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现役苏-33 新购米格-29K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ole_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俄罗斯海军舰载机部队很可能会采取苏-33和米格-29K混和编组的形式。由两者形成“重中搭配”组合,直至更新一代的第五代舰载机入役。
  2010年10月5日,俄罗斯苏霍伊公司向外界透露,俄罗斯海军现役第四代(按俄罗斯划代标准)舰载战鬥机(以下称舰载机)——苏-33的现代化改进工作已经进入了地面和空中测试阶段。而就在此前不久的9月28日,俄罗斯海军航空兵/防空部队司令员瓦列里,乌瓦洛夫中将向外界表示俄海军第五代舰载机将会在2020年后投入现役。在更早的2009年9月,俄罗斯海军宣布将购买24架(一说26架)原来为印度研制的米格29K舰载机供现役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搭载。俄罗斯海军近期的这一系列动向,使其舰载固定翼战鬥机的发展动向再次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
  苏-33舰载机部队现状
  苏-33“侧卫”D(Flanker D)是目前俄罗斯海军拥有的唯一一种舰载固定翼战鬥机,该机是苏霍伊股份公司(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在著名的第四代重型战鬥机苏-27基础上研制的。也是前苏联/俄罗斯第一种正式列装部队的常规起降舰载战鬥机。目前俄罗斯海军现役的苏-33飞机均是1992~1996年间由远东地区阿穆尔河畔共青城飞机制造联合体股份公司(KnAAPO)制造的,当时共生产了26架,全部编入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第279舰载战鬥机团服役。时至今日。这批飞机的服役状况已经很不理想,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受近年来经济疲弱的影响,俄罗斯国防开支一直没能有较大的增长,加上其有限的军费还需向新型战略导弹和空军第五代战鬥机等重点项目倾斜,所以俄罗斯海军近年来不仅新增的水面舰艇/潜艇寥寥无几,其舰载机部队也一直没能得到补充更新,规模不断萎缩。由于服役以来的各种损耗,到2009年9月苏-33飞机仅剩下19架仍在役,而根据近期美国《航空周刊》等媒体的披露其数量已进一步下降到17架,再考虑到飞机的战时出勤率等因素,可以说第279舰载机团目前仅能维持最基本的作战能力。不仅如此,由于这批苏-33到2015年左右将会陆续到达服役年限,届时若无合适的后继机,“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将会陷入有舰无机的窘境。
  (2)目前俄罗斯海军这批苏-33已经服役近20年,其技术日显落伍,尤其是航电系统严重老化,其座舱内仍充斥着大量老式仪表,甚至无法使用当今日益普及的主动雷达制导中距空空导弹,苏-33与美国F/A-18E/F“超级大黄蜂”、法国“阵风”M等同期世界先进舰载机相比,其战鬥力差距正日益拉大,迫切需要改进升级,近年来俄罗斯海军和苏霍伊公司曾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改型计划,其中最著名的是苏33UB(即苏-27KUB)并列双座战鬥/教练机。该机颇受俄罗斯军方好评,曾多次在“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上测试,但是由于技术、资金等方面原因却迟迟没能定型,就连苏-33UB这一编号也是非正式的。
  (3)囿于研发之初前苏联海军对苏-33的特殊定位,该机的作战功能相当单一,主要用作防空战鬥机为航母编队提供空中保护,此外仅能承担较简单的战术侦察和伙伴空中加油等任务。由于火控系统的原因,苏-33无法携带先进的对地(海)精确制导武器,只能使用无制导的自由落体炸弹、火箭弹,因而缺乏F/A-18E/P、“阵风”M等先进舰载机所具备的强大对岸、对海攻击能力。这显然与世界舰载机正日益向多功能方向发展的趋势相悖,将会严重限制航母编队作战能力的充分发挥。
  上述种种情况说明,俄罗斯海军现役的苏-33舰载机队无论在数量上还是性能上均已无法满足当前的作战需求,对其进行重大改进升级并寻求一种新型多功能舰载战鬥机作为其后继机已势在必行。
  为何新购米格-29K
  早在2008年,鉴于现役苏-33舰载机队日益老化,俄罗斯海军在考虑对苏-33进行现代化改进以延长其服役寿命的同时,也开始计划招标采购新型舰载战鬥机,其候选机型包括苏-33的改进型——苏-33UB和早期米格-29K(米格设计局工程编号9.31)的改进型——米格-29K(9.41)。到2009年9月,俄罗斯军方和工业界相继向外界透露米格-29K已经中选。消息传出,曾一度让外界感到困惑和不解。因为俄罗斯海军航空兵已经使用苏-33近20年,现在突然更换(或增加)舰载机的机型,意味着原来围绕苏-33建立起来的作战指挥、训练操作、后勤保障体系均要做相当大的修改甚至更换。这不但会延缓新机形成战鬥力的时间,还将会导致很多不必要的耗资,其中仅飞行员换装就需要一笔不少的经费。若替换苏-33的是新一代舰载机,这样做当然是值得的,但目前米格-29K与苏-33之间并不存在代差,因此俄罗斯海军新型舰载机选用苏-33的后续改进型苏-33UB无疑更加顺理成章。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俄罗斯海军仍坚持选择米格-29K而不采用苏-33UB呢?根据近期俄罗斯军方官员谈话和俄国内媒体的报道,其主要原因应该在于以下两方面:
  (1)经重大改进后的米格-29K性能大幅提升,已能满足俄罗斯海军对新型多功能舰载机的需求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俄罗斯海军此次选择的米格-29K(9.41)与目前出口印度的米格-29K同型,是由米格-29SMT的舰载改型方案——米格-29SMTK(9.17)发展而来,与早期的米格-29K(9.31)相比,米格-29K(9.41)更新了80%的系统设备,增加了燃油携带量,并换装了推力更大的RD-33MK“海黄蜂”涡扇发动机,可携带多种外挂执行防空、制空、对地攻击、防空压制、反舰和战术空中侦察等任务,同时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米格-29系列飞机航程较短这一传统缺陷,其综合战技性能与米格-29K(9.31)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部分性能(尤其是多功能特性)也超过了现役苏-33。
  由此可见,改进后的米格-29K已能满足俄罗斯海军当前的需求无疑是该机在此次竞争中获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值得指出的是。仅此一点并不能对俄罗斯海军的反常之举做出圓满解释,因为若仅从飞机性能对比角度考虑的话,俄罗斯海军完全更有理由选择同样经过重大改进的苏-33UB,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受限于米格-29的原始设计,即使是经过重大改进后的米格-29K(9.41),在作战半径、留空时间和任务载荷等重要性能指标上,仍然与苏-33这类远程战鬥机有较大差距,也低于“阵风”M等吨位与其相当的先进中型舰载机,第二。目前米格-29K(9.41)相对于苏-33的所有性能优势均源自其升级后的航电系统。而苏-33作为重型战鬥机具备机体空间大的先天有利条件,要实施类似的航电系统升级并不是什么难事,因此很容易追平以 至反超目前米格-29K所拥有的部分性能优势。显然,米格-29K之所以能够战胜苏33UB最终被俄罗斯海军选中肯定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2)苏-38UB投产困难重重,米格-29K却唾手可得
  苏-33UB的研制工作尽管已经进行多年,但至今也没能完成国家定型试验,要真正投产尚需时间和经费投入。不仅如此,即使苏-33UB能够成功定型,在目前情况下要投入批量生产也存在很大困难。这是因为苏-33飞机已停产多年,恢复该系列飞机的生产尽管在技术上可行,但是由于俄罗斯海军的订货量相当有限(装备一个舰载机团,共24架),因此在经济上很不合算。俄罗斯曾一度希望通过向国外出口的途径来增大苏-33产量以分摊重启生产线的费用,伹最终也没能如愿。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军方还有相当部分官员认为,在不久后将有望获得第五代舰载战鬥机的情况下,再耗费巨资恢复苏-33UB这类第四代战鬥机(尽管已经得到改进)的生产已完全没有必要。
  米格-29K则因为较小较轻更适合在吨位有限的航母上使用的缘故。已经被印度海军选中用作其即将服役的“维克拉玛迪特亚”号(原俄罗斯海军“基辅”级“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航母和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的舰载机,因此该机不仅得到了印度海军较大数量的订货(先期订购16架,后续增购29架),其研制还得到了印度方面一定的经费支持。目前米格-29K的研发和生产都比较顺利,首批4架飞机已于2009年12月交付给印度,后续各批次飞机正在生产中。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海军若搭“顺风车”也采购一批米格-29K,不仅可利用现成的生产线迅速得到新机(仅需更換机上的敌我识别和通信等部分重要设备),还可省掉一笔研制费用,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目前俄罗斯海军舍弃苏-33UB而新购米格-29K至多只能是一种权宜之计,其目的是在苏-33现役机队不断萎缩、生产新机又困难重重的情况下,装备一批米格-29K以解燃眉之急,由后者作为前者的补充(但两者之间并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以维持舰载机部队的基本作战能力,为将来更新一代舰载机入役(至少在2020年之后)做准备。正因为如此,在俄罗斯海军做出了新购米格-29K的决定后,在KnAAPO进行的改进现役苏-33以延长其服役寿命的工作并没停止。如前所述,目前其工作已经进入到地面和空中测试阶段。可以预计,随着测试工作的完成,今后俄罗斯将至少会对现役17架苏-33中部分状况较好的飞机进行现代化改装。
  俄舰载机部队未来发展
  近一年多时间以来,俄军方和工业界相继透露采购米格-29K、规划第五代舰载机发展和改进现役苏-33等消息后,今后较长时间内俄罗斯舰载机研发装备的一系列重要时间节点已逐渐显现出来:现役部分苏-33经改装升级后延寿10年,将服役至2025年,2010年末新型米格-29K开始装备部队,该机经过中期升级延寿后预计可服役至2040年,2020年后第五代舰载机将投入使用。根据此时间节点,俄罗斯海军舰载机部队今后的发展轨迹也日益明显:近期内新购的米格-29K与改装后的苏-33搭配使用,到2020年后随着新型第五代舰载机相继入役,苏-33将逐步退出现役(到2025年退役完毕)。再由米格-29K与第五代舰载机形成新的搭配组合。这期间米格-29K将很明显地起到一种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这与目前美国海军现役的F/A-18E/F舰载机非常类似,后者作为新一代F-35C舰载机服役以前的过渡机型,在近期内与日益老化的F/A-18C/D“大黄蜂”战鬥机搭配使用并充当主力。待F-35C入役(预计2016年)后再与其形成新的搭配组合。
  由此可以预计,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俄罗斯海军舰载机部队很可能会采取苏-33和米格-29K混和编组的形式,由两者形成“重中搭配”组合,直至更新一代的第五代舰载机入役。2010年9月28日,俄罗斯海军航空/防空兵部队司令员乌瓦洛夫中将在接受俄新社记者采访时对此做了间接的证实,据乌瓦洛夫透露,今后俄罗斯海军舰载机部队将会维持3个舰载战鬥机中队的规模,其中两个中队将装备24架米格-29K战鬥机(每个中队12架),另一个中队则仍保留原来装备的苏-33(估计应由现役17架苏-33中选取12架左右状况较好的飞机改装,其建制规模由一个团缩编为一个中队)。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苏联时代提出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舰载机由苏-33和米格-29K“高低搭配”(两者分别搭载12架和16架,前者担负舰队防空和夺取制空权任务,后者则用作多用途战鬥机)组合的设想,只不过俄罗斯海军现在做出这样的搭配更多的是一种迫于现实的无奈之举。
其他文献
“无预警,无航母”,这是日渐成熟的中国军迷口中常说的一句顺口溜。  现代海战场强调信息化,因此预警机对航母的重要性达到不可或缺的地步。随着外界对中国改装的首艘航母“瓦良格”号的观察进入到武备领域,对于它究竟会采用何种预警机的争论之声也不绝于耳。考虑到“瓦良格”号没有飞机弹射器,只采用滑跃起飞方式,因此难以起降固定翼预警机,能够暂时填补空档的只有预警直升机。那么,当今世界到底有哪几种身份特殊的“旋翼
期刊
近期,海军航空兵某飞行团参加空中双机编队受油训练的新飞行员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在本场上空实现空中准确对接,新员全部受油成功。由于空中受油训练技术难度大、风险高、标准要求严,为确保本场大规模协同训练成功,从8月中旬起,参训人员枴继进行了充分的理论和技术准备,对一些技术难题进行了交流和集体攻关。多架战机编队在复杂背景下受油成功,标志着我海军航空兵大规模远程机动作战能力实现新突破。
期刊
卡吉尔镇位于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首府斯利那加的北部205公里,这里成为进攻目标的~个原因是环绕它的地形,使它成为未被占领的军事阵地中应该先发制人夺取的目标。  战争中的巴基斯坦空军被遗忘的主角  卡吉尔战争,即人们所知的卡吉尔冲突,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在1999年5~7月发生的一场武装冲突。卡吉尔位于印巴经多次战争后形成的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印方一侧,海拔5000米,人烟稀少。1999年5月,巴基斯坦士兵和
期刊
苏联为何非要在国外建厂这似乎不符合苏联军工业追求保密的原则。其实,这件事与20世纪30年代中叶苏联确定的航空工业“王车易位”战略有关。  苏联军工业又称作“国防工业”,由于受到保密制度制约,它就像一潭深不可测的湖水,外界很难了解里面到底藏着多少秘密。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后,为保密起见,苏联报纸在介绍空战时根本不写本国飞机的型号,全部用“我们的雄鹰”、“红星歼击机”或“斯大林的勇士”来代替,结果苏
期刊
在朝鲜战争中,苏联、中国和朝鲜飞行员驾驶米格-15战斗机,给骄傲的美国空军以沉重的打击。几乎在一夜之间,米格设计局就成了享誉世界的著名军用飞机品牌。然而因为复杂的历史原因,那些驾驶米格-15在朝鲜上空浴血奋战的苏联空军飞行员的事迹却鲜有报道。苏联飞行员在朝鲜战争中的辉煌战果也被历史无情地埋没。本文根据俄罗斯最新公开的资料,向读者朋友们介绍米格设计局历史上最鲜为人知的篇章——朝鲜战争中的米格-15王
期刊
日本人对明石大佐的评论是:“没了乃木大将,旅顺也能拿下;没了东乡大将,日本海大海战也能赢;但没了明石元二郎大佐,日本决赢不了日俄战争。”  1905年,地跨欧亚大陆的沙皇俄国竟奇迹般地败在小小的日本手中。直到今天,许多人仍热衷分析其中的因果得失,但惟独忽略一个关键性人物:日本驻俄国武官明石元二郎大佐(AkashiMotojiro),德国皇帝威廉二世曾惊叹于他的活动能量,称其为“堪比20万大军的人'
期刊
时值年终岁尾,坊间有关台海的军事新闻却层出不穷,尤其是美国奥巴马政府悍然宣布对台出售价值58億美元的军火,为其升级145架F-16A/日战斗机,使得本已稳定的台海局势再掀波澜。纵观2011全年,台湾当局对军事系统的投资并未放松,特别是由于对美军购进入付款高峰期,其“装备采购费”在“国防开支”的比例也达到高位,而且岛內自制武器系统也逐渐进入投产期,台军获得的新装备也大幅增加,笔者在此以图片形式为大家
期刊
安全可靠的航天发射能力是稳固进入空间的保障,也是提升利用空间能力的基础。从2006年起,世界航天发射失败事故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11年,航天发射失败率超过10%,引起广泛的关注。  世界航天发射能力现状  迄今为止,共有9个国家(见表1)和2个组织(欧洲航天局和海上发射公司)拥有独立的航天发射能力。目前,俄罗斯和美国大、中、小型运载火箭齐备,是航天发射总次数最多的两个国家,在2010年分别进
期刊
凭借突出的机动能力和隐身能力,F-35C足以使未来的海上及空中战斗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美军舰载机将会轻易突破敌方的地面防空系统,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精确打击地面或海上目标。  迟到的首飞  在比原计划滞后超过8个月后。2010年6月6日,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航母舰载型F-35“闪电Ⅱ”战斗机,即F-35C,实现首飞。试飞在德州沃斯堡空军基地进行,历时57分钟。  洛·马公司试飞员Jeff Knov
期刊
2011年8月2日,日本政府内阁会议批准了2011年度《防卫白皮书》(以下简称“新白皮书”)。“新白皮书”由特集“日本大地震救援行动”以及“周边安全环境”、“日本防卫政策的根本及新防卫大纲与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防卫建设的具体举措”等4部分构成,系统阐述了日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现行防卫政策、防卫力量建设等。作为日本发生大地震以及新版《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出台后的首份白皮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