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分析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困境,运用发展经济学中的“资源诅咒”理论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
境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可能形成其点源型发展类型,并导致发展失衡甚至全面
崩溃;发展过程中的“挤出效应”导致其缺乏创新,逐渐僵化;因利益关系而出现寻租和腐败现象,从而致使
民族传统体育的制度弱化。要破除“资源诅咒”现象,需要在文化自觉基础上进行自我更新、加强制度建设并
提供民族传统体育展示与交流的机会和平台。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诅咒;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6-0017-04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
富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和内容。研究表明:我国
专家、学者们迄今已收集到汉族传统体育项目300多
条,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670条,如此丰富的
体育资源,本应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体育文化
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实际上,在西方体育文化冲
击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面对强势文化,受到严峻
的考验,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步履维艰”,甚
至“在西方强势体育的冲击下,继承发展了几千年传
统文化的庞大民族传统体育体系逐渐分崩离析。”
学者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困境除受西方体育
文化冲击的原因外,还是“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
社会基础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中逐渐消蚀”
的结果。而本研究感兴趣的是: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
丰富性是否也是导致其困境的原因之一?经济学中的
“资源诅咒”理论是否可以合理解释民族传统体育发
展中的困境?
1 资源诅咒理论及其基本观点
资源诅咒作为现代发展经济学的概念之一,是美
国经济学家奥蒂(Auty)于1993年首次正式提出的。
传统观念认为:自然资源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
要基础,自然资源应对经济增长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白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部
分经济学家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许多资源充
裕的国家,其经济增长速度和绩效却远不如资源匮乏
的国家。此即“资源诅咒”现象。
学者对“资源诅咒”现象主要有如下解释:(1)“中
心——外围”论。该理论认为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占据
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与处于外围的发展中国家进行
不平等交换,以外围国家为代价来获得中心国家的发
展;(2)经济类型论。认为资源的经济类型有点源
型经济与发散性经济之分。前者指国家经济发展依赖
某几类资源,而后者则强调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前者
导致了经济发展受阻;(3)挤出效应。由于拥有了
丰富的资源,教育投入的产出效果不明显,从而使接
受教育、基础创新及资本投资的意愿降低,从而使人
力资源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影响经济的长期发展;(4)
制度机制。认为自然资源通过寻租、引发腐败等对本
国的制度质量产生侵蚀,而使经济发展遭遇阻力。
资源诅咒理论不仅可以用来分析自然资源,同样
也可以分析民族传统体育这种文化资源。我们尝试分
别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点源型或发散型)、挤
出效应和制度原因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
所遭遇的困境。
2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资源诅咒”现象
2.1 点源型发展模式
“点源型经济”是经济学家Murshed提出的概念,
他认为资源诅咒的本质不在资源丰裕度本身,而在于
资源的经济类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将其经济发
展单纯依赖少数资源的生产和出口,那么其经济模式
就是点源型经济模式。由于依赖,该国或地区资本、
技术和人力都向该资源倾斜和集中,从而使其他产业
部门由于得不到各种支持而衰减、弱化。在该资源本
身处于繁荣阶段时,其负面影响往往不被发现,但当
资源的繁荣有朝一日因各种原因而逝去,必将使该国
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遭到致命打击。
按照这种思路去思考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
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意或无
意地在执行着点源型发展模式。在众多的民族传统体
育项目中,最受重视的是武术、气功及舞龙舞狮、龙
舟等少数几个项口,尤其是少林武术、气功和太极拳,
而多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则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由
于在技击、健身和娱乐方面具有其特殊功能,看重某
个或某几个体育项目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是“过多
依赖”和项目的“单一类型”。过多倚重某个或某些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会使资金投入、技术手段和人力
资源过多流入这些项目领域,从而使其他体育项目被
边缘化,导致其市场萎缩甚至消失,这不是危言耸听,
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同时,所倚重的现有项目假如 因为各种必然或偶然原因而失去其繁荣的一面,将会
对整个民族传统体育产生致命影响。
2.2 发展中的挤出效应
由于自然资源的丰裕,并不需要过多的后期人为
努力,可能会使人漠视甚至挤出某些刺激经济发展的
重要因素(如教育、投资和创新等),从而使该国家
或地区的长期经济发展失去持续动力。这种情况同样
会在民族传统体育身上发生。
如前所述,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成百上千种,甚至
可能更多,加上其中不同的流派、玩法和不同时代的
注解、说明,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不可谓不丰富。不
少民族传统体育的锻炼和学习在习练者很小的时候就
进行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知识和该项目以外的
知识技能的学习。且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民族
传统体育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较少,甚至在个别民
族传统体育(如武术)中曾还存有门户之见,不同流
派可能会相互防范和攻击,更别说交流提高了。
项目的多样性、形式和方法的固有化,使民族传
统体育的练习者只需要听师傅的话,认真练习,在通
过师傅考核后如能到的师傅的真传,他就可以真正掌
握这门传统体育技艺。这种情况下,外来的文化知识
的教育便是多余的。加上不少民族传统体育本身主要
在农村地区流传,练习者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机会和
动机就更小。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传承人
和练习者不断突破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瓶颈,通过
理论和技术创新,使民族传统体育能够不断适应新
时代的需要,甚至创造出新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来。
如现代武学大师王芗斋初学形意拳,得其师郭云深亲
传。后来感于当时花式武术的积重难返,创立大成拳;
台湾地区民间艺人将传统和现代衔接,创造出深受台
湾青少年喜爱的“雷音三太子”这样的体育项目来,
并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进行表演。但是,
总体来看,在长期传承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逐渐模
式化,创新严重不足。加上部分传承人和练习者对知
识教育的忽视,缺乏创新动力与能力,甚至将创新看
作是“背叛师门”、“背经离道”,从而使民族传统
体育越来越僵化,缺乏活力。
民族传统体育的丰裕性不仅通过忽视教育和创新
而挤出人力资源的投资,而且会挤出不受重视的民族
传统体育项目。在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前面所
提及的武术、气功等)风光无限的同时,部分项目(如
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日渐消亡,这种两极
分化现象最终将使民族传统体育本身失去生机和活
力。
2.3 发展中的制度弱化
在对资源诅咒问题的近期研究中,制度机制越来
越受到重视。该观点认为:丰裕的自然资源由于其利
润空间的吸引,会导致腐败和寻租等行为,从而弱化
制度质量,阻碍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中的寻租类似于亲情寻租:即利用
自身的特殊身份(如血缘或师门关系),影响民族传
统体育传承人(掌门人)的权力行使,或直接寻求在
该项目发展过程中的某种控制权。这样或者造成决策
者的决策行为受到外在因素干扰而失误,或者造成其
他行为人的办事效率下降。因为利益关系的影响,会
在民族传统体育的项口传承人周围产生不同的利益群
体,各自凭借其特殊的师门或血缘关系去谋求权力和
利益。这样就造成体育项口运行成本增高,出现资源
诅咒现象。由于关系的复杂性和多个利益集团的存在,
可能造成圈子中关系稍远的项目运行具体责任人对一
些非正常现象漠然视之、明哲保身,从而使民族传统
体育的发展受阻。
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人”个人利益、获
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权对项口本身的利益具有
巨大作用,加上评定“传承人”、授权项目推广的过
程可能出现不规范行为,“寻租”和腐败就会产生。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社团发展缓慢,力量较弱且较分散,
不能形成有效合力以实现共同目标,长期形成的体育
社团官民二重性和政府机关存在的效率低下和人情世
故,使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关系可能呈现不透明甚至
不可信的特点,使社会制度较差,影响了民族传统体
育的社会形象。
3 破除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诅咒”的思考
“资源诅咒”并非不可避免,这在经济领域已得
到证明。民族传统体育要避免和破除“资源诅咒”现象,
需要在认真审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建设,
通过扩大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交流来促进共同繁荣。
3.1 经过文化自觉,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改造
文化自觉是指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不
仅了解她的不足,还要清楚她的价值。任何文化都有
其特定的生存环境,都是长期历史选择的结果,也都
需要随着历史和社会发展进行变革和转型。但这种变 革和转型不是跟着感觉走,更不是被西方牵着鼻子走。
在文化领域没有绝对的普适价值,对强势体育文化的
刻意模仿,等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杀。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民族传统体育项口过多,
分类过细,容易出现“资源诅咒”现象。江户时代末
期,日本柔术流派多达179种,庞杂的流派和体系并
未带来其繁荣,“资源诅咒”反而造成其推行困难。
现代柔术之父嘉纳治五郎经过总结原理、删繁就简,
使改造后的日本柔术重新获得社会承认并最终进入奥
运会。时至今日,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外环境已经发
生了重要变化,“我们不应渴求历史上创造出的民族
传统体育能适应不同社会的需要,而应针对不同社会
需求而对民族体育文化做出调整。”如台湾民间对
传统阵头“太子爷”的改造,使充满宗教色彩的“傩
舞”变成充满现代摇滚色彩的“电音三太子”,得到
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并曾荣登上中央电视台的舞台,实
现了其宗教功能到健身娱乐功能的转变。这种对民族
传统体育的改造,体现出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我们有能力、有智慧使民族传统体育的“神”和“魂”
传承下去。
3.2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制度建设
经济学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民主制度相对较差
的国家,自然资源倾向于诱发腐败,从而拖累经济增
长。为避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腐败和寻租现象,
就有必要建立严谨的管理制度和开放的交流政策,从
而消除资源的负面效应。
同时,通过制度建设,鼓励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教
育和创新投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人力资源建设,
消除“挤出效应”的消极作用。鼓励民族传统体育的
全面发展,避免对某个或某几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
过多依赖,使民族传统体育能得到整体进步。
3.3 提供民族传统体育交流与展示的真正机会和平台
多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缺少的就是展示自身魅力
的机会和平台。正是由于缺少展示的机会和自身封闭
性,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随着观众的渐行渐远,在
类似神枪沙子龙“不传,不传”的拒绝声中,正逐渐
淡出人们的视野。还有少数项目沦落到为地方政府增
加旅游收入而进行“街头卖艺”的工具。表面上看似
乎得到了展示机会,可在商业利益驱动下,所表演的
民族传统体育项口早失去了其应有的韵味和“精、气、
神”。因此,提供一个专门的能让各民族传统体育展
示和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十分重要。
项目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展示和交流的前提,中
国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出富于地方和民族色
彩的体育项目,而且创造了很多形式相近、方法类似
的项目。以最简单的儿童游戏为例:和我国南北各地
汉族儿童喜爱的“老鹰捉小鸡”相似,新疆柯尔克孜
族有“老鹰吃仙鹤”的游戏,广西仫佬族有“凤凰护
蛋”游戏,类似的还有山东的“马虎叼羊”、台湾的“围
虎陷”等。相似性提供了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较、
借鉴的基础,而差异性则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展示和
交流的内容。举办民族传统体育交流和展示活动一方
面需要体育和文化管理部门的积极策划,另一方面也
需要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配合和支持。民族传
统体育之间的交流和展示,不应以决出“胜负强弱”
的某某运动会面目出现,而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参与,
各展风采,通过“美人所美”和“各美其美”,达到“美
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民族传统体育共同繁荣的目的。
4 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原因
造成的,我们不能一味抱怨外在的“体育全球化”的
冲击,而是要积极从自身找问题。“周虽旧邦,其命
维新”,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期要获得进一步发展,
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破除“资源诅咒”现象。这种创
新不仅体现在动作技能本身的改造上,还体现在制度
建设上,也体现在传播方式的改革中。我们相信,有
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将经过
创新而在新时期重新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董国瑞,黄力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及走向
世界的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1):
22-26.
[2]李荣芝,虞重干.体育全球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
育传承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4):84-
87.
[3]邱丕相.从历史与现状探析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
发展[J].体育学刊,2008,15(2):91-94.
[4]谭华.体育全球化语境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
命运——以中华武术为例[C].国际人类学与民
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体育人类学专题
会议论文集,2009.
[5]孙永平,赵锐.“资源诅咒”悖论国外实证研
究的最新进展及其争论[J].经济评论,2010(3):
124-128.
[6]谢继文.“资源诅咒”国外研究综述[J].经济理
论与经济管理,2010(9):35-40.
[7]韩和元.我们没有阿凡达:中国软实力危机[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49.
[8]娄章胜,袁校卫,王振杰.体育全球化视野下民
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J].体育学刊,2008,15
(12):88-91.
[9]国伟,田维华.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
和发展[J].体育学刊,2009,16(9):98-101.
[10]齐义军.“资源诅咒”制度传导机制研究述评[J].
前沿,2011(3):106-109.
[11]郑旭旭,袁镇澜.从术至道:近代日本武术发
展轨迹[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100.
[12]余学好.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及现代化[J].
体育学刊,2004,1l(3):54-57.
[13]孙永平,赵锐.“资源诅咒”悖论国外实证研
究的最新进展及其争论[J].经济评论,2010(3):
124-128.
境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可能形成其点源型发展类型,并导致发展失衡甚至全面
崩溃;发展过程中的“挤出效应”导致其缺乏创新,逐渐僵化;因利益关系而出现寻租和腐败现象,从而致使
民族传统体育的制度弱化。要破除“资源诅咒”现象,需要在文化自觉基础上进行自我更新、加强制度建设并
提供民族传统体育展示与交流的机会和平台。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诅咒;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6-0017-04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
富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和内容。研究表明:我国
专家、学者们迄今已收集到汉族传统体育项目300多
条,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670条,如此丰富的
体育资源,本应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体育文化
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实际上,在西方体育文化冲
击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面对强势文化,受到严峻
的考验,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步履维艰”,甚
至“在西方强势体育的冲击下,继承发展了几千年传
统文化的庞大民族传统体育体系逐渐分崩离析。”
学者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困境除受西方体育
文化冲击的原因外,还是“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
社会基础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中逐渐消蚀”
的结果。而本研究感兴趣的是: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
丰富性是否也是导致其困境的原因之一?经济学中的
“资源诅咒”理论是否可以合理解释民族传统体育发
展中的困境?
1 资源诅咒理论及其基本观点
资源诅咒作为现代发展经济学的概念之一,是美
国经济学家奥蒂(Auty)于1993年首次正式提出的。
传统观念认为:自然资源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
要基础,自然资源应对经济增长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白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部
分经济学家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许多资源充
裕的国家,其经济增长速度和绩效却远不如资源匮乏
的国家。此即“资源诅咒”现象。
学者对“资源诅咒”现象主要有如下解释:(1)“中
心——外围”论。该理论认为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占据
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与处于外围的发展中国家进行
不平等交换,以外围国家为代价来获得中心国家的发
展;(2)经济类型论。认为资源的经济类型有点源
型经济与发散性经济之分。前者指国家经济发展依赖
某几类资源,而后者则强调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前者
导致了经济发展受阻;(3)挤出效应。由于拥有了
丰富的资源,教育投入的产出效果不明显,从而使接
受教育、基础创新及资本投资的意愿降低,从而使人
力资源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影响经济的长期发展;(4)
制度机制。认为自然资源通过寻租、引发腐败等对本
国的制度质量产生侵蚀,而使经济发展遭遇阻力。
资源诅咒理论不仅可以用来分析自然资源,同样
也可以分析民族传统体育这种文化资源。我们尝试分
别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点源型或发散型)、挤
出效应和制度原因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
所遭遇的困境。
2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资源诅咒”现象
2.1 点源型发展模式
“点源型经济”是经济学家Murshed提出的概念,
他认为资源诅咒的本质不在资源丰裕度本身,而在于
资源的经济类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将其经济发
展单纯依赖少数资源的生产和出口,那么其经济模式
就是点源型经济模式。由于依赖,该国或地区资本、
技术和人力都向该资源倾斜和集中,从而使其他产业
部门由于得不到各种支持而衰减、弱化。在该资源本
身处于繁荣阶段时,其负面影响往往不被发现,但当
资源的繁荣有朝一日因各种原因而逝去,必将使该国
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遭到致命打击。
按照这种思路去思考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
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意或无
意地在执行着点源型发展模式。在众多的民族传统体
育项目中,最受重视的是武术、气功及舞龙舞狮、龙
舟等少数几个项口,尤其是少林武术、气功和太极拳,
而多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则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由
于在技击、健身和娱乐方面具有其特殊功能,看重某
个或某几个体育项目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是“过多
依赖”和项目的“单一类型”。过多倚重某个或某些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会使资金投入、技术手段和人力
资源过多流入这些项目领域,从而使其他体育项目被
边缘化,导致其市场萎缩甚至消失,这不是危言耸听,
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同时,所倚重的现有项目假如 因为各种必然或偶然原因而失去其繁荣的一面,将会
对整个民族传统体育产生致命影响。
2.2 发展中的挤出效应
由于自然资源的丰裕,并不需要过多的后期人为
努力,可能会使人漠视甚至挤出某些刺激经济发展的
重要因素(如教育、投资和创新等),从而使该国家
或地区的长期经济发展失去持续动力。这种情况同样
会在民族传统体育身上发生。
如前所述,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成百上千种,甚至
可能更多,加上其中不同的流派、玩法和不同时代的
注解、说明,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不可谓不丰富。不
少民族传统体育的锻炼和学习在习练者很小的时候就
进行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知识和该项目以外的
知识技能的学习。且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民族
传统体育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较少,甚至在个别民
族传统体育(如武术)中曾还存有门户之见,不同流
派可能会相互防范和攻击,更别说交流提高了。
项目的多样性、形式和方法的固有化,使民族传
统体育的练习者只需要听师傅的话,认真练习,在通
过师傅考核后如能到的师傅的真传,他就可以真正掌
握这门传统体育技艺。这种情况下,外来的文化知识
的教育便是多余的。加上不少民族传统体育本身主要
在农村地区流传,练习者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机会和
动机就更小。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传承人
和练习者不断突破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瓶颈,通过
理论和技术创新,使民族传统体育能够不断适应新
时代的需要,甚至创造出新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来。
如现代武学大师王芗斋初学形意拳,得其师郭云深亲
传。后来感于当时花式武术的积重难返,创立大成拳;
台湾地区民间艺人将传统和现代衔接,创造出深受台
湾青少年喜爱的“雷音三太子”这样的体育项目来,
并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进行表演。但是,
总体来看,在长期传承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逐渐模
式化,创新严重不足。加上部分传承人和练习者对知
识教育的忽视,缺乏创新动力与能力,甚至将创新看
作是“背叛师门”、“背经离道”,从而使民族传统
体育越来越僵化,缺乏活力。
民族传统体育的丰裕性不仅通过忽视教育和创新
而挤出人力资源的投资,而且会挤出不受重视的民族
传统体育项目。在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前面所
提及的武术、气功等)风光无限的同时,部分项目(如
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日渐消亡,这种两极
分化现象最终将使民族传统体育本身失去生机和活
力。
2.3 发展中的制度弱化
在对资源诅咒问题的近期研究中,制度机制越来
越受到重视。该观点认为:丰裕的自然资源由于其利
润空间的吸引,会导致腐败和寻租等行为,从而弱化
制度质量,阻碍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中的寻租类似于亲情寻租:即利用
自身的特殊身份(如血缘或师门关系),影响民族传
统体育传承人(掌门人)的权力行使,或直接寻求在
该项目发展过程中的某种控制权。这样或者造成决策
者的决策行为受到外在因素干扰而失误,或者造成其
他行为人的办事效率下降。因为利益关系的影响,会
在民族传统体育的项口传承人周围产生不同的利益群
体,各自凭借其特殊的师门或血缘关系去谋求权力和
利益。这样就造成体育项口运行成本增高,出现资源
诅咒现象。由于关系的复杂性和多个利益集团的存在,
可能造成圈子中关系稍远的项目运行具体责任人对一
些非正常现象漠然视之、明哲保身,从而使民族传统
体育的发展受阻。
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人”个人利益、获
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权对项口本身的利益具有
巨大作用,加上评定“传承人”、授权项目推广的过
程可能出现不规范行为,“寻租”和腐败就会产生。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社团发展缓慢,力量较弱且较分散,
不能形成有效合力以实现共同目标,长期形成的体育
社团官民二重性和政府机关存在的效率低下和人情世
故,使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关系可能呈现不透明甚至
不可信的特点,使社会制度较差,影响了民族传统体
育的社会形象。
3 破除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诅咒”的思考
“资源诅咒”并非不可避免,这在经济领域已得
到证明。民族传统体育要避免和破除“资源诅咒”现象,
需要在认真审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建设,
通过扩大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交流来促进共同繁荣。
3.1 经过文化自觉,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改造
文化自觉是指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不
仅了解她的不足,还要清楚她的价值。任何文化都有
其特定的生存环境,都是长期历史选择的结果,也都
需要随着历史和社会发展进行变革和转型。但这种变 革和转型不是跟着感觉走,更不是被西方牵着鼻子走。
在文化领域没有绝对的普适价值,对强势体育文化的
刻意模仿,等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杀。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民族传统体育项口过多,
分类过细,容易出现“资源诅咒”现象。江户时代末
期,日本柔术流派多达179种,庞杂的流派和体系并
未带来其繁荣,“资源诅咒”反而造成其推行困难。
现代柔术之父嘉纳治五郎经过总结原理、删繁就简,
使改造后的日本柔术重新获得社会承认并最终进入奥
运会。时至今日,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外环境已经发
生了重要变化,“我们不应渴求历史上创造出的民族
传统体育能适应不同社会的需要,而应针对不同社会
需求而对民族体育文化做出调整。”如台湾民间对
传统阵头“太子爷”的改造,使充满宗教色彩的“傩
舞”变成充满现代摇滚色彩的“电音三太子”,得到
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并曾荣登上中央电视台的舞台,实
现了其宗教功能到健身娱乐功能的转变。这种对民族
传统体育的改造,体现出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我们有能力、有智慧使民族传统体育的“神”和“魂”
传承下去。
3.2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制度建设
经济学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民主制度相对较差
的国家,自然资源倾向于诱发腐败,从而拖累经济增
长。为避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腐败和寻租现象,
就有必要建立严谨的管理制度和开放的交流政策,从
而消除资源的负面效应。
同时,通过制度建设,鼓励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教
育和创新投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人力资源建设,
消除“挤出效应”的消极作用。鼓励民族传统体育的
全面发展,避免对某个或某几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
过多依赖,使民族传统体育能得到整体进步。
3.3 提供民族传统体育交流与展示的真正机会和平台
多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缺少的就是展示自身魅力
的机会和平台。正是由于缺少展示的机会和自身封闭
性,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随着观众的渐行渐远,在
类似神枪沙子龙“不传,不传”的拒绝声中,正逐渐
淡出人们的视野。还有少数项目沦落到为地方政府增
加旅游收入而进行“街头卖艺”的工具。表面上看似
乎得到了展示机会,可在商业利益驱动下,所表演的
民族传统体育项口早失去了其应有的韵味和“精、气、
神”。因此,提供一个专门的能让各民族传统体育展
示和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十分重要。
项目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展示和交流的前提,中
国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出富于地方和民族色
彩的体育项目,而且创造了很多形式相近、方法类似
的项目。以最简单的儿童游戏为例:和我国南北各地
汉族儿童喜爱的“老鹰捉小鸡”相似,新疆柯尔克孜
族有“老鹰吃仙鹤”的游戏,广西仫佬族有“凤凰护
蛋”游戏,类似的还有山东的“马虎叼羊”、台湾的“围
虎陷”等。相似性提供了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较、
借鉴的基础,而差异性则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展示和
交流的内容。举办民族传统体育交流和展示活动一方
面需要体育和文化管理部门的积极策划,另一方面也
需要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配合和支持。民族传
统体育之间的交流和展示,不应以决出“胜负强弱”
的某某运动会面目出现,而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参与,
各展风采,通过“美人所美”和“各美其美”,达到“美
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民族传统体育共同繁荣的目的。
4 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原因
造成的,我们不能一味抱怨外在的“体育全球化”的
冲击,而是要积极从自身找问题。“周虽旧邦,其命
维新”,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期要获得进一步发展,
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破除“资源诅咒”现象。这种创
新不仅体现在动作技能本身的改造上,还体现在制度
建设上,也体现在传播方式的改革中。我们相信,有
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将经过
创新而在新时期重新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董国瑞,黄力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及走向
世界的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1):
22-26.
[2]李荣芝,虞重干.体育全球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
育传承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4):84-
87.
[3]邱丕相.从历史与现状探析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
发展[J].体育学刊,2008,15(2):91-94.
[4]谭华.体育全球化语境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
命运——以中华武术为例[C].国际人类学与民
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体育人类学专题
会议论文集,2009.
[5]孙永平,赵锐.“资源诅咒”悖论国外实证研
究的最新进展及其争论[J].经济评论,2010(3):
124-128.
[6]谢继文.“资源诅咒”国外研究综述[J].经济理
论与经济管理,2010(9):35-40.
[7]韩和元.我们没有阿凡达:中国软实力危机[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49.
[8]娄章胜,袁校卫,王振杰.体育全球化视野下民
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J].体育学刊,2008,15
(12):88-91.
[9]国伟,田维华.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
和发展[J].体育学刊,2009,16(9):98-101.
[10]齐义军.“资源诅咒”制度传导机制研究述评[J].
前沿,2011(3):106-109.
[11]郑旭旭,袁镇澜.从术至道:近代日本武术发
展轨迹[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100.
[12]余学好.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及现代化[J].
体育学刊,2004,1l(3):54-57.
[13]孙永平,赵锐.“资源诅咒”悖论国外实证研
究的最新进展及其争论[J].经济评论,2010(3):
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