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门见山是一种态度,杂志主题在首页的序言即可一览无余。但比主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解读,乃至解构主题。
我见过的河流大抵不过如下几个样子。
电影《英雄》取景的九寨沟,如镜面般复刻出水上风景,让人只恨一丝微风、一圈涟漪。而借助一定的流速和落差,一泻千里的瀑布又是河流豪迈不羁的另一面。不过明澈见底、深浅适宜的河水才最得我心,那份太阳曝晒过后奔向河流的雀跃,河水流过手指、脚趾的清凉,以及探着河底石头一步步过河的成就感,每每构成夏日远足时最好的休憩。
在我的印象中,海洋永远一望无际、捉摸不透,而河流与之相比则“小家碧玉”许多,易于接触和交流许多。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河流流经之处孕育生物和文化,这是古往今来不断被印证的道理。
凭着对河流的这种印象,我在夏天去往美国中西部的黄石公园观看黄石河,结果却令人兴奋又出乎意料,还略带狼狈。刚靠近公园,超过三十摄氏度的昼夜温差和无比干燥的气候就给了旅行者們当头一棒,体感仿佛置身于火焰山。由于地处美国最大的火山系统,公园里无数间歇泉不断涌出沸腾的水和蒸汽,还有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让人皱眉不已的气体。深不见底的高温泉五光十色——但这颜色却并非来自浮游植物。而是由于耐受不同高温的水生栖热菌在水下分布形成了界线分明的多彩层次。每隔九十分钟一冲十米的间歇泉,黄石河冲击火山熔岩层形成的V形峡谷,无数写着“高温而脆弱的地表”“沸腾的河水”“请勿触碰”的标识,一处处被森林大火焚毁的树木残枝,都在讲述绝不能用“小家碧玉”来形容黄石河,它是难以驯化的大自然的神秘力量。
在第三天的行车过程中一路追踪,总算看到了野牛群,这才了解河流沿线也有适合美洲野牛、麋鹿和灰熊生存的草地和森林植被。看着它们惬意地吃草、游泳,在河对岸与游客们遥望,又以为是熟悉的岁月静好的模样。然而,2004年因季节性大气反转,5只野牛被困间歇泉,吸入了有毒热气体而死亡;2014年因地热活动,公园部分沥青马路熔化导致景点关闭。这些记录似乎又在提醒我们,长期生存在这混有岩浆、火山、地热的流域的生物,生命力实在顽强。
而黄石河本身也命途多舛。在多处看上去不起眼的间歇泉旁都配着一幅壮观的图片,写有“30年前喷射高度是现在的N倍”,或是“1800年为鼎盛时期”等只可供人想象的解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估计,仅在自然条件下,黄石河的草原每20~25年就被全部烧毁一次,而公园里的森林每300年也会经历一次大火。但美国人对于黄石公园的保护却是颇有深意。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人力的破坏都是脆弱的生态所不可承受的,因而被严格杜绝(许多远足道限制人类或家养宠物通行,以在不限制野生动物活动范围下保护游人安全)。但对于自然灾害,公园管理局却不乏深刻思考——因闪电等引起的自然火灾,若不威胁周边人类,都会先被检测是否有利于生态环境,以及是否易于失控,再决定是否扑灭。
黄石河给了我不同的体验与难以描述的震撼,因为它哪怕是国家公园,仍然以最本真、最不受约束的模样被展现。这份模样虽不总像之前我所见过的河流那样美,那样温和,但能够见证它难以驯服和令人不适的一面却是我最大的幸运——因为这样几乎未被人为改变的、桀骜不驯的大自然,正是我们的祖先拼搏过的大自然。
我见过的河流大抵不过如下几个样子。
电影《英雄》取景的九寨沟,如镜面般复刻出水上风景,让人只恨一丝微风、一圈涟漪。而借助一定的流速和落差,一泻千里的瀑布又是河流豪迈不羁的另一面。不过明澈见底、深浅适宜的河水才最得我心,那份太阳曝晒过后奔向河流的雀跃,河水流过手指、脚趾的清凉,以及探着河底石头一步步过河的成就感,每每构成夏日远足时最好的休憩。
在我的印象中,海洋永远一望无际、捉摸不透,而河流与之相比则“小家碧玉”许多,易于接触和交流许多。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河流流经之处孕育生物和文化,这是古往今来不断被印证的道理。
凭着对河流的这种印象,我在夏天去往美国中西部的黄石公园观看黄石河,结果却令人兴奋又出乎意料,还略带狼狈。刚靠近公园,超过三十摄氏度的昼夜温差和无比干燥的气候就给了旅行者們当头一棒,体感仿佛置身于火焰山。由于地处美国最大的火山系统,公园里无数间歇泉不断涌出沸腾的水和蒸汽,还有二氧化硫、硫化氢等让人皱眉不已的气体。深不见底的高温泉五光十色——但这颜色却并非来自浮游植物。而是由于耐受不同高温的水生栖热菌在水下分布形成了界线分明的多彩层次。每隔九十分钟一冲十米的间歇泉,黄石河冲击火山熔岩层形成的V形峡谷,无数写着“高温而脆弱的地表”“沸腾的河水”“请勿触碰”的标识,一处处被森林大火焚毁的树木残枝,都在讲述绝不能用“小家碧玉”来形容黄石河,它是难以驯化的大自然的神秘力量。
在第三天的行车过程中一路追踪,总算看到了野牛群,这才了解河流沿线也有适合美洲野牛、麋鹿和灰熊生存的草地和森林植被。看着它们惬意地吃草、游泳,在河对岸与游客们遥望,又以为是熟悉的岁月静好的模样。然而,2004年因季节性大气反转,5只野牛被困间歇泉,吸入了有毒热气体而死亡;2014年因地热活动,公园部分沥青马路熔化导致景点关闭。这些记录似乎又在提醒我们,长期生存在这混有岩浆、火山、地热的流域的生物,生命力实在顽强。
而黄石河本身也命途多舛。在多处看上去不起眼的间歇泉旁都配着一幅壮观的图片,写有“30年前喷射高度是现在的N倍”,或是“1800年为鼎盛时期”等只可供人想象的解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估计,仅在自然条件下,黄石河的草原每20~25年就被全部烧毁一次,而公园里的森林每300年也会经历一次大火。但美国人对于黄石公园的保护却是颇有深意。在这样的环境下,任何人力的破坏都是脆弱的生态所不可承受的,因而被严格杜绝(许多远足道限制人类或家养宠物通行,以在不限制野生动物活动范围下保护游人安全)。但对于自然灾害,公园管理局却不乏深刻思考——因闪电等引起的自然火灾,若不威胁周边人类,都会先被检测是否有利于生态环境,以及是否易于失控,再决定是否扑灭。
黄石河给了我不同的体验与难以描述的震撼,因为它哪怕是国家公园,仍然以最本真、最不受约束的模样被展现。这份模样虽不总像之前我所见过的河流那样美,那样温和,但能够见证它难以驯服和令人不适的一面却是我最大的幸运——因为这样几乎未被人为改变的、桀骜不驯的大自然,正是我们的祖先拼搏过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