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认为,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定律在中国只是部分地、阶段性地得到了验证,现代中国的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而不是第三产业,中国的产业结构还处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变的过程中;中国重工业的效益优于轻工业,第二产业的效益远高于第一产业;中国绝大部分省市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呈上升趋势的,但各地间的劳动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未来中国产业的发展要受资源环境的严重约束,中国产业需要走节约型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模式是未来中国产业发展一种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
【机 构】
: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基金项目】
:
本文受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的资助(项目号:040000013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认为,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定律在中国只是部分地、阶段性地得到了验证,现代中国的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而不是第三产业,中国的产业结构还处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变的过程中;中国重工业的效益优于轻工业,第二产业的效益远高于第一产业;中国绝大部分省市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是呈上升趋势的,但各地间的劳动生产率存在显著差异;未来中国产业的发展要受资源环境的严重约束,中国产业需要走节约型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模式是未来中国产业发展一种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
其他文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经济学学科是建国后国内同类院校设立最早的学科点之一,在近60年中一直保持不间断地教学和研究工作,并持续发展。本学科点工业经济专业1978年和1986年分获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整合工业经济、贸易经济和农业经济三个专业成立产业经济学科,1998年设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北省重点学科。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本学科点强调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学科特性,1998年和2003年两度被批准为湖取得了一批开创性的成果,
历史经验表明:正确把握经济周期各个阶段在经济增速方面的特点,据此制定科学的宏观经济调控任务和政策,是搞好宏观经济调控的一项基本经验。2003年以来是这一轮经济周期上升阶段的波峰年份。其特点是:经济增速在潜在经济增长率上限的顶峰运行,并在一定程度上越过这个上限,但不致大起。以此为出发点确定了宏观经济调控的任务,并制定和实行了一系列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得了成功。
2007年是我国经济持续第五年维持10%以上的高速增长,是企业盈利和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年份,也是中国面临中长期贸易顺差的年份。但目前也出现了通货膨胀抬头、股市房市资产价格膨胀等新问题。总体而言,目前宏观经济运行过热,但趋势已基本得到控制。2008年GDP增长虽较今年回落,但可望维持在11%以上;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存在。为抑止资产价格膨胀。需要我们在利率、汇率等方面做出更大调整。
<正>本文译自伊拉·普罗高夫的专著《心理学的困境与超越》第七章,第五节.原题名是《丧失了与生活抗争力的艺术家——原型意象的另一极》.文章介绍了奥托·兰克关于不朽意志和创造性个体的心理学理论.
伴随着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的广泛应用,错误也屡屡发生,对计量经济学方法论基础的研究与宣传十分重要。本文结合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数据依赖性、总体设定、变量设定、假设检验、随机扰动项以及应用局限性,从逻辑学、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角度,对计量经济学方法论基础进行了探讨。
本文通过界定可持续消费的概念,阐述环境压力的来源,指出家庭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重点。实现可持续消费,需要相应的支撑系统作为基础。这个支撑系统的核心是健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法律、法规及其各种相应的制度,以及在这种制度框架下的资源、环境利用方式。
本文从当前中国面临的劳动力过剩的基本现实出发,就货币政策所具有的政治经济学效应给出一个解释框架。文章提出了两个经典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所无法解释的中国经济运行特有现象:一是宏观经济学认为劳动力价格刚性与货币和外汇价格的高度灵活性并存的局面在中国并未出现,相反,劳动力价格的高度灵活和低利率、汇率稳定并存的局面需要我们寻求一定的理论解释。二是在政策选择上,长期以来一贯强调的货币政策以稳定物价作为单一目标的“规则”说是需要重新认识的,规则本身强调的是公众收入不被剥夺,而正是从这一原教旨出发,保持公众收入增长与物价
本文从偿付能力报告的目标、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会计假设等方面阐述了构建我国保险业监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本设想,并探讨了保险公司编制偿付能力报告所依据的层级结构。
准确认识和判断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是我们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的前提。本文在对全国十五个省中近百个乡和村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刘易斯、钱纳里和乔根森的分析模型,估算出全国、各个省、东中西部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并对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概念内涵进行了重新界定。本文得出结论:到2005年12月末,中国的现有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约为4005.6万人。
当前,我国出现了比较显著的物价上涨,其原因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供求变化因素外,市场机制本身的推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生活必需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很小,这使得生活必需品有价格上升的内在趋势,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这种内在趋势会变为现实。在这种市场结构中,在市场机制的推进下,商品住房价格会持续上涨,猪肉价格则会周期性上涨,并由此推进价格总水平不断上涨。抑制这一类物价上涨,不能仅采用调节供给和需求关系方法,而应该对症下药,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价格政策和市场结构调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