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数感”能否担当数学核心素养之重任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界定尚无定论。采用“二分法”将公认的素养项逐步排除,科学“求核”,确定“数感”为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构建形如“飞行器”式数学学科素养模型,提出“综合数感”。
  一、基于“二分法”视角辨析数学核心素养
  “二分法”,一种认识事物的辩证方法,是在“一分为二”观点指导下认识事物的方法。对“二分法”通俗地理解其实就是一种通过不断的排除不可能的东西,最终找到需要的东西的一种方法,所以可以理解成“排除法”。以“二分法”逐步排除“非核心素养”,那么最后剩下的应该就是处于核心地位的素养——核心素养。
  经过文献整理,笔者认为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数学素养应该就是“十个核心词 抽象”,共11个素养项。如果把这11项都作为数学核心素养显然过于分散且“臃肿”,必须进行“瘦身”,根据“二分法”逐步排除,从而科学地进行“求核”。
  首先排除的是不受专业课程局限的,超越学科功能的素养项,也就是“共通性素养”,包括: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应用意识不是只有数学教育才可培养,任何学科都应该注重“学以致用”。而“创新意识”更是超越学科、超越任何教育时段了。因此,二者必然不能算作数学学科的“核心”。
  “模型思想”是否就是“核心”呢?模型思想并非独立的数学知识板块,可以说是贯穿数学学习始终,但对于人的培养结果来讲模型思想并非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标。模型思想的培养和形成其实综合了各项数学领域或者数学素养。其“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的特性其实就是“应用意识”的培养;“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说明其门槛是“抽象”;“用数学符号”就是要培养“符号意识”;“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数量关系”“结果意义”等关键词表明其对“数感”培养的要求。经过上述解构,“模型思想”就分解到“应用意识”“抽象”“符号意识”“数感”等素养项中。除非分解后的素养项最后被界定为核心素养,否则,“模型思想”就不能居于“核心”地位了。
  在对“模型思想”进行辨析时采用了“分解”的方法,其他几项数学素养还可以结合另一种方法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可称为“化归”,或者说是“合并转化重组”。
  比如“几何直观”,《课标》(2011年版)解释为“主要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如果我们把几何图形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数学符号”,那么,几何直观其实就是“符号意识”。同理,“空间观念”是“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描述现实问题”。说到底,空间观念也是一种数学式的空间感悟。因其借助的是“几何图形”,所以也可以归为“符号意识”一类,但是其“抽象”“推理”的特性还是不能忽视。也就是说空间观念可以分解到“符号意识”“抽象”“推理”三个素养项中。
  再看“数据分析”“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数感”之间的关系。大多数人可能对“数感”的认识有所偏颇,错误地把“数感”与“数字感”等同了。《课标》(2011年版)这样解释: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显然,“数感”所涵盖的意义要远超“数与计算”。而“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对“数感”素养解析的关键词“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不就是“运算能力”吗?类似的,“推理能力”所强调的“借助数学基本思维方式推断某些结果,或通过数学法则等进行证明和计算”等等都是“数感”素养或者“符号意识”素养的直接体现。数学推理最终要落在数或运算符号上,以数学特有的符号简明地反映逻辑思考的过程,数或符号的使用同时也促进推理能力的提升。因此,推理能力也可以归为数感一项。“数据分析观念”是指“收集现实生活中数据并进行分析判断,发现规律或解决现实问题”。数据分析虽然属于统计与概率范畴,是统计的核心。但说到底也是对“数”的分析。无论如何“数据”总是“数”,对数据的收集认识理解分析都是对“数”的认识和感悟,何嘗又不是“数感”呢?至此,“数据分析”“运算能力”“推理能力”都可以归为“数感”一项,只不过这时候“数感”的涵义更加丰富更为立体了。
  而“符号意识”中的“符号”只是工具或手段,真正的用意是“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是要进行“运算与推理”。如果把“数字”也看作一种特殊的数学符号,那么“数感”就是“符号感”。因“符号”在这里必须具有“数学意味”,因此,用“数感”统领二者更为合适。
  经过上面的分解、化归,十一个素养项已经排除了九项,只剩“数感”与“抽象”两项了。只有两项处于学科核心地位自然无可厚非。但是,这两项并非彼此“独立”,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整合为一项。数学中对于抽象的表达,主要是通过数字或数学特征鲜明的符号,抽象就是对“数与形”的抽象。因此,抽象也是人对数字或符号的特殊感悟能力。所以,抽象也可以归到数感和符号感合并延展后的“新数感”项中。
  由此得出结论,数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素养是——数感,也可以说“数感”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基于前文分析,构建形如“飞行器”式数学学科素养模型,如右图。
  二、与时俱进,从“数感”到“综合数感”
  事物总是要发展变化的,数学学习的价值观与人才观也要与时俱进。笔者学习借鉴张奠宙先生的“真善美”论述,在原“数感”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提出“新数感”的概念,将“数学综合数感”简称为“综合数感”。综合数感主要是指“通过对数(符号)与数量、数量关系、空间几何、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提升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及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理解数学文化价值,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和精确性,进而能够喜欢数学、热爱数学,欣赏数学之美。”
  责任编辑韦英哲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总体体现。目前,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总体不高,写作能力不强,严重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总体效果。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的主观因素,有教师、教育环境的客观因素。但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也存在一些误区。本人在多年的语文作文教学实践基础上,就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面存在的误区在这里展开论述,希望对于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一、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的四基不但包括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一理念的修订是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面向全体
学生观是人们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是直接影响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对历史上已有的和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学生观进行系统的梳理、理性的分析,并在此基
文章基于人本主义课程论,在借鉴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与绩效的基础上,结合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实际情况和中学生的实际特点,为更好地探索构建中学体育教学模式提供重要的启发和借鉴
宿舍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学校的精神面貌.宿舍文化对大学生修养有很大影响.当前大学宿舍文化的状况不容乐观,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引起关注.
英语教师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步骤,通过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展开教学科研;通过专家和老教师的辅导和帮助、同事之间的观摩研讨,以及
福建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山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十条措施的通知》,提出通过完善职称评聘体系、强化薪酬保障激励机制等手段,鼓励和引导医生等专业技术人才向边远贫困地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教师要利用适当的机会营造氛围,只有培养学生对读书活动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有看书的欲望,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去。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 巧借课文,激发兴趣  对于平时课外阅读量不多的学生,尤其是对于课堂知识已经深感疲惫的学生,倘若想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留出空间,让学生发现阅读的乐趣,从而激起阅读兴趣。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衣袋》,让学
中学生作文,缺少理性分析,没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固然与以情动人而非以理服人的传统有关,但更与理性分析不被重视的教育现实密不可分。   2019年全国语文高考Ⅰ卷作文题,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面向 “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民生在勤,勤則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传统美德由此备受关注,成为热点,而材料列举的 “我们学习这么忙,劳
依据制度变迁理论和我国历年来工业统计资料,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经济制度变迁的程度及各地区、各区域制度变迁的差异程度进行比较分析,作者认为使用市场化指标体系存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