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心脏磁共振分析

来源 :中国临床新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bull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常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根据病理生理过程:LBBB发生在前,随后引起心脏扩大和心衰的类型称为“LBBB导致心衰”;而心肌病变在前,随后合并出现LBBB的类型称为“心衰导致LBBB”。对于前一类心衰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纠正心脏电传导不同步后可以逆转机械不同步和结构重构,CRT反应好;而对于后一类心衰患者,CRT即使纠正电传导不同步也无法改善心肌病变,CRT反应差。心脏磁共振(CMR)组织追踪成像可识别出“LBBB导致心衰”患者独特的间隔壁反常运动和收缩功能保留的
其他文献
“红医”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培育出的医生的代名词。“精神”可理解为一种信念,红医精神即红色医生精神,有其特殊的内涵,是提升新时代医学生的医德修养不可或缺的营养要素。结合红医精神内涵,发挥红医精神在培养医学生责任意识、指导医学生理论学习和建设高质量医学人才队伍中的引领作用,积极从红医精神的可视化表达、根据医学院校不同课程特点将其结合、开展特色教学实践活动三个融入路径推动精神提升新时代医学生医德修养。
红医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及创建发展人民卫生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形成,是红色基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医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优良的道德资源,其道德品性天然具有革命道德维度和职业道德维度。从以上两个维度对红医精神的德性进行论析。“红色”革命道德属性具体体现在始终信守“政治坚定,对党忠诚”的至上情怀;践行“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人道主义;追求“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品性。红医精神特有的职业道德属性是红医精神区别于其他革命精神的重要标志,具体体现在秉承“敬畏生命,医乃仁术”的仁爱观;遵循“重义轻利,不
知情同意是伦理审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知情同意权有利于充分保障受试者的权益,并使其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积极配合试验进程,为安全、准确地完成临床试验提供基本保障。在试验研究中维护受试者知情权时,入排标准是否需要作为知情同意的一部分值得分析,从入排标准在伦理审查中的意义以及构成知情同意权的必要性和条件入手,阐述了入排标准在知情同意中的伦理价值,以期为入排标准是否应纳入知情同意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更好地维护受试者权利,也更好地保障临床试验的准确、顺利进行。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人工智能在预防医学、医学诊断、医学治疗、健康管理、医学科研、医学教学、医院管理、药物开发等相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新兴事物的人工智能,中国现行法规尚无法涵盖涉及医学人工智能研究提出的伦理审查和管理要求,伦理实际审查工作缺乏可操作化的审查标准和程序。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文献等资料进行研究,对涉及医学人工智能研究的伦理审查要点进行分析,提出了目前涉及医学人工智能研究的伦理审查要点除需满足传统伦理审查的基本要求外,还应重点关注研究风险受益比、
盖伦的医学伦理思想来源于希波克拉底的医德思想,延续了柏拉图的灵魂观,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经验主义和逻辑演绎。盖伦的医德思想丰富,他主张医生应具备注重实践、逻辑训练、利他主义、保持节制、追求平等、追求真理等医德品质。盖伦注重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认为患者应与医生结为同盟,医生应关注患者的内心和兴趣。盖伦医学伦理思想作为更新当代医德理念的重要参考,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了历史借鉴。
《红色卫生文化概论》是中国出版的关于红医文化、红医精神研究的首部医学人文著作.该书集中展现了红医文化和红医精神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全面记载了红医精神在中国革命、建
针对医学伦理学课时少、学生认知度和重视度不足、面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案例有限等问题,医学伦理学在线教学实践利用线上教学灵活性、共享性、延展性较强的特点,确立了“突
医疗行业的飞速发展、诊疗手段不断创新以及“互联网+”健康产业不断深入人心,使得公众利用互联网寻求健康信息的行为日渐普遍,同时患者赋权意识日益增强,参与临床共同决策的意识逐步提高,促使域外寻求更加权威的第二医疗意见的患者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检索英、美、德、法、澳等发达国家文献数据库及卫生部门、医学会、癌症协会及医疗机构门户网站,从第二医疗意见内涵入手,分析第二医疗意见的价值,介绍域外第二医疗意见法律体系、政策导向、准入制度及质量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其本土化研究,提出完善立法保障、健全实施政策、制定准入
生命伦理学原则主义提出了尊重自主性、不伤害、行善和公正四项伦理原则,作为解决伦理问题最基本的约束和依据。然而,原则主义不是从一个体系完备的道德理论出发经过推理得出的自成体系的程序规则,无法从道德理论的本源上给出合理性的解释。原则主义在与具体道德境遇相结合时出现了不融贯性,这给原则主义带来了批评和理论困境。以“同心圆”关系伦理为主要特征的儒家伦理,通过日常生活中“仪式性”的道德教化,以不断内化的道德力量来驱动人们行为符合“礼”的德性规范,给原则主义困境的化解带来了新的尝试。
为探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隔离病房内的人文关怀实践以及患者的体验,为护理人员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指引。某三级甲等医院新冠肺炎隔离病房以Watson十大关怀程序为指导原则,对整个护理过程提出人文关怀举措,并采用立意取样法选取19例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将记录资料按Colaizzi步骤进行分析。提炼出5个主题:人文关怀举措有利于增强对抗疾病信心、提供专业医疗服务、察觉负性情绪、满足基础生活需求、联合家庭支持系统。在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以人文关怀引导的护理实践给予了患者良好的住院体验,有利于患者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