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来源 :下一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yi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之下,学生不仅要学习较为复杂的知识,同时也会建立完善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而在后疫情时代之下,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需要家长和学校引入家校共育的教学机制,才能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家校共育;心理健康
  一、后疫情时代的特点
  在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疫情,让2亿多学生进入了居家学习状态,这也对我国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而在我国新冠疫情阻击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今天,多种疫情反复的问题也宣示着抗疫没有结束,疫情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尤其是在国际化疫情控制形式不够明朗的今天,说明了我国正式进入到后疫情时代[1]
  新冠疫情让我们明确的认识到教育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发挥合力,而教育的本质也并不仅仅是在意识层面传递知识,同时也要维护学生的情感观念、态度意识和价值观念。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并非是线上教育就能实现,还需要家庭与学校有机结合,达到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教育要求。线上教育只能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辅助,难以替代人与人的交流,而在后疫情时代之下,学生随时可能需要面临线上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家校共育也就成为了全新的教育模式。
  而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通过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学生不同的阶段和特点,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加以全面培养,切实的提升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在后疫情时代之下,我国对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力度在不断提升,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机构也在探索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方法和对策。然而后疫情时代,学校与学生的联系紧密程度有所下降,学校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往往无法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要求,这也就要求学校能够与学生家庭构建出更加紧密的联系,将心理健康教育覆盖到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确保家庭教育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能够形成优势互补的机制,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得到全面满足。
  二、后疫情时代家校共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一)不断开展家校共育的相关活动
  在突发的疫情面前,很多高中生经过长达一学期的居家学习,其对于学习的态度和认知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而再次踏入高中校园,在面对与线上学习截然不同的模式,学生的心理落差较大,往往会产生不适应的感觉,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受到不利的影响。这也就要求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引入家校共育教学活动,并邀请家长参与到高中的主题班会,亲子活动之中,营造良好的家校共育环境,强化学生、教师与家长的情感交流,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保障。
  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具有本校特色的节日联欢活动,在元旦之际邀请家长参与到班级联欢会活动,要求家长参观学生的文化表演,并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演出之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家庭与学校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减少疫情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和冲击,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学校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举办的心理健康专家讲座之中,谈谈后疫情时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传递一些心理健康辅导的技巧,从而使家校共育的效力得到充分发挥,推动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与家长全面交流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全面结合,能够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细化,确保学生与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让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得到明确,从而使家庭和学校全面合作,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获取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2]
  突入起来的疫情让高中生只能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而高中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家长在这种情况下也会有着多种的心理负担。作为学校也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于疫情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通过网络建设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让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到网络知识普及,后疫情时代的防疫知识普及,也可以为学生讲解当前国内外防疫的形式,我国新冠疫苗的普及情况,尽快的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家长构建深入交流和沟通的机制,不仅要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对家长进行心理援助,进而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三)在家访工作之中落实家校共育
  在后疫情时代之下,高中教师应该全面总结过去家访工作开展的问题,将家访这一重要的工作进行精细化。首先要与家长进行深入的联系,约定好家庭访问的时间。在家庭访问过程之中,教师要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进行汇报。教师在汇报过程之中应该坚持以表扬为主的原则,对学生的优点进行着重陈述,并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深入发掘,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进行深入分析,并说说后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向。教师也要引导家长说说学生的思想情况和性格特点,着重分析学生的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观察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教育是否与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相符。教师在家庭访问过程之中应该及时与家长交换自己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对发现的问题要加以及时记录,进而提升家庭访问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通过家庭访问工作,教师和家长能够构建有效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也能够为家校共育教学活动的落实提供必要的保障,从而防止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表面化和形式化的问题。
  三、结束语
  在后疫情时代之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着多种问题。而从疫情阶段之下呈现出的多种问题来看,家校共育教学机制是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家校共育教学机制,能够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这也就要求了学校能够分析后疫情时代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冲击,分析当前工作开展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来解决这些问题,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理,为高中生身心健康成长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惠玲. 论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性[J]. 亚太教育,2020(16):179-180.
  [2]劉中强. 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5):98.
  作者简介:贺宗媛,女,汉族,皖滁州,1991.8.30,中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 专业:应用心理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现阶段,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能实现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还能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就业慢的问题。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越来越大,还对人才提出了各种要求,所以强化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甚至能帮助我国建设成人力资源强国。文章首先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随后提出了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建设方法,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
期刊
摘 要:新课标改革落实到教学中来,其实就是要让学生培养一个良好的学习方式,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培养出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要想实现这些,教师就得转变平时填鸭式的教学理念,对于新教材认真分析,仔细研究,找出更高效的教学方式,并且在课堂上尤其要注重如何应用知识,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展开交流,培养发散思维。教育理念的改进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升,不断完善。  
期刊
摘 要: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教育不是灌溉,而是点燃火焰。好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掌握了系统学习的思维和能力就可以主动的进行学习。但是怎样正确认知小学生道德成长的新时代变化的特点,怎样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原则定向,然后让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发展,关心自己的内心世界,在老师的引导下,正确获得价值观念,可以能够拥有道德规范,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学生和老师一起不断探索教育的新途
期刊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厘清其在思政教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对“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论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实现在思政工作中更好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更好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学生的价值引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思政教育;地位和作用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民办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发展,提出关于民办高校过程化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步骤,通过过程化教学改革工作,能够弥补民办高校传统教学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循序渐进、合理推进等方式,提升民办高校教学发展的工作水平。目前民办高校的过程化教学改革工作中还存在着师资队伍、高校生源、课程体系、质量监控等方面的问题,这给强化过程化教学改革水平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民办高校可以在分析过程化教学改革
期刊
摘 要: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迅速取得进展的同时,音乐教育具备的多项功能也开始彰显出来,其所具备的审美、娱乐、文化、德育、心理治愈等多项功能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显示。不过这当中尤其关键的是德育功能。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可以说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往今来都可以看到其具备的德育功能,足可以看出其关键价值。本文站在高校音乐教育的角度,针对其德育功能进行论述,并且针对怎样促使高校音乐教育进一步完善、促使其德育功能全方位
期刊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要加强课程育人,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要贯彻育人的基本理念。本文主要结合高中数学课本就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德育;方法  一、深入挖掘教材  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适度的扩展,结合我国的各项成就、社会生活,同时结合数学史进行德育的渗透。  (一)结合各项成就  社会主义核心
期刊
摘 要:开展问卷调查,利用兰州市某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及数据统计结果,探析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在增强和认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心理分析的同时,就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对策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笔者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兰州市某中学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研
期刊
摘 要: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理念要求“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教师有效学习为中心”,肯定了建设幼儿园园本教研共同体的必要性。下文重点分析幼儿园园本教研共同体构建的主要路径,希望研究观点得到采纳。  关键词:幼儿园;园本教研共同体;建构对策  园本教研强调从幼儿园本位视角出发,以园内幼儿教师作为主体,具体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研究实践活动,园本教研共同体的构建以幼儿教师的自愿参与作为前提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的学生还处于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完善阶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在高职英语课程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正确的世界观,从而实现思想和知识双赢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英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设计  引言:  英语课程是一门人文素质的基础性课程,能够在学习英语单词、语法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到国外不同文化背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