诙谐定格美的瞬间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jj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诗歌的复苏与繁荣,“口语诗”的概念被明确地提了出来。什么是口语诗?顾名思义,就是用平常的说话的语言写出来的诗。“长得像我/但是比我纯洁”,这是赵旭如的《女儿》,它无疑是一首口语诗。诗人杨森君旅途中创作的《长途汽车上打瞌睡的人》,也是一首给我们美的享受的口语诗——
  我紧挨着一个女孩坐着
  故意打瞌睡慢慢把头偏过去
  最后整个上半身都靠在她身上
  座位后面
  一名陌生男子以为
  我真的睡着了
  偷偷伸手拍我一下
  我装着被惊醒
  就坐起身
  在吴忠到银川的途中
  他一共拍过我三次
  杨森君,男,1962年3月13日生于宁夏灵武,毕业于宁夏大学政治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诗歌创作。作品散见于《诗刊》《人民文学》《十月》《诗选刊》《新大陆》(美国)等海内外多种报刊,并被收入多种诗歌年选集。1999年、2002年连续两次获得宁夏第五、第六届文学艺术作品奖诗歌一等奖。著有诗集《梦是唯一的行李》《上色的草图》,哲理随笔集《冥想者的塔梯》,中英文诗集《砂之塔》《草芥之芒》等。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理事。
  从阅读角度来看,这首诗没有任何语言障碍,写得清清楚楚,说得明明白白。“我”在旅途中坐车遇到一位女孩,被她的美所吸引,假装打瞌睡靠在了她的肩上,可是后面一个陌生男子总是伸手拍“我”,一共拍了三次。或许,这样的事情我们都曾遇见或经历过,一点也不感到新奇,甚至在我们的记忆里已经淡忘了。然而,杨森君把它如实地记录下来,却成了精美的诗歌,并且给我们带来美的韵味和享受。我们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不能不惊叹诗人对美的捕捉和叙述的能力。对此,我们切不可一笑了之。
  诗中表现的美,应该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女孩的美。她或漂亮,或清纯,或灵秀,或鲜艳……她或许神情专注地欣赏窗外的风景,或许全神贯注地阅读一本诗集,或许旁若无人地沉浸于美好的回忆……这个女孩也是善良的,是善解人意的,她分明把“我”当成了一个旅途劳累的人,借出肩膀歇息一颗疲倦的心。从外在美到内心美,真是美不胜收。尽管诗中对女孩的美没有任何渲染和描述,留下的全是空白,要靠读者的想象去填充,但这种美是客观存在的。这是诗人的高明之处,将“女孩”变成了美的化身和代名词。第二个层次是“我”对美的亲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过爱美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你可以凝神欣赏,你可以与之攀谈,你甚至可以主动表白,但诗人是用“故意打瞌睡慢慢把头偏过去”的方式来靠近美的,表现出对美的亲近。第三个层次是陌生男子的提醒。坐在后面的他“以为我真的睡着了”,不时“偷偷伸手拍我一下”,尽管他拍了三次,可是这种提醒是善意的,没有任何鄙夷和不满,它表现出了一种美的意义。“偷偷”,表示小心翼翼。表面上看,他有些多管闲事,实际上憨厚得可爱,是一个常人应该具有的好心和诚恳。“我”对他的“拍”也没有不满和斥责,还津津乐道地说他一路上“一共拍过我三次”,足见“我”对这种善意的认同。第四个层次是“女孩”、“我”与“陌生男子”三者的和谐统一。三个人之间的事情,诗人处理得不动声色,恰如其分,平静中藏微妙,寻常里寓高明,迷人地展现了和谐之美、可爱之美。假如“我”一靠近,女孩骂“流氓”;假如陌生男子当众推“我”,“我”给他一拳;假如他拍“我”时,“我”没有任何反应……那样只能是日常的生活琐事,就不是诗了,当然这首诗也就不存在了。顺便提一下,诗中的“我”,既是诗人自己,又可能是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因为诗题的客观描述隐含了这一点。
  这首诗看似没有技巧,连常用的修辞也不用,但诗人的技艺是娴熟的,他能敏锐地捕捉美,精确地表现美。叙述从容不迫,张弛有度,功力深厚;用语简洁明了,诙谐幽默,毫不费力且十分艺术地将美的瞬间定格在读者面前。
  杨森君是一位智慧的诗人,他善于用极其简单的诗歌技巧表达丰富的内涵,善于在有限的空间里表现无穷的诗意,可谓独树一帜。他曾在《诗刊》上发表过一首小诗《家》,“家是一顶帽子/离家的游子/下雨时/最先淋湿的是头发”,短短的四句话,让人记忆犹深。
  著名诗人郁葱说:“杨森君的诗细腻而好读,很美,很亲和,渗透人的内心。他顺畅的诗句常成为我们描绘诗歌本质时的样本。”杨森君是运用语言的高手,他说:“诗人只有成为语言的绑匪,才能赢得语言的智慧。”所以,他的诗篇中的“许多词语直到今天依然继续忠实地保持着它们当初的温度和表达时的确切”。
  [作者单位:湖北省应城市教育局]
其他文献
每年的高考都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小小说,成为高考作文中的奇葩,它以篇幅短小、构思新颖、立意深远而备受阅卷老师的青睐,如一股清新的空气拂向沉闷已久的考场。  小小说,人称之“螺狮壳里做道场”,又称之“精巧记叙文”。记叙文以记人叙事为主,而小小说为记人叙事文中品位最高者;高考作文800-1000字,小小说也是千字篇幅,以少胜多,是最精悍的“美文”。可以说,小小说是考生创造才情的最好表现。况且,从作文评分
期刊
清代学者王夫之曾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足见,意是文章的主心骨,是文章的灵魂,也是写好文章的前提。  何谓立论?立论就是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阐明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  那么,对于材料作文该如何确定立论角度呢?  一、多思善想,理出多种角度  一座山峰,远望、近看、正观、侧视会有不同的美;同一件事从正面思考、侧面思考、反面思考就可能获得不同的认识。对于作
期刊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个人,他如荷,出淤泥而不染;如兰,独立而孤傲;如竹,挺立而不屈。他难容于俗世,金玉美质被世所弃,蒙不白之冤,遭放逐之苦,伤痕累累却依然故我,高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终在国亡之时,投江而逝。他,就是屈原,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一个极具悲剧内涵的伟大诗人。  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我们可以看出,屈原经历过众多文人都曾经历过的普遍悲剧:怀才不遇、离乡去国、知
期刊
有句很有名的话:知识就是力量。但是我今天要对大家讲的是,尽管知识确实重要,但知识也有局限性。  什么叫知识?知识是对这个世界所有事实的认知。既然世界是无限的,那么知识也是无限的,可悲剧的是,人生是有限的。庄子就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世界所包含的无限知识,那我们的人生就会废掉。  当知识不成体系时,它是无用的,只是碎片。举个例子,曾有家报社搞国学
期刊
大自然不仅是人类物质的宝库,也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用心去感受自然,从自然中汲取智慧、收获灵感、感悟哲理,创作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可见,自然中蕴含的哲理与人类的思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从思维的角度,参照自然界中的一些物体,挖掘议论说理思维与物体性质的内在联系,抽象思维与形象物质相结合,体“物”说“理”,总结出议论说理深刻的八种思维方式:钢琴式、快板式、钟摆式、弹弓式、
期刊
【主题导语】  毕淑敏(1952.10—)女,生于新疆伊宁。1969年入伍,在部队当兵11年。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等各种奖项30余次。  毕淑敏是作家,又是医
期刊
作文的“根”在哪里?在“我的”生活里。梵·高说过,你是麦子,一定要把你种到麦田里去,才能生根发芽,不要在巴黎的人行道上枯死。要在考场上写出感人至深的记叙文,还是要回到自己熟悉的生活里去。只有扎根于“我的”生活,写出的记叙文才能个性飞扬,抢人眼球。  一、事——讲述“我的”经历  有的考生拿到作文题,先想到的并不是“我的”生活,而是从《读者》《微型小说选刊》和各类作文选、阅读材料中“别人的”的生活中
期刊
【作文题目】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没必要攀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温柔,没必要模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你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你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认为幸福的,就去珍惜。没有不被评说的事,没有不被猜测的人。  【思路点拨】  本段材料是一段充满议论性质又饱含哲理的文字,由山、水、风、云都在展示着自己不同的生命状态联想到我们人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个
期刊
旅行的意义  朱钰婷  曾看到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但当我捧起书卷里,总会听到“不务正业”的斥责声,而旅行看起来更是遥不可及,繁忙的学业生活连散步的时间都不曾给予我,更别提到处走走了。  于是只能在脑海中臆想着,在某个晴朗的早晨,橘红色的朝阳照耀着城堡式的建筑的屋顶,洒向大片的树林,直到最后,我们才看到温暖的太阳从树梢上面升起,更多的森林披上了阳光。沿着柏油
期刊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时文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时代色彩,以当今社会生活为表现对象,关注时代热点,与读者心灵紧密相联,具有素材新鲜、思想向上、技法灵活等明显优势,其标题、立意、选材、结构、写法、语言等方面,都是高考作文可资借鉴的宝库。  从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实际情况看,时文与高考满分作文如影随形。时文元素,在高考作文里随处可见,借鉴时文笔法为文,以新颖的形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