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思品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研究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jun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德育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课本内容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及政治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为学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思品课堂教学和德育教育方面的问题
  初中阶段,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人格和心理,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等方面的塑造尚未完成,判断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及条件因素的影响。如何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能够明辨是非,成为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为了将德育教育更好地渗透到思品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建设方面的工作加强重视,通过标语、海报宣传画或言传身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进行调整。
  二、思品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
  1.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见解,对问题进行更多的思考,教师需要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
  例如,我在教学《做自立自强的人》这一单元时,以我曾经教过的一位学生为例进行讲解:“有一位同学,学习、运动全能,并且品德高尚,大家知道他是怎样做到的吗?”接着,我讲述了该学生的经历,告诉大家虽然这位学生家里经济条件较差,父亲卧病在床,但是他从小便自立自强,将自己的生活、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能够帮助母亲照顾父亲。甚至在早晨骑车送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补贴家用,最终通过持之以恒的坚持,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并获得了奖学金。在这种情境和氛围中,学生能够产生共鸣,从故事中获得了更多的启发。
  2.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德育的渗透。
  若想将德育教育更好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研究,明确德育教育的目标、价值取向,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同时,将教学内容和社会热点、生活实际等结合起来,与学生进行更多情感的沟通和对话,更好地完成德育教育的目标。
  例如,我在讲《诚信做人到永远》一课时,先列举一些学生熟知的社会热点问题,如哈尔滨“天价鱼事件”、山东“问题疫苗案”、“魏则西事件”等,之后,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医院失信及监管漏洞问题,以及商家、企业的诚信经营问题进行热烈讨论。最后提问:通过上述实例,作为初中生的你们获得了哪些启示?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多的思考,能够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最终获得更多启发。
  3.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丰富。
  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教师需要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内容的吸引力及说服力,使教学工作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和互动环节中,为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础。
  例如,我在教学“尊重和维护隐私权”这一框时,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山寨信用黑名单”、“徐玉玉被骗案”等新闻視频,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加深学生的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将问题呈现在学生眼前,增加了教学内容的说服力,使其对尊重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重要性产生足够了解,更好地完成德育教育的目标。
  总之,思品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极为重要,其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及政治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在本文已经对德育渗透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具体分析,希望广大一线思品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际并参考文中观点开展课堂教学工作,营造适宜的教学氛围,做好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等方面的工作,最终实现智育及德育的双重教育目标。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恰当地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自主情感体验,培养创新思维,构建生本课堂,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真正的历史教育。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尝试。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更是如此。所以,设计好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特别重要。每当上课的铃声响起,所有的学生都对老师、对这节课充满了期待,如果教师在此时能够
中国汉字从形式上看是抽象的,但它又是具有一定内容和意义的,所以又是具象的。现代书法家在进行现代书法创作时,首先是从富有内容和具体形象的画面考虑,完成之后,看上去似一
看一个国家可以看她的大学,看一所大学则应看她的精神。实施人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基本途径,关系到立国之本。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民族传统文
地理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区域性和综合性三大特点,这三个特点对地理教学过程有很大影响,使得逻辑思维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逻辑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学习中要熟练掌握和运用逻辑思维,提高自身能力,从而自主解决具体问题。这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要求,考试大纲中的表述为“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地理问题”。因此,高考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
本文分析了国内股权型众筹的发展现状,剖析股权型众筹所面临的问题,依据国内形势研究其发展空间及盈利模式,并针对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公司价值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他们对于三者两两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必要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对于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公司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非常清楚地提出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那就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唯物史观是人类发展的历史客观基础与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与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构成部分。笔者结合平时的历史教学,谈谈如何在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一、坚持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出发,唯物地看待历史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
<正> 一南齐谢赫《古画品录&#183;序》提出了“画有六法”的著名论点。这是一个在我国绘画理论发展史上有深远影响的问题;亦是一项具有总结性、指导性和开创性的魏晋六朝对于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主要有&#39;生活即教育&#39;&#39;教学做合一&#39;&#39;创造教育&#39;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核心是&#39;创新&#39;,所以,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变迁,创
为探究符合工程认证OBE理念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及时进行专业课程教授内省,调整教学策略与评价方式,提升我国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出适用于计算机专业的制定、执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