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个村支书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没错,这是父亲写的对联。自从父亲当上村支书,10年来,每到过年我家堂屋门口就贴的这副对联,连不识字的邻居奶奶都背得滚瓜烂熟。
  父亲才当选村支书的时候,我和哥哥兴奋得难以入眠。哥哥乐呵呵地说:“爸爸当上村里最大的官,以后咱家就过上好日子啦!”可好日子还没开始,父亲就给了我当头一棒。那天,我对父亲说:“还有一个月就要中考,我担心考不好。您能不能找关系让我参加拔苗比赛,如果拔上了,就不用中考,直接上市里的重点高中……”话还没说完,就被父亲严肃地打断了:“想都不要想!村里只有一个拔苗指标,我要留给困难户东子。这孩子表现不错,如果上了重点高中,肯定会有好前途……”我低下头,郁闷的泪水打转。父亲拍拍我的头:“你的成绩比他好,可以硬考嘛!再说,你靠自己考取,我这个村支书当得多光荣啊!”为了父亲的光荣,我咬着牙拼命复习,终于考上重点高中。
  父亲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开怀大笑,那一刻,我懂了:因为父亲是个村支书,以后的路不靠天不靠地,只能靠自己。
  果然,当上村支书的父亲对我们兄妹更加严格:好事要带头,坏事不许沾;学习要名列前茅,生活要勤俭;做人要诚信,说话要文明……父亲要我们在磨炼中学会成长、在顺境中学会奋斗,这一切尚能理解。我不能理解的是,父亲对母亲的要求也近乎苛刻。在家里,母亲不得探听父亲的村务机密、不得插手村里的有关事务,更不能接受村民的人情送礼,甚至跟婆婆妈妈们聊天也不能议论干部的是是非非。好在母亲知书达理,夫唱妇随地欣然接受。偶尔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比如父亲经常带各级官员回家吃饭,就很让母亲头痛。虽然父亲笑呵呵地说是工作餐,但桌子上总得有几个菜啊!猪肉吃完了就杀鸡,鸡吃完了就到堰塘里网鱼。有一次,我们都在午休了,父亲还带着一拨人回来,急吼吼地对母亲说:“快点烧饭!市里的领导来我们村检查工作,上午跑了半天,累坏了!”母亲把父亲扯到厨房,小声地说:“中午的菜都吃光了,咋办呢?你呀,总是干公家的活,吃私人的饭!就不晓得用公家的钱请领导下馆子嘛……”父亲瞪圆双眼,生气地说:“公家的钱就是老百姓的钱,这点钱用来搞村里的建设还不够呢,哪里经得起大吃大喝!以后不许再说这样的话,就当我们家里多来了一次客……”母亲苦笑着,只好到邻居家借来一块腊肉,炖了一锅莴笋,又煮了一盆鸡蛋面,给几位领导凑合一顿中饭。事实上,母亲每个星期至少要烧三次免费的工作餐,父亲他们边吃边讨论村里的大事小事,母親就在旁边不停地添饭加菜……
  父亲不仅精打细算于心、厉行节俭,还带领母亲和哥哥种植了50亩荒田,成为村里的种粮大户。带头致富的父亲,为村里干实事更有信心、更有底气了。最典型的就是实行村村通水泥路的政策后,父亲率先捐款8万元,村民纷纷响应,再加上国家的专项经费,很快落实了从镇政府到村里的公路。在修这条公路的时候,哥哥还差点被父亲赶出家门。原因就是有个工头想承包,提着现金贿赂父亲,被清正廉洁的父亲严词拒绝。工头不甘心,又找哥哥说情,哥哥还没收人家钱财哩,只是跟父亲开了个口,就被父亲臭骂一顿:“百年修得一条路,这样的好事岂能糊涂?我们村要通过上级公开招标,哪个有实力哪个上!你再有私心,就出去打工吧!不要待在家里坏了我的名声!”后来,父亲果真招到最有实力的工程队,修路时间短、工作效率高、打造路基实,父亲也亲力亲为地督工协调,毫不懈怠。公路竣工了,这条村路既是一条山区群众奔富的康庄大道,又变成了一条新农村风光无限的景观带……
  我骄傲——我的父亲是个村支书!
其他文献
细雨中,一阵抽泣声从前面传来,时断时续。循声望去,拐角处,一个怀抱孩子的女人, 正坐在一棵梧桐树下的长椅子上哭泣。  她很年轻,顶多三十岁,上穿一件无袖棉T恤,印花(那样的印花,是极其容易掉色的那种,洗一次,水里并会有大盆的红,一大盆的蓝)。黏连在一起的头发,被胡乱扎成一条马尾,满脸的灰尘映衬着毫无血色的干裂嘴唇,一道道黑白的沟壑,弄花了那张原本俊俏的脸。  忽然,女人大声哭起来,那哭声带着压抑后
期刊
春天来了。岸上,青青杨柳编织春天的梦幻。油菜花开了,开满了河坡。  晓梅采一朵油菜花,戴在头上,“咯咯”地笑,笑得很美。我们笑了,油菜花也笑了。爱如爬上柳树,仰望蓝蓝的天空,惊喜燕子归来。宝楼捧起杂志,朗誦春天的诗,我举起一根柳枝,举起春天,在大潮河边奔跑。我们读啊,写呀,我们的文字写满了大潮河的沙滩。  晓梅要出嫁了,要嫁远方。她出嫁这天,她来到大潮河边,“呜呜”地哭泣——她将要离开家乡,离开美
期刊
村莊没有了春天的羞涩,许多庄稼已经成长,麦子的坚韧裸露无遗。道路两旁的杨树,已长满了饱满的叶子,它们已向大地投下了清爽的阴凉,让劳累的农人随时坐在树荫下休息。  大地就要被金黄的麦子覆盖,坚韧的麦秆支撑麦子走完最后的道路。四月,麦子没有了春天的调皮,没有了绿波的荡漾,静穆着,等待农人收割。走在金黄的麦地边沿,忍不住采下今年的第一穗麦子,用两只手掌揉碎,低下头用嘴吹跑麦壳,剩下坚硬的麦粒,你不由赞叹
期刊
春天飘荡在村子里的花香,夏日田野上舞动的稻穗,秋末山林中落果之声,冬季穿过柴门哨子般尖锐的哨音,这些都是风在四季的栅栏里张口说话。  小时候,去山里放牛,五六个牧童,把各自的牛赶到山坡上,先让牛放着,便到山谷中的一口大水塘捉鱼摸虾。如果水面布满皱纹,大家看一眼就往回走,如果水面似镜子一样平,大家二话不说,脱得赤条条的,“扑通”一声,纷纷跃入塘里,使出十八般武艺,像鸬鹚在水里穿梭,收获着各自的喜悦
期刊
最早遇见“萱草”,还是学生时代,在“竹林七贤”领袖人物嵇康的文章里。嵇康《养生论》说:“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  后来毕业,任教于一所中学,身份从学生变成老师。给学生点名,发现班上有俩学生名里带“萱”,一个叫“怡萱”,一个叫“雅萱”,都是女生。先后点到两位女生姓名时,皆微微一笑。为她俩高兴,其父母一定拥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在别人争着用“春兰”、“夏荷”、“秋桂”、“冬梅”为女孩子取名时
期刊
母亲1928年生,今年已经89岁高龄了,我也已经成为了老年人。几十年来,我一直陪伴在母亲的身边,很少长时间离开过母亲。如同许多人一样,母亲一生中有无数次的微笑,但唯有一次微笑令我记忆深刻,使我永生难忘。  母亲年轻时身体就极为不好。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母亲经常住院,有时一住就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当时的医院是不允许家属陪床的,病人的护理问题由医院负责。家属探望病人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探望。那时母亲
期刊
真正爱你的人,  也许没有说。  很多爱你的话,  却做了很多很多……  阳光很好的周末下午,一个人漫步在熙熙攘攘的广场。穿著粉红色衣服的小女孩,咿咿呀呀地追逐着自己的影子。两个羞涩的中学生坐在角落里,仰望天空的白云和飞鸟。我静静地躺在草坪上,听到不远处传来老人呼唤孩子的声音,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外婆浅浅的微笑。那么温暖,那么遥远,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小学快毕业的时候,我住在外婆家。那是一
期刊
一阵忙碌之后,我被缓缓地推出手术室,推入了我自己的病房。  我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脖子的刀口处压着冰冷沉重的冰袋。环视周围,靠窗子的病床往里挪了不少,笨重的氧气瓶不知何时蹲坐在我的病床左侧,摆出一副随时待命的架势。  夜深了。先生和大妹一番推让之后,大妹终于躺在了我对面的床上,先生坐在床尾右側的沙发上,双手交叉在胸前,闭目养神。房间的日光灯早已关闭,靠近厕所门边的一盏度数很小的电灯泡,依然散发着昏黄
期刊
一棵香樟,与江岸长长相守,浪花,是它笑脸舒展的模样。和江水一样痴情的,还有江面上來来去去的风。河水亲吻着岩石上的青苔,领着成双成对的鱼儿,躲进幽深的石缝。江面上,落叶像一艘艘远航的帆船,一头是大海的诱惑,一头是小河深情的挽留。  看着水草里游动的鱼儿,我不知道,它们将以什么样的姿势,避开河中密密麻麻的渔网?
期刊
我喜欢在傍晚漫步,在远离喧嚣的郊外,心因此宁静,且悠然而行。  此时此刻,我只想让心归零,以属于自我的身影,走进芳菲无边的大地,融入浪漫多彩的云霞。  对于古人的壮游,如司马迁,我只能神往而已,他们都有一种明确的理想抱负,通过探山川之胜,秉天地豪气,访人问文见世情的阅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或如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浮洞庭,历襄阳,上庐山……游踪所及,几半中国”。他的足迹,是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