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条件,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lab_wal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知觉材料为基础,设想出不在眼前事物的概貌、形象,心理学上将这种经过整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做想象;一个人所具备的这种能力叫做想象力。自有人类以来,就一直不乏想象力,想象力始终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与源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曾经有一项关于想象力的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1个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力排名第一,而想象力排名最后,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这引起了国人的反思与热议。我们孩子的想象力究竟如何?作为家长、老师还要不要注重对孩子想象力的培养?该如何培养?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探讨。
  
  分析篇
  
  中国孩子为何缺乏想象力
  处在生长期的孩子,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想象力本来是很丰富、很活跃的。因为他们对世间万物充满好奇,求知欲望强烈,各种各样的想象层出不穷。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孩子缺乏想象力呢?
  
  繁重课业否噬孩子想象
  龚固(公务员儿子6岁):我也看到关于中国孩子想象力排名的报道,且不说此项调查的权威性如何,是否具有典型意义,不过我还是认为,目前中国孩子想象力普遍较差,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应该引起家庭、社会各界的警醒与重视。
  其实,中国人是最富想象力的。我们的汉字,就是富有想象力的标志:我们的四大发明、唐诗宋词、国画艺术,无一不散发着想象的光芒: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哪一个不是想象极其丰富的传说?一部《西游记》,更是想象力登峰造极的杰作。那么,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就缺乏想象力了呢?
  客观地说,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主要还是教育观念上的偏差。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功利教育和学校“唯分是举”的应试教育,都不同程度地束缚了孩子想象的翅膀。在功利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主导下,学龄儿童除了完成每天繁重的课业任务,课余时间还要奔波于各种补习班、培优班、特长班之间,还要应付名目繁多的考证考级和竞赛。而学龄前儿童虽然在园课业不多,但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多也要送孩子进一些早教培训班、特长班。不难想象,孩子们小小年纪,终日忙于知识学习,哪里还有奇思妙想啊?
  毫无疑问,孩子应该学习各种基本知识,但同时也应发展想象力。因为培养想象力不但不影响学习,反而是求知、求学的动力和源泉。古今中外那些有成就的科学家,大都在孩提时代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正是想象促进了他们进一步刻苦钻研,求知求新,最终获得了成功。有人说,想象力是创新的源泉,连想都没想到,哪里还谈得上创新?因此,从小激发孩子想象的乐趣,注重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同时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提高创新能力,既是当务之急,也是百年大计。
  
  视听信息冲走孩子想象
  祝萍(自由撰稿人女儿4岁)信息时代,一些高科技传媒给广大少年儿童的学习提供了许多便利,也以其音像并茂、知识性和娱乐性兼备等优势,理所当然地赢得了儿童受众的青睐。但是在电视、动漫、电子游戏和网络传媒等视听信息构筑的声光世界中,儿童的想象空间越来越小,甚至使他们干脆放弃想象。因为他们无需想象,只需轻敲键盘、快移鼠标,畅游在虚幻的网络世界里,那些能想象得到或想象不到的事物都可以随时随地、应有尽有地展现在面前,而且活灵活现。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还有心思去想象吗?
  
  顺从教育禁锢孩子想象
  张圣吉(中学教师女儿5岁):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听家长的话,听老师的话。在家里,对父母的训导、教诲和要求,不论对错、有无道理,都只许说“是”,不准说“不”:只能顺从、遵从,不能反对、抗拒。
  在学校里,对老师必须言听计从。因为人们总是把听老师话的、成绩优秀的学生看作好学生,无论是选学生干部,还是评选“四好”少年,“听老师的话”是最起码的条件;否则,老师这一关绝对通不过。就连接受知识也充分体现着听话这一特点——各类考试都有“标准答案”,学生答题时绝不敢越雷池半步。因为他们知道:离开“标准答案”就远离了得分点,也就难得高分,而失去了高分就失去了进入“重点”的机会。
  不难推测,在这种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谁还能顾得上想象?谁还具备想象的能力?他们也可能会成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的记忆尖子,在国际奥赛中一枝独秀、披金戴银,但要看其想象力和创造力,那就不敢恭维了。可见,这种要求孩子“听话、顺从”的家庭教育和学校里“标准答案”的教学,给孩子成长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那就是知识和想象力这架天平在他们身上严重失衡,甚至从根本上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摧毁了他们探索未来的兴趣与勇气。
  爱因斯坦早就告诫我们“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个人素质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知识的多少,还要看他的创造能力、道德健全和人格独立的程度。
  
  缺乏必要的游戏活动
  赵青青(幼儿园教师儿子3岁):游戏是想象和现实相结合的独特活动,是幼儿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还可以在游戏中展开想象。有些游戏创造了一定的情境,可以使孩子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的各种活动。譬如,让幼儿做“开汽车”、“开商店”、“娃娃家”等游戏时扮演司机、售货员和家长等角色。做这种角色游戏,幼儿通过想象去模仿并扮演各种人物,创造性地反映实际生活。于是,孩子头脑中积累的形象得到再现,想象也逐步活跃起来。我在家里经常跟儿子玩这种游戏。又如,幼儿都喜欢玩搭积木、拼装玩具等建构游戏,在游戏中,他们往往凭借想象创造出他们喜欢的手枪、汽车、飞机、城堡等。这不仅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不少幼儿都缺少玩的时间,缺乏必要的游戏活动,这也直接影响着他们想象力的培养和展示。
  
  探讨篇
  
  从理论上说,想象就是基于现有的基础——在一定天赋能力与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再幻化出崭新的形象。比如:有人想象未来的住房是可移动的、或挂在空中的、或藏于地下的,是不占土地的:未来的行走,只要穿上双能够克服地球引力的鞋,就能像在月球上漫步一样轻飘飘的。可以说,想象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动力,是超现实的精神追求。那么,想象力究竟从何而来?
  
  后天培养胜过先天禀赋
  高先生(教研员女儿3岁):一个人的想象力,既有先天注定、与生俱来的成分,也有后天培养、开发的成分。客观地说,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想象与创造的天赋,只不过各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程度有所不同而已,有的人想象力 非凡,而有的人想象力一般。一个人先天的想象力是可以随着后天的教育与实践而增强或减弱的。换句话说,即使先天具有很好的想象力,但生活在一个非常压抑的环境中,又缺乏正确的引导,也有可能变成现实的俘虏;即使先天想象力一般,但生活在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中,又有良好的引导、培养,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想象丰富的人。
  老师的教育导向,家长的正确引导,环境的宽松、和谐、浪漫,都是诱发与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关键。想象力并不完全等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基础的、全面的:而想象力则是超脱的、浪漫的。想象力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生活的勇气。因此,我们需要宽松的教育方式,需要宽松的社会环境,培养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为他们的精神生活增加动力。
  
  展开想象是需要依据的
  李萌萌(儿科医生 儿子6岁):虽然说,想象是超现实的、浪漫的思维,想象就是通过无中生有,构想出超现实的事物,但想象也是有依据的。因此,家长首先要引导孩子根据生活实物进行想象。比如,给孩子画一个圆圈,再示范性地举例说出一个实物:这圆圈就像烙饼。然后问孩子:“你看,这像你见过的什么东西啊?”在大人的启发下,孩子也许会说数字零、鸡蛋、鸭蛋、太阳、月亮、向日葵、苹果、橘子、西瓜、皮球、硬币、车轮,等等。这样更能活跃幼儿思维,丰富其想象。其次,要引导孩子根据已有经验进行想象。当幼儿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之后,家长可以鼓励他们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想象,加强知识的迁移,以便学习新知识。比如宝宝曾听过《小免乖乖》的故事,再给宝宝讲《小猪与大灰狼》时,讲到孩子可想象的情节或熟悉的情节,不妨停下来,启发孩子“小猪就要被大灰狼抓住了,那它有没有被大灰狼吃掉呢?后来又发生了哪些事?”让孩子进行想象,这种训练可以逐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再次,在观察自然现象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家长要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现象,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同时进行想象。
  
  鼓励是培养想象的基础
  陈峰(心理咨询师女儿4岁):从前,有一位贫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以此来维持生活。一天,爷儿仨刚把羊群赶到一个山坡上,就见一群大雁叫着从他们的头顶飞过。大雁很快飞出了他们的视野,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牧羊人解释说。
  他的解释一下子触发了两个孩子的想象。小儿子感叹道“做只会飞的大雁多好啊!那样就不用放羊了,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大儿子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飞起来就好了!那我就要飞得比大雁还高,去天堂,看妈妈是不是在那里。”牧羊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飞,也能飞起来。”
  小哥俩一听,兴奋地立刻张开双臂,进行“试飞”,结果怎么也飞不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了看父亲。牧羊人平静地说:“那就让我飞给你们看看。”于是,他也试着飞了几下,同样没飞起来。就在小哥俩大为泄气的时候,牧羊人用肯定的语气,激励他们说“我是因为年纪大了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就一定能飞起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父亲的话被兄弟俩铭记在心。从那以后,他们对天空的向往和对飞行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平时,看到鸟雀、昆虫在空中飞得那么自由自在、那么美妙无比,他们总是心驰神往,盼望自己也能升空。为此,他们一直不断地思索、不断地努力。长大后,他们终于发明了飞机,果真圆了自己的飞行梦——他们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显然,父亲的鼓励在莱特兄弟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想象的种子。而且在他们的精心培植下,这粒种子最终开出了娇艳之花、结出了硕果。毋庸置疑,童年是最富有想象的,作为父母,要爱护孩子那充满天真的、向往未来的想象,还要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并让它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学习的动力、奋斗的动力、拼搏的动力。
  
  支招篇
  
  怎样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通常情况下,年纪越小,想象世界越大,现实世界就越小:随着年龄一天天长大,这个现实世界就越来越大,想象的空间就会缩小。如果我们的教育不重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甚至让孩子的想象力在教育过程中被忽视、被抑制,那么孩子的想象力就得不到充分发展。一般来说,3~6岁的幼儿思维活跃,喜欢想象,没有思维定型,犹如天马行空。这是其认知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想象力培养的关键期,千万不可忽视。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呢?
  
  利用故事激发孩子想象
  夏玲玲(幼儿园园长)利用故事进行想象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好方法,主要形式有两种:
  一是续编故事法。给孩子讲故事时,不要每次都一口气讲完,有时可以讲到中途停下来,剩余的故事情节留给孩子自己去想象。为了把未讲完的故事补充完整,孩子会作出多种设想,他所想象的内容,有些可能大致符合原故事中的某些情节。等孩子把补充、续编的故事情节——展示出来之后,你再继续讲。长此下去,孩子便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发展了想象力。
  德国作家歌德有一位善讲故事的母亲。歌德小时候,母亲每天讲故事给他听。母亲讲故事的方法就像说长篇评书一样,说到关键的地方就停下来,让歌德自己去想象,激发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第二天讲故事以前,要求歌德说出故事的情节及结局,这时歌德便把自己设想的结局讲给母亲听。歌德的想象力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由于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歌德很早就取得了辉煌的成就,6岁开始在自己的戏院里排戏,10多岁就写剧本了。
  二是故事接龙法。故事接龙其实就是“你一句,我一句”地讲故事,要靠你和宝宝共同完成,有一定的难度,对年龄稍大的宝宝更适合。比如,妈妈“从前有一只虎妈妈,生了6只小老虎。”宝宝“小老虎个个都很可爱。”妈妈“有一天,虎妈妈带着小老虎们去找吃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一种训练游戏,不必计较孩子所讲的情节是否合情合理、是否合乎逻辑,而是鼓励宝宝大胆想象,勇敢表达想法。同时,家长也能从孩子的表述中了解其喜好和情绪变化。
  另外,可经常给宝宝讲些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或者其他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趣事;还可以把宝宝喜欢的玩具作为故事的主角。这会让孩子听起来更亲切、更有滋味,也更有利于孩子发挥想象。
  
  在绘画中锻炼孩子想象
  周亦建(儿童画指导教师):绘画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比如,让幼儿画创造性想象画或补充不完整的画面。其中,想象画的技法简单有趣,如撕贴画、吹画、水墨画,等等。没有技法的限制,幼儿才有积极性和信心去完成作品。此外,补画画面也是不错的做法,家长可以画一幅未完成的画,让幼儿借助想象补充其余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   
  借助童话培养孩子想象
  孟岸青(儿童文学作家):童话世界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奇妙世界,是符合幼儿想象方式的;童话是具有浓郁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最切合儿童的心理。可以说,童话世界是儿童心灵畅游的境地。孩子喜好新奇,向往不平凡的事物,充满神奇和变幻莫测的童话故事会深深地吸引他们,因而,童话故事是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美餐。童话的基本特征就是幻想,它运用极度的、强烈的夸张造就浓烈的幻想氛围,突出所描绘的形象和环境的主要特征,同时也使作品产生诱人的美感、趣味感和幽默感。因此有人说,童话是最富于儿童特点的、最受低幼儿童欢迎的文学形式。因为低幼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其想象也常常带有夸张性、多变性,可以说幼儿的思维就带有童话的特点,所以说爱听爱看童话故事是孩子的天性。
  当孩子游历于童话的王国,与小鹿、小乌龟、小老鼠或小公主、小王子等可爱的形象进行着心灵的互动时,特别有助于发展想象力。我觉得,要激发、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就应该让他们多接触童话。
  
  扩大视野丰富孩子想象
  郑樱(大学教师):扩大视野,丰富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使头脑里充满各种事物的形象,这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因为婴幼儿时期想象的特点是由无意想象到有意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特别是幼儿初期,想象没有预设的目的,只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自然而然地想象出某种事物的形象。所以,孩子生活内容越丰富,得到事物的形象越多,就越有助于想象力的发展。要有计划地经常带幼儿进行参观、旅游等活动,结合童话和传说,启发他们认识自然事物和各种动植物。如果孩子见多识广,就容易把各种事物的特点联系起来进行想象,而想象力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较全面发展,这是想象的基础。
  扩大幼儿的视野,储备丰富的经验。在这方面,艺术大师达·芬奇的父亲为我们作出了良好的榜样。达·芬奇幼年时家住在水城威尼斯。威尼斯城有几百座石桥,父子俩每天散步一两个小时,边溜达边闲聊,把全城的石桥都走遍了。这不仅使达·芬奇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而且使他的观察力、想象力都得到发展,为以后成为艺术大师奠定了基础。
  牛顿、爱迪生也有类似的体验,他们从小都对自然界的许多事物和现象感到新鲜好奇,经常观察分析、展开联想,在深入探究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成年后创造震惊世界的发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给孩子充分想象空间
  何泉校(杂志编辑)我曾采访过科学小院士韩钧炀的父母,他们在培养孩子想象力方面有独到之处,那就是给孩子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一位教育学家说过:“想象力是孩子飞向成功的翅膀。即使孩子的想象不够合理,大人也应及时引导、鼓励,不能视为错误,加以否定。”比如在对待学画这件事上,很多家长惯用的做法是:找一幅完整的作品,让初学绘画的孩子“照葫芦画瓢”。而韩钧炀的父母却不这样。儿子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从不干预。可想而知,韩钧炀早期的画作中,不成比例、不讲布局的“四不像”大大存在。但是看到儿子的非牛非马之作,他们不吝夸赞。这使得小钩炀的创作欲望不断高涨,想象力越来越丰富,绘画技艺提高很快。他创作的《动物世界杯》和《恐龙过“六一”》两幅充满想象力的作品,都在第二届全国少儿书画大赛中获优秀奖,并入选日本第29届世界儿童书画展。
  对此,母亲王越霞总结道:“小孩子刚学画画的时候,家长若以像不像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时间一长,孩子也会习惯性地以像不像来要求自己,画画时克隆别人成功的作品,或刻意模仿现实中的实物。但如果让他们根据一个命题自己创作一幅画,孩子可能会无从下笔。因为孩子习惯了重复,就很难创作出自己的画来。韩钧炀一开始画画就没有样板可模仿,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爱画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这大大启发了他的形象思维。四不像作品看似登不得大雅之堂,背后却隐藏着可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也许正是受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小钧炀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平时的学习和发明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的几项发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年仅9岁就被共青团中央少工委、中国少年科技学院共同授予“科学小院士”称号。
  
  以开放性提问的拓展想象
  王红丽(注册育婴师)一向幼儿提出开放性的问题,目的是给他们提供想象的空间。比如,一位爸爸陪喜欢飞机的儿子去看飞机模型展览,在回家的路上,爸爸问孩子:“你能想象未来的飞机是个什么样子吗?如果以后让你造飞机,你会造出什么样的飞机?能不能给描述一下呢?画出来也行。”又比如,家长可以问幼儿“想想下雪天房子外面会变成什么样子?”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描述。诸如此类的启发有许多,但要注意的是,幼儿的想象和言语表达水平会有差别,家长要耐心引导,使他们逐步丰富自己的想象,而且学会表述。
  
  善待孩子的异想天开
  胡先生(记者):常听人们说起幼儿的异想天开。例如,冬天感到冷,幼儿便想象金鱼必然也冷,就把开水倒入鱼缸,想让小鱼暖和暖和,结果鱼缸里的小鱼都死掉了;听说喝牛奶或豆浆会让人长得快,幼儿便想象给小树“喝”,必然也能长得快,于是就把牛奶或豆浆送给小树“喝”。对于这些现象,一些家长往往以一阵指责、训斥给予否定:也有的则以一声“傻瓜”付之以嘲笑。殊不知,在幼儿的异想天开中,孕育着多么丰富的想象啊,而家长的骂声,却在无意中扑灭了幼儿想象的火花,折断了想象的翅膀,这对于幼儿今后的发展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总之,成人要尽量了解、支持幼儿想象,耐心地引导、鼓励他们想象。在孩子想象出别出心裁的内容时,应给予赞赏和鼓励;当孩子想象受阻时,巧妙地给予启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的想象展翅飞翔。
  
  (豫子/整理)
其他文献
误:幼小衔接就是大班的事儿  正:虽然幼小衔接主要集中在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但是很多准备工作却贯穿于整个幼儿阶段,如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形成、能力的提升等。  误:幼小衔接就是多学知识  正:除了相应的入学知识准备以外,家长更应该重点关注的是: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能力,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孩子的性格和品行,培养孩子的
想一想  妈妈:“宝贝,你猜,如果让你站在纸杯上,会发生什么?”宝宝:“纸杯是纸做的,我那么重,纸杯会被我踩扁吧。”妈妈:“你不知道,纸杯可是大力士,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吧。”  实验延伸  1.试一试同样的纸杯数量和排列方式,但不用纸板站立,会发生什么?  2.试一试至少要几个纸杯的方阵,一个小朋友站上去,纸杯才不会变形。  小贴士  纸杯的方阵排列需整齐划一。减少纸杯数量后站上人,需注意安全
材料与工具:干净的玻璃罐、白醋、食用色素、亮彩纸屑、洗涤液、小苏打  1.把白醋倒进玻璃罐(半罐),加几滴色素,再撒点亮彩纸屑。  2.加洗涤液,别怕多。充分搅动,让材料混合在一起。  3.将玻璃罐放在托盘上,或者放进洗菜池,加一勺小苏打。魔法表演开始了!  泡沫从哪里来  眼看罐子咕嘟咕嘟地冒泡,很神奇吧?其实这只是一种简单的化学反应。当白醋遇到小苏打,它们就会亲密地挤在一起,蹭出很多细小的气泡
开心果子365:下厨房、美食杰、美食天下、好豆网等多家网站美食达人;好豆网认证儿童美食专家、私房菜专家、生活盟主;擅长趣味儿童餐、意境餐盘画、面点、烘焙、家常菜等的制作。  蛤蜊炖蛋  材料  蛤蜊500克,鸡蛋2个,盐、蚝油、生抽适量,麻油、姜丝、葱少许  步骤  1.蛤蜊吐沙洗净,锅内放姜丝烧开水,放蛤蜊煮至壳张开,捞出,淘干净,煮蛤蜊的水撇沫备用。  2.鸡蛋打成蛋液,把两倍蛋液量的煮蛤蜊水
几天前,我在网上浏览到这样一篇文章:一位妈妈给孩子买了饼干,可是孩子怎么也不肯给妈妈尝一口。妈妈逗逗孩子,故意咬了一口,没想到孩子大发脾气,非要妈妈把饼干吐出来不可。这位妈妈无比感叹地说:“你看看,我对他那么好,什么都依着他,有点好吃的都让给他,可他一点也不会体贴人,长大了真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儿……”这位家长的感叹确实令人深思  为什么很多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舍不得对别人付出一点点爱?其实,孩子
但丁说“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但是在倡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今天,忽视或轻视道德培养重要性的现象却比比皆是。心理学研究证实,婴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黄金时期,错过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行很难形成。因此我们应该关注与引导宝宝的道德发展。  0~3岁的婴儿还没有道德观念,但是有关道德的早期教育却很重要,因为这一时期依恋关系的好坏对将来宝宝能
做父母,先做好自己  舒西妈妈: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先把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  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出生时会带着一些天性,有胆大的,有内秀的。在我的眼里,每个孩子都是天使,纯洁得像一张白纸,如果父母是原件,孩子则是复印件。幼小的孩子无力分辨对错好坏,但他们有无比强大的模仿力,父母是他们最信赖的人,无形中成了他们学习的榜样。父母的言谈举止,他们都用眼睛看着,用耳朵听着,记录在幼小的心
女儿:为什么我的爷爷奶奶,你叫爸爸妈妈?  妈妈:爷爷奶奶年纪大嘛!  女儿:那等你们老了,我也要叫你们爷爷奶奶喽?  记录人:安徽滁州 李光明
1 大家都说波波笨,他会把什么都给搞砸了。但波波还是很努力地想做好事情。  2 一天,妈妈说:“你可以去农场找份工作,主人付给你工钱时,一定要抓在手上,千万别放在衣服口袋里。”  3 波波到了农场。农场主上上下下地看他:“你可真瘦啊,你能干什么呢?”  “什么都能干,先生,我会是个很好的工人。”  “好吧,你把这一篮的豆子给剥了。把肉放在手推车里,把斋堆在地上。”  4 波波边剥皮边剥边唱歌。他把
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可以提供合适的材料让他们涂鸦,在纸上变出各种线条、色块,来表达内心世界。让孩子留下人生中最早的创作记号,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我的小袜子”就是基于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的,既给予孩子天马行空的涂鸦机会,又可以在成人的帮助下,借助“镂空的袜子”进行创造性的粘贴。  绘画目的  1.能大胆进行绘画活动。  2..能用多种方式表现袜子的花纹(图案、条纹、点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