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为核心目标”,而语文教材根据“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分为五个必修模块。我认为若能以阅读为基础,以表达为延伸;以阅读为起点,以表达为提高,组织课堂内外活动,做到鱼渔俱授,对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立足教材,引导阅读,拓宽视野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学生进行阅读,犹如跟着作者去旅行。学生阅读过程即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过程。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拓展延伸,可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更好认识自然、发现生活、了解世界。
1. 查阅资料,丰富阅读
优秀的书籍可为学生提供阅读内容,也能丰富教学资源。如讲《黄山记》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山的资料,包括作品、诗句、片段等,作为预习作业,并做好摘录,在课堂进行交流。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收集了很多关于黄山四绝(泉、云、石、松)的片断、诗句,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目标去阅读,既能立足教材展开教学活动,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探讨交流,提高鉴赏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针对同一问题,共享阅读资源,听取不同的观点,丰富学生的知识。如上《黄山记》时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片断、诗句进行分组交流,再引导学生重点鉴赏有关云海、日出的佳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黄山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日出时那瞬息万变的特点。最后老师的总结点评,既能激活课堂,又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延伸课外,积累素材
课外是课堂的补充与提升。在学习基础上,老师可推荐学生继续阅读有关描写自然景观的作品,以阅读笔记的形式写心得体会或描述景观特点,其中学生仅对云雾的描写就有:轻纱似的雾,秀美的霞,苍劲有力的卷云,学生还能写出云的气质,雾的生命力。
立足教材內容,能让课内带动课外,课外补充、提升课内。学生带着任务阅读,拓宽了视野,收集资料,积累素材,为提高表达能力打下夯实的基础,这样做到鱼渔俱授,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立足教材,培养学生写作技能
农村学生受活动空间、生活经验、教育资源的限制,缺乏应有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辨力,作文内容空洞无物,与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灵活、有个性、有创新的表达相距甚远,借鉴语文教材中丰富的素材、灵活的技巧,能很好解决这一“无米之炊,无技可施”的难题。
1.培养观察能力
感悟自然、亲近社会、关注生活等主题是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历年高考作文也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关注社会生活,写身边事,抒自己情。因此教学需立足教材,培养学生观察、质疑的能力。
《项链》一文对玛蒂尔德的肖像及生活状况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组织学生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人物、体察生活的能力。通过课堂的学习,可以布置学生描写人物肖像,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当学生有了新认识、新发现时,就已经达到教学目的。
生活处处是题材,当学生能体会到人物、社会的朝夕变化时,何难“无米之炊”。同样自然处处有美景,青山绿水、乱石惊涛、落霞孤鹜等都能给人美感。助残扶弱、礼让解囊等都能给人以美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奠定基础。
2.培养想象能力
文学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学生阅读过程,就必须调动自己的想象力。特别是古诗文,语言精炼含蓄,跳跃性强,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学中可灵活运用教材,对诗文内容进行发挥、补充。如教《蜀道难》可引导学生根据部分内容画画,画远景:起伏的山峦、接天的云峰;抓特写:绝壁枯松、万壑转石、争喧飞瀑等。再引导学生体会枯松倒挂峭壁的画面,倾听乱石滚滚、激流直下的声响……既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进行模仿,学生也能发挥视、听、触觉等的作用,展开想象,进行再造。如学生写家乡:“ 阳光明媚时,湛蓝的天空一泻千里,微风徐徐,茶树的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窃窃私语;微风中飘来一阵阵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那是家乡的气息”。学生通过想象、联想写出具有乡村特色的景象。
3.培养思辨能力
优秀的作品能深刻揭示生活,传达经验,不断感染读者的情感,影响读者的思想。教师可利用教材及其它阅读资料,作多角度的辨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如学生对阿Q的形象众说纷纭,“阿Q愚蠢保守、思想落后麻木”“阿Q自尊心强,有革命的意识”“阿Q并不真正理解革命,只是善于投机”。真可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同,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不同,他们把握作品主题的角度就不同。
学生阅读过程,或与作者的情感、观点产生碰撞,形成共鸣;或有自己的认识、感受,经过思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如写家乡,学生会发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认识到变化背后的代价:大量开垦荒地,导致水土流失;个别乡民为提高产品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导致水土严重变质。学生已关注到家乡的环保问题,思辨能力增强,作文主题更加深刻。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只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才能让他们懂得赞美、褒扬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批判、鞭挞现实生活中的假丑恶,使写作的主题更鲜明、更深刻。
三、立足教材,培养学生道德情操
国学经典、名人美篇、诗词歌赋皆是列入高中生阅读的系列,读经典养美德,阅美篇悟世理,诵诗赋陶情操,可见经典美文对学生情感培养、情操的熏陶、人格的塑造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利用好教材,做到鱼渔俱授,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素养。
1.认识自我 肯定价值
农村中学很多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对学习失去信心,并且不能很好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教师可充分发挥语文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我很重要》中,毕淑敏对自己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进行精辟的论述,提出独特见解,教师可借此进行教育,以“眼中的同学或心中的我”为话题进行讨论,肯定学生的优点,让学生明确自我的价值和意义。如《离骚》一文,屈原虽遭贬谪,仍“伏清白以死直”,绝不苟且偷生。虽“九死犹未悔”的坚定信念,他的一身正气无不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可利用这些语句、片段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的教育、引导。
2.健全人格 陶冶情操
人格即人的认知审美、情感气质、德行操守等,健全的人格具有强大的魅力。语文教材所涉及的题材内容、人物形象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教学活动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能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如讲《赤壁赋》,老师可通过分析苏子与客的对话,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的“短暂与永恒”。苏轼被贬黄州,尚且保持平静超然心态,笑对人生逆境。讲授这些内容时适当引导,学生一定能受到启发。还可以通过教学片段,以实例引导。如励志演说家曾庆瑶虽失去双臂,但学会游泳、骑车,曾获得“百花奖”。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都能畅谈自己的看法:“人的美不仅要看美的外表和好的心灵,更应该拥有直面挫折、逆境的勇气。”“人应该要有坚强的意志。”这样立足教材,水到渠成,渗透人格教育,做到鱼渔俱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语文教材中精炼的语言、可感的形象、丰富的情感、鲜明的主题都是进行智育与德育的有效途径。观察自然,关注社会,学习基本的语文技能;认识自我,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立足教材,围绕课程标准,将“阅读鉴赏,交流表达”贯穿到教学活动中,做到鱼渔俱授,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又能健全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一、立足教材,引导阅读,拓宽视野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学生进行阅读,犹如跟着作者去旅行。学生阅读过程即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过程。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拓展延伸,可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更好认识自然、发现生活、了解世界。
1. 查阅资料,丰富阅读
优秀的书籍可为学生提供阅读内容,也能丰富教学资源。如讲《黄山记》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黄山的资料,包括作品、诗句、片段等,作为预习作业,并做好摘录,在课堂进行交流。学生通过书籍、网络收集了很多关于黄山四绝(泉、云、石、松)的片断、诗句,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目标去阅读,既能立足教材展开教学活动,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探讨交流,提高鉴赏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各抒己见,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针对同一问题,共享阅读资源,听取不同的观点,丰富学生的知识。如上《黄山记》时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片断、诗句进行分组交流,再引导学生重点鉴赏有关云海、日出的佳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黄山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日出时那瞬息万变的特点。最后老师的总结点评,既能激活课堂,又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延伸课外,积累素材
课外是课堂的补充与提升。在学习基础上,老师可推荐学生继续阅读有关描写自然景观的作品,以阅读笔记的形式写心得体会或描述景观特点,其中学生仅对云雾的描写就有:轻纱似的雾,秀美的霞,苍劲有力的卷云,学生还能写出云的气质,雾的生命力。
立足教材內容,能让课内带动课外,课外补充、提升课内。学生带着任务阅读,拓宽了视野,收集资料,积累素材,为提高表达能力打下夯实的基础,这样做到鱼渔俱授,真正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立足教材,培养学生写作技能
农村学生受活动空间、生活经验、教育资源的限制,缺乏应有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辨力,作文内容空洞无物,与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灵活、有个性、有创新的表达相距甚远,借鉴语文教材中丰富的素材、灵活的技巧,能很好解决这一“无米之炊,无技可施”的难题。
1.培养观察能力
感悟自然、亲近社会、关注生活等主题是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历年高考作文也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关注社会生活,写身边事,抒自己情。因此教学需立足教材,培养学生观察、质疑的能力。
《项链》一文对玛蒂尔德的肖像及生活状况进行了细致的描写,组织学生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人物、体察生活的能力。通过课堂的学习,可以布置学生描写人物肖像,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当学生有了新认识、新发现时,就已经达到教学目的。
生活处处是题材,当学生能体会到人物、社会的朝夕变化时,何难“无米之炊”。同样自然处处有美景,青山绿水、乱石惊涛、落霞孤鹜等都能给人美感。助残扶弱、礼让解囊等都能给人以美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奠定基础。
2.培养想象能力
文学来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学生阅读过程,就必须调动自己的想象力。特别是古诗文,语言精炼含蓄,跳跃性强,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学中可灵活运用教材,对诗文内容进行发挥、补充。如教《蜀道难》可引导学生根据部分内容画画,画远景:起伏的山峦、接天的云峰;抓特写:绝壁枯松、万壑转石、争喧飞瀑等。再引导学生体会枯松倒挂峭壁的画面,倾听乱石滚滚、激流直下的声响……既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进行模仿,学生也能发挥视、听、触觉等的作用,展开想象,进行再造。如学生写家乡:“ 阳光明媚时,湛蓝的天空一泻千里,微风徐徐,茶树的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窃窃私语;微风中飘来一阵阵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那是家乡的气息”。学生通过想象、联想写出具有乡村特色的景象。
3.培养思辨能力
优秀的作品能深刻揭示生活,传达经验,不断感染读者的情感,影响读者的思想。教师可利用教材及其它阅读资料,作多角度的辨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如学生对阿Q的形象众说纷纭,“阿Q愚蠢保守、思想落后麻木”“阿Q自尊心强,有革命的意识”“阿Q并不真正理解革命,只是善于投机”。真可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同,思考问题的深度、广度不同,他们把握作品主题的角度就不同。
学生阅读过程,或与作者的情感、观点产生碰撞,形成共鸣;或有自己的认识、感受,经过思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想法。如写家乡,学生会发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认识到变化背后的代价:大量开垦荒地,导致水土流失;个别乡民为提高产品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导致水土严重变质。学生已关注到家乡的环保问题,思辨能力增强,作文主题更加深刻。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只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才能让他们懂得赞美、褒扬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批判、鞭挞现实生活中的假丑恶,使写作的主题更鲜明、更深刻。
三、立足教材,培养学生道德情操
国学经典、名人美篇、诗词歌赋皆是列入高中生阅读的系列,读经典养美德,阅美篇悟世理,诵诗赋陶情操,可见经典美文对学生情感培养、情操的熏陶、人格的塑造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利用好教材,做到鱼渔俱授,能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素养。
1.认识自我 肯定价值
农村中学很多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对学习失去信心,并且不能很好地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教师可充分发挥语文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我很重要》中,毕淑敏对自己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进行精辟的论述,提出独特见解,教师可借此进行教育,以“眼中的同学或心中的我”为话题进行讨论,肯定学生的优点,让学生明确自我的价值和意义。如《离骚》一文,屈原虽遭贬谪,仍“伏清白以死直”,绝不苟且偷生。虽“九死犹未悔”的坚定信念,他的一身正气无不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可利用这些语句、片段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的教育、引导。
2.健全人格 陶冶情操
人格即人的认知审美、情感气质、德行操守等,健全的人格具有强大的魅力。语文教材所涉及的题材内容、人物形象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作用。教学活动围绕这些内容展开,能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如讲《赤壁赋》,老师可通过分析苏子与客的对话,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的“短暂与永恒”。苏轼被贬黄州,尚且保持平静超然心态,笑对人生逆境。讲授这些内容时适当引导,学生一定能受到启发。还可以通过教学片段,以实例引导。如励志演说家曾庆瑶虽失去双臂,但学会游泳、骑车,曾获得“百花奖”。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都能畅谈自己的看法:“人的美不仅要看美的外表和好的心灵,更应该拥有直面挫折、逆境的勇气。”“人应该要有坚强的意志。”这样立足教材,水到渠成,渗透人格教育,做到鱼渔俱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语文教材中精炼的语言、可感的形象、丰富的情感、鲜明的主题都是进行智育与德育的有效途径。观察自然,关注社会,学习基本的语文技能;认识自我,健全人格,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立足教材,围绕课程标准,将“阅读鉴赏,交流表达”贯穿到教学活动中,做到鱼渔俱授,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又能健全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