暑期有选择地阅读其中的2-3部经典作品,并就一部名著写出2000字的读后感。我的书单有《红楼梦》《围城》等中国近现代小说,有《论语》《孙子兵法》等古代名著,有《海子的诗》《朦胧诗选》等诗歌作品,有《红字》《呼啸山庄》等外国小说,有《思想录》《瓦尔登湖》等外国哲学、散文类作品,还有《万历十五年》等历史书。
如果说暑期我是“放长线”的话,那么九月高二开学学生归来就是我“钓大鱼”的时节。九月份学生上交作品,我进行批阅,并提出修改意见,让学生进入再读再写阶段。十月份开始到十一月中旬,差不多一个半月时间,我安排了“我读《红楼梦》”、“我读《围城》”、“我读《活着》”、“我读《思想录》”等主题读书心得交流活动暨名著读书征文汇报活动,鼓励学生从不同的点切入,读出自己的看法与味道,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贾宝玉”,“《围城》读她个五遍六遍也不厌倦”,“《思想录》启迪了我的思想”,“海子的诗让我思考诗一样的人生”等都是学生的感悟。大家谈,谈“大家”,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文,言之有序。我对一些比較优秀的作品进行了班级评奖,自己花钱为他们颁发纪念品,并将优秀作品打印出来进行展示,又装订成册,发给每位同学。同时,我选择两篇(因有名额限制)文章,参加了当年度我们嘉兴市高中生研究性学习小论文评比活动,其中高二2班的颜佳人同学的《公子无缘,并非喜新厌旧——说说我眼中的宝玉》获得市级一等奖,高二1班的沈越同学的《谁是谁的影子——浅谈黛玉之死》获得二等奖,这不仅给了她们荣誉,也给了他们信心与力量,更是对我们阅读名著,进行学科拓展学习活动的充分肯定。 这项活动因为利用了暑期时间,因而占用正常课内时间并不多,但学生的收获较大,因为这是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将读写结合起来,进行一体化教学,将学生的阅读兴趣带入经典名著。
第三步:自主阶段,读自己应该读又能够读的书。
“阅读的最高境界就是自由阅读”,所谓的自由阅读,就是达到自主支配阅读的状态,即进入自主选择自主阅读自觉作笔记自愿写心得的阶段,时间主要安排在高二第二学期到高三第一学期,将用一年的时间来消费这项读写一体化活动。
一是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开设属于自己的书单。应该说开设自己的个性书单是保证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基础,这个任务可以在高二寒假时完成。我想在前面两个阶段(“迎合”与“引导”)的基础上,我们的学生可以试着确立一份自己的书单,也许书单的数量不需要太多,多则二十本,少则十本即可,但必须是自己喜欢的有特色的综合性的多元化的书单,包括自己喜欢的类型文学、古今中外名著、当代诗歌、散文、杂文等均可。而且,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晒一晒,互相交流一下,更可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充与修正。
二是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实施阅读行动。根据自己的书单制定阅读计划也可在寒假进行,也可利用一些寒假时间就开始实施阅读行动,也可利用学期内的周末、节假日或暑期进行阅读,但不要忘了做好阅读笔记,以便积累。到高三第一学期那个年底,教师按计划就可以组织高中阶段阅读总结活动,让学生写一篇本年度阅读小结,交流一年来的阅读情况,要求既要做到全面到位,更要做到重点突出,然后自己编制一本《这一年,那些感动我们的书——班级年度阅读报告》,发给每一位同学保存留念。
三是选出自己最爱的书,写出最暖的文字。学生从自己书单里读过的书中,选择一本自己现阶段最喜欢的书,进行批注式阅读研读,进行文字的重读美读,因为那是自己心中最爱的一本书,伴随着自己青春的成长。如浙江青年作家殳学超,当年就读浙江平湖中学(高中)时,将钱钟书的《围城》反复读了七遍,并写出了自己的十万字小说处女作《玻璃围城》,赢得如潮好评。当然,我这样做并不要求我的学生每个人都能写出自己的代表作品,因为人是有差异的,许多事都不可强求;但我认为至少每个人心中都拥有一本温暖的书,足以陪伴自己的一生,至少是那么一段时间。如果可能,可以为自己的这本书写推荐书,就写一篇千字文,向他人推荐你心目中最好的书;有条件的同学也可图文并茂,画张宣传海报,进行展览评比。最后,有幸成为学生心目中最爱的书的,既有鲁迅、钱钟书等现代大家的作品,也有余华、莫言等当代小说大咖的作品,也有村上春树等外国名家的作品,还有哲学、散文等作品。这项读写一体化活动算是对高中阶段阅读生活的总结,应该说是有意义、有趣味的。我想作为学生在高中毕业时,能自豪地带着一本书离开母校,他(她)的一生也许就不会感到孤独,感到空虚,而是一种沉甸甸的收获,满满的喜悦。
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阅讀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而学生的精神发育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恰当的引领与导向,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肩负重任,义不容辞。我的课外读写一体化三步教学法也算是一种尝试与探索,虽说有所收获,但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也不少,这有待于我的后续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