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长张晓刚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enhui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张晓刚举行最新个展《16:9》时,他的早期作品《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以5218万港元卖出,创下了个人拍卖最高纪录,稳坐当代画家身价的前几位。2010年张晓刚身边发生了很多事,他的母亲去世了,于是他不得不想:“一个家庭里面,老人走了,我就成了最老的人,排队终于排到头了。”成了“大家长”,张晓刚却惶恐了。
  2010年末,张晓刚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了个展《16:9》,依然延续了历史与记忆这个一贯的脉络,连他自己都觉得:“很多人看了我的这个展览会有些失望,他们或许猜测是一个开放的影像展览,结果(我)这个人还是在那里谈记忆”,但这个展仍然受到很多关注。差不多同一个时候,他的《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以5218万港元卖出,创下了个人拍卖最高纪录,稳坐当代画家身价的前几位。
  2010年,张晓刚身边发生了很多事,他本人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是拿一个很粗的针管打进血管里面的,能感觉到那个支架在血管中的移动,会有血喷出来,我看到我的衣服上有血迹……”;他的母亲去世了,更是让他直面了死亡,“一个家庭里面,老人走了,我就成了最老的人,排队终于排到头了”。
  在艺术圈里,张晓刚很早就排到了前面。2006年5月,苏富比举行了“亚洲当代艺术”专场,张晓刚的《血缘:同志第一百二十号》以约98万美元的价格被拍下,创造了当时中国当代艺术成交价的最高成绩。事实表明,在《血缘:同志第一百二十号》的拍卖天价出现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高潮迭起,进入了一段最繁荣的时期。
  攀上高峰的张晓刚却有自己的迷惑。年轻的时候,混到画册的最后一页已经很激动,那意味着终于可以和那么多好艺术家一起做展览,终于进场了。过两年,慢慢排到了中间,开始留意前面的都是谁,要努力别被后面的选手超过去。从画册的最后一页混到第一页,最后混到单出一本画册,成了“大家长”之后,张晓刚却惶恐了:“前面还有人的时候,可以乱来,可以打破很多框框,那框框都是前面的人给你的,当你混到前面的时候,你就成了框框了,你还有什么要打破的呢?我是儿子的时候我可以反叛,当我成为父亲的时候我还能反叛么?是继续做父亲还是做另外一个儿子呢?”
  BQ=《北京青年》周刊
  z=张晓刚
  回家有一点恐怖
  BQ:2010年你的身边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z:2010年的这几件事情都未得特别突然,但好像隐隐约约是有先兆的。
  比如我妈的去世,我好久没有跟我妈合影了,201 0年春节回去,不知道为什么,就想再拍摄些我妈的老东西,我妈特别高兴,把杯子等些生活用品摆出来拍摄。我也给我妈拍了很多的照片,有张我妈孤独地坐着的照片,我印象很深。
  她忽然心肌梗塞,我回去陪了她三天三夜,她没有醒过来。对我来说,她这样走少去了很多煎熬,我为她高兴,我母亲这辈子太痛苦了,这种死亡方式很好。
  BQ:你早期的作品《创世纪》谈论的是生,后来的作品谈的是死,你怎么看人的生死?
  z:这是我年轻的时候特别感兴趣的个主题,我围绕着这些主题读了好多书,也深受其害。比如存在主义,以为那时候把很多问题都想通了,死亡是必然的,生存才是偶然的、有意思的、应该去追求的东西。后来读了东方哲学,禅宗的东西,又认为应该超越生死的概念,没有真正的死也没有真正的生,一切都是空的。现在我觉得这些都停留在理论上,当你身边的人个个离开的时候,才会觉得死亡真的是意味着失去。
  原来理解的死,好像是人还在,母亲走的时候我才忽然感觉到,她真的走了。这种感觉很明显,她走了以后是不是该轮到我了?
  BQ:我们不谈死了,谈生。你女儿怎样?
  z:今年十七岁了。中国的教育体系让她生活得很艰难。
  她不愿意出国,想围着父母,想学画画,
  学画画就要考试,按照中国的这套学习。中国年轻人的生存压力很大……个人满足基本的需求都很艰难的话,还怎么样体现个人的价值观呢?
  昨天很平静,她画了一个写生,画完了我们说出去吃饭,走到哪里凭着感觉选了一家餐厅……
  我希望现在的生活平静日常,五年前特别喜欢热闹的场合,一听说去什么地方就兴奋,现在听说会见很多人,一下就想到结果,觉得没意思了。现在除非是要办展览要应酬才想要热闹——不热闹就没意思了,但平时我不太喜欢热闹,可能是老了吧。
  BQ:你的书《失意与记忆》里一直在寻找家。你最早对家的概念是怎么形成的?
  z:小时候就在想家庭是什么样的,特别羡慕别人家中平和亲切的氛围。我高中毕业就独立到农村去当农民,到回家的时间别人都很高兴,我没有,对我来说回家是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发自内心的高兴。一直到后来大学毕业,我当时最大的愿望是要有自己的间房。后来我分配到间房,本来是两个人住,另
  个人没来,房间被我“霸占”了。那是我第一次有家的感觉。我有很多深刻的记忆,比如到外地去,回来下了火车,想到要回我的小屋去,会有种激动的感受——我有家了,家里面有我自己的东西。那是1982年。
  BQ:你现在还会梦到那时的家么?
  z:时光会穿梭的,我有时候会梦到我小时候在成都的家,其实回家有点恐怖,因为会经过特别长特别黑的走廊,我家在最尽头,只有进口和我家那边有光,要穿过很长的黑暗,后来我经常梦到我走那个长走廊。我对现在不太敏感
  BQ:你好像很爱怀旧?
  z:我对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不太敏感,回想过去的事情可能觉得更有意思。其实我觉得我不是个在做怀旧作品的人,对我来说记忆不是怀旧,因为怀旧老是带着很多的情感色彩,但是记忆并不定带着怀旧的情绪。
  BQ:回忆过去发生的事情,什么记忆最深刻?
  z:第肯定是视觉上的,准确讲是整体的氛围,气场的状态,里面有个什么人,当时说话的某个表情,形成个氛围,回忆的时候印象特别深。
  BQ:所以作品会有一些隐喻?
  z:都有,所以会有人问,你画的那个人是谁?我说不是谁,是我记忆中的个人,是个再造的人。有人给我看他父亲的照片说我画的人都像他父亲。其实是有种精神性的东西,有种氛围,表达出来之后人们找到认同。
  BQ:你怎么看那个年代的人的集体无意识?
  z:我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我太了解那个年代,人们的切都是由政府和学校安排的,没有自己的选择。我们
  
  张晓刚工作室
  
  工作室是让画家逃避现实的。有些人的工作室我不习惯,装饰得太像家庭,太舒服。工作室我喜欢随意,表面很乱,但东西在哪里我都知道。我的工作室都要有这么一个信息墙,看到它我就好像进入到一种状态,就像是吃了药一样。工作室是让艺术家逃避这个社会超越某种现实的地方,如果这个地方不能给你超越感,而是让际更现实的话,这样的工作室严格意义上说不是艺术家的工作室,那是画廊。大学毕业都不能自己找工作,组织上安排好后你要拒绝的话,就变成没人要,那时候叫盲流,待业的话会有可能被分到很差的单位。   忽然有
  天你发现不安排了,去西方又看到人们强烈的个人意识,回头看看自己的集体意识,反差那么强烈,下就理解了。
  我为什么会画集体无意识?是因为我们国家开放了,另一个是突然到了西方看,发现完全不一样,真正有了自由和个人的概念。再回到吃住学习都在
  个单位里面的生活,这像是个家庭,把你罩在里面,你又离不开它,又想和它对抗,这是种复杂的感受。
  BQ:你对过去的态度是怎样的?
  z:什么都不想,回去?回得去么?用现在的心态回去是不公平的。我在重庆呆了十年,那是我最不喜欢的城市。我当时的单位在那里,生活环境和条件都特别差,一间小破屋,8平方米,随时都会担心有老鼠进来。空气差到到食堂打饭回到房间的时候,饭上就会有层薄薄的白灰,四川美院旁边有个发电厂,到了飘灰的时候空气都是白白的。
  BQ:怎样的生活你都能适应?
  z:我是喜欢流浪的人,很容易被外界影响,流浪的人必须有一种素质,就是走到哪里你都要适应当地的生活习惯。我可以从昆明到重庆到成都到北京,最不好适应的就是语言吧,如果没有语言的限制我到外国也可以。
  但我看了自己的书(书信集)之后,发现那时候就我一个人在那里瞎想,那段时间是我最浪漫的时候,我有很多的理想,其实大家当时都很忙,没有时间起玩。我都是自己去走,我记得是1982年~1985年期间每年我都会安排时间到不同的地方去,而且喜欢一个人,要那种孤独的感觉。我平时画插图挣钱,存到100块的时候,把钱取出来,背一个包,上了火车就走。
  每次在火车上就想能不能发生什么事情,结果没有。
  BQ:有一种人是照着书过日子的,你是么?你的艺术和你的生活有关系么?
  z:我没有生活太差的时候,从来没有为钱发过愁,有单位有工资就会有最基本的保障。如果你没有很大的欲望,
  个月200块钱工资,所有的计划都在这200块钱之内,相反会在里面去寻找你想要的东西。
  有次我攒了50块钱,觉得可以出门了,就去了凉山彝族地区,呆了不到个月,过当地人样的生活,很苦。到了县文化馆,跟人家说我是四川美院的学生,没地方住,文化馆就把我安排到公社的招待所,我住下来了,吃饭就到人家里去吃。
  我去西安,那天正在下雨,下了火车我很自然地去找火车站旁边介绍旅馆的人,跟人说要住靠近汽车站的旅馆,跟人谈价钱,最后住到一个每晚上两块钱的旅馆——有我工作室那么大,摆满了床,全是人,男女老少。床和床之间有
  点点距离,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包抱在怀里面睡觉,我的床位置很好,靠近炉子,还可以烤烤湿衣服。
  我在那里呆了四天,每天白天出去,晚上回来就写日记。
  当时的人就是要那种很孤独的状态,好像只有那样才能想一些事情。别人不认得你,你也不认得别人,像个学生样在那里画画、看书,那种状态很好。
  我现在还经常怀念那会儿,现在不可能了。现在人理智了,出个门要找好多的理由,安排行程、酒店、换洗衣服等。现在出门还麻烦了,要带药,还要带量血压的仪器。微博让我挺绝望
  BQ:说说新展览,16:9是一种新的观察方式么?
  z:16:9相当于个镜框,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可以看任何的东西,我觉得很多人看了我的这个展览会有些失望,他们或许猜测是个开放的影像展览,结果这个人还是在那里谈记忆。其实我觉得这个展览有两个特点,
  个是没有明确的主题,这跟我原来的展览不大样,原来的展览之前都会想大概会做成什么样,是关于什么的展览。比如《史记》跟个人的记忆有关,《修正》也是跟记忆有关,讲以什么样的方式来面对记忆,《灵魂上的影子》和
  个人的成长历史特质有关。
  这个展览我,一直找不到明确的主题,结果最想画的是两个抱在起的婴儿,但是为什么要画,画这个做什么我也不知道,所以我就干脆先把它画下来再说。我想做个不要主题、不要具体的态度的展览试试看。
  我的情况永远都是这样,一直在变,到展览前的
  个月我又变了,所以才会有“床”那个作品。
  BQ:有人说你做的作品像过去《人民日报》的头版?
  z:这是原来的美学形式在我心中留下来的结果,我觉得很有意思。当下的东西对我来说没感觉,对于个艺术家来说,什么东西能进入到他内心,成为他的资源,那是很特别的。
  你看刘小东一定是要画写生才会有感觉,但我就不行,一定要回到家,慢慢画。我可以在现场拍拍照,画些速写,然后回到家凭记忆把它画下来。
  每个人的表达习惯不同,我喜欢这种被处理过的感觉。
  BQ:看你写的随笔和日记几乎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z:写《失忆与记忆》的时候最单纯、矫情,有时候我都不好意思看,觉得有点肉麻,其实还有比这更肉麻的,我不好意思发表出来。
  原来我有很多的小资情调,回头再理性地看过去的东西觉得很可笑,但是那些东西很宝贵,也很真诚,这样就过来了。
  人平时要写些什么东西的时候,都会很认真地去想,但是写日记是不会认真思考的,有什么感受提笔就写了,《史记》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写东西,我想把它还原成个真实的写日记的状态。这样写了大概十来篇,很痛苦,有时候憋不出来。
  BQ:书写渐渐成为你的表现形式了么?
  z:2005年的时候黄专让我改变作品风格,所以我开始写字,写了之后我觉得很有意思,开始大多是在抄别人的文字——我看过的书,写的过程等于是重新读了一遍。
  后来是自己写,到现在已经变成了我的某种方式,后来我觉得只要写字,这个展览就像我的了,有手感在。
  展览都是有设计的,这么一处理,展览就生动起来,有人文气了。
  BQ:把一个画家生生憋成了文人了?
  z:也不是文人,毕竟这是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一个是图像的个是文字的,我还是比较喜欢文字,所以写的时候我想尽量挖掘一下自己这几年到底还留下什么东西。但是写着写着我觉得不能再继续了,到了后来有点危险——老写那种东西,人的状态就变了,看生活看现实会有种绝望的心态,后来我就赶快退出来。“史记”展览结束以后我回到昆明什么也不干,就是休息,把思路全部转过来,不然继续下去会出问题的。写作和画画不样,文字还是具体,写今天天气不好,就真的有不好的感觉。
  BQ:新的时代需要以新的方式去观察?你的态度是怎样的?
  z:这个社会就这样了,微博让我觉得挺绝望的,光看中央台的时候还会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然后看国外灰暗的东西,会产生反差——人真的会产生幻觉的。好像我们的生活真的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强大,艺术家的地位越来越高。看到的都是很积极的东西,上了微博之后我看到很多让人绝望的事情,但我知道那很真实。
  人是一圈一圈长大的,每个人都是在自己固定的圈子里面,你的阅历比别人丰富的话也是因为你从这个圈子跳到另外个圈子,不可能同时在几个圈子里面生活,那样你怎么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社会呢?
其他文献
这部戏以爱情和梦想为主题讲述了一名韩国流行歌手与中国贵州侗族少女的异国之恋韩国流行歌舞与中国侗族文化元素融合一台浪漫又搞笑。这是北京双全宝象文化公司推出的第一部舞台作品。  年初,中韩联手打造的音乐剧《流星恋歌》第一轮演出结束后,制作人张晓雪马上召开了总结会,宣布发现了三十多个问题。“其实美国百老汇的戏剧在正式,公演之前,一定会演足十场,不卖票,免费请观众观看然后提意见。因为只有在整部剧一遍一遍演
期刊
安东尼,2008年以首部散文集《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轻松跻身30万册畅销作家行列。原本没有标点,没有大道理,没有矫揉造作,没有精心地推敲杜撰,仅仅是以  个普通男生的口吻,讲述了自己从20岁到23岁读大学、工作、从国内到国外的种种真实体验,却让“治愈系小王子”的称号不胫而走。同样拥有魔力的,还有那只在封面上名为“不二”的兔子,安东尼与画手echo的合作,塑造出了个“骄傲又温柔,腼腆又执著”的安东
期刊
随手拍解救大龄女青年    最近网上流行“随手拍”,拍完了还争取能解救,情人节前后,微博上掀起股“随手拍解救大龄女青年”风潮,不少体健貌端、秀外慧中、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生于1 9 75年~1985年的女子闪亮登场。不图马上就能找着男朋友、婚姻大事立马落听,也为了展示下自己的锦绣风采,暗地里也发一下狠——老娘还拿得出手吧?既然拿得出手,你还跟那儿发什么呆,不赶紧往上冲?  这么  看,新时代的妇女
期刊
舞台上一把椅子,一个沙发,一盏落地灯,没有换场,史可与方旭在小时四十分钟内,演绎了76封书信,跨越了长达40年的情感,讲述了人生的轨迹,带给观众种平淡的真情和久违的感动,这就是话剧《收信快乐》。  话剧《收信快乐》原名《爱情书简》,1989年在纽约首演。当时正值中戏毕业的史可就知道这部戏,读了剧本,她被这部戏简单的形式和真挚的情感所吸引,“我看到剧本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它是剧本吗?这不是一封封的信笺
期刊
日本留学生   “中国式教育让我印象深刻”  我对中国式的家庭教育,有两个印象。  个是自立,特别是通过家庭教育,教会孩子自立的方法使其能自己生活。第二个印象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诸如家庭的重要性等价值观,春节等传统文化的重要性。16岁孤身人去异国他乡求学的是中国人。因为春节,特地从澳大利亚墨尔本返回家乡的也是中国人。正是他们给予了我这样的中国式的家庭教育的印象。  “日本开始推行多样性教育”  与中
期刊
三月时光,春意已至。春游、踏青,无论长途旅游还是近郊自驾,不少人都在酝酿春天的出行计划了。在数不清的装备中,只有一件东西从来必不可少,那就是相机。  只是,多数人不愿长途跋涉时还疲惫地背着沉重的单反。那么正好,如今小身材的各种非单反相机,依然能轻松带来高质量的照片。    15倍光学变焦:尼康L110    尼康一贯的严肃黑色调与硕大的伸缩式镜头,让很多人第眼误以为它是款入门级单反相机,但其实,L
期刊
近年来,随着郎朗、李云迪、陈萨、王羽佳等中国钢琴家成功的例子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早早地将自己的孩子抱上了钢琴凳,也有家长早早地将孩子送到国外接受钢琴教育。郎朗、李云迪、王羽佳们的成功,是偶然还是趋势呢?中国的钢琴教育与西方相比还存在哪些差异?孩子们到底应该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去学习钢琴?为此本刊特地采访了两位钢琴家,同时也是钢琴教育从事者——许东和林晔,让他们来介绍中西方钢琴教育的差异。  B
期刊
电视剧《宫锁心玉》自开播以来创下了16天在全国同时段收视称王的纪录,成为兔年开春最火的一部电视剧。然而,伴随收视率飘红的同时,越来越多的观众和专家也因其荒谬的历史错误和编剧问题加入到口诛笔伐的行列中。  毫无疑问,《宫锁心玉》凭借俊男靓女的组合、清宫勾心斗角的故事情节,准确地抓住了观众的兴趣点,一经播出便吸引了大批观众,收视率一路攀升。但作为一部古装戏,频发的历史错误却实属不当。其中,僖嫔去世、四
期刊
情人节当天票房3600万元,上映六天票房过亿,投资不到2000万元的《将爱情进行到底》成了中国电影史上迄今为止赚钱最快的爱情片。一连拍了几部软性情爱电影都不尴不尬的张一白藉此翻身,庆功会上他一语道破天机,“感谢观众,他们是带着12年‘将爱情进行到底’的积淀走进影院的,我们没有让他们失望”。  12年,一个人生的轮回。彼时,中国内地第一部青春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红透荧屏,将李亚鹏、徐静蕾、王学兵
期刊
BQ=《北京青年》周刊  M=玛丽娅·阿达尼娅女士(Marija Adanja)    “经历努力,风险和牺牲赢得了独立”    BQ:今年斯洛文尼亚将迎来独立二十周年纪念。对于斯洛文尼亚人而言,那段岁月应该是很难忘的。您能回忆一下吗?  M:很遗憾,我当时不在国内,我也是通过电视看到的。1990年12月,南斯拉夫举行了全民公投。我从来没见过国家解体,所以当那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真的是全新的经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