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栈道先民们沟通的命脉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ng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栈道。
上津古城。

  何谓栈道?诸葛亮先生曾经总结说:“其阁梁一头入山腹,一头立柱于水中”;又一古人顾祖禹说:“缘坡岭行,有缺处,以木续之成道,如桥然,所谓栈道也”;今人郭荣章先生说:“何谓栈阁,即在陡峻的山崖间,凿石架木,下撑以柱,上覆以板所构成的通道。”
  曾经,沿汉江走了两三个月,才知道古栈道并非一条,在秦蜀之间,在汉江流域上游,江为横,道为纵,构成了与外界沟通、联络四方的庞大网络。这个网络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作用,可能怎么评价都不为过。不同的历史时期,褒斜、故道、傥骆、子午、荔枝、文川、金牛、米仓、阴平等十余条古栈道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命系国脉的古代国家高速公路
  “栈道”,这里想要说的就是古栈道,这是一个早于万里长城的巨大土木工程,堪称中国古代的国家级“高速公路”。周、秦、两汉、隋、唐等十三个朝代相继建都八百里秦川,植根于中原和关中的先进文化不可阻抑地向西南传播,关中与西南的往来日渐频繁,这频繁中,其传播的必经之路就是今日川、陕之间穿越秦岭的古栈道。
  当年秦始皇为了巩固其“万世基业”,不仅修筑了一条封闭的长城,还修了一条其规模和耗费人力、财力均不亚于长城的“秦直道”。那么,这些古代的国家级高速公路,就是秦始皇开辟的吗?之前又是个什么样子?
  我找到的最早见诸文献的官方筑路记载是“五丁道”,与秦始皇的先辈有关,五丁道(金牛道)实实在在存在了几千年,宁强现尚存地名“五丁关”。不得不佩服先民们,当今川陕间最重要的公路316国道的选线,仍基本和历史上著名的古栈道重合,可见当年古栈道开辟的科技含量。
  我们从宁强向南往四川方向走,赶上国道拓宽,正在修棋盘关隧道,堵车,和当地老人闲聊,老人一说就说到几千年。不信?关口旁边就有清清楚楚的古栈道遗迹。去看,果然有很长很长的一段石台阶,宽过武当山古神道。再找,不远处的山坡上,还有古关口,石墙、石门臼之类遗迹横七竖八历历在目。
  继续往南,就进了四川,扑面而来是著名天险老虎嘴,公路盘旋在山岩上炸出的凹槽里,脚下嘉陵江水滔滔,再往前,被圈起一块收门票,为旅游名胜明月峡。过了明月峡就是广元,武则天大皇帝的故里。再南行,过剑门蜀道,成都府便遥遥在望。
  五丁道通达四川以后,继续向南延伸。那么,五丁道是最早通行的古栈道吗?据查,武王伐纣有来自南方的庸、蜀、羌、髦等古国和古民族参战,可以推断出,那时候可能就有穿越秦岭的道路。从周朝往后看,到战国时已有文献说:“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可以说,至少在战国时代,古栈道已甚为通畅;至少在周朝,古栈道已可行兵马。
  更早的以前,虽然目前尚缺乏有力证据,但据史料也基本如此认为:在夏、商,古栈道已凿通;或者在我们可知的华夏族历史上最早的黄帝祖宗时代,先民们就已凿通秦岭。这样推来倒去,蜀道的上限似乎是难以找到尽头的。
  2000年前古人如何凿穿秦岭修建古栈道
  从中国早期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心城市西安出发,向西有著名的“丝绸之路”,往东是“东方大道”,向北则有“秦直道”,这些,至今都令人叹为观止。往南,就是穿越秦岭的诸条古栈道。
四川广元古金牛道栈道。汉中石门古褒斜道。

  莽莽秦岭分界我国南北气候,高峻险陡,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这些古代道路成为古中国国家道路中最艰巨的工程。古栈道的选线大多是在羊肠小道的基础上因水而成,沿着河谷前进。因为远古时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水文资料缺乏,每遇洪水常被淹没。于是,就只有将路基逐渐升高。年复一年,越升越高。但有些地方升高路基还是不行,这时,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一种特殊形式——“栈道”就出现了。
  何谓栈道?诸葛亮先生曾经总结说:“其阁梁一头入山腹,一头立柱于水中”;又一古人顾祖禹说:“缘坡岭行,有缺处,以木续之成道,如桥然,所谓栈道也”;今人郭荣章先生说:“何谓栈阁,即在陡峻的山崖间,凿石架木,下撑以柱,上覆以板所构成的通道。”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分析,古栈道大致以如下几种形式建成:一种为在离河床不太高的悬崖峭壁上凿出横洞,穿以横木为梁,并在相应的河底岩石或巨石上凿出竖洞,插以竖木作为横梁中一端的支撑,然后在横梁上铺上木板成道。壁孔多凿在枯水季节常水位以上八九米处,横洞深近1米,横梁的孔外长度约6米,路宽5米多,可以容纳两辆车或两乘轿车并行或迎面通过,这种方式后人称“标准式”,另一种为“斜柱式”,就是如果栈道离水面较高,不能在河床上立柱,则在路下的悬崖上凿斜孔,孔内立斜柱以支持横梁,斜柱的作用与立柱相同;还有一种“无柱式”,即在陡壁地段,难以用斜柱支撑,距河床又高又不能竖立柱的时侯,则修成仅安横梁的栈道。有的地方还将木制的横梁改为石梁,称之为“石栈”;再一种为“依坡搭架式”,在岩壁有倾斜的地方,在倾斜或阶梯状的岩石上凿洞安立柱,横梁一头架在立柱上,一头架在山坡上开出的石坎上,或在斜坡上多处竖立柱,在立柱上架横梁,横梁上铺木板成路……这是几种较常见的栈道修筑形式。除此,尚有“凹槽式”、“多层平梁重叠连缀式”、“石积式”等等。   为了保障安全,在栈道靠河身的一侧,有的还装有栏杆,以防人马车辆不慎坠入河中。有的地方还在栈道上加盖顶棚,防止崖壁上土石下坠砸伤来往人畜。有顶棚和栏杆的栈道,远远望去好像一长串的空中楼阁,故古人又称为“阁道”。桥梁是横水而过,栈道是傍水而行,栈道中有时也有上加盖顶棚的桥梁,所以古人也称栈道为“桥阁”。
  秦巴山中的古道只有在穿越河流的狭谷地段,才在悬崖陡壁上修栈道。在褒斜道和石牛道中,栈道的里程约占全程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其余是土石路。不同道路栈道所占比重稍有不同。修筑栈道颇为费工费时费力,而且以木结构为主的栈道耐久性较差,所以自唐朝以后,栈道逐渐被碥道所取代。“碥道”是在有坡度的崖壁上削坡铲石筑成的土石路。用铲凿下来的石块还在路下坡上砌成石墙,内填土石以加宽道路。为防止车马坠入道外,石墙往往高出路面,其高出路面的部分称为栏马墙。为建碥道要寻找有坡度的山崖,需绕山取途,并且要随坡上下、削崖、砌岸、铺石、填土以成碥道。所以碥道不像栈道那样平直近捷,里程要长,坡度有增加,但比栈道经久耐用、安全,且维修省工。
  川陕间的诸条古道,大体都是南北走向,局部地段随河谷而弯折。各个时期的干道,都有固定的路线。但相邻两道之间,常有若干小道相连,行人登程皆可就近取道,而且一条大道的两端,常有不同的出口,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
  川陕间的古栈道现已知较为著名的有:
  褒斜道:因由褒河之谷(今陕西汉中附近)入斜水之谷(今陕西眉县境内),故名,全长500华里左右。
  故道:因北端由陈仓县(今陕西宝鸡市)出口,又名陈仓道,秦朝在途中设故道县(今陕西凤县)。又因路经秦岭脊上的要隘大散关,亦称散关道。此道全程约1200华里,是穿越秦岭诸道中最长的一条。刘邦攻占关中走的便是此道;晋之来蜀,金、元之攻南宋都走的是此道。
  连云道:北魏年间重修褒斜道时开辟,北段是沿用今陕西凤县双石铺以北的故道北段,南段是沿用汉晋时的褒斜道南段。元统一中国后,即以此路和石牛道为川陕间的驿道,历明、清一直沿续至民国初年。本世纪30年代修川陕公路时也基本上沿此线修筑。
  傥骆道:因南口曰傥(在陕西洋县境内)北口曰骆(在陕西周至县境内),故名,又叫骆谷道。长约500华里。三国时魏将曹爽伐蜀,蜀将姜维伐魏都使用此路。此道因要翻越五六座分水岭,且中段人烟稀少,原始森林猛兽出没,被用为官驿大道时间较短,唐中叶以后才使用频繁。清末汉中与西安的邮路基本上是沿此线。
  文川道:唐时新修的一条驿道,以其南端谷道的出口文川河谷(今陕西城固县境内)而得名。北段使用褒斜道北段。此道比褒斜道稍长,但避开了褒斜道南段200余华里的褒河峡谷险段,平路比重增加。但南段人烟稀少,来往行人沿途的安全和物质供应都难以保障。被作为官驿大道只使用不到1年。
  子午道:不少学者认为刘邦率军去汉中即沿此线。西汉末年进行过大规模修整。古人以北方为子,南方为午,此路北段大致为正南正北方向,故名子午道。全长1000华里以上,其中山间谷道880华里。因长度和翻越分水岭的数目都超过其它各线,且道路崎岖,沿线居民少,历史上利用率较低,但它是安康到长安的要道,是西安通四川东部的捷径。
  荔枝道:原称间道,因一个女人而改名。唐天宝年间,玄宗之贵妃杨玉环嗜食荔枝,遂在四川涪陵建优质荔枝园,并修整四川涪陵至长安的道路,取道达州,从陕西西乡快马入子午谷,至长安不过三日,进呈贵妃的荔枝犹新鲜如初。杜甫曾对之叹曰:“百马死山谷,至今耆旧悲。”
  米仓道:是穿越米仓山连接陕西汉中与四川北部的道路。有三条,分别沿冷水河、喜神河、白岩河河谷到四川。三线相距不远,均需翻越川陕交界的米仓山,通称米仓道。此道是汉中去四川的捷径,但巴中比较偏僻,历史上经济不发达,故此道未能成为川陕交通主干线,也没有大规模修整辟成栈道,故道路狭窄、曲折、险峻。
  石牛道:又称金牛道,是关中到成都的主要道路。今川陕公路南段基本沿此道修筑。明、清以来曾把宁强县城到金牛镇之间的一段称金牛道,该路穿越的峡谷叫金牛峡。
四川广元古金牛道栈道。这便是古人2000多年前开凿的栈道孔眼,其设计构思奇巧而科学,栈孔略向上倾斜,内设栓眼,可防栈道横梁滑落,大多底部有一长方形水槽,可防雨水腐蚀木料;栈孔呈多排并列,可分解栈道受力,类似孔眼,全峡有400余个,历代栈道修复中有补凿。
秦岭深处陕西周至老县城傥骆道。古金牛道。

  郡道:汉中府到兴安府(今陕西安康)的大道,为古襄郧(今湖北襄樊、十堰一带)到汉中驿道的一部分。有南北二线,北线为子午道的南段,南线从洋县与北线分开向东南经西乡县到石泉县城,再东到安康、湖北。沿途地势平坦,农业发达,人烟稠密,食宿方便,历史上曾辟驿道。各朝建都江南的政权,以荆襄为根据地经营汉中,多经过此路。
  当然不止这些,肯定还有别的。比如从古扶州(今九寨沟所在地的四川南坪县)到绍化(今四川广元境内)的阳平正道;比如陕西洋县境内的石峡栈道、大店栈道、碓窝石栈道等等的那些被遗忘了的古栈道。
  栈道的通达,对促进国家的统一,促进西南各民族的团结,在历史上起着重要作用,在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是一条经济之道、政治之道、民族融合之道。
古栈道。
  贵妃亡命傥骆道?
  多年以后,我来到陕南洋县城边的傥河水库北望苍茫秦岭,不由想起大山另一边我故乡关中周至县的西骆峪水库。从故乡的田野里向南遥望,悠长秦岭也是像一堵蓝墙,环卫着八百里秦川。我们村就在山脚下不远处,走上1小时,平原尽头的山口就是全县人民奋战多年修成的西骆峪水库。那时候,看着水库后面山口里那条遥远的山谷,感觉神秘极了,总觉得里面有无尽的宝藏。水库旁边有几列土质大残墙,大人们说那是古骆峪国留下的。今年,回到故乡时还专程去看那几列残墙,竟然还在,感觉却不同,猜想那没准是驿站遗址。
  这秦岭两边一南一北的两个水库,正是一条著名的古栈道——傥骆道的南北出口。那几列残墙究竟是不是驿站的遗址?有待考古学家证实。西骆峪因古栈道而设过驿站,却是不争的事实,据考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周至做官时,就在这个驿站留下不少诗篇。
  在中国历史上穿越秦岭的诸条古栈道中,傥骆道最靠近秦岭主峰太白山,途中要翻越太白山周围的五六座分水岭,人烟稀少猛兽出没,是最便捷也最艰险的一条。李太白有《蜀道难》,叹曰:“……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颠。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石梯石栈相钩连……”
  我更感兴趣另一位正史上没有,但可能真从傥骆道逃亡过的名女人——杨贵妃。民间有传说,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在陕西兴平马嵬坡上吊的,只是一个替死鬼。玄宗皇帝处理了儿女情长,从褒斜古栈道入了四川,38岁的杨玉环则被偷偷安排过傥骆道沿汉江达长江到扬州,后来竟飘洋过海去了日本,至今该岛国的山口县向津具半岛尚存“杨贵妃故里”,留下不少古迹。
  汉江两岸的诸条古栈道中,有一条干脆就是因为这个名女人而改名,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这件事。荔枝道,前面已述,这里不多说。杜甫在傥骆道也写过一首诗:“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齿背时,回头却向秦云哭”,令人唏嘘。
  细说褒斜道
  有人考证说在战国以前(一说夏朝前)褒斜道就被人们踏出来了,成为川陕交通的孔道,为蜀道之始。但又有人考证说,褒斜道的开辟,是比较晚的,见于记载的是汉武帝时代……从资料看似乎都有道理,姑且不论。再则关于褒斜道的名实问题,究竟为何叫褒斜道?褒斜二谷谁长谁短,至今仍在争论不休,也姑且不论。可以比较肯定的是此道的走向。褒斜道大致是从今陕西汉中西北的褒城石门算起,沿褒河上溯,经其上游红岩河,至太白县五里坡入斜水,再顺斜水南下,出衙岭山,北至陕西眉县入关中,总长约500华里。
  由于褒斜道南端的汉中具有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荆襄,西控秦陇之势,又加上蜀汉地区的富饶资源,因而褒斜道在文化、物资交流以及战略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数千年来,它的通塞与统治阶级的利益有着深切的关系,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特别重视。汉唐时期,被政府定为驿道,设立驿舍,以便行旅。此后在宋、元、明三代,对这条道路均有修葺,直至到了清朝,还有一些商人,从褒斜道运送货物以达长安。
  栈道时常会受到山地各种自然力量的侵袭,如暴雨、山洪冲坏路基,溜山滑坡堆塞道路等等。但对栈道最彻底最残酷的破坏,却每每正是我们人类自己。千百年来,栈道修了毁,毁了修,修了再毁,毁了再修。我们仅看看汉代的褒斜道,就令人感慨不已,兴兴废废,也堪称世界之最。楚汉相争时,刘邦为消除项羽的猜疑,入汉中时一把火烧了褒斜道;汉武帝时为漕运关东粮食到长安,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东汉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3年)“诏书开斜,凿通石门”,此次修复桥阁623间,大桥5座,恢复道路258华里,还修葺了沿途的邮驿亭、徒司空(管理刑徒的公署)及县署等建筑物64所;但40年后,由于“先零羌、滇零称天子北地……南入益州,杀汉中太守董炳”而使“桥梁断绝”,褒斜道衰废。形势稍一安定,新的汉中太守杨孟文力请修复褒斜道;到了东汉末,曹操南攻张鲁时,张鲁于公元191年又烧毁褒斜栈道;215年曹操降张鲁,留夏候渊、张颌屯兵汉中,为保证军需和联络,又予修复;228年春,诸葛亮首次北伐,派赵云、邓苓据箕谷。赵云在斜谷兵败时,再复烧栈阁;229年,诸葛亮又予以修复;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率军出斜谷北伐失败,魏延与杨仪之间矛盾激化,带领部下先入斜谷向汉中撤退,过后烧掉栈道,以断杨仪退路,栈道受到严重破环......从历史记载来看,褒斜道最后一次大规模修整,为清康熙三年贾汉复所为。
陕西留坝褒斜道。
陕西留坝褒斜道。
其他文献
从2008年开始,安徽在全省移民专项投资中全面推开了“以农民自选、自建、自管、自用为内容,以政府移民管理部门监督服务”为标志的项目建管体制改革。在城乡体制胶着、政府部
作为以筹集社会福利资金为主要目的的福利彩票,在中国已有25年历史,其公益理念也慢慢深入人心。然而在福彩公益金的使用方面,各地区却存在较大的差异。    为促进中国福彩公益事业的发展,《社会与公益》杂志社特别推出2012年4月份中国福利彩票公益榜。本榜主要从公益资金投入多少、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对全国各省市福彩中心进行分析介绍,旨在给全国福彩公益事业的发展一个参考,以期从中汲取经验和成果。  从福利公益
2000年中国国际影视广告大奖活动3月24日在京拉开帷幕。这次活动是由《国际广告》杂志社、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湖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湖南生活频道、金海天广告有限公司承
1999年 4月我对上海戏剧学校教授 ,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曹禺研究会副会长曹树钧先生进行了专访。他就影视剧创作的心理问题和他最近出版的著作回答了笔者的提问。
全球化背景下,服务外包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内容。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制造业实力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具备承接跨国公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新书,这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外语(英语、德语、法语)教师第一部有关外语教学法的参考书。该书考虑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工作的特点和条件,使教师
192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收有“吴振臣”条,其释文云: 吴振臣。清。兆骞子……兆骞遣戍宁古塔。生于戍所……有《宁古塔纪略》。经查《中国丛书综录》,《
E臣e口1、丁羽婷(市体校);2、罗亚兰(市体校);3、李炜怡(黄石);4、徐文静(省体校);5、胡梦雯【荆州市);6、韩美琪(省乒校)EE【口1、蔡鑫念(黄石);2、陈文龙(省乒校);3、宋威(
文字组合的视觉美,在今天印刷体刊行的以状物达意为使命的文学作品中已无关紧要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这个问题则显得颇为突出。这是因为汉字不同于表
第二篇:坐姿一、基本要求两脚并拢全脚着地,两腿自然靠拢;收腹、立腰、挺胸,肩平,上身靠椅背;上臂下垂,两手五指并拢自然放于两大腿上;头正,下颌微收,眼睛平视;上身与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