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客观教育环境变化,基础教育改革也在逐渐深化,面对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们需要结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不断进行创新教学模式应用,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是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主要路径,研究创新教学模式在其中的应用方法是培养促进小学数学学科作用发挥的途径之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换位,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小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为生本课堂构建奠定了基础。基于此,本文将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路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改影响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更新速度在不断提升,只有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才利于学科教学效果优化,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科素养,赶上现代教育趋势。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其为翻转课堂构建提供了客观助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开始制定明确的翻转课堂教学目标,引导小学生逐步开展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生动性、互动性及高效性。以下笔者就联系教学经验来谈谈小學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仅供参考。
一、明确翻转课堂教学目标
翻转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特点和基础知识水平等要素进行深入了解,整体上把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确立教学目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导和支撑。比如,我在讲解“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与体积”相关知识时,就应用了翻转课堂的模式。先确定教学目标,将具体的目标定为“让学生充分认识圆柱与圆锥,把握两者的主要特点,学会如何计算二者的表面积与体积,学会利用计算公式”。在确定好此目标后,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并对自己搜集的物体的底面周长进行测量、记录。在正式讲课之前,指导学生观看了自己准备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对圆柱、圆锥的计算公式有简单认识,再让他们将测量和记录的数据代入计算公式,为后续具体学习打下基础。
二、明确区分课前任务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客前任务具有一定相似性,但是从预习内容和形式上却又很大区别。传统教学模式的中的课前预习主要是让学生笼统地了解课上教学内容,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但是课前任务需要学生注重预习效果,并能够通过教师的检测,更具严格性和自主性[1]。总之,翻转课堂却是需要学生带着课前任务来进行学习的一项学习活动,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变换与确定位置”的时候,老师就会通过课前发布的与课文相关的教学视频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你刚才观察到了哪些图形?它们有哪些特征?对于这些变换你又有什么看法?”通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老师就可以有效地检查学生们对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在回答的同时学生还能够更好的将自己的不足展现出来,让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讲解知识,潜在地就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相应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益。
三、翻转课堂教学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各个阶段的学生群体都会具有一定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中,为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取因材施教学方式[2]。传统的大班教学有利于教学规模的扩大,但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并且班级容量过大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难以到位,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提升不具积极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程,学生则可以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学习,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及学习节奏学习,不会因为自己的学习节奏过慢而受到他人的指责。翻转课堂可以较好的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对课堂集中教学的缺陷的弥补。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积”这一课时,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供微课视频,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观看,对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解,对一些不能理解的内容反复观看,直至理解[3]。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微课视频能够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具有针对性、指向性的微课视频,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师生角色转变
在师生关系的角色扮演之中,要进行师生角色的转化,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被动的接受教学的内容的过程中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样会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所以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将显得尤为重要[4]。例如,教师在讲授《概率》的课程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甲同学手里有十个球,这十个球分别存在3个蓝球、4个红球、3个黄球,甲同学要求嫌疑犯抽两个球,抽中蓝球和红球的就是凶手,请问,嫌疑人是犯人的几率有多少?”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让甲同学拿10个球,选择班级内的乙同学进行多次抽签试验,最后得出概率的大概数值,这样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保证了自身的主体性,教师在试验结束后可以对概率的算法和内容进行详解,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学生作为主导,掌握着教学的节奏,教师从旁辅助,帮助学生完成试验,完美的完成了师生之间的角色转化。
结语:
综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教师和学生需要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完成角色互换,优化了课堂时间分配,从而充分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实际开展中,教师要注意明确教学目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重视教学反馈,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翻转课堂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海永.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浅议[J].中国培训,2015,21(06):168-170.
[2]郑静.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5,12(02):170-171.
[3]曾丽英.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黑河教育,2016,11(05):132-133.
[4]王雪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6,21(04):148-149.
关键词: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新课改影响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更新速度在不断提升,只有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才利于学科教学效果优化,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学科素养,赶上现代教育趋势。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其为翻转课堂构建提供了客观助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开始制定明确的翻转课堂教学目标,引导小学生逐步开展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生动性、互动性及高效性。以下笔者就联系教学经验来谈谈小學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仅供参考。
一、明确翻转课堂教学目标
翻转课堂的构建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特点和基础知识水平等要素进行深入了解,整体上把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确立教学目标,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导和支撑。比如,我在讲解“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与体积”相关知识时,就应用了翻转课堂的模式。先确定教学目标,将具体的目标定为“让学生充分认识圆柱与圆锥,把握两者的主要特点,学会如何计算二者的表面积与体积,学会利用计算公式”。在确定好此目标后,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圆柱、圆锥形状的物体,并对自己搜集的物体的底面周长进行测量、记录。在正式讲课之前,指导学生观看了自己准备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对圆柱、圆锥的计算公式有简单认识,再让他们将测量和记录的数据代入计算公式,为后续具体学习打下基础。
二、明确区分课前任务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客前任务具有一定相似性,但是从预习内容和形式上却又很大区别。传统教学模式的中的课前预习主要是让学生笼统地了解课上教学内容,为后续教学奠定基础,但是课前任务需要学生注重预习效果,并能够通过教师的检测,更具严格性和自主性[1]。总之,翻转课堂却是需要学生带着课前任务来进行学习的一项学习活动,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变换与确定位置”的时候,老师就会通过课前发布的与课文相关的教学视频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你刚才观察到了哪些图形?它们有哪些特征?对于这些变换你又有什么看法?”通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老师就可以有效地检查学生们对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在回答的同时学生还能够更好的将自己的不足展现出来,让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讲解知识,潜在地就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相应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益。
三、翻转课堂教学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各个阶段的学生群体都会具有一定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组织中,为优化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采取因材施教学方式[2]。传统的大班教学有利于教学规模的扩大,但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并且班级容量过大的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难以到位,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提升不具积极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程,学生则可以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学习,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及学习节奏学习,不会因为自己的学习节奏过慢而受到他人的指责。翻转课堂可以较好的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对课堂集中教学的缺陷的弥补。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积”这一课时,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供微课视频,使学生能够在课余时间观看,对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进行了解,对一些不能理解的内容反复观看,直至理解[3]。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微课视频能够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具有针对性、指向性的微课视频,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师生角色转变
在师生关系的角色扮演之中,要进行师生角色的转化,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被动的接受教学的内容的过程中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样会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所以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自主性的学习方式将显得尤为重要[4]。例如,教师在讲授《概率》的课程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甲同学手里有十个球,这十个球分别存在3个蓝球、4个红球、3个黄球,甲同学要求嫌疑犯抽两个球,抽中蓝球和红球的就是凶手,请问,嫌疑人是犯人的几率有多少?”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以让甲同学拿10个球,选择班级内的乙同学进行多次抽签试验,最后得出概率的大概数值,这样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保证了自身的主体性,教师在试验结束后可以对概率的算法和内容进行详解,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学生作为主导,掌握着教学的节奏,教师从旁辅助,帮助学生完成试验,完美的完成了师生之间的角色转化。
结语:
综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教师和学生需要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完成角色互换,优化了课堂时间分配,从而充分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实际开展中,教师要注意明确教学目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重视教学反馈,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翻转课堂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海永.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浅议[J].中国培训,2015,21(06):168-170.
[2]郑静.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5,12(02):170-171.
[3]曾丽英.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J].黑河教育,2016,11(05):132-133.
[4]王雪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6,21(04):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