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孩子们“不靠谱”的行径,“催”成了父母最常用的武器,而孩子们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会采取防御性态度,回避直面问题,父母的催促会很快激发他们的负面情绪。
每到春节亲朋好友相聚时,80后、90后的话题焦点总是离不开“催”。不结婚、不生孩子……对于孩子们这些“不靠谱”的行径,“催”便成了父母最常用的武器。可这却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于是乎,“悲催”的80后无奈调侃自己成为“被催一族”,彼此相遇还会问上一句:“今天你被催了吗?”
记者看到,在豆瓣网中有一个讨论小组名为“父母皆祸害”,一群80后子女在此控诉50后父母用自己的时代特征来教育他们,用自己的生活思维来规定他们的前途路线,一群人相逢于这个小组,在此互相诉苦,而且小组成员每日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年轻一代开始发出这样的声音:“相较于社会竞争,来自家庭内部的‘着急的压力’更让人抓狂。”
认知差异催生不同价值观
说起“被催族”与父母产生的分歧,还要从“认知”上谈起。两代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婚恋观,他们的区别与隔阂被称作“代沟”。
对此美国罗格斯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姚萍表示,“两代人在感受、认知上的差异很大。提到父母那代人,他们有较重的家庭观念或者是家族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家庭的概念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同样的,现在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认为在忙乎工作的时候还顾不上谈恋爱、结婚,“先谈事业,后谈感情”也是80后这代人的认知。从心理学上看,认知偏差的存在可能会束缚人的思维,使两代人都会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能用其他“捷径”突破不同。”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任燕玲告诉记者,“代沟其实就是两代人对价值观的认知差异。人的认知过程是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人的认知方式本身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是表现为人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文化背景的不同是两代人认知产生差异的重要因素。由于出生年代不同,50后父母内心有一套像尺子一样的认知标准,而年轻一代也有他的认知标准。当两代人用不一样的认知标准去衡量婚姻,不能说谁对谁错,因为想法很难达到一致。心理学认为,如果孩子把父母的价值观念强行内化为自己的自我概念,也就是说把父母倡导的角色当成自己的角色,这时就会失去了对自我的认同,这样反倒容易导致心理失调。”
压力增加了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现代社会物欲是主流趋势,有调查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80后表示,要结婚,有房子是前提。于是,80后开始日夜奔波,多数80后青年都只能挣个首付,未来的日子已“卖身”给银行还贷。他们拼命赚钱、加班、学习,而顾不上谈婚论嫁。这种不安全感使年轻人想通过外在的物质来获得尊重和肯定。
姚萍表示,“当人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他自身会感到孤独、焦虑,对他人抱有不信任或敌视的态度。 作为父母这一代人通常有非常传统的‘传宗接代’思想。只要孩子不结婚,父母会有不安全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对社会的认识也会增长,但也会增加他们的不安全感。所以父母的不安全感更强烈一些,这也增加了两代人的沟通难度。”任燕玲说。
孩子不满来源于防御性心理
在豆瓣网的“父母皆祸害”小组,记者看到了该小组频繁引用心理学上的“非爱行为”定义。某些小组成员觉得父母是在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进行一种非爱掠夺。
任燕玲告诉记者,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爱的“黄金规则”,是说像你期望别人如何爱你那样去爱别人。而以上的“非爱行为”,恰恰是“反黄金规则”,就是期望别人像你如何爱他那样来爱你。比如期望得到回报的“有偿之爱”就是一种典型的“非爱行为”,带给受爱者的是沉重的精神负担和枷锁。在这样的非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极易出现烦恼、焦虑和各种异常行为。
谈到这部分人为什么更难承受压力,姚萍解释说,“父母皆祸害”这种表达方式说明孩子不满意父母的做法。相对来说,这部分人是一小比例的人群。这种现象在任何年代都会出现,只是在现代社会我们用网络把它呈现出来了。有些孩子在生活上不善于把自己料理好,多次的情感未果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是失败。为了在父母面前维护自己的面子,他们一般会采取一些心理上的防御性的态度,回避直面问题,父母不停的催促才会激发他们的负面情绪。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尹文刚表示,“从传统思想上说,父母认为我是在为孩子考虑,孩子是我的私人财产。而某些家长还会把成年的孩子当‘小孩子’看,还在用原来他的观念指挥已经成年的孩子。一旦两代人有不同的想法,就会产生矛盾,而孩子会认为这是对他的一种非爱掠夺。尤其是孩子外出工作几年,在外面接触的东西比较多,譬如从大城市回到小地方的孩子,当家人说你要听我的话,而孩子的生活方式和父母想象的已经不一样了,就容易出现冲突。”
而在任燕玲看来,“父母皆祸害”这词本身有些过度放大两代人的“认知偏差”,把所有的问题都推到父母的头上。“年轻人内心积压的是父母曾经带给他们的不舒服的感觉,父母对待他的模式他不能认可,他认为是给他带来了伤害。当他们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宣泄时,父母的一句‘我是为你好’,也会给双方带来冲突。年轻一代人的内心有需要宣泄的负面情绪,只有当他们宣泄掉了,然后才能重新认识与父母的关系,但同样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错误的心理标签会引发矛盾
对比国外亲子关系的差异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了无尽的精力,也是我们文化中独有的现象。
“其实两代人都需要换位思考,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别把什么都安排好。可以多了解孩子的生活状态,提供帮助和好的机会,这要比单纯地说孩子应该怎样做要好得多;对于孩子来说,也要明白老人经过许多年的生活,他们所得到的经验是丰富的。同时爱是需要理解的,考虑怎么说服父母也需要技巧,不要总是发生冲突”,尹文刚说。
任燕玲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碰到过无数缘于亲子关系产生冲突的案例,她说道,“通常我们用到的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比如两代人如果是以评判对错来交流的话那就是矛盾,如果把这种交流建立在感受层面是非常容易沟通的。比如催婚这件事,从心理学上来说,孩子要改变自己的认知,不要首先贴一个错误的标签,说父母是在‘催',那样心里马上就不舒服开始反抗。反过来,如果头脑中换一个标签,觉得父母对我的事挺着急,对我挺关注,当把这么一个客观现实呈现在大脑中时,反抗的力量也不存在了,心里的感受也不一样了。不仅如此,当两代人的亲密关系建立好了,也是为日后的婚姻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每到春节亲朋好友相聚时,80后、90后的话题焦点总是离不开“催”。不结婚、不生孩子……对于孩子们这些“不靠谱”的行径,“催”便成了父母最常用的武器。可这却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于是乎,“悲催”的80后无奈调侃自己成为“被催一族”,彼此相遇还会问上一句:“今天你被催了吗?”
记者看到,在豆瓣网中有一个讨论小组名为“父母皆祸害”,一群80后子女在此控诉50后父母用自己的时代特征来教育他们,用自己的生活思维来规定他们的前途路线,一群人相逢于这个小组,在此互相诉苦,而且小组成员每日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年轻一代开始发出这样的声音:“相较于社会竞争,来自家庭内部的‘着急的压力’更让人抓狂。”
认知差异催生不同价值观
说起“被催族”与父母产生的分歧,还要从“认知”上谈起。两代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婚恋观,他们的区别与隔阂被称作“代沟”。
对此美国罗格斯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姚萍表示,“两代人在感受、认知上的差异很大。提到父母那代人,他们有较重的家庭观念或者是家族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家庭的概念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同样的,现在大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认为在忙乎工作的时候还顾不上谈恋爱、结婚,“先谈事业,后谈感情”也是80后这代人的认知。从心理学上看,认知偏差的存在可能会束缚人的思维,使两代人都会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能用其他“捷径”突破不同。”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任燕玲告诉记者,“代沟其实就是两代人对价值观的认知差异。人的认知过程是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人的认知方式本身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是表现为人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文化背景的不同是两代人认知产生差异的重要因素。由于出生年代不同,50后父母内心有一套像尺子一样的认知标准,而年轻一代也有他的认知标准。当两代人用不一样的认知标准去衡量婚姻,不能说谁对谁错,因为想法很难达到一致。心理学认为,如果孩子把父母的价值观念强行内化为自己的自我概念,也就是说把父母倡导的角色当成自己的角色,这时就会失去了对自我的认同,这样反倒容易导致心理失调。”
压力增加了心理上的不安全感
现代社会物欲是主流趋势,有调查报告显示,三分之一的80后表示,要结婚,有房子是前提。于是,80后开始日夜奔波,多数80后青年都只能挣个首付,未来的日子已“卖身”给银行还贷。他们拼命赚钱、加班、学习,而顾不上谈婚论嫁。这种不安全感使年轻人想通过外在的物质来获得尊重和肯定。
姚萍表示,“当人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他自身会感到孤独、焦虑,对他人抱有不信任或敌视的态度。 作为父母这一代人通常有非常传统的‘传宗接代’思想。只要孩子不结婚,父母会有不安全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对社会的认识也会增长,但也会增加他们的不安全感。所以父母的不安全感更强烈一些,这也增加了两代人的沟通难度。”任燕玲说。
孩子不满来源于防御性心理
在豆瓣网的“父母皆祸害”小组,记者看到了该小组频繁引用心理学上的“非爱行为”定义。某些小组成员觉得父母是在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进行一种非爱掠夺。
任燕玲告诉记者,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爱的“黄金规则”,是说像你期望别人如何爱你那样去爱别人。而以上的“非爱行为”,恰恰是“反黄金规则”,就是期望别人像你如何爱他那样来爱你。比如期望得到回报的“有偿之爱”就是一种典型的“非爱行为”,带给受爱者的是沉重的精神负担和枷锁。在这样的非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极易出现烦恼、焦虑和各种异常行为。
谈到这部分人为什么更难承受压力,姚萍解释说,“父母皆祸害”这种表达方式说明孩子不满意父母的做法。相对来说,这部分人是一小比例的人群。这种现象在任何年代都会出现,只是在现代社会我们用网络把它呈现出来了。有些孩子在生活上不善于把自己料理好,多次的情感未果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是失败。为了在父母面前维护自己的面子,他们一般会采取一些心理上的防御性的态度,回避直面问题,父母不停的催促才会激发他们的负面情绪。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尹文刚表示,“从传统思想上说,父母认为我是在为孩子考虑,孩子是我的私人财产。而某些家长还会把成年的孩子当‘小孩子’看,还在用原来他的观念指挥已经成年的孩子。一旦两代人有不同的想法,就会产生矛盾,而孩子会认为这是对他的一种非爱掠夺。尤其是孩子外出工作几年,在外面接触的东西比较多,譬如从大城市回到小地方的孩子,当家人说你要听我的话,而孩子的生活方式和父母想象的已经不一样了,就容易出现冲突。”
而在任燕玲看来,“父母皆祸害”这词本身有些过度放大两代人的“认知偏差”,把所有的问题都推到父母的头上。“年轻人内心积压的是父母曾经带给他们的不舒服的感觉,父母对待他的模式他不能认可,他认为是给他带来了伤害。当他们的负面情绪得不到宣泄时,父母的一句‘我是为你好’,也会给双方带来冲突。年轻一代人的内心有需要宣泄的负面情绪,只有当他们宣泄掉了,然后才能重新认识与父母的关系,但同样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错误的心理标签会引发矛盾
对比国外亲子关系的差异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下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花了无尽的精力,也是我们文化中独有的现象。
“其实两代人都需要换位思考,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别把什么都安排好。可以多了解孩子的生活状态,提供帮助和好的机会,这要比单纯地说孩子应该怎样做要好得多;对于孩子来说,也要明白老人经过许多年的生活,他们所得到的经验是丰富的。同时爱是需要理解的,考虑怎么说服父母也需要技巧,不要总是发生冲突”,尹文刚说。
任燕玲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碰到过无数缘于亲子关系产生冲突的案例,她说道,“通常我们用到的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比如两代人如果是以评判对错来交流的话那就是矛盾,如果把这种交流建立在感受层面是非常容易沟通的。比如催婚这件事,从心理学上来说,孩子要改变自己的认知,不要首先贴一个错误的标签,说父母是在‘催',那样心里马上就不舒服开始反抗。反过来,如果头脑中换一个标签,觉得父母对我的事挺着急,对我挺关注,当把这么一个客观现实呈现在大脑中时,反抗的力量也不存在了,心里的感受也不一样了。不仅如此,当两代人的亲密关系建立好了,也是为日后的婚姻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