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莫言到曹文轩,虽然他们的中国故事都带有中国思考的特征,却不乏世界性的主题。
4月4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于第53届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开幕当日公布了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获奖者名单。来自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了该奖项,实现了华人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厅以“讲故事的人”为主题的演讲仿佛就在昨日,如今曹文轩获奖成为中国文坛的又一次大震动。
不管是莫言还是曹文轩,他们所写的都是有关家乡那方水土的人和事,作品带有浓郁的家乡特色。而他们却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追捧和认可,探究其中的原因,非“讲故事”莫属。
源于中国的故事
细读莫言和曹文轩的作品不难发现,他们的作品有着很强的乡土气息,作品中的人和事都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
“除了自己的故事,亲人们的故事、村人们的故事以及从老人们口中听到过的祖先的故事都在我的作品里出现过,还有很多高密东北乡的乡亲也都在我的小说里露过面。”莫言说。
如果说莫言的作品给我们展示的是高密那片土地上的人和事,那么曹文轩的作品给我们带来则是江苏水乡的故事。从《红瓦》《草房子》到《青铜葵花》,曹文轩笔下的村庄总是恬静安详的,甚至有些许的唯美。虽然物质条件匮乏,但作者笔下的那些人都像那村庄的风物一样淳朴善良。
曹文轩坦言,中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提供了大量的写作资源,中国作家不能白白地浪费,而是要把苦难化为财富。因此,中国作家应当有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莫言的作品在国外被认可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写出了有特色的中国乡土生活内容,二是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莫言的作品是给成人看的,故事有奇异性,比如他笔下的抗日战争,超出一般的文学叙事逻辑。”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河海大学教授尉天骄告诉本刊记者,“而曹文轩的作品虽然手法并不魔幻,但内容很中国,作品中的故事立足中国现实生活,具有现实主义的力量,不像其他的儿童文学过分追求娱乐性,思想性稀薄。曹文轩的作品内容具有水的温柔和灵性,清新优美,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会受到喜爱。”
中国故事 人类主题
从莫言到曹文轩,虽然他们的“中国故事”都带有“中国思考”的特征,但却不乏“世界性”的主题。正如曹文轩所说,不能把讲中国故事看成是唯一的目的,应当要有“中国故事,人类主题”的眼光。
莫言在瑞典文学院的演讲中用大段篇幅谈自己母亲的善良、坚毅和宽容,这些中国传统妇女身上的优良品质见诸于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妇女身上。由最初将小说《丰乳肥臀》“献给母亲在天之灵”到“献给天下母亲”,由小小的“高密东北乡”到中国乃至世界,莫言的作品不但见证了大爱无疆的人文关怀,而且也见识了引起世人共鸣的人文回归。
承载了某个民族文化的作品之所以能在西方文学话语圈引起关注,这种心灵的互通和共鸣也是原因之一。哥伦比亚新闻网站评价说,莫言用一种最为平实的方式叙述了自己成为“讲故事的人”的历程,简简单单,却透彻心扉。
而书写关于悲伤和苦痛童年生活的曹文轩,几十年来始终坚持文学作品是要教人向上向善。同时,他还认为,对于孩子们来说,一个曲折好看的故事是最重要的。因此,曹文轩的作品从不放松对人物的塑造和风景的描写。
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评价曹文轩及其作品时坦言,曹文轩的作品书写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他的作品也非常美丽,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的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全世界儿童读者的喜爱。他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
无论是莫言还是曹文轩,他们作品中的故事都是一个个中国化故事。但他们不仅仅讲故事,更重要的是在作品中透视人性,用中国故事讲一个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人性主题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讲好中国故事需各方努力
世界想要更多、更真实地了解中国,文学、艺术等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方式。莫言、曹文轩获奖了,但文学还在路上。他们都表示,还要给人们继续讲故事。人们也在期待有更多的中国人给世界讲故事,也希望世界上流传更多精彩的“中国故事”。
然而,中国文学要真正走向世界依然任重道远,它必须善于触动灵魂、书写人性、摈弃浮躁、关注现实,还要通过翻译界、评论界等共同努力。用旅日华人作家毛丹青的话来说,“中国作家能够获得世界顶级奖项,背后是有许多因素在交叉使力或者说发力的。”
在曹文轩看来,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还要注意两点。首先,中国儿童数量太大,需要的书太多,这导致儿童文学写作的门槛大大降低。商业化的原则会驱使作家创作的方向,有责任感的作家不要被商业利润诱惑,要安静地坐在书桌旁,好好为今天中国的孩子写有质量的作品。
其次,中国的批评界也应当完成两方面的提升:对于不好的作品要严厉地批评,对于好的作品要不加吝啬地赞扬。《纽约书评》常常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好的作品:今年寒冷的冬天因为这部作品的出现,我们感到了春天的气息。“期待未来批评界在对待真正优秀的作品时,也能像欣赏西方优秀文学作品一样公平对待。”曹文轩说。
回顾历史,鲁迅、沈从文都曾经离诺奖很近。但不可回避,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汉语的特质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中国文学与世界的交流还存在不小的障碍,这就需要通过翻译努力跨越文字和文化的围墙。
与此同时,中国的作家、出版界、文化界等方方面面也应该增强文化交流意识,推动更多中国优秀文学作品走向世界。
4月4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于第53届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开幕当日公布了2016年度“国际安徒生奖”获奖者名单。来自中国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了该奖项,实现了华人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厅以“讲故事的人”为主题的演讲仿佛就在昨日,如今曹文轩获奖成为中国文坛的又一次大震动。
不管是莫言还是曹文轩,他们所写的都是有关家乡那方水土的人和事,作品带有浓郁的家乡特色。而他们却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追捧和认可,探究其中的原因,非“讲故事”莫属。
源于中国的故事
细读莫言和曹文轩的作品不难发现,他们的作品有着很强的乡土气息,作品中的人和事都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
“除了自己的故事,亲人们的故事、村人们的故事以及从老人们口中听到过的祖先的故事都在我的作品里出现过,还有很多高密东北乡的乡亲也都在我的小说里露过面。”莫言说。
如果说莫言的作品给我们展示的是高密那片土地上的人和事,那么曹文轩的作品给我们带来则是江苏水乡的故事。从《红瓦》《草房子》到《青铜葵花》,曹文轩笔下的村庄总是恬静安详的,甚至有些许的唯美。虽然物质条件匮乏,但作者笔下的那些人都像那村庄的风物一样淳朴善良。
曹文轩坦言,中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提供了大量的写作资源,中国作家不能白白地浪费,而是要把苦难化为财富。因此,中国作家应当有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莫言的作品在国外被认可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写出了有特色的中国乡土生活内容,二是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莫言的作品是给成人看的,故事有奇异性,比如他笔下的抗日战争,超出一般的文学叙事逻辑。”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河海大学教授尉天骄告诉本刊记者,“而曹文轩的作品虽然手法并不魔幻,但内容很中国,作品中的故事立足中国现实生活,具有现实主义的力量,不像其他的儿童文学过分追求娱乐性,思想性稀薄。曹文轩的作品内容具有水的温柔和灵性,清新优美,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会受到喜爱。”
中国故事 人类主题
从莫言到曹文轩,虽然他们的“中国故事”都带有“中国思考”的特征,但却不乏“世界性”的主题。正如曹文轩所说,不能把讲中国故事看成是唯一的目的,应当要有“中国故事,人类主题”的眼光。
莫言在瑞典文学院的演讲中用大段篇幅谈自己母亲的善良、坚毅和宽容,这些中国传统妇女身上的优良品质见诸于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妇女身上。由最初将小说《丰乳肥臀》“献给母亲在天之灵”到“献给天下母亲”,由小小的“高密东北乡”到中国乃至世界,莫言的作品不但见证了大爱无疆的人文关怀,而且也见识了引起世人共鸣的人文回归。
承载了某个民族文化的作品之所以能在西方文学话语圈引起关注,这种心灵的互通和共鸣也是原因之一。哥伦比亚新闻网站评价说,莫言用一种最为平实的方式叙述了自己成为“讲故事的人”的历程,简简单单,却透彻心扉。
而书写关于悲伤和苦痛童年生活的曹文轩,几十年来始终坚持文学作品是要教人向上向善。同时,他还认为,对于孩子们来说,一个曲折好看的故事是最重要的。因此,曹文轩的作品从不放松对人物的塑造和风景的描写。
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评价曹文轩及其作品时坦言,曹文轩的作品书写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他的作品也非常美丽,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的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全世界儿童读者的喜爱。他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
无论是莫言还是曹文轩,他们作品中的故事都是一个个中国化故事。但他们不仅仅讲故事,更重要的是在作品中透视人性,用中国故事讲一个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人性主题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讲好中国故事需各方努力
世界想要更多、更真实地了解中国,文学、艺术等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方式。莫言、曹文轩获奖了,但文学还在路上。他们都表示,还要给人们继续讲故事。人们也在期待有更多的中国人给世界讲故事,也希望世界上流传更多精彩的“中国故事”。
然而,中国文学要真正走向世界依然任重道远,它必须善于触动灵魂、书写人性、摈弃浮躁、关注现实,还要通过翻译界、评论界等共同努力。用旅日华人作家毛丹青的话来说,“中国作家能够获得世界顶级奖项,背后是有许多因素在交叉使力或者说发力的。”
在曹文轩看来,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还要注意两点。首先,中国儿童数量太大,需要的书太多,这导致儿童文学写作的门槛大大降低。商业化的原则会驱使作家创作的方向,有责任感的作家不要被商业利润诱惑,要安静地坐在书桌旁,好好为今天中国的孩子写有质量的作品。
其次,中国的批评界也应当完成两方面的提升:对于不好的作品要严厉地批评,对于好的作品要不加吝啬地赞扬。《纽约书评》常常用这样的语言来评价好的作品:今年寒冷的冬天因为这部作品的出现,我们感到了春天的气息。“期待未来批评界在对待真正优秀的作品时,也能像欣赏西方优秀文学作品一样公平对待。”曹文轩说。
回顾历史,鲁迅、沈从文都曾经离诺奖很近。但不可回避,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汉语的特质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中国文学与世界的交流还存在不小的障碍,这就需要通过翻译努力跨越文字和文化的围墙。
与此同时,中国的作家、出版界、文化界等方方面面也应该增强文化交流意识,推动更多中国优秀文学作品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