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过近三十年的探索实践,香港已形成多元、成熟的亲职教育服务体系。该体系既获得了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又得到了学校、社区和各类民间团体的协助,在实施机构、实施方式和课程模式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内地建立和完善亲职教育服务体系具有一定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香港;亲职教育;服务体系
亲职教育(parental education),亦称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家庭教育面临亲子矛盾激化、家庭暴力个案增多、未成年人犯罪率攀升等问题。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文件首次将亲职教育纳入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一环。亲职教育的实施被视为能够改变家长教育观念,有效提升家长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水平,走出家庭教育困境的重要途径。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香港同样面临家庭教育的压力。在社会急剧变革、家庭面临挑战与危机的背景下,香港政府根据自身特点,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服务专业化、功能多元化的亲职教育服务道路。我国内地可借鉴香港经验,对亲职教育进行优化,探索适合内地实际情况的亲职教育模式。
一、实施机构
香港亲职教育主要由保健机构、教育系统和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各类支持性服务。保健机构方面,主要由香港卫生署为家长提供家庭健康服务。例如,母婴健康院推行的幼儿健康及发展综合计划。此项计划向一般市民提供预防性和补救性相结合的服务,包括派发宣传单、举办共享育儿乐研习班,向有教育困惑或发现子女存在问题行为的家长提供3P亲子“正”策课程(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等。此外,还有卫生署创办的《亲子一点通》电子杂志、“亲子易点明”网上亲职学堂,以及“专家话你知”栏目等[1]。《亲子一点通》电子杂志是以定期发送邮件的形式,向已登记基本信息的家长提供不同主题的亲职及儿童健康信息;“亲子易点明”网上亲职学堂是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以动画、影片、游戏等形式为家长免费提供权威又实用的育儿知识和亲职技巧;而“专家话你知”栏目则是为学前儿童家长提供有研究实证支持的育儿新资讯,并有专业团队分享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心得体会。
教育系统方面,主要由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下文简称家校会)及香港教育局家长教育推行小组推动亲职教育的实施。香港积极鼓励家校合作,设有家校会,由其负责协助和支援学校推行亲职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和宣传活动(如家校会定期举办系列专题家长讲座、育儿分享会、亲子工作坊等),培养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合作及亲职教育的积极态度,促进家校合作及亲职教育发展。香港教育局则通过成立家长教育推行小组,先后推出普及亲职教育系列课程,以帮助子女为学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的家长全面参与子女的成长,促进和谐家庭关系。近年,香港教育局以教育基金支持的形式,创办了香港第一所网上家长学院(eParent),为幼儿家长提供高水平的亲子教育课程,提高家长有效培育子女的能力,推动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
社会服务机构方面,主要由香港社会福利署及非政府机构提供家庭生活教育服务,以社区为基础,为个人或家庭提供一系列预防性、支援性和补救性兼备的家庭服务[2]。具体的家庭生活教育分别通过综合家庭服务中心及22个家庭生活教育服务单位向市民提供服务,如借助大众传媒、讲座、培训课程、工作坊、介入咨询等形式推行,同时也以互联网、与家庭生活教育相关的书刊杂志和电子教材等方式,协助社会工作者、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及民间慈善团体推行家庭教育工作。
二、课程体系
不同年龄阶段的亲职教育包含不同的内容。推行亲职教育近三十年,香港不断探索亲职教育课程,尝试引用不同模式及理论,建立补救性服务和预防性服务相结合的亲职教育课程体系,最具代表性的当属3P亲子“正”策课程和亲职学习多面体系列课程。
3P亲子“正”策课程早在2001年就在香港试行,后被全面推广。该课程主要面向在亲职或管教方面遇到困难的学龄前儿童家长开展,属于补救性服务。它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取向,通过讲授、播放视频、小组活动等团体形式介绍正面管教的原则,引导家长如何在充满温暖和理解的氛围下使用有效的沟通方法和行为技巧处理子女的问题行为,从而改善亲子关系。
亲职学习多面体系列课程以预防性服务为主,依据儿童年龄,划分为学前篇、小学篇以及中学篇,涵盖各阶段亲职教育的主要课题。它吸收行为主义、阿德勒、人本主义以及理性情绪的优点,选用折衷模式(Eclectic Model),以小组工作坊形式进行,圍绕家长角色、亲子沟通等课题开展,促进家长间的交流分享、反思和练习,协助家长学习教养子女的技巧,改善亲子关系。[3]
以上两套亲职教育课程均采用小组工作坊的形式进行,在活动中注重家长的交流和情感分享。相关调查发现,参与课程的家长确实能够在管教子女和家庭关系方面有显著改善。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套亲职教育课程补救性和预防性互补,服务对象覆盖准父母、父母、祖父母和其他儿童照顾者,尽可能顾及到各类型家庭的需要,为不同状况的家庭提供针对性的亲职教育指导服务。
三、启示
尽管我国内地的亲职教育已有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系列需要完善之处。香港现已形成比较完备的亲职教育社会服务体系。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相比,文化传统和教养观念与我国内地相似的香港地区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一)建立多元亲职教育实施机制
香港成立亲职教育推行小组,自上而下构建起成熟的亲职教育服务体系。香港特区政府作为亲职教育的最高统筹部门,提供行政力量的支持和财政资助;非政府机构则充分发挥民间力量,联合学校和社区提供多种渠道的亲职教育服务,将家庭、学校与社区三大主体有机协同,推动香港亲职教育服务体系的发展壮大。相比而言,我国内地尚未形成全国性的亲职教育指导机构或教育项目,而且未整合行政力量和民间力量,专业服务力量较为薄弱。尽管每个省市均设有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但是主要由政府领导,社会机构参与不足,且各个实施机构相互独立,未能形成有效合作的服务体系。至于学校提供的亲职教育服务,我国内地各地区的学校纷纷建立家长学校,大部分学校也搭建了与香港家校会类似的家校合作平台——家长委员会,但是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意识有待提高,家校合作并未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较差。同时,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当前家长学校的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例如,一些家长学校采取聘请专家讲座的方式开展亲职教育,专家和亲职教育内容无法提前规划,也无法保证家长获得系统的、连续的知识。现有的家长学校基本都是为全体家长提供同样的教育内容,并没有提供针对性服务。[4] 孩子的成长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需要家庭、幼儿园、学校、同伴等给予正向支持,帮助其健康发展。我国内地应尽快建立专门的实施机构,加大对亲职教育的投入、指导和管理规范,推动亲职教育服务体系的完善。一方面,各级政府强化对亲职教育的指导,明确牵头部门,按照各政府所属领域和职能分工,明确和强化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并通过学校和社区落实对亲职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指导。例如,学校在实施亲职教育前,需制定全面系统的计划,举办多样化的亲职教育活动,有条件者可自主开发校本亲职教育课程。另一方面,政府积极发挥行政力量,通过财政拨款、教育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途径鼓励和支持非政府机构和慈善团体参与亲职教育。社会机构对社会工作参与亲职教育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例如,充分挖掘和整合有效的社区教育资源,组建优质的社会工作服务队伍,由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提供有效的个案跟踪辅导、成长小组等服务,为家长提供充足的社会支持,缓解家长的焦虑与压力。与此同时,政府也要建立非政府机构的市场准入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的监察制度,确保非政府机构有效发挥民间力量,促进亲职教育服务的有效化管理和健康发展。
(二)探索适合国情的亲职教育课程模式
香港推行的各项亲职教育课程既能够协助亲职教育工作者推行有效的亲职教育,为家长提供补救性服务,应对子女的行为问题,又能起到支持性和预防性的作用,帮助家长反思和检讨以往的教育言行,增强家长教养子女的能力和信心。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辽宁模式是我国内地比较成功的亲职教育模式。该模式是辽宁省妇联与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合作启动的“百万家长教育工程”。其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整合省内学术资源、行政资源和资金资源,成立家庭教育成长顾问团和指导工作站。该模式运行期间主要为家长提供以下几项家庭教育服务,如:开设“母亲课堂”,定期举办亲职教育的相关专题讲座活动,提供家庭教育相关问题的咨询服务等。在开展成功实践的同时,辽宁模式也存在不足的地方。例如,模式运行期间所提供的服务难以做到补救性、支持性和预防性兼备。尽管期间提供了家庭教育问题的咨询服务,但只依靠家长主动咨询或相关工作人员的观察。一经发现,事态可能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已经给家庭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再者,辽宁模式依靠讲座、“母亲课堂”等形式单一的大众媒体活动,单方面向家长传递亲职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科普知识,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家长的教育行为。另外,还存在当前我国内地家长学校普遍出现的弊病,即为所有家长提供相同的教学内容,教育内容和方式缺少针对性等。
在亲职教育的探索发展中,一方面,应运用多样化的亲职教育方式,拓宽亲职教育渠道。既为家长提供专业讲座、电台电视节目、网上家长学堂等大众媒体形式的亲职教育活动,也提供有效的个案跟踪辅导、家长成长小组和家庭工作坊,开展社区家长学堂等多样化服务。另一方面,还要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親职教育课程,为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长提供相对应的亲职教育课程,如面向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的家长开设相应年龄阶段的亲职课程。目前我国内地针对特殊家庭(如单亲家庭、外来务工家庭、自闭症儿童家庭等)的亲职教育服务非常短缺,日后还需要加强对特殊家庭的照顾,结合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为特殊家庭提供帮助和针对性服务。
参考文献:
[1]卫生署.3P亲子「正」策课程[EB/OL].http://www.fhs.gov.hk/sc_chi/main_ser/child_health/14725.html,2014-06-13.
[2]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亲职学习多面体[EB/OL].http://www.chsc.hk/show_content.php?lang_id=2
关键词:香港;亲职教育;服务体系
亲职教育(parental education),亦称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家庭教育面临亲子矛盾激化、家庭暴力个案增多、未成年人犯罪率攀升等问题。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文件首次将亲职教育纳入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一环。亲职教育的实施被视为能够改变家长教育观念,有效提升家长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能力和水平,走出家庭教育困境的重要途径。事实上,20世纪70年代,香港同样面临家庭教育的压力。在社会急剧变革、家庭面临挑战与危机的背景下,香港政府根据自身特点,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服务专业化、功能多元化的亲职教育服务道路。我国内地可借鉴香港经验,对亲职教育进行优化,探索适合内地实际情况的亲职教育模式。
一、实施机构
香港亲职教育主要由保健机构、教育系统和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各类支持性服务。保健机构方面,主要由香港卫生署为家长提供家庭健康服务。例如,母婴健康院推行的幼儿健康及发展综合计划。此项计划向一般市民提供预防性和补救性相结合的服务,包括派发宣传单、举办共享育儿乐研习班,向有教育困惑或发现子女存在问题行为的家长提供3P亲子“正”策课程(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等。此外,还有卫生署创办的《亲子一点通》电子杂志、“亲子易点明”网上亲职学堂,以及“专家话你知”栏目等[1]。《亲子一点通》电子杂志是以定期发送邮件的形式,向已登记基本信息的家长提供不同主题的亲职及儿童健康信息;“亲子易点明”网上亲职学堂是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以动画、影片、游戏等形式为家长免费提供权威又实用的育儿知识和亲职技巧;而“专家话你知”栏目则是为学前儿童家长提供有研究实证支持的育儿新资讯,并有专业团队分享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心得体会。
教育系统方面,主要由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下文简称家校会)及香港教育局家长教育推行小组推动亲职教育的实施。香港积极鼓励家校合作,设有家校会,由其负责协助和支援学校推行亲职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和宣传活动(如家校会定期举办系列专题家长讲座、育儿分享会、亲子工作坊等),培养家长和教师对家校合作及亲职教育的积极态度,促进家校合作及亲职教育发展。香港教育局则通过成立家长教育推行小组,先后推出普及亲职教育系列课程,以帮助子女为学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的家长全面参与子女的成长,促进和谐家庭关系。近年,香港教育局以教育基金支持的形式,创办了香港第一所网上家长学院(eParent),为幼儿家长提供高水平的亲子教育课程,提高家长有效培育子女的能力,推动家长之间的互动交流。
社会服务机构方面,主要由香港社会福利署及非政府机构提供家庭生活教育服务,以社区为基础,为个人或家庭提供一系列预防性、支援性和补救性兼备的家庭服务[2]。具体的家庭生活教育分别通过综合家庭服务中心及22个家庭生活教育服务单位向市民提供服务,如借助大众传媒、讲座、培训课程、工作坊、介入咨询等形式推行,同时也以互联网、与家庭生活教育相关的书刊杂志和电子教材等方式,协助社会工作者、社会福利服务机构及民间慈善团体推行家庭教育工作。
二、课程体系
不同年龄阶段的亲职教育包含不同的内容。推行亲职教育近三十年,香港不断探索亲职教育课程,尝试引用不同模式及理论,建立补救性服务和预防性服务相结合的亲职教育课程体系,最具代表性的当属3P亲子“正”策课程和亲职学习多面体系列课程。
3P亲子“正”策课程早在2001年就在香港试行,后被全面推广。该课程主要面向在亲职或管教方面遇到困难的学龄前儿童家长开展,属于补救性服务。它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取向,通过讲授、播放视频、小组活动等团体形式介绍正面管教的原则,引导家长如何在充满温暖和理解的氛围下使用有效的沟通方法和行为技巧处理子女的问题行为,从而改善亲子关系。
亲职学习多面体系列课程以预防性服务为主,依据儿童年龄,划分为学前篇、小学篇以及中学篇,涵盖各阶段亲职教育的主要课题。它吸收行为主义、阿德勒、人本主义以及理性情绪的优点,选用折衷模式(Eclectic Model),以小组工作坊形式进行,圍绕家长角色、亲子沟通等课题开展,促进家长间的交流分享、反思和练习,协助家长学习教养子女的技巧,改善亲子关系。[3]
以上两套亲职教育课程均采用小组工作坊的形式进行,在活动中注重家长的交流和情感分享。相关调查发现,参与课程的家长确实能够在管教子女和家庭关系方面有显著改善。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套亲职教育课程补救性和预防性互补,服务对象覆盖准父母、父母、祖父母和其他儿童照顾者,尽可能顾及到各类型家庭的需要,为不同状况的家庭提供针对性的亲职教育指导服务。
三、启示
尽管我国内地的亲职教育已有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系列需要完善之处。香港现已形成比较完备的亲职教育社会服务体系。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验相比,文化传统和教养观念与我国内地相似的香港地区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一)建立多元亲职教育实施机制
香港成立亲职教育推行小组,自上而下构建起成熟的亲职教育服务体系。香港特区政府作为亲职教育的最高统筹部门,提供行政力量的支持和财政资助;非政府机构则充分发挥民间力量,联合学校和社区提供多种渠道的亲职教育服务,将家庭、学校与社区三大主体有机协同,推动香港亲职教育服务体系的发展壮大。相比而言,我国内地尚未形成全国性的亲职教育指导机构或教育项目,而且未整合行政力量和民间力量,专业服务力量较为薄弱。尽管每个省市均设有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但是主要由政府领导,社会机构参与不足,且各个实施机构相互独立,未能形成有效合作的服务体系。至于学校提供的亲职教育服务,我国内地各地区的学校纷纷建立家长学校,大部分学校也搭建了与香港家校会类似的家校合作平台——家长委员会,但是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意识有待提高,家校合作并未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较差。同时,东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当前家长学校的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例如,一些家长学校采取聘请专家讲座的方式开展亲职教育,专家和亲职教育内容无法提前规划,也无法保证家长获得系统的、连续的知识。现有的家长学校基本都是为全体家长提供同样的教育内容,并没有提供针对性服务。[4] 孩子的成长环境是一个生态系统,需要家庭、幼儿园、学校、同伴等给予正向支持,帮助其健康发展。我国内地应尽快建立专门的实施机构,加大对亲职教育的投入、指导和管理规范,推动亲职教育服务体系的完善。一方面,各级政府强化对亲职教育的指导,明确牵头部门,按照各政府所属领域和职能分工,明确和强化相关部门的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并通过学校和社区落实对亲职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指导。例如,学校在实施亲职教育前,需制定全面系统的计划,举办多样化的亲职教育活动,有条件者可自主开发校本亲职教育课程。另一方面,政府积极发挥行政力量,通过财政拨款、教育基金、政府购买服务等途径鼓励和支持非政府机构和慈善团体参与亲职教育。社会机构对社会工作参与亲职教育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例如,充分挖掘和整合有效的社区教育资源,组建优质的社会工作服务队伍,由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提供有效的个案跟踪辅导、成长小组等服务,为家长提供充足的社会支持,缓解家长的焦虑与压力。与此同时,政府也要建立非政府机构的市场准入机制,加强资金使用的监察制度,确保非政府机构有效发挥民间力量,促进亲职教育服务的有效化管理和健康发展。
(二)探索适合国情的亲职教育课程模式
香港推行的各项亲职教育课程既能够协助亲职教育工作者推行有效的亲职教育,为家长提供补救性服务,应对子女的行为问题,又能起到支持性和预防性的作用,帮助家长反思和检讨以往的教育言行,增强家长教养子女的能力和信心。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辽宁模式是我国内地比较成功的亲职教育模式。该模式是辽宁省妇联与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合作启动的“百万家长教育工程”。其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整合省内学术资源、行政资源和资金资源,成立家庭教育成长顾问团和指导工作站。该模式运行期间主要为家长提供以下几项家庭教育服务,如:开设“母亲课堂”,定期举办亲职教育的相关专题讲座活动,提供家庭教育相关问题的咨询服务等。在开展成功实践的同时,辽宁模式也存在不足的地方。例如,模式运行期间所提供的服务难以做到补救性、支持性和预防性兼备。尽管期间提供了家庭教育问题的咨询服务,但只依靠家长主动咨询或相关工作人员的观察。一经发现,事态可能已经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已经给家庭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再者,辽宁模式依靠讲座、“母亲课堂”等形式单一的大众媒体活动,单方面向家长传递亲职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科普知识,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家长的教育行为。另外,还存在当前我国内地家长学校普遍出现的弊病,即为所有家长提供相同的教学内容,教育内容和方式缺少针对性等。
在亲职教育的探索发展中,一方面,应运用多样化的亲职教育方式,拓宽亲职教育渠道。既为家长提供专业讲座、电台电视节目、网上家长学堂等大众媒体形式的亲职教育活动,也提供有效的个案跟踪辅导、家长成长小组和家庭工作坊,开展社区家长学堂等多样化服务。另一方面,还要开发具有针对性的親职教育课程,为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家长提供相对应的亲职教育课程,如面向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的家长开设相应年龄阶段的亲职课程。目前我国内地针对特殊家庭(如单亲家庭、外来务工家庭、自闭症儿童家庭等)的亲职教育服务非常短缺,日后还需要加强对特殊家庭的照顾,结合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为特殊家庭提供帮助和针对性服务。
参考文献:
[1]卫生署.3P亲子「正」策课程[EB/OL].http://www.fhs.gov.hk/sc_chi/main_ser/child_health/14725.html,2014-06-13.
[2]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亲职学习多面体[EB/OL].http://www.chsc.hk/show_content.php?lang_i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