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进行的语文改革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因此,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不但具有积累知识,培养能力,获取信息,开发智力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阅读课堂;提问技巧;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环境
于漪曾说:“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给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和生机,让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走向人文、自主、活跃、开放。轻松活跃的小学阅读教学课堂,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明显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扎扎实实地立足于每一节语文课堂,认认真真地备好每一节课,脚踏实地上好每一节课。确实,阅读教学可以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正如叶圣陶所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以学生为阅读课堂的主体,把阅读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在学校、在班级里尽可能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内外阅读实践活动,拓展阅读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进行阅读,丰富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语文阅读课堂氛围中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于课外。我觉得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实践。
一、创设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环境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就要把学生放在阅读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目标,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有所收获。因此,创设一个轻松的、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一个轻松愉快而又有活力的阅读环境更具有伸展性,能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综合能力获得更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多来自教师课堂上的鼓励以及引导。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每个学生在阅读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帮助,并尽可能给每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阅读的快乐。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觉得课前预习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培养自学能力,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1.要求学生课前学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最好能够做到对课文的通篇理解;
2.结合课后问题思考文章中心,试着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结合教辅材料体会课本中的词句,深入理解课文。
教师应用这三步教学方法让学生加强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在阅读课堂中,教师要穿插安排精读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说明本课阅读的重点,以重点内容联系课外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再次,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态度。每一篇文章,教师应公平地给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所悟,然后再讓他们回到文章中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这样,在训练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阅读的自信心。
(二)分句段解读课文
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要从理解文章的重要词语和句段入手。对于文章中的重点精彩句段,让学生去品词,品句,品段,根据上下文联系生活去理解课文。在实际的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让学生学以致用。只有学生对文章中的句子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才能说明学生对句子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学生在品词,品句,深入理解的过程中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子,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打好了基础。而教师引导学生在品词、品句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在词语训练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学习和运用相结合,还要把“读”文章和“悟”文章相结合,引导学生把一些优美的词句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这样,学生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锻炼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以探索的心态去阅读
为什么在阅读课堂中学生学得索然无味,教师教得特别辛苦,却收效甚微?传统的填鸭式阅读课堂中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讲得多,学生讲得少,学生处于被动思考和被动学习的状态,久而久之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因此,在小学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巧设悬念,并恰当地引导学生的思维,紧扣文章主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阅读课文。教师在课文重点句段处设疑,不但能有效地突出文章的重点,而且能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教师还要适时鼓励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更能深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文章产生共鸣,增强了阅读的挑战性、趣味性,也不知不觉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此外,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将自己不能理解的或感到疑惑的地方大胆地提出来,再要求他们通过交流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只要适时点拨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地养成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并逐渐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二、优化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一)巧设悬念,优化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应该将语文阅读教学当作一种艺术,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雕琢。阅读课堂教学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效的针对性提问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巧妙的提问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积极的思考,并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并且还能够深化师生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填鸭式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多提问,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没有了思考的时间,也就谈不上高效了。这种“一问到底”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提问失去了魅力,使学生提不起阅读的兴趣。巧妙的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能够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但要注意的是,问题必须经过精心的准备和设计,不能总是“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一类的问题。这类问题学生根本不用思考也能回答正确,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被葬送在无趣的课堂提问当中。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对问题的调控,必须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控制好问题的数量和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教师应对所设计的问题进行整理,防止问题过于繁乱而影响到课堂教学,影响教学效果。 (二)有效使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
现在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各种先进的技术与设备都运用到了现代教育之中,如Flash、PPT等各种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枯燥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更加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使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可以将课文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图文并茂,有声有色,让枯燥单调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在进行《小猫种鱼》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时,我通过Flash将课文内容展示出来:小猫看到农民把玉米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多媒体可将文字转化为学生比较喜爱的图形和动画,再现农民种玉米、收玉米的景象。然后教师提问:“小猫把鱼种在地里,到了秋天它会收到什么?”通过动漫情景再现,学生更真切形象地感受到课文表达的内容,大大增强了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可以有效增强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也是现代教育的需要。
(三)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造就了教育,教育离不开生活,教育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育离开了生活就体现不出其最终的目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不应当只局限于教室之中,语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和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语文教学应该走出教室,走出课堂,让学生亲身到户外去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去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或者写作交流活动,组织一次秋游活动,或者去参观博物馆和图书馆,增长学生的见识,积累知识。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这篇课文的时候,正好是秋天,我就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堂,来到美丽的南湖公园,来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秋天气息,欣赏秋天美丽的景色。学生虽然没有领略到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的景象,也没有闻到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但看到了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看到了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还看到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仙子在清凉的秋风里频频点头。学生在秋天的大自然中收获了很多很多,学得特别轻松,过得特别快乐。在活动结束后,我还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感、所得写成读后感或是各种有关对活动的看法的短文。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深厚兴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課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在提高课内阅读教学效果的基础上,遵循“课内习方法,课外重实践”的教学原则,进一步探究有效的阅读课堂教学策略。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引导力度,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再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把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整个阅读课堂教学才更高质,更有效。
【关键词】阅读课堂;提问技巧;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环境
于漪曾说:“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最为基本。”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给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无限的活力和生机,让小学语文阅读课堂走向人文、自主、活跃、开放。轻松活跃的小学阅读教学课堂,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明显的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扎扎实实地立足于每一节语文课堂,认认真真地备好每一节课,脚踏实地上好每一节课。确实,阅读教学可以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正如叶圣陶所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以学生为阅读课堂的主体,把阅读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次,在学校、在班级里尽可能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内外阅读实践活动,拓展阅读内容,让学生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进行阅读,丰富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努力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语文阅读课堂氛围中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于课外。我觉得可以从以下途径进行实践。
一、创设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环境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就要把学生放在阅读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目标,每一节课都要让学生有所收获。因此,创设一个轻松的、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显得尤为重要。一个轻松愉快而又有活力的阅读环境更具有伸展性,能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综合能力获得更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多来自教师课堂上的鼓励以及引导。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每个学生在阅读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帮助,并尽可能给每一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阅读的快乐。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觉得课前预习尤为重要。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培养自学能力,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1.要求学生课前学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最好能够做到对课文的通篇理解;
2.结合课后问题思考文章中心,试着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结合教辅材料体会课本中的词句,深入理解课文。
教师应用这三步教学方法让学生加强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在阅读课堂中,教师要穿插安排精读课文中的精彩片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说明本课阅读的重点,以重点内容联系课外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再次,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态度。每一篇文章,教师应公平地给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疑、所惑、所悟,然后再讓他们回到文章中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这样,在训练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阅读的自信心。
(二)分句段解读课文
教师要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要从理解文章的重要词语和句段入手。对于文章中的重点精彩句段,让学生去品词,品句,品段,根据上下文联系生活去理解课文。在实际的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让学生学以致用。只有学生对文章中的句子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才能说明学生对句子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学生在品词,品句,深入理解的过程中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和句子,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打好了基础。而教师引导学生在品词、品句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在词语训练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学习和运用相结合,还要把“读”文章和“悟”文章相结合,引导学生把一些优美的词句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这样,学生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锻炼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以探索的心态去阅读
为什么在阅读课堂中学生学得索然无味,教师教得特别辛苦,却收效甚微?传统的填鸭式阅读课堂中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讲得多,学生讲得少,学生处于被动思考和被动学习的状态,久而久之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因此,在小学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巧设悬念,并恰当地引导学生的思维,紧扣文章主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阅读课文。教师在课文重点句段处设疑,不但能有效地突出文章的重点,而且能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教师还要适时鼓励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更能深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文章产生共鸣,增强了阅读的挑战性、趣味性,也不知不觉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此外,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将自己不能理解的或感到疑惑的地方大胆地提出来,再要求他们通过交流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只要适时点拨就可以了。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地养成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并逐渐探索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二、优化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一)巧设悬念,优化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应该将语文阅读教学当作一种艺术,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雕琢。阅读课堂教学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效的针对性提问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巧妙的提问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积极的思考,并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并且还能够深化师生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填鸭式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多提问,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没有了思考的时间,也就谈不上高效了。这种“一问到底”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提问失去了魅力,使学生提不起阅读的兴趣。巧妙的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式,能够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但要注意的是,问题必须经过精心的准备和设计,不能总是“好不好”“对不对”“是不是”一类的问题。这类问题学生根本不用思考也能回答正确,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被葬送在无趣的课堂提问当中。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对问题的调控,必须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控制好问题的数量和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教师应对所设计的问题进行整理,防止问题过于繁乱而影响到课堂教学,影响教学效果。 (二)有效使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
现在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各种先进的技术与设备都运用到了现代教育之中,如Flash、PPT等各种多媒体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枯燥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更加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效果。使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可以将课文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图文并茂,有声有色,让枯燥单调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在进行《小猫种鱼》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时,我通过Flash将课文内容展示出来:小猫看到农民把玉米种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玉米。多媒体可将文字转化为学生比较喜爱的图形和动画,再现农民种玉米、收玉米的景象。然后教师提问:“小猫把鱼种在地里,到了秋天它会收到什么?”通过动漫情景再现,学生更真切形象地感受到课文表达的内容,大大增强了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可以有效增强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也是现代教育的需要。
(三)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造就了教育,教育离不开生活,教育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教育离开了生活就体现不出其最终的目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不应当只局限于教室之中,语文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和大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语文教学应该走出教室,走出课堂,让学生亲身到户外去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去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或者写作交流活动,组织一次秋游活动,或者去参观博物馆和图书馆,增长学生的见识,积累知识。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这篇课文的时候,正好是秋天,我就带着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堂,来到美丽的南湖公园,来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秋天气息,欣赏秋天美丽的景色。学生虽然没有领略到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的景象,也没有闻到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但看到了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看到了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还看到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仙子在清凉的秋风里频频点头。学生在秋天的大自然中收获了很多很多,学得特别轻松,过得特别快乐。在活动结束后,我还让学生把自己的所感、所得写成读后感或是各种有关对活动的看法的短文。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深厚兴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課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在提高课内阅读教学效果的基础上,遵循“课内习方法,课外重实践”的教学原则,进一步探究有效的阅读课堂教学策略。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加大引导力度,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再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让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的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把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整个阅读课堂教学才更高质,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