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失配现状及对策探讨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att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考捷径背后,艺术专业专业失配大学生学习效果低下已是目前存在的并且影响其长远发展的严重问题。本文基于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部分专业失配大学生情况,分析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失配情况对学业、心理的影响,探讨影响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失配的因素,提出调整艺术专业大学生专业匹配性的举措。
  关键词:艺术专业;大学生;专业失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169-03
  “‘如果不学新闻,我想做个理发师;如果不学生物,我想当个赛车手;如果不学金融,我想做个心理咨询师……’近日,一位名叫袁琳的大学生在人人网、微博发表一条‘如果不学体’的网帖,很快吸引近十万网友的疯狂转发。掀起了一股大学生‘吐槽风’,而许多已毕业的大学生也纷纷参与到该风潮中来。“[1]
  “针对大学生们的专业选择问题,华中师大武汉传媒学院校报的大学生们,对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5所在汉高校的100名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调查显示:60%的大学生对自己现在所学的专业不满意,25%的学生感到无所谓,只有15%的大学生表示所学专业与个人兴趣相符。而导致大学生对自己专业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排在首位的是不感兴趣;排在第二位的则是专业的行业发展前景不好,与报考前想象的不同;排在第三位的是就业困难,竞争压力大。”[2]
  近年来,艺考成上大学捷径受捧。因入学门槛低,入学率相对较高,“学艺术”被看成是上大学的捷径。很高中生因学习成绩所迫,“半路出家”学艺术,虽然没有艺术底子,但是还是想借助艺考踏入大学校门。可真正进入大学后,才觉醒所报考的艺术专业并非自己所爱。这样的困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艺术专业“90后”大学生身上,导致因专业不喜欢逃课旷课、甚至无法按期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管理者的深思。
  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喜爱并为之付出努力的比例并不高。像这种不适应在现有专业学习,与该专业所需要的学习方式不吻合的情况我们称之为“专业失配”[3]。专业失配的大学生在学业上表现为不适应所读专业,从而在大学学习过程中产生消极的影响。笔者基于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部分专业失配大学生个案访谈、调研、分析基础上,发现专业失配的学生普遍特点是对学习没有热情,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逃课、旷课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
  艺考捷径背后,艺术专业专业失配大学生专业学习效果低下已是目前存在的并且影响其长远发展的严重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专业匹配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其整个大学学业成绩乃至日后事业的发展。本文基于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部分专业失配大学生的个案情况分析,探讨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提高高校办学效率和办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失配情况对学业、心理的影响
  薛艳,谭顶良,傅宏曾在《心理科学》的《大学生专业匹配性与学业成绩相关研究》一文中指出“每个不同程度的专业匹配性与学业成绩之间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匹配性越高,学业成绩也越高;专业失配的学生,学业成绩总体比较低。由此推论,专业匹配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专业失配不利于大学生的学习,从而影响学习效果。”[4]
  1.专业失配大大减低了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陈全、薛艳、刘伟在《专业匹配性对大学生学业的影响及应对》一文的研究结果中显示,“专业匹配性极其显著地影响着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喜好程度。也就是说,大学生的专业匹配程度越高,他们就会越喜欢所学的专业,并愿意为之而努力;反之则相反。”[5]笔者从事艺术专业大学生学生管理工作十多年,发现许多新生在入学后往往发现对自己所学专业并不感兴趣或者因为对该专业的教师上课风格、教学计划、教学设备、课程设置等因素不满意而对所学专业丧失兴趣,从而导致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产生,继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和学业问题,比如厌学、沉溺于网络游戏、不愿与人交往等。
  2.专业失配显著地影响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的学生甚至无法正常完成大学学业。大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是专业性极强的教育,这个时期将大致确定一个人一生的专业方向和工作的性质,所学的专业、学习的成绩,对其将来的工作起一定的决定作用。学习兴趣、学习特点与专业要求的学习风格的失配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兴趣、情绪,从而对其学习动机、意志力等也造成负面影响,最终殃及学习行为,造成学习成绩低下。
  3.专业失配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涯、职业规划方向,导致这部分学生就业焦虑。专业失配导致的这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低下,从而导致他们自我成就感、上进心缺失。而激励自我成就感和上进心的心理机制是成就动机,是决定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成就动机对其艺术专业大学生学业更显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成就动机会直接决定他们的学业目标、动力及为之努力的意志力等。然而,对于专业失配的这部分大学生来讲,他们所学的专业领域并不是他们的理想践行所在。因为尽管主观上已经努力了,但由于自身学习风格与专业要求不符,效率自然低下,结果显著地体现在学习成绩上,客观上对学生信心是一种打击,严重的会造成学生产生自卑、厌学心理。从而导致过一天算一天,任务式学习的心态、学业生涯无规划、无方向的学生大有人在,更谈不上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间接性地带来艺术专业大学生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社会实践、就业焦虑等心理问题。
  二、影响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失配的因素分析
  1.社会因素。高考是为高等学校选拔有专业基础、专业兴趣、专业潜质的高中毕业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专业教育。可是,很多“半路出家”学艺术的高中生,通过艺考捷径进了大学的校门,接下来四年的艺术专业的教育都是专业性极强的教育,所设置的课程富有浓厚的专业色彩,这导致这部分专业失配的学生面对大学课程从茫然到索然无味到倍感痛苦,出现学习缺乏动力、厌学的情况。最后面临因学习绩点过低而拿不到学位证书甚至中断学业的苦果。笔者认为,可在艺术招考时设计一套针对艺术考生比较实用的考试题,包括基本乐理、视唱练耳、艺术史等相关内容,务求有一定的区分并和包括相应文化专业素质的相关内容。   2.家庭因素。对于很多参加艺考的考生来说,艺考只是高中二、三年,甚至不过是考前的短暂培训,艺考更像是一场针对家长的考试。笔者所带的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的部分专业失配学生中,大部分是从小被父母逼着学习某类乐器,自感也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只是希望在高考的时候能有所帮助;亦或是在高二、高三阶段发现自己凭文化课的成绩难以考上理想的本科院校,听从家长的精心安排,转而突击参加声乐、音乐理论类的培训班,抱着试一试,多个选择的想法,幸运地进入了南艺。这样“用心良苦”的家长在中国还真是不少见,考生被动接受家长的安排,或者盲目选择了自己不是很喜欢但是当下很热门的专业。笔者所带的流行音乐学院就有这样一部分学生,被动接受家长安排或者高中艺考培训班老师的推荐,参加艺考,对所选专业的学习动力来源于考取大学。进入大学后,之前的动力消失,也难以通过其他方式激起专业学习兴趣,便极易造成专业失配。
  3.个人因素。在艺术专业专业失配得学生中也有从小喜欢艺术、学艺术多年,在填报志愿时进入了理想的专业。但是,进入大学后,尤其是在大学一年级,也产生了专业失配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学习不同于高中,大学学习有着很强的目的性、自主性与选择性,它不单纯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兴趣而学习,是为了未来而学习,为了成长而学习。学习方式也随之转变,产生了人们通常所说的适应期的问题。如果学生的心态积极、适应性强,经过这段时间便可以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中;反之,如若学生心态消极,甚至有抵触情绪,适应性差,便可能导致专业失配。还有部分学生因为个人学习习惯与学校或者院系的教学风格不合,也有部分学生艺考专训时的日夜颠倒的生活作息和学校的集体生活作息发生了重大转变无法适应大学学习。可见,这类专业失配的学生入学后导致专业失配的关键是适应性问题。如何在入学后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让大多数学生较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三、调整艺术专业大学生专业匹配性的举措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导致专业失配的原因众多,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合力解决这一问题,譬如,改革艺术专业高招制度、对艺术专业高中生填报志愿进行指导、进行相关艺术专业的指导和教育、改革转专业制度等。艺术专业大学生专业失配既有外因也有内因,目前看来,短期内从根本上使得高等教育制度取得根本性的改变难度较大。就南京艺术学院的转专业情况来看,仅在大一下学期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若因种种原因未转到所适合的专业,余下的三年大学生涯该如何有意义地渡过呢?作为艺术院校的教育管理者,我们尝试通过学生自身,从其内因入手,从引导、改善学生的学习风格入手,来协调解决。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个人特征的习惯定势和学习倾向。[6]艺术专业的学生如能全面了解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不仅可以采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学习,而且在专业失配的情况下,发扬最擅长的学习风格,改善、发展自己不擅长的学习风格,成为全面的学习者,这对于学习效率等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1.帮助艺术专业失配大学生转变学习观念。通过对流行音乐学院学生的访谈了解到,艺术专业大学生学习观总体归纳为四类:学习是为了增加知识;学习是为了获得毕业证书和文凭;学习是为了提高音乐素养和自身素质;学习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艺术技能和能力。据研究显示,学习观可分为三个不同层次和类型,即:“知识吸收”、“知识构建”、“知识应用”。知识吸收”的学习观只是浮于表层的被动接受知识,而后两种“知识构建”、“知识应用”的学习观能采取深层加工策略,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自我管理,是较高层次的学习观。针对艺术专业专业失配的大学生,引导他们在基本了解自己的学习观和大学学习的基本特点基础上,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逐步建立起注重知识构建和应用的高层学习观;由“毕业证书取向”向“成就意义取向”转变。
  2.有针对性地为艺术专业大学生开设《大学学习指导》类课程,更全面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据笔者多年从事艺术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通过短期强化培训考入艺术专业的学生对自己专业知之不多或不甚了解,直接影响其适应本专业学习风格的养成。除了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学校组织有关教师介绍专业背景、知识结构、以及未来的职业方向外,笔者认为这一内容应该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业之中,通过开设具艺术专业性的《大学学习指导》类课程,更全面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帮助学生审视自己的学习状态,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重新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3.指导学生增强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笔者在实际从事学生管理的工作中了解到,艺术专业专业失配的大学生对大学学习“茫然”者居多,要指导他们对学习活动进行反思与转变学习风格,进行适当的自我调整;弄清自己需要从大学学习中获得什么;要满足什么要求才能达到目的;当先前的努力没有结果的时候应该如何改变策略来适应专业学习等等。引导专业失配的学生对自己的动机以及策略选择进行适当的调控。同时加强学习生涯、职业生涯教育的科学指导。对所学专业从未知到了解、从了解到调整,同时更加清楚专业学习的风格、特点、方式并加以适应,专业匹配性也就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4.引导艺术类学生开拓视野,接触众多艺术领域,确定自己的志向所在。艺术院校不是“艺术培训班”,在大学期间,学习艺术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思考的方法,培养正确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艺术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艺术院校正是一个可以让众多艺术学子接触并尝试进行众多艺术领域探索的独一无二的场所。指导他们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可以去感兴趣的学院旁听课程,使用图书馆资源查阅、搜索,听讲座、参加社团活动、与朋友交流等不同方式接触更多的艺术观念、更多的艺术学者,来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以便尽早帮助学生确定其感兴趣的领域,尝试转系转专业、尝试课外学习、选修;指导学生利用假期实习的机会,进一步理解相关行业的工作性质;或者,努力去考自己感兴趣专业的研究生,重新进行一次专业选择;指导学生在追寻兴趣之外,最终确定自己的志向所在。
  参考文献:
  [1][2]赵飞,陈思捷,吕欢.六成大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N].楚天金报,2012-05-09.
  [3]朱宁,薛艳.导师组制度对大学生专业匹配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25-28.
  [4]薛艳,谭顶良,傅宏.大学生专业匹配性与学业成绩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9,(3):547-550.
  [5]陈权,薛艳,刘伟.专业匹配性对大学生学业的影响及应对[J].现代教育管理,2010,(7):59-62.
  [6]谭顶良.学习风格论(第一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173.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预警与干预研究》(课题编号2010SJB880092)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蒋芸(1978—),女,江苏南京人,南京艺术学院讲师,流行音乐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从事高校学生政治思想辅导员工作。
其他文献
校园是师生日常学习工作的主要场所,共同维护整洁的校园环境是每位师生及学校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出:“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为此,学校针对校园环境卫生工作进行了新的思考与实践。  校园卫生环境标准要求  校园区域包括校门、运动场、校内道路、绿化区域等,楼梯及地面保持清洁,没有垃圾污渍,角落没有杂物堆积是最基本的
摘要:本文围绕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针对大学生传统文化认识上的缺失,提出打破专业门户观念,降低学科“门槛”,开发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公共艺术课程,对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的教学重新做出科学的、合理的界定,以培养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契机,扩展并深化艺术素质教育教学的内涵,提倡艺术素质教育必须重文化、重传统、重艺术创新。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学改革;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
下在现代化、城镇化、流行文化、商业文化等多重语境的影响下,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正在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一些族群传统音乐文化甚至不惜抛弃原本的东西,不惜掏空其文化内核来迎合消费者的受众心理,打造出一种具有混搭、跨界与后现代主义特性的舞台表演文本,这种完全不符合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规律的舞台艺术作品,是与当下“非遗”政策背道而驰的。本文针对优酷视频中收录的一段3分36秒的“瑶族style”①乐
摘要: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学校开展专业建设、制订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另一方面有利于资源共享,提高教师备课效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也是推进课堂改革、改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以纳税实务课程为例,从如何建、建什么,如何用三个方面入手,归纳了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路、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和以及如何运用教学资源库。  关键词:课程开发;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  中图
摘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发展性课堂评价标准的构建: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和谐自然;教师是否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教师是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对课堂的控制能力。  关键词:课程;教学评价;思想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039-02    教学评价
摘要:高校辅导员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辅导员共同为之努力奋斗的价值取向,也是辅导员从事职业工作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对辅导员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辅导员只有积极培育和践行既体现时代特色又体现职业特点的核心价值观,才能以实际行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扎实推进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  关键词:辅导员;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
摘要: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找到一种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教学方式,是每个思政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高职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将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融入教学项目中,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教学项目的全过程,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的转变。本文主要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思政课程教学的应用,对如何确定思政项目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进行了一些思考和研究。实践证
摘要:虽然大学英语课程的专业对口化为提高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并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带来较为直接的帮助。然而,基础英语课程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却是不能为专业英语所取代的。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的视角,谈论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大学生素质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48-0
摘要:教育者必须在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这个课题上,积极探索方法,努力做到寓教于乐。可见,学习兴趣的体现是学好一切知识的原动力,是课堂生命的活力!笔者通过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归纳总结以下几点体会。  关键词:体育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一、主体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导”应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摘要:我国艺术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四川省综合性大学的舞蹈教育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发展起来。但纵观这几年,随着我国产业文化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四川省综合性大学的舞蹈教育在很多方面都出现了问题。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如何更好地将我省综合性大学的舞蹈教育紧握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更好地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而找打一条适合于自己发展的道路;如何更好地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切实需求,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