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iao1981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夏末,经过班车一路的颠簸,我到达了香格里拉。
  常年欣赏惯了广西的山水,前往香格里拉这一路上的风景其实并没有给我太大的惊艳,直到路边藏族人民的白塔映入我的眼帘,原本起伏的山峦开始趋于平缓,渐渐变成一望无际的草原,低矮的灌木丛随意分布在草原之上,不高的马与牛三三两两的分布。班车渐渐深入,云层低沉的压下来,或是伏在连绵的山脉上,随着大地的呼吸一同起伏,恍惚间,才意识到自己真的来到了高原之上。
  香格里拉在藏语中是世外桃源的意思,城市中的商业化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在前来迎接的表姐带领下出了客运站,没有想象中三三两两的中年男女在门口摇旗伸手招揽过路的旅客的画面,就这样安安静静地走出了客运站,像是游子归乡般自然。原以为会像丽江一样游人如织的城市,一路走来,马路上的人竟少得有些许冷清,大张旗鼓营业的店铺也不多,大多都矜持地坐落在街边,有的甚至没有开门,若不是身上的薄衫提醒着我现在只是夏末八月,我甚至以为已经到了春节前夕的街道。
  但是路边的景色却没有因为这份冷清的气氛而缩减半分,城市中一栋栋建筑盖住了方才平坦的草原,大片的绿与蓝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灵动而鲜艳的颜色在楼房间上流动,纯度极高的颜色相互交杂着,极红,极蓝,极绿似乎要喷射出来,却又都舒然的融入建筑中,金色的雕饰点缀其间,为活跃跳动的色彩加上了庄重的气息,藏族狂野中又带着对信仰的质朴性情在建筑风格上便已有体现。曾在书上看过一句话“它因华美而矜持,它因富有而远藏”,这句话置于这座神秘悠远的城市也许再合适不过了。
  第二天,表姐开着车带我们前往松赞林寺的路上,同我们聊了许多香格里拉独特而有趣的事情。本身生活在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省份,对于少数民族这一词早已见怪不怪,但是也许是高原与平地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藏族的生活理念以及他们虔诚的宗教信仰带给了我新的冲击,也就使我对这个民族充满了好奇。刚到山脚下时是阴天,云层依旧像昨天一样堆满了天空,但丝毫没有减少伫立于半山之上的松赞林寺耀眼的金光。与其他地方的佛教寺院沉静内敛的建筑风格不同,松赞林寺是庄重而耀眼的,“神圣而辉煌”,初见松赞林寺时这两个词便映入我的脑海。
  跟随寺院内当地讲解的向导,一层层攀爬着石阶,原是并不陡峭的路途,因为在高原的缘故,攀爬也变得有些吃力起来,路上早已习惯了高原气候的向导气定神闲地向我们这群气喘吁吁的游客解说着这座佛寺,解说着他们的民族。将到寺院时,向导把我们领向一个平坦的看台,指着远处半山腰的一片开阔的平地,和我们说那就是藏族一个天葬的地方,之后又向我们叙述起他参加他的外婆天葬的经历,“生于自然,死后就将身体归还于自然。我们向自然索取的,在生命的终点,便用自己回馈自然,这就是我们民族的信仰。”向导一直以平静的口吻叙述着。我望向那片幽绿的开阔的平地,周围树木林立,高原的风往往很大,吹的树木也微微弯腰,流动的绿在风的力量下,竟更显祥和,然而在我们看来十分血腥可怖的一个仪式,就在安详宁静的幽绿的包裹下进行。天葬在藏族人民看来,是灵魂不灭与轮回往复的死亡,是不灭的灵魂与陈旧的躯体的分离,亦是人与自然的一次融合与循环往复。
  我没有宗教信仰,亦不太了解藏族的佛教,就像那位导游说的,“你们来到这里,便是来感受我们民族的氛围,我们并不强求你信仰我们的宗教,和我们拥有相同的理念,但是希望你们能够尊重我们的文化。”我静静的站着,站在这份文化之下,感受它的魅力,它带给我的冲击。“民族文化的魅力”,我第一次深刻的认识到这个词更深层次的意思,香格里拉,我想着表姐在车上同我们闲聊时说的故事,这座城市的经济与科技并不发达,这里的人大多也不会以考上一所多好的大学或是找到一份多好的工作为目标,无论考到多远的地方,最终,他们都会回到这座小小的城市,回到曾经养育他们的故土,继续生活着,直到死去。我初听闻觉得很惊讶,但是又被他们这份對故乡的执着而震撼,以及他们对宗教虔诚的信仰,一般每个家庭都会将家中诞生的第一个男子送往寺庙进修,直至成年。这一些听起来像是所谓“传说中”才会有的事,竟在这个民族间一直代代相承着。这大概是这个民族令我最最敬佩和折服的地方,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和震撼着每一个路过的旅人,民族文化的力量,理应如此。
  参观完古寺后,下山时天上的阴云渐渐散开了,阳光柔和的轻笼住古寺,金色的塑像在阳光下温柔而耀眼,天空是纯净的蓝,静静地衬着金色的屋檐。千百年来,这座古寺就静静地与这一处的天空,这一处的山,这一处的风与河流,一起注视着来往的人群,信徒或旅客,年少或年老,或是已然逝去的灵魂,都接受着他的洗礼与熏陶。
  每一次旅行后,总想着带一些东西回去,是自己来过的证明。可实际上,我们无论带走什么物品,在时间的冲刷下,它们总会失去当初那份新奇。不会褪色的,是我们曾经去过的回忆,是旅途中的新的感受。香格里拉,每一个有目的或无目的而来的人,一定能带回一些超越物质的感受,在潜意识中蕴藏,一代接一代,生生不息,悠然流淌。
  香格里拉,是心中的日月。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3个多小时的颠簸和翻山越岭,就连坐在副驾驶室的女同事,也被折磨得面色苍白,吐得一塌糊涂,让人看了都心疼。这是第一次开车去被人们称之为藤县“西伯利亚”的大黎镇扶贫,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永远烙在我的脑海中。  那是2016年深秋的一个上午,在群山环抱的大黎镇黎田村村委二楼脱贫攻坚指挥部里,我和我的16名队员与其他近百名帮扶队员一起,齐刷刷地观看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讲话,聆听习总记的工作报告。党中央向
期刊
午后,在雨声中蓦然惊醒。窗外的风雨如潮水般涌来,拍打着玻璃窗,窗上的雨水宛如哀戚的泪痕,这哗啦啦的雨声不似大珠小珠落玉盘那般清脆,却似舞台上蹩脚的音响,扰人心绪。我缓步行至桌前,望着桌上热气缭绕的玫瑰花茶,心底渐渐浮出淡淡的喜悦。  微醺的灯光下,玻璃杯中的玫瑰散发着馥郁的芳香,两三朵玲珑的玫瑰花苞在水中轻轻漂浮,层层花瓣紧紧地合拢在一起,娇艳欲滴,恰似一位娇羞妩媚的少女,别有一番韵味。一眼望去杯
期刊
在现代社会里,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各式各样的故事,也会产生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我渴望寻求到一个使我心灵能够平静下来的地方,去思考,去发现生命里的美好。  我常常觉得自己运气不佳,有时倒霉真是一连串地袭来,觉得自己每一件事都干不好,总是状况百出,别人可能想都想不到的事就有可能莫名其妙地发生在我身上,所以我也常常一个人在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想自己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呢,人活着的意
期刊
2019年3月里的一天,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灵川县文协组织会员前往九屋镇东源村委采风,重温当年红军长征之旅。  从灵川县出发,经潭下镇到九屋镇,再往西北沿盘山公路继续前行。道路都是水泥路,不算难行,基本上绕着从才喜界上流下来的东江河左右,溯江而上。这里森林茂密,空气质量高,水质清冽,所以沿途不少村庄建有度假山庄。一路上,大家说说笑笑,談论着与才喜界采风相关的话题,我的思维也逐渐伸发开来。  中学学
期刊
乡村的景象,虽然不是没见过,却也是少见而新鲜的。对于我这样从小生在城市的人来说,总想学着古时文人,踏个青,写个记,然后发个动态,标榜一下自己“好修姱以鞿羁”。只是每每兴致勃勃,又会被第二天早晨的倦意打倒,趴回去玩起了手机。  疫情方才算是过了去,本不应放松警惕,却又赶上清明。对于我家这些重视传统的长辈而言,是多少都要把我拖回去走个形式的。几家亲戚聚着,上山烧了叠纸钱,启了一年不来几次的老屋,在院里
期刊
已然四月天,惊雷早就张扬声势,在惊醒了好几个夜晚后,寒潮在扑朔迷离的诡谲天气中愈发猖狂。一夜间,不少北方城市竟有“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势。南方的夜多少有了些秋天的味道。多想钻到郁达夫的笔端,洞悉他所有的心思,偷师所有的情绪。但我不是郁达夫,我永远都不能够懂他故乡的秋究竟有几般好。眼下这假象的营造,心甘愿圈套,忘记了雨夜入睡的舒适。也难得今夜,如此这般辗转,许是这夜吵闹得只剩下了雨声淅沥,才让人抓住一
期刊
祖父曾是小镇里数一数二的木匠。  祖父家中的大多数家什也都是祖父自己做的。大到衣柜箱桌,精细到犁耙斧柄,甚至门窗,用料虽不是什么名贵的木材,但贵在精细齐全。  我年幼时,父母工作繁忙,我寄住在祖父母家,最喜欢观看的便是祖父的“魔术”———一块块粗糙的木头在祖父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上像变戏法似的变成了一件件木制的精致家什。  祖父是个闲不下来的人,退休回乡了也从不闲着,应着乡亲的请求做些木工活儿。每天清
期刊
生活在岭南二十多年,一直对这片湿热地区的冬天深有感触。  小时候常常从电视上看到,一到冬天,北方就呈现银装素裹的样子,雪花纷纷从天飘下,地面上所有的东西静止一般,时间只在雪花的移动中停留。尤其在外面寒冷之下,暖烘烘的屋里一家人围绕在一旁吃着热腾腾的火锅,成为了阖家团圆的象征。  然而来到岭南,尤其是那些以前从未在南方过冬的人们,便会十分惊讶:“这里的冬天居然不下雪?难怪气候如此温和,树木如此翠丽。
期刊
在这片非洲大草原上,充满了许多活泼的生命力,他们在这片资源丰富的大草原上幸福快乐的生活着。看,一群膘肥体壮的马群,他们正在一条清澈的小溪边品味着甘甜的溪水……  几乎所有的马儿都在享受着大草原的“恩赐”,但却有一匹身材苗小的马驹,正在一块空地上来回地练习如何起飞。他的名字叫卡尔,是一匹活泼可爱的小马驹,长相乖巧的他并没有受到大伙儿的喜爱,马群每次遇见他都会主动避开,看他时的眼神也像是看到怪物一般,
期刊
老人家已是古稀。自湘楚,入越桂,几经周折,身上早已是有了残缺。那些有故事的残缺,寓言性质的残缺,老人家和我,早已是铭记于心了。  老人家的身体上的残缺,在于眼睛。至今,在他的脸颊这面墙垣的右侧,一扇窗,仍旧破碎。老人家曾将眼皮捏起,让我观察。幼时的我,从他的残缺的窗户里看到的只是白茫茫的一片,就像是贴了一个永久的封条,上书“禁止入内”一样。老人家也曾给我讲述过,当年,抗美援越,在一次坦克维修中,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