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音乐研究》杂志(双月刊)
【出 处】
: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发表日期】
:
2007年4期
其他文献
一、加美兰与跨文化的学习经历
我知道你们已经听到了我的四位同事所举办的系列讲座和两场音乐会.他们之中,除了郑苏是美籍华人之外,其余三位是地道的美国人.
研究中国绘画史最重要的任务,在于阐释不同的视觉语言及其特定含义。理解中国绘画的关键在于其作者用以表达的书法性线条。或谓其形态之“迹”。文章指出,要重建早期中国艺术模拟描述再现的历史,采用一种动态的视点或者“平行透视”进行平面结构分析有助于早期绘画作品的断代。从六朝至宋代,中国艺术家将无穷的创造力集中于无造物主的宇宙之中;宋代之后,个性化或曰自我化则是促成其转变的主要原因。
文章对黑暗/夜的概念在中国语境中的演绎进行了调查:首先对黑暗(darkness)和黑夜(night)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使用加以评说,然后讨论其在现当代中国文学中的使用,最后着重讨论女作家翟永明(1955-)和她将女性精神理解为“黑夜意识”(nocturnal consciousness)的观点。文章认为人们只有从夜里才能看到黑暗,从黑暗中才能见到光明。
英国学者霍布斯包姆(Eric Hobsbawm)曾将19世纪称为“漫长的十九世纪”(the long 19th century)。这个说法虽不新鲜,但还是很有意义。可以说“漫长的十九世纪”不仅跨越20世纪,甚至还一直延伸到本世纪,至今并未充分结束。在许多方面19世纪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所以,对19世纪有没有充分的了解,关系到我们对当前剧烈变动中的世界能不能有一个历史的判断。
文章介绍了正在编撰中的《剑桥中国文学史》的缘起及其所面临的挑战,把普通读者作为目标读者的确定,及其独特的方法论和历史分期,并且逐一介绍了这本文学史中各章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参与撰写的美国汉学界的优秀学者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从而提出了在一种全球化的语境下,编撰一部新的中国文学史的可能性问题。
同“美声”和歌剧的19世纪相比,20世纪的人声似乎相对嘶哑了.固然,人们从未停止过创作声乐作品,但是如果人们更多地关注表面症状,而不是去看最后的诊断结果,就可能认为:20世纪对过去曾占主导地位的一个信条产生了普遍的怀疑.
2007年5月25日上午9点,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在本院阶梯教室举行了“王森国际交流基金”捐赠仪式.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郭淑兰、副院长周海宏、音乐学系主任张伯瑜,王森当年的老师伊鸿书、袁静芳、梁茂春、周青青等教授.
大学组织的内在逻辑是追求人类的认知,传递对未知的探索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大学科技园的内在逻辑是产业的逻辑,强调市场的作用,强调环境和应用发展的价值,着眼经济的发展。当两种逻辑共存于一个组织中,必然出现逻辑的内在冲突,因此必须对冲突进行内部控制,同时提供)中突控制的制度保障。现阶段比较合理的逻辑选择是维持两者的微妙平衡,同时从制度上维持两者的相对独立。大学与大学科技园冲突的内在逻辑体现了转型期大学变革的理念冲突,对此研究有助于对大学变革的更进一步认识。
我谈两点看法。
第一,有没有必要重新制订编排规范。学术期刊实行编排规范是一个新事物,既是新事物就有一个由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所以,同仁们对现行的几种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编排规范有这样那样的看法和意见是完全正常的。就拿《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以下简称《规范》)来说,也是如此。这个《规范》实施了八年,现在看来,有些方面还不够完善,最突出的是一些非现代出版标点本古籍,著录时较难处理;另外,某些规则过于强调统一,不够灵活。这是不争的事实。学会可以广泛征求专家和编辑的意见,组织力量进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