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视阈下高品质学术期刊的知识服务路径探索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p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价值链是价值创造的动态过程,知识服务是学术期刊价值链优化的重要路径。学术期刊价值链是由以论文投稿为内部物流、以全流程编辑出版为生产流通和重视学术场域位置与传播推广的营销服务等价值活动构建的过程。对此,可通过价值创造提升期刊知识服务水平,优化学术期刊价值链,推动高品质学术期刊的建设。具体来说,学术期刊可以借鉴价值链理论的成本领先、目标聚集、差异化三重策略,以用户思维着力构建可持续的学术组织力、引领专业发展的影响力、培育差异化的服务合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知识服务,满足用户的多重需求。
  【关  键  词】价值链;高品质期刊;知识服务;竞争优势
  【作者单位】陈卓,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探索》编辑部;蒋英州,中共重庆市委党校《探索》编辑部。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校期刊研究会“渝编·仁和基金”“高质量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评价标准与运营路径研究:基于价值链理论”(CQYB2020-5)。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9.005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提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1]这一论述不仅阐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殷切期望,也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如何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记录和传播科研成果重要载体的学术期刊,既肩负着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使命,也承担着通过知识服务提高自身价值的重任。本文借鉴管理学的价值链理论,从知识服务的路径探索出发讨论学术期刊的高品质发展。
  一、高品质学术期刊价值链的构成要素
  迈克尔·波特把构成价值链的基本活动分为五个类型,包括内部物流、生产经营、外部物流、市场营销和服务,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这五个要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维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企业[2]。根据学术期刊自身的知识生产与服务特性来看,学术期刊价值链的构成要素主要是内部物流、生产流通和营销服务。
  1.作为内部物流的论文投稿
  在价值链理论中,内部物流主要指外部资源向企业内部流动的过程,其中包括接受、储存、分配等。对学术期刊而言,科研工作者将最新研究成果汇编成文向期刊投稿,使学术期刊拥有审稿、编辑、校对的稿件资源,这是学术期刊内部物流重要且典型的方式。
  以论文投稿为核心的学术期刊内部物流体系在信息技术变革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纸质稿件寄送投稿的形式自报刊这一大众传媒创办之初便开始使用。这种投稿方式周期较长,成本相对较高,在寄送过程中还会出现稿件遗失等情况。从当前学术期刊投稿方式的统计来看,纸质稿件寄送的方式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以电子邮件为主的稿件内部物流系统开始涌现,大大降低了作者的投稿成本,提升了投稿效率。目前,科研工作者可以从杂志扉页、征稿启事或官方网站中便捷地查询到投稿邮箱地址。就专业性学术期刊来说,往往仅设置一个邮箱供研究者投稿,编辑均可查收;而综合类的学术期刊则会依照栏目分类设置多个邮箱,由相应栏目编辑查收稿件。科研工作者在投稿时,首先要确认自己的文章类型是否符合目标期刊的发文基本要求,再将论文投至相匹配的邮箱,这样才算完成了一次以论文投稿为核心的内部物流活动。
  近十年来,在线投稿系统的出现及广泛应用重塑了稿件的内部物流环境。有学者分析《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1年版)》发现,在所收录的1982种核心期刊中,采用投稿系统的有1016种,占比高达61%[3]。在线投稿系统的使用让学术期刊从过去的学术成果“接收者”变成“导航者”,期刊投稿系统会详细列出所需步骤与信息,如科研工作者的姓名、学校、职称、课题等内容,并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填写指导服务,帮助其最终完成投稿工作;编辑可以在登录系统后直观地看到作者简介、论文题目及摘要等关键信息,提高稿件分类的效率。同时,科研工作者也从学术成果的“投递者”转变为“跟踪者”,他们不再单方面地等待审稿的结果,可以通过投稿系统实时查询稿件的最新状态。由此,科研工作者对投稿这一内部物流体系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性。从开始的邮寄纸质稿件到电子邮件投稿,再到现行的电子邮件投稿与在线投稿系统并存,新兴技术在不断提高编辑部与作者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在持续推动着学术期刊价值链的创新与优化。
  2.作为生产流通的全流程编辑出版
  价值链环节的生产经营是将投入转化为最终产品形式的各种活动,外部物流则是集中、存储和将产品发送给买方的各种活动。就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流程而言,生产经营和外部物流环节在学术期刊价值链中相互融合为生产流通,即期刊从三审、三校到印刷出版的“全流程”,它是推动高品质期刊建设的保障。
  第一, 三审着力保证期刊内容的质量。初审环节由具有编辑职称或具备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负责,初审要对文章做出全面评估,判断来稿学科分类、选题视角、文字表达与篇幅等是否达标,如果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会终止期刊生产环节。达标的文章会进入二审,这一环节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负责,执行对稿件的评审。有时,编辑部也会组织相应的外审,通过邮件、微信等方式联系相关领域研究专家并咨询其是否愿意审稿,征得同意后以双方约定的传输形式将匿名版本稿件送由专家进行评审。匿名稿件原则上应隐去作者姓名、单位、基金项目等信息,以获得客观独立的审稿意见。审稿结果包括退稿、退改以及直接刊用,这些结果决定着生产流通是否继续。三审环节一般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副社长)或总编輯(副总编辑)负责,以编委会的民主集中讨论方式对文章进行评价,确定其是否刊用。   第二, 三校着力保证期刊编校质量。编校质量考核一直是期刊考核的重点,近年来,中宣部出版局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期刊编校质量检查,其中发现了不少问题,对于这些编校问题,期刊编辑必须重视。三校工作的顺利完成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专业资质和专业态度,即稿件应由专业校对人员负责校对,专业校对不低于三个校次,且终校工作人员必须由本社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
  3.作为营销服务的场域位置与传播推广
  在迈克尔·波特看来,营销服务虽不涉及特定产品的生产,却以一种“提供”或“引导”的方式促使买方加入购买活动中,为企业创造利益,目的在于提升企业的软实力,让企业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传统学术期刊以内容分享为主要目的,但随着我国学术期刊数量的快速增长,增强营销服务理念、获得学界认可成为学术期刊的重要诉求。目前,学术期刊在营销服务层面多采用重视场域位置与重视传播推广两种并存的模式。
  学术期刊要想获得优质稿件和学术界的认可,需要从学术期刊的评价体系中脱颖而出。对人文社科类的学术期刊而言,最为重要的标志便是学术期刊能够入選每隔三年评价一次的《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和每隔两年评价一次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南大核心)评价目录。目前,期刊界已充分认识到文章质量和进入核心期刊目录可以产生良性循环。一方面,核心期刊能够吸引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投稿,获得更优质的来稿,从而体现价值链中的“引导”意义;另一方面,学术期刊的数据排名及学界口碑等也因刊发优质稿件而得以提升,不断接近高品质学术期刊的目标。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变革,借助微信等数字平台进行内容发布,形成营销服务的传播圈层已经成了扩大学术期刊影响力的常规实践。近年来,微信公众号的创办及运营已成为学术期刊行业的重点项目[4]。有数据显示,在2017年公布的754种南大核心期刊中,共有400种学术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开通率为53.1%;在1229种北大核心期刊中,共有649种学术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开通率为56.5%[5]。目前,期刊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学术期刊中即将发布或已经发布的学术成果;二是学术期刊的重点选题策划和征稿启事;三是学术期刊支持举办的学术会议的相关报道。根据梳理,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的传播路径大致分为几个部分:一是订阅用户的自行打开阅读;二是用户转发相关内容给好友、微信群或朋友圈甚至其他媒体平台等,实现信息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三是一些媒体平台对微信公众平台内容进行二次传播。学术期刊通过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不仅让科研工作者更加了解期刊的定位、特点、内容等信息,也能够在微信上通过科研工作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形成传播圈层,将信息从人内传播变成群体传播,有助于提升期刊知名度等,推动学术期刊向高品质发展。
  二、高品质学术期刊价值链的提升与优化
  价值链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企业需要基于价值链构成要素对其进行优化,以提升竞争力。迈克尔·波特给出的相应策略分别是成本领先策略、目标聚集策略、差异化策略。这三种优化策略对学术期刊的知识服务及其高质量发展同样有着较好的适用性。
  1.成本领先:基于内部物流体系构建可持续的学术组织力
  成本是商品的价值部分,任何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要达到一定的目的,都需要消耗一定的成本。价值链的成本领先策略从源头回答了企业如何获取持久的成本优势,即了解成本行为,再对其进行更好地把控。对于学术期刊而言,就是要对来稿情况进行研判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编辑部能持续收到高质量论文投稿,进而形成期刊的学术组织力,为打造具有学术创新和引领价值的精品力作提供保障。
  第一,主动作为,形成优质的作者群。优质的固定的作者群体是期刊稿源充足的基础,同时,期刊编辑部也需要不断拓展并吸引新的作者以不断壮大作者群体。编辑部可以对近3—5年刊发文章作者群体进行集体画像,以高被引、被转载等为条件筛选出与本刊物风格相契合的作者,并与之建立长期联系,使他们成为期刊的优质固定作者。另外,期刊需要在巩固已有优质作者基础上,通过持续对外宣传期刊、公开发布约稿信息、开设“青年论坛”“博士论坛”等,不断在地域、学校、职称等层面吸引新的作者群体。
  第二,积极互动,吸引优质论文来稿。期刊应增强开放办刊意识,一方面主动“走出去”,打破地域局限,通过联合举办研讨会、学术工作坊等形式加强与专业相关学校、学院或研究中心的交流;通过与学者或学术组织的联合策划选题、组稿约稿等为期刊“引进来”高质量学术论文,提升期刊的吸引力,扩大作者群体与读者群体的覆盖面。另一方面用好编委会,期刊可以根据发展需要,动态调整编委会成员构成,充分发挥编委会的宣传、指导、把关等作用;通过自主申请在全国招聘编委会成员,尤其是当下活跃的中青年学者,调动编委会的工作积极性。
  2.目标集聚:在生产流通中形成引领专业发展的影响力
  对产业进行细分是实施目标集聚战略的基础,这样可以使企业明确竞争对手尚未服务好的细分市场,为企业决定在产业中何处展开竞争提供参考。在建设高品质学术期刊时,提升学术影响力是非常关键的工作内容与目标。
  第一,立足办刊宗旨,调整办刊定位,向专业化期刊转型。基于刊文的学科属性,学术期刊也被划分为不同学科专业刊、综合性高校学报、高校社科学报及综合性社会科学等类别,基于细分市场来看,要进一步增强这些期刊的“专、精、特、新”。就专业刊而言,要解决同学科期刊之间因栏目设置趋同等形成的内容同质化现象,可以分析近3—5年的高被引、被转载文章特点,根据结果调整期刊栏目与刊文标准和倾向。就后三类期刊而言,可以通过设置固定栏目、明确栏目学科属性、增强栏目选题之间关联度等,破解栏目设置上的“拼盘”式结构、内容上的“泛综合”现象,在读者心中形成稳定形象。
  第二,立足评价指标,优化审编校稿,向专家型编辑发展。当前,期刊影响因子的形成大多依托期刊被引频次与质量,而文章转载多归因于前沿选题和鲜明观点等,两者要求文章既要内容有创新性以彰显其学术价值,又要表述清晰得当有适于引用的观点主张。从期刊价值链中可以看出,要达到这两个要求,编辑要精于选题策划、选稿审稿、编辑校对、传播服务等全流程业务。也就是说,编辑既要扎实掌握学科专业知识,敏锐洞察学科前沿问题,又要善于策划组稿、润色校对,还要敢于创新理念,尝试新型传播方式等。   第三,立足实际情况,提高传播效率,向集群化办刊突破。对于学术期刊尤其是以编辑部形式存在的期刊而言,在数字化时代提升自身传播力显得尤为重要,但在迎难而上中通常存在从业人员缺位、专业素养滞后等问题。对此,高度相关的同类或同地域期刊可以探索协同传播模式,通过一次编辑、多种渠道、交互传播以形成集群效应。例如,期刊之间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相互转载文章,互为宣传,新媒体编辑定期相互学习、交流业务等,以提升期刊文章的传播效果。
  3.标新立异:基于营销服务培育差异化服务合力
  在确定买方后,企业应清晰地认识到影响买方价值链的方式、买方购买标准的顺序以及企业价值中存在的独特性来源,进而选择能够持久地使企业实现差异化经营、为买方创造最有用的价值活动结构。在学术期刊市场上,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同类期刊中脱颖而出,期刊就要实行差异化经营,充分掌握读者对文献的检索和阅读习惯,同时也要重视读者和作者的身份二重性,以差异化特点提高期刊吸引读者、服务作者的精准度,最终形成不同于同类期刊的服务合力。
  第一,以特色栏目与固定文风形成期刊气质,提高被检索率。在检索文献资料之前,作者会就选题、风格、篇幅、作者信息、期刊层次等进行分类,进而判断自己所需的刊物和文章。为此,期刊可以通过打造特色栏目,形成固定文风,如思辨批判类、定量/定性类或两者兼有的栏目,使作者通过这些差异化特征熟悉了解期刊,从而保持对期刊的持续关注。
  第二,以新媒体提高期刊的传播力与可读性,提高被阅读率。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使得期刊的阅读方式从纸质阅读到数据库阅读再到多平台阅读。当前,想要期刊文章被读者阅读,就先要被看到。期刊内容不仅以纸质刊的形式呈现,还存储于知网、超星、万方、维普等诸多期刊数据库以备检索,也通过微信矩阵(微信平台、电子刊、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组、微信好友)等呈現与传播,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文章的触达率。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不断成熟,期刊内容的传播方式更加多元,获取更加便利,精准契合了读者的阅读习惯,提高了作者的阅读质量与效率。
  第三,以独特优势保持期刊的差异化发展,提高引领作用。作者是期刊的供给者,同时也是需求者。基于这一视角,期刊要打造自身独特竞争优势,就要服务好作者,提高作者的投稿意愿与来稿质量,通过汇集优秀学术成果形成对相关学术研究的引领。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编辑部要优化作者的投稿体验。具体来说,期刊应通过纸刊封面、官方网站等多渠道宣传投稿方式,尽可能简化投稿流程,尤其是简化在线投稿中非必要信息的填写等;同时,期刊也要尽可能提高审稿效率,形成尽早、定期回复作者的独特优势,通过化解投稿“石沉大海”的困境以提高作者的来稿意愿。另一方面,期刊要打造“高水平研究成果展示阵地”。期刊在进行差异化经营时,要注意方式的迭代性与可替代性,既要有短期见效的投审稿便利优势,又要形成持续吸引、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优势。这就需要期刊从三审把关、文章打磨、文献传播等方面持续优化,形成合力。
  三、结语
  《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作用。”[6]因此,学术期刊要立足实际,打通产业链,重构价值链,形成创新链,提高知识服务水平,将自身建设为高品质学术期刊。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分析学术期刊知识生产与知识服务的框架,也为我们在新形势下依托价值活动提高知识服务能力、凝聚期刊竞争优势提供了实践指导。学术期刊要勇担建设中国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任,秉持知识服务理念,明确办刊宗旨,找准自身定位,加强与学界沟通交流,敢于善于利用新技术,发挥好自身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和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N]. 人民日报,2021-05-11.
  [2]迈克尔·波特. 竞争优势[M]. 陈小悦,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刘锦宏,卢芸,徐丽芳. 我国核心期刊数字化现状分析:基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的实证研究[J]. 科技与出版,2013(6):91-94.
  [4]胡沈明,胡琪萍.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研究:以新闻传播类期刊为例[J]. 出版发行研究, 2016(12):62-67.
  [5]张小强,吉媛,游滨. 微信传播指数领先的学术期刊公众号运营调查及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8(6):574-584.
  [6]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EB/OL]. (2021-06-25)[2021-08-02]. http://www. gov. cn/xinwen/2021-06/25/content_5620876. htm.
其他文献
新时期,将课程思政融入金融法律法规课程,是专业课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发挥价值引领作用的重要途径,是专业课画好育人同心圆的必然要求.现阶段,由于对专业课思政教育功能认识不到位,导致课程目标缺乏顶层规划及教学方案欠缺系统设计等问题.文章旨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课程建设为主战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金融法律法规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
【摘 要】 当下,算法在学术评价中具有较大影响,引发了使用检测报告时人与技术谁是主宰的争辩。从应用特征来看,算法具有不透明性、局限性及权力扩张化等特点,诱发了其与著作权法的深层次不融合。要解决因算法权力扩张而形成的制度适应问题,就要以著作权法为出发点去考量算法,细分比对库的文类,拓宽识别对象,从作者自觉遵守学术论文规范和他人有效监督两方面,让学术论文评价回归社群自治。  【关 键 词】著作权;学
为帮助用户在博物馆的网站中更好地检索文物并获取其相关信息,博物馆研究人员应从文物信息中分析、标引主题,这是博物馆文物信息数字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文献领域之主题标引理论架构和实际应用方面较为完善、成熟,对文物主题标引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因此,本文通过梳理文献与文物主题标引研究现况,借由对比两者之主题分析原则与方法、标引目的及意义、标引来源及应用三方面内容,望对文物主题标引原则与方法研究有借鉴意义.对比发现,二者标引目的及意义一致,均以满足用户检索需求为最终目标;在主题分析的原则与方法方面,二者在制定标引
作为清宫祭祀供灯,庆成灯是专门用于年节中供奉先皇、先后的宫灯,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本文以一件清代晚期的庆成灯为例,首次通过采用拉曼光谱法、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多项分析技术对宫灯各部分的材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宫灯以雕花、镂空的木胎为基体,髹漆工艺较为简单,表面红漆层由朱砂、大漆、熟桐油、蜂蜡组成;透明装饰物为绵羊角片,其上彩绘颜料有朱砂、铅白、群青、巴黎绿、普鲁士蓝等,为清代晚期绘制;宫灯穗为桑蚕丝质地,由天然植物染料姜黄染制而成,保存状况良好.研究在文献基础
【摘 要】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是学术期刊适应中国高质量发展要求所确立的新发展目标、新发展内容、新发展方向及新发展方式。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既涉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社会功能与价值追求,也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信息内容的建设、传播手段的创新,还包括学术期刊人才的培养与建设等问题。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部门、多环节、多个机构,是一个协同发展、
博物馆与人类学具有深厚的共生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晚期,由博物馆的人类学实践发展为理论化的博物馆人类学.人类学认识论、理论体系和民族志极大拓展了博物馆学研究的范畴和方法,尤其在21世纪全球化、命运共同体与超级多元时代背景下,人类学整体观视角对于在宏观文化、社会语境中把握复杂的博物馆现象,推动理论构想的实践与应用,完善博物馆研究方法论具有意义.
老龄化背景下,将老年人高层次、专业化的学习需求与成人院校学历继续教育相结合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议题.老年大学的蓬勃发展、老年人学习需求的多样化和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历史使命的转变,使得实现老年非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生源转化势在必行.加强正确的宣传和引导,探索开设“生源涵养班”和设置丰富的学习专业是行之有效的生源转化策略.
文章以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新区四镇这个具有典型性的地域为例探讨了大城市城郊城镇化的特殊性,并指出由于这一特殊性带来的“转居”为“新市民”的学习需求不仅是为满足生存需要而形成的学习需求,还有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学习需求.基于这些需求,文章以北京市海淀区职工大学(中关村学院)这样的区域成人高校的一些教育实践为例,探讨大城市城郊城镇化过程中成人教育功能发挥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即提供新的就业岗位工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以助推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开展各类社区教育培训和活动以服务区域共同行动网络建设,融通科技和人文
“清洁”“高效”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关键,结合2012-2018年天然气消费总量历史数据,采用灰色预测理论GM(1,1)模型对2019-2026年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趋势加以预测,并有效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可能会影响天然气消费总量的条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天然气消费总量将持续增长,且增速有所加快;其中,天然气产量和居民消费水平与天然气消费量的关联度最大.由此可为中国能源产量结构调整,以及经济产业建设战略布局提供决策参考.
【摘 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非专业少儿出版社加入少儿出版领域。文章从非专业少儿出版社在少儿板块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9家较早成立少儿分社(事业部、出版中心、编辑部)的非专业少儿社在少儿板块的发展现状,对专业少儿出版社如何从非专业少儿出版社在少儿板块的发展中吸取经验进行探析,以期推动我国少儿出版事业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非专业少儿社;专业少儿社;少儿板块;发展  【作者单位】李碧梅,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