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铮铮誓言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ju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家乡洋奎村洋尾溪社隶属龙海,与漳浦长桥、南浦乡毗邻,四面环山,山高林密,静静地坐落在大麦尖的山坳下,一条小溪绕村而过,需要越过一座桥方能进入,地理位置特殊。在革命战争年代,洋尾溪社的祠堂曾是中共洋尾溪区委、洋尾溪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对当年革命运动的开展和推进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1987年3月该祠堂被列为县级文保单位;2006年被列入龙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家的旧屋就在这座祠堂的边上,与之相邻的还有一棵老龙眼树,树龄不详,也许与祠堂同时代或更早,若它们有知,老树对祠堂的了解会更深。
  祠堂名为时思堂,建于明末时期,土木结构。站在时隔多年的院落,环视四周,它已失去原有气势恢宏,经历过风霜岁月的夯土墙、埕砖、屋瓦、木质梁柱等已破败不堪;曾经充满生活气息的热闹场面当然也不复存在。苍凉、静谧的空间里,一抹红跃入眼眸,明艳动人,那一抹红来自祠堂屋梁上挂着的两盏红灯笼。每到过新年,挂上红红的灯笼,这是后辈对祖辈表达慎终追思的一种方式吧,给暗淡的祠堂增添年的味道、年的色彩。走近祠堂大厅虔诚地鞠上一躬。隐约记得爷爷、奶奶的牌位是供奉在靠右手边角落的那张案桌上,试图寻找看清具体位置终无果。儿时一到祭拜时节,总是跟随父母来这,帮忙端些供品,打打下手,跟着走来走去,举香叩拜,那时更关注供品。
  也许,人生的第一场游戏便从这里开始;也许,精神上第一次惶恐来自这里;也许,生命中第一次离别的悲痛之情在这里发生。小时候有宗亲去世,灵柩会在祠堂放几天,亲人在那里守灵。百感交集是我对祠堂的感受,虽有些畏惧,却又可亲、可敬。
  住在祖厝祠堂院落的不只我家一戶,还有三四户人家。我家住在祠堂左边,水竹伯家住在右边,我们两家的厨房门相对。水竹伯是种笋能手,一到绿笋出土时节,他都会特意留下几个甘甜且嫩的煮一餐美味的笋丝饭。他家锅盖未掀开,我在家的这头就能闻到那扑鼻的笋香,直咽口水,美滋滋地想着又有笋丝饭可以吃了。除白米饭,水竹伯只要煮别的,都会盛满一碗“特色餐”到我家,有时是锅边糊,有时是咸饭咸粥,味蕾早已遗忘那种味道,但一直记得邻里友爱,水竹伯对我家的照顾。
  许多往事,有的容易随时间的推移慢慢淡化不再提起,有的却能长久地记录史册让后辈了解一段历史。比如祖厝祠堂外墙书写着那三条标语,时隔八十余年,谁能想到当时红三军在祠堂大厅开会的场景。听父辈人说,20世纪30年代,红三军就在这里建立活动据点,现遗存下的这三条标语于那时书写。由于年代已久,字迹模糊,有些墙体脱落,隐约可以读出用墨汁书写的标语内容:“打倒屠杀工农的国民党”“国民党勾结帝国主义”“共产党打倒帝国主义”。从小就看着这几个大字长大,刚会写字时,我常拿着破瓦片在空白墙面上跟着一笔一画书写。这些标语算是我人生第一个文字老师了。生活在和平年代里,这些标语变成寻常的存在。长大后,我对这些标语有了探究的欲望。
  在倥偬岁月的革命时期,这些通俗易懂的标语不失为一个简捷有效的文化宣传手段,对壮大工农红军、创造群众路线、踊跃参加红军队伍产生了卓有成效的积极作用。1932年红军进漳前,闽南地区老百姓深受封建主义压迫、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和军阀混战之苦,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村民不堪负担国民党的各种苛捐杂税,因而有着强烈的反抗意识,然而力量薄弱的村民起来反抗只能是无谓的牺牲,需要靠一支对革命理想无比忠诚、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红色武装力量。
  1931年,陶铸、邓子恢先后到小山城,组织发动龙岭、小山城、小龙溪及周边乡村农民抗捐抗税,建立农会组织和游击队,燃起了震撼闽南的“山城烽火”,初步形成靖和浦根据地的雏形。1932年4月20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克漳州。当时,毛泽东在听取邓子恢、罗明、王海萍等同志有关闽南革命斗争情况的汇报后,做出了巩固和发展以龙溪圩、小山城、龙岭为中心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向南靖、平和、漳浦、云霄、龙溪五县扩大游击战争,创造小红军、建立小苏区的决定。毛泽东派邓子恢和王海萍一起到漳浦指导工作,红三团进驻漳浦期间,在开展标语、文艺宣传的同时,还帮助地方建立苏维埃政权,配合游击队打击土豪劣绅,开展分田斗争。在小山城、龙岭等地召开了工农兵代表会议,建立苏维埃政权。为了更深入开展革命活动,扩大政治影响,红军直接发了200多支好枪给赤卫队,加强农民的武装力量。洋尾溪村与漳浦交界,附近的漳浦石榴镇的象牙庄、盘龙等村庄也发动群众打土豪、烧田契,进行分田斗争,大大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和支持革命的热情。红三团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积极开展斗争,拔掉了洋尾溪、龙岭、欧寮、白云、程溪等地的反动据点,枪决恶霸地主谢乞食(洋奎人),真是大快人心,激发起广大贫苦农民的革命信心。在当时民间还广泛流传着一首童谣:“红根(军)来,白根(军)去,苦桃子(苦日子)不出世(不复返)。”红军给老百姓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人们对红军也期待与爱戴。
  如今,居住在祠堂边的村民早已走出旧屋搬进新房过上更美好的幸福生活。岁月流转,这三条历经岁月洗礼的红色标语,不曾淡去,它们是声声号角,是铮铮誓言,先辈们的抗争与努力换来了我们的和平年代。山高水长,我们永远铭记、珍惜。
其他文献
《红楼梦》里的王夫人地位尊贵,她是荣国府二老爷贾政之正妻,金陵王家的千金大小姐。在整部书中,她被湮没在一干风流的公子佳人里,戏份不多,存在感不强,而且她的所作所为又多受人诟病,是个并不讨喜的角色。  贾、史、薛、王四大家族盘根错节,多是亲上加亲的关系。贾政娶了王夫人为妻,贾府和王府结成了姻亲,王夫人后来又将自己的亲侄女王熙凤带到贾府,不仅讓她当了琏二奶奶,还扶她坐上了贾府大管家的宝座。自从执掌经济
期刊
王占春公园里鲜花盛开。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小的公园了,只有一个花坛那般大小,但这公园里承载了今人对烈士满满的追念。王占春纪念馆、王占春小学、王占春公园,这是英雄故乡人民纪念英雄作出的全部方式和努力。当校园里响起朗朗读书声的时候,孩子们会想起这方校园净土是烈士的鲜血换来的;纪念馆的红墙上,一行大字写着:“王占春革命烈士故居”。啊,这就是英雄出生和战斗的地方。故乡人把烈士的故居就地建成了烈士的纪念馆,典型
期刊
铁军战士不弯腰,  岂能怕死去求饶。  人生百年终一死,  留得青山上云霄。  铁军战士不发愁,  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情在,  三年归报楚王仇。  这首铿锵有力的狱中诗是坚贞不屈的革命先烈李子芳写的。李子芳,1910年5月3日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县永宁岑兜村(今为石狮市永宁镇子英村)。少时父母双亡,为谋求生活出路,14岁的李子芳随乡亲飘洋过海。1927年初,当革命风暴席卷祖国大地,直至南洋
期刊
漳州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为建设富美新漳州奋力前进,我们为此感到欢欣和骄傲,但是,在奋勇向前的同时,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忘记过去。  在漳州建州1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让漳州人常常提起的有两件事:一是古代,1190年,即南宋绍熙元年,61岁的朱熹知漳。由于朱文公的“过化”,漳州因此有了“海滨邹鲁”之称;二是现代,1932年,红军进漳。  1932年的红军进漳,是中国现代历史上
期刊
毛笔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和绘画工具,也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它由动物的毛、竹子或其他材质组合制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而我看到的是被收藏在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里的一支非同寻常的毛笔,它承载着一段不朽的红色历史,并铭刻着一段红色记忆。  纪念馆位于漳州市政府大院内,也称“芝山红楼”。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小洋楼,它原本是美国基督教会寻源中学校长居住和办公的地方,红军进漳时,毛主席在此居住。他彻夜挑灯
期刊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革命硝烟早已消散,但有些事情是永远也忘却不了的。1932年4月24日, 经过紧张有序的筹备,红军东路军在漳州城区东坂后礼拜堂召开漳州工农兵代表大会,100多名代表怀着激动而又庄重的心情出席会议。这些代表中,有中央红军的一些代表,一些观察员,还有地方的,包括各种商会的列席代表。邓子恢和罗荣桓为大家作了振奋人心的讲话。会上,成立了闽南工农革命委员会,推选王占春任主席。  会后的4月2
期刊
一  早在福建省政协十一届第五次全会期间(2016年初),省委召开的省政协港澳委员座谈会,来自福建省港区政协委员朱向在发言中提到,2015年7月,第九届重走“朱子之路”活动,以7天的“书院文化之旅”为主题,吸引了大陆、台湾、香港等地高校学生150多人参加。来自台湾的学生和学者在谈感受时表达了三个“没想到” :“没想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书院(松洲书院)是在福建”“没想到历史上福建有的县市多达20个以上
期刊
说起乌山,不得不提及卢叨,卢叨与乌山,就像李白与敬亭山,二者难分难舍,相看两不厌。  前往乌山的时候是在一个初冬的清晨,薄雾笼罩,寒气裹挟些许山风,直往脖子里钻。在“闽南乌山老游击队员之家”的展馆里,讲解员向我们讲述了乌山革命战斗史。在众多纷繁的图片中,我被其中一张黑白照片定住了,那是一个人的头像,坚毅宽广的额头,灿烂明朗的笑容。墙上的照片已有几分斑驳模糊,却难以掩盖笑中透露出的自信与深情。那种气
期刊
山村时空交错,悠远静谧;花山溪水淙淙,灵秀婉约;青砖红瓦静立,用沉默宣示着曾经的骄傲……当我行走在平和县山格镇隆庆村蔡家堡那鹅卵石巷道,恍惚间仿佛走进了黄永玉笔下的水墨画,诗意、韵味还有一种坚持。时有孩童从身边穿过,一串笑声消失在巷道尽头。在巷道转弯处,一位老人独坐墙角,阳光笼罩着她小巧的身子,呈现一种祥和的色彩,生命的光辉。而让我停驻的是隐藏在蔡家堡“联排别墅”里的村史馆——社会主义发展史展览馆
期刊
清明节一过,天气渐渐转暖,海风轻拂,白浪吻沙,又到了搬山网的季节了。  搬山网在闽南沿海一带捕鱼作业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仍在延续。  关于搬山网有一个传说,说是很早以前,有一伙商人外出坐船渡海经商,不料船遇大风沉没了。船上的人大都沉海遇难,唯独一个叫胡海的商人抱着一块木板漂流到一个荒岛上,被岛上一只母熊发现了救上荒岛。后受到母熊悉心的照料,人熊相依为命,日久生情,便结为人熊夫妻,并生了一子。母熊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