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出身相声世家的综艺大咖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xiaoxi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米未传媒成立的发布会上,马东收到了一件黑色T恤,上面写着:别人拼爹,我们拼命。
  谁都知道,马东原本有“拼爹”的条件。
  出身于相声世家,父亲马季的光环一直笼罩在马东的头顶。他回忆,小时候总有好事者对他说:“你是马季的儿子,那你给我们说段相声吧。”这让年幼的他尴尬不已。身为相声大师的马季却对独生子下了“不许学相声”的死命令。马东小时候遇到姜昆、冯巩来家里跟父亲学相声,经常躲在窗户外面偷听,每次都被父亲赶走,让他去读书。冯巩看好马东的语言天赋,告诉这位小兄弟:“你早晚得干这行。”
  最终,马东没有说成相声,他的事业却始终与“说话”有关。
  1986年,不满18岁的马东前往澳大利亚留学,学的是当时最热门的专业—计算机,这一去就是8年。如今他经常一身大红大绿地出现在《奇葩说》的现场,妙语连珠,观众不会想到,这位紧跟潮流的主持人在青年时代,曾有过漫长而枯燥的IT生涯。
  和其他华人留学生一样,马东需要在读书之余解决生计问题。他在当地找了一份鞣皮子的工作,要把袋鼠睾丸的皮用特殊的方式洗干净、鞣软和,做成女士用的钱袋。作坊里又腥又臭,熏得他快要晕倒。他牢记着临行前父亲讲来鼓舞自己的少时经历—马季13岁的时候,曾迫于生计,独自去上海当学徒。他告诫儿子:“男子汉应当独自闯荡。外面的世界很大、很花哨,要严于律己,别忘记本分。”
  从澳大利亚本科毕业后,马东在一家大公司找到工作,成为一个朝九晚五的IT男。但他不想这样每天重复地度过人生,终于向父亲表达了转型的想法,这一年他27岁。马季极力反对。“现在转行来得及吗?”马东自己也挣扎了很久,“我可以吗?”但最终,他还是回到中国,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电视专业进行深造,由此开启了一条和父亲的职业一样靠嘴把人逗笑,却又截然不同的“说话”之路。
  1998年,30岁的马东进入湖南卫视《有话好说》栏目组,随后又进入央视,主持《挑战主持人》和《文化访谈录》两档节目。
  刚到湖南长沙时,录制节目的条件非常差。马东白天在电视台办公室办公,晚上沙发一打开就是床。他怕热,每次在水银灯下录节目总要花去好几个小时,一期节目下来,他总是大汗淋漓,擦汗的纸巾能装满一个纸篓。
  在央视,马东主持《挑战主持人》足有7年。这个节目为央视输送了不少主持人,其中包括人们现在非常熟悉的春晚主持人李思思。那段时期,马东与崔永元、窦文涛并称为中国脱口秀的“三驾马车”。慢慢地,他又从主持人转为导演,再到制片人,一路被提拔为央视三套的总监助理,2009年还担任了春晚语言类节目的导演。
  就在别人觉得他应该“稳了”的时候,马东却又突然拐弯,2012年离开央视,加入了爱奇艺。在一般人看来,这一举动实在不可理喻。马东却认为,按部就班地升职虽然很好,但他不喜欢。后面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他凭借《奇葩说》大获全胜,然后离开爱奇艺,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米未传媒。
  对他来说,每次离开,都是一个新辉煌的开始。
  尽管经常在《奇葩说》中插科打诨,马东的才情却是人们公认的。
  郭德纲曾以他作的诗作为一段相声的定场诗:“伤情最是晚凉天,憔悴斯人不堪怜。邀酒摧肠三杯醉,寻香惊梦五更寒。钗头凤斜卿有泪,荼蘼花了我无缘。小楼寂寞心宇月,也难如钩也难圆。”这是马东在澳大利亚留学时为情所伤而写下的一首旧体诗。出身于曲艺世家,他自幼耳濡目染,内心的文艺气质渗入骨髓,也正因为此,在《奇葩说》热闹的表面下,依旧埋藏着一些值得深思的内容。
  几十年来,马东频繁地改变着自己的角色,每一次转变都伴随着一档出色的语言类节目的出现,而不变的是他对“说话艺术”的追求。
  马东一直在找一种简单的说话方式,尽可能说一些有价值的真话。即使不能说真话,也尽量不说假话。后来,他在《奇葩说》中做到了。
  如今的马东,已不像儿时那样听到别人叫自己“马季的儿子”就会有逆反心理。2009年春晚,他参演了相声《五官新说》,那之后就不再说相声。“当时就是对父亲的一种致敬。他在世我也不会演。”后来回看自己的节目,他看得浑身发抖,“平时都懂,上去就不行,这就是眼高手低。好的相声演员练脑子。说相声要有天赋,幽默感不对,语言节奏不对,口齿不清楚,何必干这个呢?”
  尽管没有走上父亲的道路,但馬东和父亲一样,成了一个把话说得聪明有趣的人。喜欢他的人更喜欢他,至于那些不喜欢他的人,大可以去喜欢别人。“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没什么可抱怨的。”
  对艺术信念的追求,让马东传递给观众更多的人生哲学和艺术理念,也成就了他的不凡人生。
其他文献
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2018年2月6日凌晨于香港逝世,享年101岁。  饶宗颐字伯濂、固阉,号选堂,1917年8月生于广东潮安。他曾执教于无锡国专、华南大学等校,1949年迁居香港,先后执教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1978年退休。1962年,饶宗颐因《殷代贞卜人物通考》获法国法兰西学院颁发的汉学“儒莲奖”。  饶宗颐与季羡林、钱钟书齐名,汉学界一直有“北季南饶”“北钱南饶”的说法。钱钟书说他
期刊
鱼塘医院  土耳其的康加尔有一个含有硫黄的温水鱼塘,塘内有许多棕绿色的状如带鱼的鱼。这种鱼嗜痂成癖,专爱吃人身上的癣斑和伤口腐肉。患者只要安坐在鱼塘中,这些鱼“医生”便会不请自来。用不了一个星期,病人的皮肤病或者身上的伤口就会霍然而愈。  热疗医院  哈萨克斯坦在阿拉木图建了座熱疗医院—太阳光医疗中心。医疗中心采用反射镜系统聚焦太阳光,医生们再将太阳光形成的一组特殊光点反复照射在病人身上,从而产生
期刊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博美廷城堡  博美廷城堡位于佛罗伦萨附近,在这座被遗弃的意大利宫殿里,孔雀厅的天花板、拱顶以及装饰物美得令人陶醉。这座梦幻城堡里好像有数不清的空房间,里面装饰着孔雀图案和其他充满异国风情之物。这里原本是一座古老的宫殿,费迪南多·潘恰蒂基·希梅内斯·德阿拉贡耗费了一生的心血,对之进行了摩尔式(摩尔式建筑的特色包括:不加装饰的拱顶、简单的圆拱、有亮丽釉彩的青花瓷砖,以及阿拉伯文或者几何
期刊
他極其普通。“老三届”,下乡,回城,上班,退休……一晃60多岁了。  上报纸,是因为他做了件好玩的事:自制木头枪,隔空打蚊子。  其实他做木工时日已久。当年下乡时,他就跟师傅学木工手艺。回城后在公交公司做了维修技师,木工活也不少。别人闲来搓麻将、打扑克,他一有空闲就玩木头。  人家装修后丢掉的边角木料,在他手里有了新生命。他喜欢做车:公交车、小轿车、独轮车……还喜欢做枪炮:榴弹炮、迫击炮、滑膛炮…
期刊
百日师爷抢书读  张大千生于四川内江,母亲是大家闺秀,聪明能干,在诗、书、画方面都有研究,尤其善绘民间剪纸花卉。逢年过节,母亲常和家里的其他女性进行剪纸比赛,看谁的剪纸漂亮。品评之间,一旁的张大千也受到了艺术的启蒙。  17岁那年的暑假,张大千与同学徒步返回内江,途中遭遇土匪。那伙人看他书生模样,说话文质彬彬,就问他是否识字。张大千如实回答。本以为自己是个穷学生,土匪会把他放了,哪知道土匪正缺个识
期刊
唐玄宗可以说是个“改名强迫症”患者,特别喜欢改名字。  也许是因为他想长长久久地当皇帝,所以他改的名字大部分都和修仙问道有关。比如黄山原名黟山,因其山峰和岩石遥望青黑而得名。传说黄帝就是在这里成仙的,唐玄宗一听,就想巴结一下这位已经成仙的老前辈,于是这座山就改叫黄山了。  同样因为向往修仙被唐玄宗改了名字的还有崂山。天宝元年(742年),被放还的李白去崂山寻了次仙。不管李白有没有真的见到仙人,反正
期刊
对于地名,古人多有忌讳。  据《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记载,刘邦过赵,张敖“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婿礼”,刘邦却不领情,“箕踞詈,甚慢易之”。张敖的下属贯高、赵午等人看不下去,想为主人出一口恶气。第二年刘邦再次路过赵地,“贯高等乃壁人柏人,要之置厕。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刘邦认为“柏人”即“迫人”的谐音,出于对这一地名的忌讳,连夜走了。  刘
期刊
101岁的艾琳·威尔金森,可能是世界上年龄最大的“网红”了。  她99歲的生日是在与网友的视频连线中度过的。100岁生日的时候,她在社交网站上收到了众多网友发来的实时祝福。101岁生日时,艾琳又收获了一份不一样的惊喜—数以百计的、从世界各地寄来的生日祝福卡片和信件。  那天,艾琳被家人带到了一家快递公司的门店。店内装饰着各色气球,还有印有她头像的海报。属于她的信箱格子被打开的时候,盖着世界各地邮戳
期刊
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罗阿尔德·霍夫曼44岁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几年后,当他的又一本诗集《间隙与边缘》出版时,他的朋友、国际量子分子科学院院士皮卡说:“也许化学的终极语言,应该是—诗歌。”  这句话,说出了霍夫曼杰出的奥秘。至今,他已出版了《蜕晶态》《记忆效应》《孤子》等5本诗集,被誉为“化学诗人”。  霍夫曼對诗歌的钟爱始于童年。1937年,霍夫曼出生在波兰,出生后不久,他就与其他波兰人一样,
期刊
2013年5月,华裔数学家张益唐在国际顶级刊物《数学年刊》上发表论文,解决了困扰数学界上百年的孪生素数猜想问题,引起学术界的沸腾。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张益唐像“新星”一样,声名鹊起。  有媒体称,张益唐就是金庸小说里深藏不露的扫地僧,在数学界沉寂多年终于一鸣惊人。  童年  张益唐生于1955年,父亲是清华大学的教师。由于母亲身体的原因,张益唐从小就被送到了上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