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忆少儿烂漫时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導语
  童年是美好的,总会给人留下难忘的记忆。袅袅炊烟伴随着饭菜的香味,那是母亲的召唤;轻快的燕子闯入了眼帘,那是儿时的伙伴;浓浓的墨香弥漫在教室里,那是成长的养料。往事如烟,飘散的是易逝的时光,留下的是永恒的回忆……
  一扇关不上的窗
  母亲是在父亲过世五年后的一个大雪初霁的傍晚离开的。那天后,便是新的一年了。我跟哥哥住进祖父母家里,开始了和祖父母长达十八年的共同生活。
  一天下午,我在屋子里摆弄积木。没多久,我隐约感觉到有东西飞进屋子里,随后又有东西跟进了屋子,并且在屋子里盘旋了好一会儿。我仰头看向屋顶,发现是一对燕子围着屋顶垂下的灯泡上端的灯座,不停地扇动着翅膀。一只燕子嘴里衔着一截稻草,另一只紧闭着嘴,嘴角挂着干了的泥。等它们一前一后飞出屋子以后,我才发现那两只燕子只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在电灯的灯座上,用田泥和稻草搭了一个窝。
  祖母见我在屋子里许久都一声不响,便进屋看我在做什么。我指着灯座上的那个燕窝,带着惊喜的口气跟祖母说,我发现了一个燕窝,刚刚做好的。从那一晚开始直到燕子再度飞往南方,家里的那扇窗就一直开着。
  那年夏天的蚊虫数量格外多。那个时候的农村,根本没有什么蚊香,防蚊的唯一办法,就是在窗框上钉一层纱。然而祖母为了让那对燕子能够随时自由地出入,便没有将那扇窗钉上纱。于是,白天除燕子能自由出入屋子之外,还有成群结队的苍蝇也肆无忌惮地出入。到了夜晚,尤其是屋里亮起灯光之后,燕子还没有回来,飞蛾和各种趋光的飞虫便摇摇晃晃、不紧不慢地进了屋,满屋子乱飞。最可恶的还是蚊子,半夜里我常常被蚊子叮醒。我曾与祖母商量,能否将那扇窗子关上,或者给那扇窗钉一层纱。祖母说,如果关上了窗子,或者钉了窗纱,燕子晚上就回不了家了。
  一天早上,我在燕窝正下方的地面上,发现一只破了洞的空蛋壳和一小摊跟往常不大一样的燕子的粪便。我知道,燕窝里已经孵出新燕了。我搬来一把椅子和三个板凳,放在燕窝下方。趁祖母去乡里赶集的时候,我偷偷爬上搭建好的“凳塔”,将燕窝里的情形看了个清楚。四只雏燕张着乳黄色的嘴巴,一边叫嚷着,一边紧紧挤在一起。它们身上的羽毛不多,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稚嫩的皮肤。我想,那些雏燕一定很冷,它们的毛那么少,它们一直在发抖,万一感冒了怎么办?我从“凳塔”上下来,找了一小块棉布,又爬了上去。
  我给雏燕盖“被子”的时候,祖母回来了,看到站在凳子上的我。她高高举起双手,将我从凳子上抱下来。她没有责备我。
  多年后,我和祖母回忆起这件事,她说我那时的举动不叫傻,而是天真。一个孩子出自本意的举动,不应该被取笑。那一年,我见识了一对燕子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它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外出捕捉昆虫,再将昆虫喂给始终仰着脖子张嘴喊饿的雏燕。
  那年盛夏的一天,公燕没有回来。我为失去公燕的燕子一家感到担忧。祖母看出了我的担忧。她将我手里拿着的准备喂给雏燕的米饭夺了下来,放上一些跟稻米粒的形状、大小差不多的蚂蚁卵。母燕外出觅食的时候,祖母就帮我搬来凳子,逐一搭放好。我爬上“凳塔”,偷偷地将藏在指缝间的米粒喂给雏燕,它们会毫不犹豫地将米吐出来;喂它们蚂蚁卵,它们却连咀嚼都省了,直接吞咽下肚。
  一天一天过去,雏燕们嘴角的乳黄色渐渐淡了。一个清晨,母燕外出的时候,四只雏燕也跟了出去。它们笨拙地扇动着翅膀,飞飞停停。有一只雏燕不小心撞到玻璃,摔在了窗台上。它爬起来,抖了抖翅膀,又飞了起来。
  又过了几周,母燕和它的四个孩子没有回窝。祖母走到我身边,轻声说了句,把窗子关上吧。我突然意识到,它们或许已经在飞往南方的路上了。终于可以关窗了。我呆呆地站在窗口,心里酸酸的。祖母站在我身边,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
  (作者修瑞,选自《参花》2018年第5期,有删改)
  点读
  童年是美好的,哪怕遇到挫折和不幸,也能留下一抹亮丽的色彩。本文以“和燕子相处”为切入点,记叙了作者儿时寄居在祖父母家里的往事,文章叙述流畅,感情真挚。作者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行文,从“燕子在屋内筑巢”到“敞开窗子迎接”,从“观察母燕喂食”到“喂蚂蚁卵”,再到“燕子飞往他乡”,不仅条理清楚,而且将对燕子的爱融入字里行间,揭示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主题。在写法上,作者使用了场面描写,逼真地再现了“我和燕子的交往”。一是宁愿飞蛾、苍蝇飞进来,也要敞开窗子,为燕子“留门”;二是给雏燕盖“被子”,并竭尽全力地喂食,这两个细节真实地还原了生活场景,不仅写出了“我”对燕子的关心,而且有力地呼应主题。一扇关不上的窗,其实是一份沉甸甸的爱!
  笔墨童年
  在山水萧瑟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墨要用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天天取用。今天,那水桶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冰面,才将水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到一半,砚台结冰了怎么办?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教室。他从棉衣襟里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的余韵。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的那个人叫王羲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当时,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会弯下腰去,恭恭敬敬地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进去,有时有一簇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地变得焦黄,最终化为灰烬。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个季节,如果发愿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舱底,才敢破浪远航。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舱底的渔民,都不识字。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
  这是我的起点。起点对我,多有佑护。笔墨为杖,行至今日。
  (作者余秋雨,选自《广州日报》2018年3月20日,有删改)
  点读
  童年易逝,却留下了美好回忆。作者截取了儿时磨墨写字的场景,虽然条件艰苦却也其乐融融。蘸酒写字进行期末考试;用小楷字借书;乡人敬惜字纸,这三件小事不仅层次分明,而且语言流畅。家乡人大都不识字,却十分尊重文字,这是一种精神信仰,也启蒙了“我”对文学和文化的热爱。在写法上,本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写出了真情实感,揭示了家乡的文化习俗。
  (本版由青山供稿)
其他文献
夜晚,乡下是那么的静,静得出奇。我和爸爸坐着长途客车,要回爷爷家。   跨过爷爷家高高的门槛,走进那熟悉的院子,环望一周,我看见了爷爷那辆破旧的老爷车,想起了那动人的声音……   八岁时的夏天,我住在爷爷家。爷爷家里有一窝燕子,每个白天都在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到了晚上七、八点钟,燕子熟睡时,“哒哒哒……”汽车引擎的声音准时响起,好像闹钟似的,永不晚点。爷爷总是开着车出去,一晚上不回来,可第二天
期刊
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在红白相间的大片楼宇中,总能寻找到那扇窗。无论是铺满红云的黄昏,还是月明星稀的夜晚,那扇窗,始终会亮着微微泛黄的光,为我照亮一条前行的路。  那束橙黄色的光,悠悠暖暖,浸润了我童年的每一个黄昏。小时候,姥姥常常抱着我在院中散步,每每走到那扇充满柔光的窗下,她就会拉着我的手,指向那束柔黄色的光,说:“看,那就是我们家!”我看着那一抹淡黄,心中不禁想到家中热气腾腾的炒饭、香甜可口的
期刊
人们常说“为文如造屋”,造好一座屋子,最关键的是要将屋子的框架立好。同样,要写好一篇作文,也要先架好作文的结构。如果说主题是作文的灵魂,材料是作文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作文的骨骼。因此,在动笔之前,同学们需要布局谋篇,安排好作文的结构,做到全局在胸。那么,怎样布局谋篇,安排好作文的结构呢?  病文展示  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微风吹来,你是否曾细细聆听过夏夜的声音,感受耳畔传来的声声回响,还有那
期刊
黑与白,构成了一个水墨世界,沉溺于中国水墨画中已经十多年了。是它,让我如痴如醉,也让我出彩出众。  垂髫之年,初遇之际,我的心神便被它独有的墨色彻底勾走了。墨对年幼的我有种特别的吸引力,初见时,它就如同磁铁般把我的心思吸走了。或许是因年幼力气不足,刚开始拿笔,先生总拿书卷打我的背。时日渐长,先生告诉母亲我并不适合学书画,不够稳重,劝我放弃。我不肯,母亲拗不过我,便顺着我。虽然没了先生的信任,虽然遇
期刊
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心田上的光彩》。  在我们的生命中,美好的事物有很多。一百个人心中或许会有一百种不同的美,但要我说,心田最美的光彩是微笑。  相信大家都曾有过这样的瞬间:面部放松,嘴角轻轻上扬,笑容便挂在了脸上。微笑看似寻常,却又拥有着特别的力量。有时,它能使怨气冲冲的仇家冰释前嫌;有时,它能使萍水相逢的人一见如故;有时,它能使横眉怒目的敌人化干戈为玉帛……是啊,微笑就像是
期刊
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修行和流浪,有些人將自己定位成沿途的过客,沿着他人既定的轨道前行,始终活不出自己的精彩。而另一些人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在乎世俗的看法和他人的评论,朝着自己选定的方向努力奋进,做自己人生的舵手,这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坚持做自己,是一种人生智慧。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小时候看到别的小朋友周末经常出去郊游,羡慕极了,她也央求父亲带她出去玩,没想到父亲生气地说:“你
期刊
当S2城际列车穿过有燕京八景美誉的“居庸叠翠”时,沿途花开正盛,春意和暖。透过车窗,可以看到蜿蜒的长城在花海簇拥下,雄浑而有气势,犹如昂扬向上的中华民族精神。我在想,古老而年轻的祖国犹如一轮喷薄而出的旭日,中华儿女沐浴在这和煦的阳光下,和平、安宁、美好,其乐融融,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经历了战火的洗礼与创业的奋斗而得来的。我们有最好的人民在建设祖国,我们有最好的军队在保卫祖国,因而,祖国才有了今天的繁荣
期刊
后院,蔷薇花开得正好,花香盈室,她就在这蔷薇花香中来到我身边。我从未想过身边会出现这么个小家伙,戳一戳她软乎乎的小脸蛋,她就会睁大眼睛看着我,咿咿呀呀地笑起来。  妈妈温柔地笑:“她很喜欢你呢。”  “当然,”我骄傲又得意地扬起头,“她要是敢得罪我,我就不保护她啦。小屁孩,没有姐姐保护,你怕不怕啊?”  现在回想,她惹我生气的时候不少,可这句玩笑话何曾生效过?  四 岁  四岁的她说自己是蔷薇公主
期刊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
期刊
导语  “当生命充满艰辛,人或许会仰天倾诉……然而诗意地,人栖居在大地上。我是否可以这般斗胆放言,那满缀星辰的夜影,要比称为神明影像的人,更为明澈洁纯?大地之上可有尺规?绝无!”(荷尔德林《人,诗意地栖居》)曾有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然而,诗意真有标准吗?在熙熙攘攘、你来我往的普通生活中,有诗意;在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人生选择中,有诗意……  老家的墙角  老家的墙,是土坯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