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导入的设计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基调,甚至关乎课堂教学的结果。本文主要分析了课堂导入常见的弊病,并对如何艺术地处理数学课堂导入环节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新课导入 策略 反思
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部分,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初中数学新课恰当导入,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一、目前课堂导入存在的弊端
正如高尔基所说:“开头第一句最困难,好像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用较多时间才能找到它。”在日常的数学课堂导入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弊病:
(一)有些教师忽视导入的作用,甚至认为导入环节可有可无,不设导入,一堂课长驱直入,导致课堂枯燥乏味;或者导入的问题过于浅白,导入的内容过于平淡、大众化,不易诱发学生产生问题,难以促成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性学习。
(二)有些教师忽视导入培养学生情感的积极作用,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自身的特点去选择导入方式,因此导入形式呆板,缺少新意,缺少波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有些教师总是担心导入缺乏新意,导入或转弯抹角,或喧宾夺主,或过分渲染,看似形式新颖,作用却不突出。
二、数学课堂导入的策略
(一)创设矛盾,设疑诱导。
设疑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有一个同学家的衣橱上镶有两块全等的三角形玻璃,其中一块被打破了。你能否帮他划出同样的一块玻璃补上呢?学生一定议论纷纷。然后,教师向学生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现在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二)贴近生活,自然朴实。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存在,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要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巧妙设置情境。如:上“正数与负数”一节,教师看了看外面的天气(有风,寒冷),又搓了搓手,呵了呵气说:“今天真冷呀!谁来猜一猜,告诉我气温是多少?”生1:零度以下3摄氏度;生2:零下7摄氏度……学生兴趣顿生,纷纷发言,虽然说得不太准确,但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这就比较自然地引出负数的概念。如此引入,能结合生活实际,学生感到清新自然,学习积极性自然被调动。
数学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数学教育,源于现实,富于现实,应用于现实”。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让学生意识、体会到这一点,让学生对数学有“源头”意识。
(三)突出强调,引起注意。
根据中学生有意注意发展较快的特点,可以一上课就叙述本课或本章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对本课知识的重视。例如:上“因式分解”一章,教师一上课就强调:二元一次方程是代数的一个重点内容,而因式分解是代数重点的重点,它在中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将来学习更深知识的基础。今天,我们就学习第六章《因式分解》。
(四)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来导入。多媒体不仅形象直观,更能达到渲染气氛,活跃情绪的效果,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吸引学生的参与,变“苦学”为“乐学”。
(五)援用名人轶事,拓宽视野。
数学课上如果讲故事,学生一定感到新奇,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突破学科间的封闭,使数学不再枯燥。如上“勾股定理”一章,教师导入时,另辟蹊径,首先出示一副对联的上联:“三朝夏商周”,让学生对下联。学生一下子被吸引,正当学生抓耳挠腮之时,教师出示下联:“九章勾股弦”,并讲出关于数学家华罗庚对出千年绝对的轶事,学生由此感到,华罗庚这样的伟人不仅精通数学,而且其他知识也是很渊博的。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还受到了人文教育。
三、由课堂导入引起的反思
(一)导入要有针对性。
导入方式的选择,最根本的还是要依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在设计导入方式时教师要很好地把握教材内容上的特点,依据学生心理和知识储备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同时,选择导入方式的依据,也离不开教师自身的特点。因为,每位教师在性格气质、职业素质上都存在着不同的个体差异,这些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导入要有概括性。
课堂导入应当抓住最实质、最主要的内容,做到少而精,以少胜多,以简驭繁。切忌词不达意,南腔北调,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啰嗦不止。最好能用寥寥数语,就使学生怀着迫切的心情进入新课,从而实现“无疑—有疑—无疑”的认知转化过程。
(三)导入要有启发性。
导入要讲究启发性,要让学生从浅显简明的事例中发现问题,进而从问题着手,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其积极思维,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四)导入要有艺术性。
导入要叩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新课的导入不仅要新颖独特,引人入胜,使其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令学生耳目一新,而且要有艺术,有趣味,通过充满情趣的导入,调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导入要有直观性。
运用多种直观手段,既可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为学生感知、理解知识创造条件,又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直观演示式导入能引燃学生好奇心与想象力的火花,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课本摄取知识营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李求来主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张亚琴.数学课导入的设计[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02).
[3]戴定波.数学课导入方法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5,(14).
[4]李燕.千方百计引人入胜——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导入方式[J].成功(教育),2007,(06).
[5]王桂云.数学课的导入设计[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新课导入 策略 反思
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部分,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初中数学新课恰当导入,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一、目前课堂导入存在的弊端
正如高尔基所说:“开头第一句最困难,好像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用较多时间才能找到它。”在日常的数学课堂导入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以下几种弊病:
(一)有些教师忽视导入的作用,甚至认为导入环节可有可无,不设导入,一堂课长驱直入,导致课堂枯燥乏味;或者导入的问题过于浅白,导入的内容过于平淡、大众化,不易诱发学生产生问题,难以促成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性学习。
(二)有些教师忽视导入培养学生情感的积极作用,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自身的特点去选择导入方式,因此导入形式呆板,缺少新意,缺少波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有些教师总是担心导入缺乏新意,导入或转弯抹角,或喧宾夺主,或过分渲染,看似形式新颖,作用却不突出。
二、数学课堂导入的策略
(一)创设矛盾,设疑诱导。
设疑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有一个同学家的衣橱上镶有两块全等的三角形玻璃,其中一块被打破了。你能否帮他划出同样的一块玻璃补上呢?学生一定议论纷纷。然后,教师向学生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现在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二)贴近生活,自然朴实。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存在,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要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巧妙设置情境。如:上“正数与负数”一节,教师看了看外面的天气(有风,寒冷),又搓了搓手,呵了呵气说:“今天真冷呀!谁来猜一猜,告诉我气温是多少?”生1:零度以下3摄氏度;生2:零下7摄氏度……学生兴趣顿生,纷纷发言,虽然说得不太准确,但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这就比较自然地引出负数的概念。如此引入,能结合生活实际,学生感到清新自然,学习积极性自然被调动。
数学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数学教育,源于现实,富于现实,应用于现实”。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让学生意识、体会到这一点,让学生对数学有“源头”意识。
(三)突出强调,引起注意。
根据中学生有意注意发展较快的特点,可以一上课就叙述本课或本章的重要性,以引起学生对本课知识的重视。例如:上“因式分解”一章,教师一上课就强调:二元一次方程是代数的一个重点内容,而因式分解是代数重点的重点,它在中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将来学习更深知识的基础。今天,我们就学习第六章《因式分解》。
(四)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来导入。多媒体不仅形象直观,更能达到渲染气氛,活跃情绪的效果,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吸引学生的参与,变“苦学”为“乐学”。
(五)援用名人轶事,拓宽视野。
数学课上如果讲故事,学生一定感到新奇,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突破学科间的封闭,使数学不再枯燥。如上“勾股定理”一章,教师导入时,另辟蹊径,首先出示一副对联的上联:“三朝夏商周”,让学生对下联。学生一下子被吸引,正当学生抓耳挠腮之时,教师出示下联:“九章勾股弦”,并讲出关于数学家华罗庚对出千年绝对的轶事,学生由此感到,华罗庚这样的伟人不仅精通数学,而且其他知识也是很渊博的。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还受到了人文教育。
三、由课堂导入引起的反思
(一)导入要有针对性。
导入方式的选择,最根本的还是要依据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在设计导入方式时教师要很好地把握教材内容上的特点,依据学生心理和知识储备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同时,选择导入方式的依据,也离不开教师自身的特点。因为,每位教师在性格气质、职业素质上都存在着不同的个体差异,这些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导入要有概括性。
课堂导入应当抓住最实质、最主要的内容,做到少而精,以少胜多,以简驭繁。切忌词不达意,南腔北调,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啰嗦不止。最好能用寥寥数语,就使学生怀着迫切的心情进入新课,从而实现“无疑—有疑—无疑”的认知转化过程。
(三)导入要有启发性。
导入要讲究启发性,要让学生从浅显简明的事例中发现问题,进而从问题着手,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其积极思维,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四)导入要有艺术性。
导入要叩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新课的导入不仅要新颖独特,引人入胜,使其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令学生耳目一新,而且要有艺术,有趣味,通过充满情趣的导入,调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导入要有直观性。
运用多种直观手段,既可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为学生感知、理解知识创造条件,又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直观演示式导入能引燃学生好奇心与想象力的火花,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进入课本摄取知识营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李求来主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张亚琴.数学课导入的设计[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02).
[3]戴定波.数学课导入方法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5,(14).
[4]李燕.千方百计引人入胜——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导入方式[J].成功(教育),2007,(06).
[5]王桂云.数学课的导入设计[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