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模拟实验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h3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地理必修1“大气的温室效应和保温作用”是学习的重难点,如今公众关注的全球变暖,基本归因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导致温室效应和保温作用加剧。所谓的温室效应是指太阳短波辐射绝大部分能穿透大气层直接加热地面,而大气却能吸收几乎全部的地面长波辐射,并向地面发射长波辐射(称大气逆辐射),这种辐射具易进而不易失的效应,称温室效应,也称花房效应。大气中有此选择吸收能力的气体很多,如水汽、二氧化碳等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热量储存于大气中,再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起到保温作用。然而,二氧化碳真的是温室气体吗?它是怎样产生温室效应的?产生的效应究竟有多强?这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和思考,想通过实验一探究竟。
  一、实验方案设计
  比热容是热力学中常用的一个物理量,用它表示物体吸热或散热能力。二氧化碳的比热容比空气小,在相同的热能条件下,温度升高或下降1℃或1K吸收或放出的二氧化碳要比空气少。假定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它能吸收来自太阳和地面的长波辐射,将热量截留在大气中,然后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归还给地面,从而起到保温作用。那么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与正常大气相比,在升温过程中,理应表现为温度较高;而在降温过程中,温度也应高于正常大气。
  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初步形成实验构想:想要证明二氧化碳是不是温室气体,能不能起到保温作用,首先要改变二氧化碳的浓度来进行对比实验,考虑在实验室制取,因化学反应本身伴随有吸热、放热等过程,这会对温度的精准测量产生干扰,所以无法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过程中进行对比测量。即用2个玻璃瓶分别灌装空气和二氧化碳,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取暖器的加热下,对比测量2个瓶内升温变化的差异,以及在阴凉处(无太阳光直接照射)对比测量2个瓶内降温变化的差异。具体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1)目标: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是温室气体、模拟温室效应的产生。
  (2)材料:1个500ml的空玻璃瓶、1瓶二氧化碳气体、2个带孔的瓶塞、3支传感温度计(多备几支以确保测量的起始温度相同)、1个计时器。
  (3)实验过程:①将2个玻璃瓶都放置在有阳光直接照射的桌面上;②将空玻璃瓶加上瓶塞并插入温度传感器,标识为A,将充满二氧化碳的玻璃瓶加上瓶塞,插入温度传感器,标识为B,将第3支温度传感器裸露在外;③将3支传感温度计通过USB接口连接电脑,打开温度传感计专用软件,读取3支温度计的数值,确保其初始读数相同之后开始记录;④每隔4分钟记录一次数据。
  在實验操作过程中,我们对该方案进行了多次调整与修改。第一次调整是因为考虑该实验所使用的是玻璃瓶,其介质的特性是短波(太阳辐射能)能穿透,而长波(取暖器辐射能)难以穿透,它仅能起到热传导加热的作用,所以设置太阳光和取暖器这两个对照组没有必要。同时,实验中采用的是500ml的玻璃瓶,瓶中二氧化碳气体的量太少,且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够纯,外界的干扰因素稍有变化,其温度的变化就非常明显。所以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改用直径为2.3米的气球,分别用二氧化碳和空气将两气球充满,再进行升温与降温的测量对比。第二次方案调整是在降温的对比测量中,发现2个气体球在阴影下的降温过程,因起始温度不同,导致2个气球内的温度降低趋势是一致的,16分钟以后,二氧化碳气体球内的温度比空气球内的温度始终要高出1℃左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差值基本保持稳定,很难说明问题。故而对实验方案又作第二次调整与完善,即在相同环境下,起始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对2个气球再进行升温与降温的对比测量。
  二、实验数据分析
  根据修改完善后的实验方案,测得如图1所示数据。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开始后的每个4分钟时间段内,二氧化碳气体球升温比空气球快,温度高,即在容器、容积、光照、瓶外空气流动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在相同的时间内,由于二氧化碳的比热容小于空气,导致二氧化碳气体瓶在吸收了相同的热量时,升温更高。但是,在二氧化碳气体球和空气球达到相同温度后,将它们放置在室内阴影下进行降温观测,发现二氧化碳气体球的温度略高于空气球的温度。根据比热容,理应二氧化碳气体球降温更快,温度更低,为什么测得的温度反而高?这样的实验数据并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尤其是在降温过程中并没有体现出保温作用,也难以模拟“温室效应”,只能表明不同物质因比热容不同,而造成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存在差异。
  我们邀请了物理、化学老师参与讨论,因为二氧化碳的比热容小于空气,所以当两个气球的温度值一样时,理论上此时空气球中所储存的总热量应大于二氧化碳气球。但因容积相同,而两个气体球内的密度不同,所以两个球中的气体质量不同,最终所储存的热量究竟存在多大差异就很难测算。我们推测,在降温过程中,二氧化碳因比热容较小,同样下降1℃时,比空气所释放出的热量少,再加上它所吸收的长波辐射能力比空气强(这正是本实验想验证的一个重点),结果显现为测得的温度较高,因球内所储存的热量存在差异,导致这一温度显示并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就是一种温室气体。
  不论是试剂瓶,还是换成直径2.3米的气球,都难以和地球巨厚的大气层相比较,只能说是一个粗略的实验模型。而温室气体能产生温室效应,是由于其本身具备吸收长波辐射(红外线)的能力,这一吸收能力是由其分子结构所决定的,温室气体因拥有偶极矩的红外活性分子,才具有吸收红外线、保存红外热能的能力。所以,要验证二氧化碳是不是温室气体,需要从它吸收红外线的多少和强弱来判定,而在这一模拟实验中,很难测得两个气球中所储存的热量有多大差异,也难测算两个气球获得的地面长波辐射(红外线)有多少。同时温室效应主要是通过大气逆辐射实现的,在实验过程中无法测算其中的热量传递及其过程,所以,本模拟实验很难验证这一结论,更难模拟出温室效应。
  三、实验成果小结
  1.学会客观看待全球变暖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全球变暖的报道,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种直观、刻板的印象,即二氧化碳具有强烈的保温作用,它是变暖的罪魁祸首。通过实验数据来看其实并不明显,而且水汽、甲烷等也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但水汽、甲烷等其它温室气体因在大气中的含量和浓度变化不大。而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变化,尤其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阶段,因燃烧大量的矿物燃料使该变化非常明显,二氧化碳浓度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水在0℃时会结冰,即0.1℃时水还是液态水,而-0.1℃时水则变成固态的冰,如此细微的温度变化都将造成地表大量的固态冰雪会融化成液态的水,加之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最终危及沿海国家和地区的安全,也因而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2.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本次实验虽然难以模拟真正的大气层来探究大气的温室效应,但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一些结论,在实验过程中如何分析变量,如何控制变量非常重要。同时也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如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概念容易混淆不清,所谓大气的温室效应是大气层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进而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如若没有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地球环境不可能变得像现在这般舒适。而全球变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不断上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本次实验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做到低碳生活、低碳出行。
  3.求真求实是学习的基本态度
   通过实验方案的设计、操作、数据分析,以及多次实验方案的调整和修改,结合所学的地理、物理、化学等知识,对实验数据作出较为合理的推断,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我们理性的、综合的思维养成,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我们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尽管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们相信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都将使我们终身受益。
  (小组成员:汪嘉伟,徐佳俊,黄郁珺,丁文远/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第二中学 311400)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鉴赏古典诗词.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艺术特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很有必要采用对比教学法,即在教授某一诗同时,引入具有可比性的另一篇或几篇诗词进行对比鉴赏,古诗词由于篇幅短小,很适合“一加一”或“一加X”的对比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如运用得当,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习诗词的理解,更有助于扩大学生视野,增加诗词鉴赏课的容量。    一、主旨
中考是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的综合测试。扎实的知识和综合能力是中考成功的基本条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生中考成功的必要保证。考生的心理状态与中考成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考和升学的压力会使学生的身心处于不适状态。这就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帮助其进行心理调整。笔者试就如何克服九年级学生最常见的学习自信心不足、产生焦虑急躁情绪这两种心理问题,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实践,谈点体会。    一、增
中学语文教材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并通过阅读范文,分析内容,说写训练等各种形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去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这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 要:地理实验教学是落实“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文章构建了融科学性、实用性、实践性、创新性、生成性“五位一体”的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模式,以此规范和引导地理实验教学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并落实地理学科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模式;“五位一体”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地理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高中地理教材设置了4个“综合实践活动”栏目,这一部分内容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良好素材,本校拥有上海市金山区唯一的天象馆和多种规格的天文望远镜,根据校情,结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星空观测和月相观测”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地理教师从室内模拟和室外观测两个场所对学生进行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一、室内星空模拟——提升空间思维,掌握星空运动规律  茫茫宇宙,
近年来跨境电商新兴业态快速发展,进出境邮递物品迅猛发展,一个包裹如何被“验明正身”并寄往国外?让我们来感受一下深圳海关用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智能海关”。  深圳邮政国际运营中心,在宽阔的场站内有套出境邮件双环分拣线,两条出境邮件单环分拣线,出境邮件在传输带上经过智能扫描可同时自动分拣至192个国家或地区。工作人员将邮件标识码朝上放到传输带上,经过仪器扫描后,包裹在传送带上井然有序地滑入分拣袋中,然
【摘要】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针对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状态下 的“不合作”的现象,进行了问题反思和策略探讨。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分组 反思 评价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又名“小组学习”、“团队学习”或“分享学习”,是通过学生的分
江总书记提出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阐明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所以,要使学生富有创新精神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我想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主要指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就是“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的思维”,其特征是“思路不为习惯所同,而是能够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
摘 要: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核心素养之一,能够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提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场地、交通、资源等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不能充分设计并完成实践活动。文章以笔者所在教研组三年的课题成果为基础,以“认识校园植被,美化校园环境”为例,探讨基于校园进行地理实践课程开发的途径和可行措施,并对目前的实施方案进行反思,为地理实践力在中学校园“落地”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园环境;地理实践力课
据统计,我国农村目前已有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些省份留守儿童数量占学生总数的70%,并且呈不断上升趋势。这些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在家庭教育、监护等方面严重缺失。一些留守儿童在生活、感情的双重考验面前,成为生活的弱者,有的受到伤害,有的走向堕落。留守儿童问题解决得好坏,从长远来讲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农村发展的后劲,从眼前来讲,会影响到家庭生活的幸福。下面试从哲学高度透视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