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降水空间插值方法适用性分析

来源 :气象与减灾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pao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中基于数字高程模型,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插值模型(MLR)和PRISM空间插值方法,并与传统的反距离权重法(IDW)和普通克里金插值法(OK)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江西省5月、7—10月降水量与海拔高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与坡度、坡向无明显相关.2)从插值精度来看,3—9月PRISM和MLR空间插值精度明显优于IDW和OK,冬半年IDW和OK插值精度略高于MLR和PRISM;4种插值方法的年降水量插值精度排序为PRISM>MLR>OK>IDW;PRISM和MLR在高海拔地区的插值精度远高于IDW和OK.3)从插值效果来看,4种插值方法的降水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MLR和PRISM优于IDW和OK.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基础设施的维护需求也逐渐扩大.智能化的维护能够对轨道交通设施进行检测、预测和评估,并按照需求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减低设施的故障率,保障设施的良好运行.文章简述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维护的现状,介绍了智能维护系统,并提出了几种帮助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设施智能维护发展的措施,以构建更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系统,加快城市公共建设的完善,全面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文章以广州市为研究区,应用ArcGIS数据处理软件,基于DEM数据和土地利用调查数据,进行耕地坡度分级技术研究,提出了不改变耕地图斑确定耕地坡度级别的新方法,并构建了耕地坡度分级数据处理模型,使得数据处理流程更清晰,工作更高效.
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孕育出了全球独有的古文献资料,而江西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和农业大省,有关气象灾害的古文献记录较为丰富.江西省气象局搜集省内地方古文献资料,整理得到了《江西省地方志气象资料集》和《江西省地方志气象灾害记载翻译资料汇编》,为进行江西省气候变化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并较好地解决了古文献中未对气象灾害进行定量的问题.目前对鄱阳湖流域千年旱涝序列的研究已经取得一系列成果,说明运用地方古文献研究江西省气候变化是可行的.
基于江苏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文章以江苏省县级以上城市为评价单元,构建“量”“质”“势”三方面的城镇交通优势度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交通网络密度、交通设施影响度和区位优势度加权求和得到江苏省县级以上城镇交通优势度,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状况.研究表明,江苏省县级以上城镇交通优势度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且空间自相关性较强,交通优势度高的区域集中在苏南地区以及长江沿岸的苏中南部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沪宁线和沿江地区;交通优势度低的区域集中在苏北地区的县级城镇,以苏北各市市辖区为中心向四周逐步降低.
针对人工影响天气飞机播云作业效果评估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式FLEXPART-WRF的催化剂催化范围模拟评估方法.以典型催化剂碘化银为例,开发催化剂物理化学特性参数清单模块,结合飞机播云特点和模式源项特点,将飞机不规则线性播撒方式离散化为连续移动点源播撒方式,实现模式对飞机播云的模拟能力.通过对一次飞机播云作业的模拟试验,证实了模拟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利用1961—2020年江西省8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日雨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年最大值法以及耿贝尔Ι型极值分布理论,对江西年平均暴雨日数、暴雨降水量、暴雨贡献率、暴雨强度等的变化特征以及不同重现期的降水极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江西各地年均暴雨日数呈西南向东北递增分布;大部分地区年暴雨日数呈增加趋势,并呈现西部和南部增加略慢,东部和东北部快速增加态势;尤其是江西东北地区既是暴雨高发中心,同时也是暴雨日数增长中心.2)江西各地年平均暴雨降水量和暴雨贡献率均呈东北多、西南少分布;景德镇和上饶为暴雨降水
利用气象观测、高分辨率城市地理信息、卫星遥感反演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基于水平风速、混合层高度及地表粗糙度长度指标,利用等权重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几何间隔分级法,开展了石家庄市风环境容量指标和区划研究,得到风环境容量指数分级阈值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石家庄市水平风速和大气混合层高度均由西部山区向东南部平原逐渐降低,在西南部山区存在一个高值区,在东南部平原存在一个低值区,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和日变化特征;石家庄市区和西部山区地表粗糙度长度较大,平原地区较小;风环境容量指标分为低值区、次低值区、中等区、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黄山地区1961—2019年冬季(上年12月至2月)连阴雨气候特征以及2019年异常个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黄山地区冬季连阴雨期间多年平均降水量184 mm,连阴雨日数28d,降水日数24 d,日照时数15 h;冬季连阴雨降水量、连阴雨日数和降水日数的年代际分布特征具有较好一致性;冬季连阴雨降水量西南部多、东北部少,连阴雨日数和降水日数中南部多、西北部及东部少,日照时数均较少.2)2019年冬季连阴雨过程的降水量、连阴雨日数和降水日数均为1962年
利用1989—2018年江西省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江西盛夏高温气候时空变化特征,绘制了避暑区划图,对避暑资源进行了研究评价.结果表明:2003年江西省高温天气出现了一个跳跃性的增长,1989—2002年高温日数平均为9.7 d,2013—2018年高温日数平均为22.1 d,增长了12.4 d.抚州市和上饶市分别有一个高温天气易发中心,鄱阳湖区和赣南南部山区则是高温天气的低发区;周边环山地区盛夏平均气温均在28℃以下,其覆盖面积约占江西省总面积的28.1%;盛夏平均最高气温在31℃以下的地区占全省面积的7
农业巨灾保险可有效分散灾害的风险,气象灾害是造成农业巨灾的主要灾害之一,因此设计合理的气象灾害保险指数可为农业巨灾保险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利用赣州市17个县(市、区)国家气象站1981—2020年和区域气象站2011—2020年观测资料,结合赣州气候以及气象灾害出现特点,经专家咨询和调研,确定暴雨、冰霜冻害、干旱和大风等4种气象灾害作为赣州农业巨灾保险的气象灾种.根据不同灾害出现的气候概率以及投保单位的要求,设计了赣州农业巨灾保险不同等级的气象灾害指数,并确定农业巨灾保险气象灾害赔付的触发概率范围为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