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视记忆:被翻出内侧的皮手套

来源 :山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持续的凝视是可能的吗?撇开一切杂念,将心神凝聚在外在的事物上,是可能的吗?所谓外在的事物,是无差别的事物,不是灿烂的风景,不是美丽的面容,不是可爱的猫咪,不是茁壮的大树,而是任何事物。比如一辆停在路边的锈迹斑斑的汽车,旁边的垃圾,在风中哆嗦的树木,敞开的门,空洞的灯光……看着它们,凝视它们,然后在感官中去掉这些形容词。没有了形容词的事物,回到了事物的混沌状态,凝视所接近的,也许就是这样的混沌状态。
  凝视有记忆吗?或者说,凝视需要记忆吗?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话题。带着持续记忆的凝视,我想起来的竟然是摄像头。摄像头连着电脑,连着里边的巨大硬盘,然后源源不断地把视觉数据储存进去。如果一个人,想要记住凝视中持续着的每个细节,那么他将注定被一个摄像头所打败。他将会发现,他的凝视一无所得,他以为他看到了很多,但仅仅在数个小时之后,他便不再记得更多的细节。几天过后,他将不会再记得这一次没有预期的凝视。这样的凝视太多了,他的大脑不会像硬盘那样老实,他的大脑会自动将那些没有意义生成的信息彻底删除,就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我努力生活,努力想记下每一天发生的种种,但是,很快,我记不清前天中午吃了什么,大前天的上午我做了什么,事件和时间开始分离,时间的路标被荒草掩没,从此,没有了时间的道路。当我们生活在此刻,尤其是想到未来的时候,时间的道路是如此清晰,但是时间的道路一旦走过,便失去了踪影,变成混沌的国度,就像是摩西走过海洋,海洋分開又重新闭合。只有某些瞬间除外,那样的瞬间触发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功能,因而被称之为“闪光灯记忆”。
  在2020年,我经历了一次“闪光灯记忆”。我在写完短篇小说《分离》的第二天,武汉封城了。因此,对于这篇小说的完成时间——1月22日——我铭刻在脑海深处,不会忘记。
  那一天,我在高铁上,春节返乡的高铁。几天前,原本买不到高铁票,有些一筹莫展,但突然间,抢票软件便发来提醒信息:购票成功了。直到要去乘车的前一天,我才反应过来,这是有人退票了,我才有机会买到票的。
  与平时的喧闹不同,在这个特殊时期,车内很安静。我在两层口罩后边,我想要干点儿什么,便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写小说《分离》的结尾。当时完全不知道“分离”与“隔离”一字之差所带来的那种微妙战栗。这是一部和记忆有关的科幻小说。我处在“闪光灯记忆”中书写记忆主题的小说是恰当的。
  有位女士上来,戴着防毒面具般的N95口罩,坐在身边。她跟周围的每个人一样,身体静止在座位里,连细微的动作都几乎没有,像个雕塑一般。列车飞速行驶,但车内的一切都是凝固的,极快与极滞就这样并置在了一起。列车行驶了一个站之后,这位女士便下车了。我凝视着她的背影,她穿着紫色的羽绒服大衣,两手空空。怎么会两手空空呢?她为什么不带行李?这可是春运时节的出行啊!这个疑问让我遐想了太多,在她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永远也不会知道了,但那种关切永远也不会褪色。
  这就是记忆,因为特殊的语境,看见的一切都被神经元细胞精雕细刻。如果放在平日,这一切会早都消逝得干干净净,像是从未发生。试问,谁会记得某一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身边一言未发的陌生人呢?
  人对事物的记忆,肯定不像计算机对信息的记录,人的记忆是有温度、有情感的。但是,时过境迁,温度降低了,情感随风飘远了,那些记忆就像风干的苹果一样,也许只有内核里边坚硬的种子可以留存下来。如何让这记忆的种子再次发芽,并焕发生机呢?对于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来说,就是通过艺术的方式。一部叙事精微的小说,一场剧情紧张的电影,带给我们的,不止是艺术的享受,还有对记忆的唤醒。尤其是,我们的记忆在这个过程中不免也被赋予了艺术的浸染,因而显得更加动人。
  可现在,科学技术可以直接研究记忆的机制,比如,人们已经发现,在大脑的内部,海马体关涉信息的记忆,而杏仁体则关涉情绪的记忆。或许在不远的某一天,我们就会发现记忆的根本机制,数十亿的神经细胞在怎样的相互协作下产生了记忆并将其保存,由此,我们可以模拟那样的过程。这就意味着,记忆得以被最大限度地保存下来。我们在回忆的时候,不再经由那个坚硬而细小的种子所产生的艺术反应,而是直接品尝苹果本身。将褪色和遗忘驱逐了出去,记忆永远保持初始的新鲜状态,那样的记忆还属于人类的记忆吗?最重要的是,人类可以承受得起那样的记忆吗?
  我尝试着想象那样的场景。把记忆和主体分离开来吧,就像在小说《分离》当中,过往的恋情被完好无损地珍藏在记忆的琥珀中,过往的恋人就在眼前却可以视之为陌生人,这样的处境极其尴尬,甚至可怖。我们似乎需要更加强大的心灵才能有能力接纳这种现实。无论是已经遗忘的记忆突然复活,还是记忆完美脱离了它的主体,成为了一颗可以把玩的琥珀,这都与人类千百年来形成的情感方式和人生哲学格格不入。想起《金刚经》所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遗忘,其实就是无所住,但是,记忆被复制了,强行驻扎在了世界上,而且脱离了此心。这种情况,亘古未有。脱离了主体的记忆,表面上看,像是一棵树被拔离了土地,但实际上,这样的情况根本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比喻。记忆的诞生本身就取决于主体的机制,我们知道,主体有着一套复杂的处理机制,借由这套机制,世界才是可被理解的。因此,不同的主体在面对同样的场景之际,记忆也是不同的。更何况,当记忆离开了主体,便是离开了意义产生的原始领地,如同一个词放在不同的语境当中,也许会表达出相反的意义。
  因此,人的内在被外化得太厉害了,面临着被抽空的危险。人的记忆被和盘托出,像不像内侧被翻出来的可怜的皮手套?那么,还有那些强加给人的记忆呢?我们走在街边,那些风景从视网膜上掠过,不留一丝痕迹,但是,有些我们突然目睹的场景可能如箭矢射进我们的神经丛深处,从此折磨着我们的余生。我得凝视这样的记忆,我写了小说《经年》,那个年轻人在一个茫然漫游的夜晚,居然远远目睹了一场谋杀案,但他没看清,以为那只是一对寻欢作乐的野鸳鸯,直到第二天才知道他目睹的是谋杀案的现场,这样的处境是如此残酷,他该如何处理这样的记忆呢?这样的记忆与他的美好恋情的记忆无端端缠绕在了一起,他得在这样一场记忆的“车祸”中生存下去,一直等到另一场偶然性事件的强行介入,他是解脱了还是越陷越深了?没法回答,这就是我们的生存本身。
  但我们终究会适应那样的情况。我们之所以能适应,并不是我们有多么强大,恰恰是因为生命永远都是未完成的事物,生命抗拒着完成,因而生命有着跟废墟同样的性质。生命是时间最伟大的废墟,一座活着的废墟,不断塌陷,又不断生长,这个过程循环往复。可以追问的是,适应那种记忆被剥离状况的我们还是我们吗?没有人知道,我们只能向未来投去惊鸿一瞥。可未来是什么?未来在哪里?是可以凝视的么?未来有时令人感到兴奋,有时令人感到惶惑,有时令人感到疲惫。兴奋和惶惑对很多人来说是客观存在的,或者说,是存在着一个值得判断的未来,它让我们兴奋或惶惑。但是,疲惫,这难以回避的疲惫,不属于未来,只属于这身体。
  持续的凝视是可能的吗?进而凝视经由凝视而获得的记忆是可能的吗?我对这样的召唤充满了兴趣,这可能是因为我并不真的理解我所目睹的世界,我只是跟随别人一道以为自己理解了,其实我在欺骗我自己。当我凝视这个世界的时候,当我凝视那些记忆的时候,就像是把凝视当成了某种涂料,可以反复涂抹,直到某种景象全面显现;也许相反,我是把凝视当成了某种分解酶,我涂抹在记忆的化学实验玻璃片上,直至这些景象被解构,显示出最简单的结构,进而消散成灰烬,飘散在风中。还能继续演变吗?能。演变成让风吹拂的能量,演变成宇宙中终于不能再演变的沉寂之熵。
其他文献
摘 要:政策扩散是政策制定与执行的中间环节,影响着政策执行的效果。为呈现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扩散的模式、效应和改进策略,研究基于政策类型和政治勢能的交叉框架,利用专家访谈、饱和经验和政策文本分析方法,划分政策扩散为主动型、稳健型、选择型、实验型和断点型五种类型。在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的扩散效果中,主动型和稳健型的扩散效果相对较好,选择型和实验型一般,而断点型扩散效果较差。未来针对选择性的政策扩散,要提
期刊
钢蓝色的远山  车窗外,远山是钢蓝色的  把“嶙峋”二字,安放在那里  这样一排连绵的山体  将地平线来斩断  山巅之上的天空有一种力量  命令这一排山峰保持冷漠与镇静  时间就铸在了那钢蓝色里  把彼此来割破  山顶上风车也是钢铁的  高举着忧闷  当它们开始转动  几乎捅破云层的窗户  阳光想把所有坚硬表情晒得柔和  风想把一切吹拂得毛茸茸  我的手臂伸出纯棉衣袖  想把那一排远山摇醒  这辆
期刊
在晚霞中  我没有非等不可的东西,但我,还是在一条小路的  尽头,背着双手站了一会儿  我没有非做不可的事情,但如果你远距离观察  还是可以发现  我就像一个半途而废的人  我肯定想了一个什么问题,肯定有过片刻的  凝视,片刻的凝神,但对你来说,就像什么都没有  那一夜  明月从山间空地上升起,晚风中虫鸣幽静  清爽,后来几近于无,不可捉摸  后来,后来我觉得你  在昏暗中的微笑,也几近于无,不可
期刊
万山,铜仁市主城区之一,因朱砂储量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被誉为“丹砂王国”。2009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万山发展做出肯定性重要批示,要求万山用好用活国家政策,加快推动转型可持续发展。  1、献身  先不说万座大山,要掏空眼前的仙女岩  凭这血肉之躯,依我看,除了必须卖力  还要忘掉自己,还要无数錾子铁锤风箱扁担  献出它们金木水火土的身体。要知
期刊
安居帖  小船一,在行走  在河面上行走  在河面上缓缓地行走  青山转绿,江水清秀  它依然缓缓悠悠  水田插秧  鱼忙产卵  河面上陆续出现一只  又一只小船,人们跟随着它  移民搬迁,安居乐业  河坪吟  刚掀翻的云朵是新的,老农让它  先在太阳底下晒几天再去编织  嫩黄的叶子是新的,安静的林子里  先让它在阳光下明媚几天再长大  流动在河里的水是新的,它一直流啊  把经过的地方都翻新一遍 
期刊
独爱人间最小的村庄  村庄小得不能再小了  小得在地图上根本无法标注  小得像一粒尘埃  风稍大点,就吹跑了  这个叫圭研的小村庄  从我出生那一刻起  我就把这两个方块汉字  镂刻在我身上,陪我  浪迹天涯,成了胎记成了伤疤  一个村庄的嬗变  与祖国的繁荣,是怎样扯上关系的?  如我,怎样才能把这两个汉字  用修辞手法,无限写大  怎样把一粒米大小的乡愁  置放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  离开故乡那
期刊
摘 要: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是新时期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女排精神是中国体育精神的有力诠释。新的奥运周期,以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项目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为样本,利用集体记忆理论,对女排新媒体传播中集体记忆的时空架构、国家主义话语下集体记忆与想像的共生进行分析,探讨新媒体传播中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新媒体传播通过对国家记忆的时空建构,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集体记
期刊
摘 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體系、话语体系的语境下,提出“民俗体育”的概念需要依据实践发展进行再认识这一学术问题。在概念再认识时,以本土民俗学的日常生活转向为镜鉴,评析了国内三个高被引“民俗体育”概念,讨论了何谓“民俗体育”之“民”与之“俗”,同时结合概念在国际学术领域进行传播的需要,提出“民俗体育”是“源自并依附于公民的日常生活,具有类型化和模式化的体育事件”。最后,就“日常
期刊
行星与记忆  他遗忘了这个星球的记忆  只能召唤宇宙的其他經验  太阳和其他恒星都会变成熄灭的烟头  他不敢把这个真理告诉妈妈  还有地球呢,谁会让那里下雨  会让那里的灰尘全部降落  他能想象火山发怒的样子  看着雨幕在火焰中腾腾蒸发  他不会放弃钉子般大小的记忆  他会把它钉在大陆和海洋的交界处  就像词锁住了漂浮的碎屑  至少目前阳光明媚  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任何事情  他终将铭记行星上
期刊
一  1985年,三联书店出版了一本白色封面的小册子,题名《旧巢痕》,作者署名辛竹。小册子看起来像回忆录,奇怪的是,书前“小引”的语气却显得在虚实之间:“我有一个曾经同我形影不离的朋友。他喜欢自言自语似的对我谈他的出身和经历,说话时沉没在回忆之中几乎忘了我这个听话人的存在。这些断断续续的仿佛独白的谈话,本来不曾引起我的兴趣,而且听得久了更不觉有什么新鲜;却不料这位朋友竟先我而向世界告别;在怀念故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