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于日常生活的诗歌写作(创作谈)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_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写平凡的大师:菲利普·拉金》一文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勒比海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开篇这样写道:“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声音,平凡的面孔——也就是说,不包括电影明星和独裁者的、我们大多数人过的生活——直到拉金出现.他们在英语诗歌中才获得了极其精确的定义。他发明了一个缪斯:她的名字叫庸常。她是属于日常、习惯和重复的缪斯。她居住在生活本身之中,她不是一个超越生活的形象,也不是一个渴望中的幻影。她朴素而透明,陪伴着一个曾坚持长期独身的男人。”
  沃尔科特的这段话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关键词:庸常、精确、重复、陪伴。在我看来,它们联系起来之后,基本厘清了诗人和他所处的时代的关系——诗人也许从来就没有义务去讴歌时代,但他与时代共生并相互陪伴,当然有义务去书写时代关照下的生命个体的真实存在——哪怕这种真实存在充满了荒谬和乏味。
  作为二十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力的英国诗人,拉金师承的不是伟大的庞德和艾略特(他甚至站到了他们的对立面),而且他很快摒弃了年轻时无限热爱和模仿过的爱尔兰诗人叶芝,转而学习托马斯·哈代和爱德华·托马斯这样看似老派的落伍者。
  寂寂无名的爱德华·托马斯早在20世纪初写下的诗篇里就有了这样的句子:‘旧日夜夜,除了冬天,所有的天气里,/在旅店,铁匠铺和作坊之上,/道路交汇处的白杨树,谈论着/雨,直到最后的叶子从头顶落下来。”数十年后,年轻的菲利普·拉金这样写道:“鸽子在薄薄的石板瓦上扎堆/身后是西边洒来的一阵细雨/扫过每个缩着的脑袋,每片收紧的羽毛,/它们挤在最让人舒服的,温暖的烟囱周围。”两首诗歌之间似乎有一种相同的气息在延续和传递,它如此朴素,所呈现的不是神示,而是略带伤感的关于平凡的温暖和真理。它亲密,直接,诉说给最普通、最亲近的倾听者。
  在我看来,菲利普·拉金的成功在于他通过自己扎根于日常生活的写作,无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源远流长的英国诗歌重新变得亲切、具体、人肉、人心,回到了民众中間。
  也许有人会提出我们的先辈杜甫早这么做了。但拉金并不同于杜甫。杜甫是无意间写下了自己作为一个并不成功的底层官员的日常生活,进而通过自己的逃难经历,带出了众生的苦难,成就了所谓的“诗史”。但他所书写的现实是怀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理想的士大夫的现实,它从一开始就是痛彻心扉的、无限关怀的,饱含诗人的立场。菲利普·拉金的诗里则很少有生命个体的大起大落的命运呈现,它摒弃了更吸引人的传奇性,更多是庸常的、乏味的平凡生活,是谢默斯·希尼所指出的“人类的悲伤”。这让拉金的诗歌不仅不落伍,而且有了不可替代的现代性。
  回到自己的诗歌上来看,人过中年以后,对杜甫诗歌深度阅读后的反思.也让我的现代诗阅读从时髦的美国诗歌,逐渐转向了以托马斯·哈代、爱德华·托马斯、菲利普·拉金、R-S.托马斯为代表的传统英国诗歌,并重新发现了英诗的魅力。他们的老派也和伟大的杜甫一起,最大限度地影响了我的诗歌写作,让我彻底摒弃了所有先锋的噱头和貌似深刻实则不知所云的时髦,而自觉地着眼于从最小的可能开始,去持续关注和书写平凡乏味又奇诡变幻的生活本身。
  新世纪已经过去了近五分之一,回头看一看,网络传播平台和自媒体的兴起,确实方便了诗歌的传播,为写作者的交流提供了便利,促进了现代诗歌写作的草根化进程。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也给后来者提供了偷懒的方便。读者们视野之内的文本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似曾相识的影子,沉溺于鸡毛蒜皮的自我的小悲哀和小感动、小情绪,沉溺于语言内部炼金术的小伎俩。事实上,如果缺少了日常生活的独特观察和精确把握,运用个人经验和想象力,去洞悉并穿越日常的表象,从而进人人的内心真实,这样越写越小的诗歌,根本不可能建立起一个和现实世界息息相通的独特的艺术世界,更不可能揭示出日常生活、现实和历史的奇迹。
  这是一切有追求的汉语诗人所不能允许自己的。
  我给自己立下过不在公共场合谈论自己诗歌的规矩。借此在这里说出的是诗歌写作路上的一次转身的缘由。归根结底,强调扎根于日常生活的诗歌写作,不是喊话,也不是倡导,而是我终于意识到自己作为众生之一员的“责任与重负”后的自觉“退步”。它是一个关于诗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
  在以《两篇雪》为题目的这些习作里,道路的拆建和变迁,既是时代征象,也是普通居民被时代叨扰的生活深人肌理的写照。它是我略显卑微的爱,这爱不会丝毫影响副中心新城的现代化进程,却完全有可能改变暗夜的一缕月光的运行轨迹。是带泪的笑,是我内心的凄凉史。
  在这个“虬曲的树干作为见证者,也是化石和信使”的时代,我一直梦想着能有一枝开不败的油菜花,“像芬芳婴童在大地的掌心迎风生长”,也在我的内心和诗歌里迎风生长。也许这一切都是虚妄,但我至今仍不改悔地通过诗歌写作在等待和寻找它,如同“一匹黑马在寻找它的骑手”(布罗茨基)。
其他文献
老酒馆  她点了一杯卡布奇诺  坐在长板凳上  木板房、木桌、木板凳  这些木质让她回忆起小时候  那时她也住在木板房  不觉得它有多好  不知道咖啡和酒的味道  木架上摆放着旧书  没有翻阅的话  你一定会觉得只是摆设  “曼德尔斯塔姆、惠特曼……”  这些是我们熟知的  不止是书  还有旧CD  不难知道  老板,是个有品味的人  走进房间向我们敬酒  不喝酒是对酒馆的亵渎  她不熟练地开酒 
我选择你走过的那条小路  一月贴满各种花样的剪纸,捏起一只  翘尾的黄喙黑燕,给它一场二月的美梦  三月的第一天,天空碎成一场晶莹的春雨  几座山涨成一条大江,两座平原城市  野鸭子般划动红蹼却只是打旋儿  清明野游,谷雨插秧,五月继续做梦  六月的这一天啊,我怀揣一身  时光的好手艺。下午五点多钟  你手捧一把一年蓬回家  我面前散着两条小路  我选择你回家的那条  爱的教条主义  你长年地磨损
允许  雨落下,一滴雨仿佛零件  无限拆解着天空  风向小草借问到路径  从村口拐个小弯  向我借问到轻松的时光  空气微微发甜  鼻翼,有早稻的气息  鸟鸣断续,我身上有淡淡的酒味  青蛙发呆给河的安静添上骨感  我发呆,向往秋后入仓  能够金黄,能够沉甸甸  一株稻谷被充分套刻了拟人手法  喜鹊  清晨之清,离不开一缕新鲜空气  若我浅醉于树木、河流、小桥  浅醉于早霞,它就是浅醉于自己  叽
像切西瓜一样,切下一角  其刀之快,之锋利,大海来不及呻吟  鱼类、虾类、蟹类、贝类……  来不及出逃,即被埋葬  在众多的死亡之上,建筑物旱地拔葱  即将彻底消失的美丽海湾  曾是浪花自由的乐园  强烈抗议,恶语相向,以死相逼  改变不了另一种动物的贪婪本性  有古老的风水理论,最现代的填埋工具  命运早已注定了,顺从吧  收起痛苦和不幸,重新确认海岸线  确认新身份——陆地的一部分  精卫填海
德里克·沃尔科特(Derek Walcott,1930—2017),圣卢西亚诗人、戏剧家、散文家、画家,曾就读于西印度群岛大学莫纳分校,任教于波士顿大学、阿尔伯塔大学,最终在英国埃塞克斯大学获得诗歌教授的教席。沃尔科特是现当代英语诗坛最为杰出的诗人之一,1988年获女王诗歌金章,1990年获W.H.史密斯文学奖,199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三大长诗《另一生》《奥马罗斯(荷马)》《提埃坡罗的
村庄是我们用旧的身体  一部分是伤痛,一部分是泥土的喂养  游离的人依然从原路返回  带着恐慌  城市的高度不需要我们调试  一些闪耀的场景,虚拟地拉长影子  留下更多的隐密来沾满月光  在地图上找一个地址,避开纷飞的叶片  然后步入中年  我们必须给村庄埋下一粒孤独的种子  在花草与树木的庇护下  失声地冒出根须,延伸之处再无裂缝  就像我们对城市陷入沉思  让无数的沙石,无情地爬上骨架  向藏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   ——李煜  夏天就这样过去了,不觉千年夏天也这样过去了……1988年夏末,我离开了城中都是火、低垂气不苏(见杜甫诗《热三首》)的重庆,来到了李后主的南京。我到达这座古城的那一年夏天,据报载城中居民竟然热死了数百人。  当夜,我非常顺利地在瑞金北村(一个不属于古老南京的新地名)一片新住宅区的五楼找到了韩东。我早在1983年初就读过他的诗,在一本他编选的《老家》(“他
每个周末,几乎是全家的受难日,因为要清晨四五点起床,翻山越岭回家看望奶奶。山很原始,虽然已经没了豺狼虎豹,但是不知名的蛇虫还是随处可见。我们穿着长裤长衣,在狭窄的小路中,上山,下山,再上一座小山,再下山,就能看见家里的炊烟了。从黎明走到太阳当空,口渴就吃山里的果子,沾一舌头毛。  那时候,总不愿意回家,害怕把脚磨起泡,疼,害怕幽静山里传来大鸟的怪叫。父亲和我们说:“那是家,走再远,也要回的家。” 
你为什么这般倔强  ——献给朝鲜人民访华代表团  一、歌声  一九五○年冬,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处在  艰苦的境地,此诗为描写当时朝鲜人民军  女战士在风雪中奔赴前线的情景。  她们的歌声像阵阵猛敲的战鼓,  像原野上烈火的呼啸,  像鸭绿江水的奔泻,  也像暴风雨前的雷鸣。  她们的脚冻得红肿,  她们的衣服还是夏日的军装,  风雪无情地扑打着她们的脸,  啊,她们真是钢铁塑成。  她们带着怒火前
穗穗,曾用笔名紫穗穗,本名梁文静。祖籍江苏扬州,现定居北京。曾从事编辑、记者、演员、金融经纪人等工作。著有诗集《女人书》《我一直在奔跑》等。  梦的瓶子  我有一只空花瓶  我从未用它装过花  装过水,装过一切  实实在在的东西  我有一只空花瓶  我喜欢它的空、透明  简洁与脆弱,不藏  一丝一毫属于自己的  语言与荣耀  我有一只空花瓶  天亮之前它是空的  天亮之后它还是空的  你匆匆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