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在小学阶段开设了书法课程,为了在书法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书法教师不仅仅需要注重书法技巧的传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小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而实现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对此,小学书法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书法教学模式,寻找科学有效的措施在书法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书法;教学;书法教师
一、核心素养与小学书法教学的关系
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初期阶段,此时是培育其核心素养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小学生接受的教育将对他们形成深刻的影响,伴随他们的终身发展。书法具有培育小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势,小学书法教师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小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二者在书法课堂积极互动,从而使小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提高书法学习的兴趣,并且不断获得成长必备的各项能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满足核心素养的要求。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书法教学的意义
小学书法教学具备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书法在核心素养方面主要体现在书法育人的功能,使小学生在书法学习中养成发展所需的各种基本素养,使他们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首先,书法教学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汉字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汉字逐渐演变,形成了诸如隶书、行书、正楷等多种书体,每种书体具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每種书体中的汉字又各有千秋,小学生为了在书法中将汉字写的正确和美观,深刻表现出各种书体的神韵,需要认真观察汉字的结构和偏旁,对汉字的外形做到记忆犹新,在此过程中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效提升,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其次,书法教学可以锻炼小学生的坚强意志。书法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和刻苦练习的艺术。由于小学生受其身心发展特征的限制,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理解不到位,书写力道不足等问题,因此他们需要不断的重复练习,这对小学生的意志提出了挑战,小学生为了有效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必须坚持训练,长期以往可以使小学生变得坚强勇敢,这也是其之后独立成长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最后,书法教学可以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书法不仅仅局限于汉字书写方式的讲解,还包括书法文化的诠释。小学生在书法学习过程中会经常临摹名家的作品,可以从这些作品中有所感悟,同时也会对一些书法大家有所了解,进而同这些书法大家以及他们的书法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学习到里面诸如刚正不阿、善于助人等宝贵的品质,小学生处于价值观念的塑造期,因此在书法学习中可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核心素养中的首要能力,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
虽然核心素养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书法课程仍旧存在众多问题,阻碍了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进程。一方面,许多小学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造成书法课程得不到重视,在一些小学里面书法教学时间占比较低,甚至存在小学书法课经常成为语数外等主科的教学课,导致小学书法课程得不到与其功能符合的对待,也就无法发挥出书法育人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小学书法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气氛不和谐,师生之间得不到密切的互动和交流,小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对书法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导致书法教学效率降低,同时无法培育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核心素养下小学书法教学的有效策略
真正发挥出小学书法教学的书法育人功能,需要小学书法教师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以及书法性质的基础上寻找合理的教学措施。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书法教学经验以及对核心素养相关资料的调查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小学书法教师学习和借鉴。
1.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书法教学中只有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小学书法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主动通过相关书籍或者互联网等途径提高书法教学的能力,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小学书法教师可以采取合作教学等教学方式,首先在课堂向学生演示汉字的书写规范和流程,之后根据学生人数划分小组,使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析汉字的结构和书写技巧,并且在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这种形式下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活跃的小学讨论和互帮互助加深了教学内容的印象,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培养核心素养创造了条件。
2.书法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国新课改中要求转变过去教师的主导地位,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教师需要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在书法学习中获得各项基本素养。传统的书法教学中,书法教师害怕小学生理解能力较低因而在教学中面面俱到,从汉字的偏旁部首、构造一直到汉字的整体书写技巧全部对学生进行详细讲解,这种模式下禁锢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而书法教师可以采取有限教师的手段,在书法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搜集资料和预习,独自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构造等内容,教师成为书法教学的引导者,仅仅在课堂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书写规范等问题,使小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此过程中使他们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也培养了小学生的自主性,满足了核心素养的要求。
3.知识与情感的双重教学
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特征的限制导致情感认知能力较弱,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书法技能外,还需要丰富他们的情感。小学书法教师可以在书法教学之余,通过讲解书法作品的内容以及书法大家的人生经历消除小学生的疲惫感,加深他们对书法艺术的了解。教师通过对这些书法大家以及其作品内容的形象讲解使小学生认识到书法的博大精深,也深化了对作者情感的认知,使小学生身心受到教育,提高了他们的情感认知能力,潜移默化的学习到一些优秀品质,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李雪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小学书法教学探究[J].学园,2018,(47).
[2]向晖.在中小学书法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美术教学,2018,(19).
[3]龙建新,张铭翼.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书法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J].辽宁教育,2018,(36)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书法;教学;书法教师
一、核心素养与小学书法教学的关系
小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初期阶段,此时是培育其核心素养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小学生接受的教育将对他们形成深刻的影响,伴随他们的终身发展。书法具有培育小学生核心素养的优势,小学书法教师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小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二者在书法课堂积极互动,从而使小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提高书法学习的兴趣,并且不断获得成长必备的各项能力,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满足核心素养的要求。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书法教学的意义
小学书法教学具备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能力,书法在核心素养方面主要体现在书法育人的功能,使小学生在书法学习中养成发展所需的各种基本素养,使他们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首先,书法教学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汉字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汉字逐渐演变,形成了诸如隶书、行书、正楷等多种书体,每种书体具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每種书体中的汉字又各有千秋,小学生为了在书法中将汉字写的正确和美观,深刻表现出各种书体的神韵,需要认真观察汉字的结构和偏旁,对汉字的外形做到记忆犹新,在此过程中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效提升,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其次,书法教学可以锻炼小学生的坚强意志。书法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和刻苦练习的艺术。由于小学生受其身心发展特征的限制,在书法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理解不到位,书写力道不足等问题,因此他们需要不断的重复练习,这对小学生的意志提出了挑战,小学生为了有效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必须坚持训练,长期以往可以使小学生变得坚强勇敢,这也是其之后独立成长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最后,书法教学可以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书法不仅仅局限于汉字书写方式的讲解,还包括书法文化的诠释。小学生在书法学习过程中会经常临摹名家的作品,可以从这些作品中有所感悟,同时也会对一些书法大家有所了解,进而同这些书法大家以及他们的书法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学习到里面诸如刚正不阿、善于助人等宝贵的品质,小学生处于价值观念的塑造期,因此在书法学习中可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核心素养中的首要能力,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
虽然核心素养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小学书法课程仍旧存在众多问题,阻碍了发展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进程。一方面,许多小学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造成书法课程得不到重视,在一些小学里面书法教学时间占比较低,甚至存在小学书法课经常成为语数外等主科的教学课,导致小学书法课程得不到与其功能符合的对待,也就无法发挥出书法育人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一些小学书法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气氛不和谐,师生之间得不到密切的互动和交流,小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对书法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导致书法教学效率降低,同时无法培育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核心素养下小学书法教学的有效策略
真正发挥出小学书法教学的书法育人功能,需要小学书法教师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以及书法性质的基础上寻找合理的教学措施。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书法教学经验以及对核心素养相关资料的调查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小学书法教师学习和借鉴。
1.转变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书法教学中只有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奠定基础。小学书法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主动通过相关书籍或者互联网等途径提高书法教学的能力,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小学书法教师可以采取合作教学等教学方式,首先在课堂向学生演示汉字的书写规范和流程,之后根据学生人数划分小组,使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析汉字的结构和书写技巧,并且在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这种形式下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通过活跃的小学讨论和互帮互助加深了教学内容的印象,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培养核心素养创造了条件。
2.书法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国新课改中要求转变过去教师的主导地位,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教师需要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在书法学习中获得各项基本素养。传统的书法教学中,书法教师害怕小学生理解能力较低因而在教学中面面俱到,从汉字的偏旁部首、构造一直到汉字的整体书写技巧全部对学生进行详细讲解,这种模式下禁锢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因而书法教师可以采取有限教师的手段,在书法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搜集资料和预习,独自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构造等内容,教师成为书法教学的引导者,仅仅在课堂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书写规范等问题,使小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此过程中使他们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也培养了小学生的自主性,满足了核心素养的要求。
3.知识与情感的双重教学
小学生由于身心发展特征的限制导致情感认知能力较弱,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基本的书法技能外,还需要丰富他们的情感。小学书法教师可以在书法教学之余,通过讲解书法作品的内容以及书法大家的人生经历消除小学生的疲惫感,加深他们对书法艺术的了解。教师通过对这些书法大家以及其作品内容的形象讲解使小学生认识到书法的博大精深,也深化了对作者情感的认知,使小学生身心受到教育,提高了他们的情感认知能力,潜移默化的学习到一些优秀品质,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李雪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小学书法教学探究[J].学园,2018,(47).
[2]向晖.在中小学书法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美术教学,2018,(19).
[3]龙建新,张铭翼.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书法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J].辽宁教育,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