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公益广告”,细品“深度阅读”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1314810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每天步伐匆匆,只是我们的心不应该零乱,更不应该扰了孩子洁净的笑靥。在这个浅阅读流行、在电脑和手机横行的时代,为人师者我们当引领学生深读细酌文本,在智慧中前行。
  深读细酌是与作者内心的交流。不经意的行文间,可见作者的扬眉微笑;不经意的思考间,可见自己的寂寂心声。浅阅读可能是仅仅与作者有个会面,还未深交,便已走远,未免让人遗憾。
  为了引導学生深读细酌文本,去年三月起我校语文组开展了《公益广告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
  “公益广告”随着课题这股风潜入语文课堂,它或是在围绕核心知识点讲授时出现,或者结合文本再现情境时出现,或者针对疑难问题、练习解答等设计、开发时出现。渐渐的,学生们对于文本的阅读自觉的向纵横挖掘,孩子们无形中也和我一样喜欢品茗“深阅读”这道好茶。
  那么,如何用“公益广告”促进课堂“深度阅读”呢?笔者浅谈自己的四点看法。
  一、借助“公益广告”,远离“速食阅读”
  心急的孩子们在阅读时许多是速食型的。在当今盛行过剩“手机艺人”的信息时代,我们的学生大多的阅读是刷屏,而且是嗖嗖嗖的刷。学生们似乎总是习惯在文中找到很多的信息,搜索、下载、囤积然后闲置,好像在把自己的大脑当成硬盘……也许,这种“速食阅读”在短时间内赐予我们愉悦或者给我们以慰藉,但时间稍长一点后它的作用就消失了。你不妨这样试想一下:如果你在咖啡厅里面点了一杯拿铁,但每次都只是把上面的奶沫给吃了,下面的咖啡没动,是不是很奇怪?但我们大多数学生可能每天在语文课上都在做着类似这样的事。
  而作为一个深度阅读者来说,他需要更多的能沉淀下来的东西,需要能给他生活带来长期改变的东西,并且有勇气促成这种改变。真正的阅读,绝不仅仅发生在把书打开又把书合上这两个动作之间的时间段,这只是阅读活动中最表层的部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用怀旧的心理去抵抗数字化阅读的浸透已无必要。而是应在引导学生阅读教学工作时,注重这一趋势,因势利导,积极研发与移动互联网相契合的语文教学的数字化平台,推动新媒体阅读领域中的经典阅读、深度阅读和主流价值阅读。
  深阅读似茗,我们从书里读到的那些精华,我们是否用行动把它转化为属于自己的价值,我们的智慧是否得以增加,我们解决生活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了,我们的心态是否可以更加平和,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是否得到了改善,这些都是我们可以从阅读中收获的东西。
  在实践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公益广告”,在思想上改变学生的理念。以迎奥运系列公益广告为例,像这一类广告,它没有王婆卖瓜般自吹自擂的吆喝,没有声色犬马般强奸视觉的引诱,它如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给孩子们带来一丝文明的气息……每一个优秀的公益广告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新颖的创意和真诚的语言向孩子宣传真善美的理念。
  二、借助“公益广告”,夯实“深度材料”
  预习在语文课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上课之前,我们可以通过找一些有趣“公益广告”的材料,为学生铺好预习的道路。学生借助“公益广告”直观印象,预习课文之后能够在更好地理解课文,深度了解文章的含义。在寻找材料的时候,我们要下工夫,寻找适合预习、符合文章的“公益广告”材料。作为老师,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思考,设定一些不同的课前预习材料。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一系列公益广告,其中《相信篇》《婴儿篇》和《主持人篇》让奥运精神贴近群众引起共鸣,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就是可以很好和课文相结合的课程资源。《相信篇》在安静的礼堂内,濮存昕娓娓讲述以真实的身份讲述了生活中的文明无处不在,有时仅仅是一张薄纸、一点耐心都是一种文明的力量。我将此则公益广告应用于《星星变奏曲》的预习教学中。《星星变奏曲》一文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作者强烈表达了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一明一暗对比,更能突出主题。《婴儿篇》蒙太奇的手法,睡梦中婴儿与梦中的运动镜头组接,形成梦境的戏剧效果:婴儿的手轻轻一动,暗示了举重运功动员的抓举,他的背轻轻一动暗示着田径运动员的蹬踏,以此喻彼,回归人性本初的梦想。我将此则公益广告应用于《鱼我所欲也》的预习教学中。《主持人篇》采用了爱心接力式,将生活中的文明礼让用人与人的关爱传递下去。我将此则公益广告应用于《雨说》的预习教学中,《雨说》是诗人郑愁予借春雨的拟人化形象,對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充满“爱心”的倾诉,是诗人心灵唱出的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课文的主题和公益广告的主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教学中可以相辅相成。
  三、借助“公益广告”,引出“深度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助“公益广告”用之于教学,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引出“深度问题”,产生顿悟。
  在讲授《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则可以从中华民族的古老节日“端午节”下手,通过公益广告《温情的端午》让同学们了解端午节的一些习俗、活动,这样在上课的时候更容易了解课文中的场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也可以寻找一些关于《端午的鸭蛋》这篇课文隐含的情感,深层了解文章的精髓,给即将要上的语文课打好坚实知识和情感的基础。
  在讲解《亲爱的爸爸妈妈》。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用公益广告设计导入:如果我是导演,我想摄制这样一个公益广告:(慢镜头播放)第一个画面——一群孩子郊游归来快乐地呼喊着“亲爱的爸爸妈妈”挥舞着衣服、帽子奔向父母。父母们扔下东西,张开手臂高兴地将孩子抱起转圈。天地响彻一片欢笑声、笑声久久回荡。第二个画面——一群悲哀无助的孩子恐惧地面对一排黑压压的枪,口里发出最后的深情呼喊“亲爱的爸爸妈妈”,而回应他们的却是法西斯灭绝人性的枪声。枪声久久地回荡、回荡——“你们知道这样的广告要表达什么吗?我的灵感来自聂华苓的这篇文章——《亲爱的爸爸妈妈》。”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我希望以“公益广告”制作的影视效果激发课堂情绪,聚焦教学要讨论的问题,以使课堂学习情境化、问题化。我以“公益广告”影视构图设计生成问题,一点点地将课堂上的问题探讨引向更深一层。   实验表明,开展基于“公益广告”资源的教学,要充分挖掘视频、文字和图片所包含的隐性知识,以实现将隐性知识或者情境显性化地表现。开展基于“公益广告”教学资源的课堂教学,首先要注意尊重文本課堂教学的目标,要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公益广告”。在使用“公益广告”时,还要考虑教学推进的顺序,要尊重学习者的阅读水平。只有这样基于“公益广告”,才能推演出一系列问题,将文本阅读引向深水区。
  四、借助“公益广告”,支持“深度探究”
  在学生思维处于盲点,陷入困境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公益广告”给予适当的点拨,为学生开启一个新的角度和新的思路,引导他们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将会接通多少短路的思维,打开多少半掩的心扉,煽动多少想象的翅膀。
  在教学《雪》一文时,我和学生在深度阅读中探究出三种人生:①“暖国的雨”象征着——“向来没有变过冰冷令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让“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是自己应该感觉到不幸而又不一定不幸的人生;②“滋润美艳之至”,是如小丑般媚俗而受宠,却终究因没有灵魂而成为匆匆"过客"的人生;③“蓬勃地奋飞”“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是永远独立独行却必须忍受"孤独"的人生。
  作者对生命的存在形式并没有直接加以褒贬。但我们在共同深度阅读中时能够从作者的语言中体会出作者的态度:对江南的雨这种没有经过历练的最初生命形态,作者是持怀疑态度的;对虽充满生命力但不能长久的江南的雪,作者在褒扬时也表达了遗憾;对“纷飞”“蓬勃”“灿灿地生光”“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有朔方的雪,则极尽赞美,称之为“孤独的雪”“雨的精魂”。可是这时学生对文本理解遭遇瓶颈,学生无法理解雪的孤独,更无法理解作者的孤独。在这个不启不发的关键时刻,我便借用公益广告《邦德教育(侯斌)孤独篇》这个贴近学生认知的资源来点拨、激发联想和想象思维,进行比较分析。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思考的火花被引爆了,各抒己见,讨论热烈。最后使原本迷茫的问题迎刃而解,看到学生得到了学习成功的满足和探索創造的愉快,我那种从未有过的欣慰也会油然而生。
  在学生的思维“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师者不妨借用“公益广告”,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领会了作品的主旨。经过点拨,学生相互交流,激活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理性认识产生质的飞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公益广告”,便是我们师者借来的一把钥匙。阅读浩如烟海,如果能够借助“公益广告”这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平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寻找规律,指导运用,就可以把学生的认知拓展向广阔的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阅读。
  深阅读似茗,需细品。手里捧着书,在幽幽荷香中,温一壶月光下酒。若是读时蹙眉,不妨先在字里行间聆听,来自“公益广告”的清音。
其他文献
摘 要:无论是数学知识的学习,还是數学技能的形成,事实上都可以“以问题情境和解决的方式”展开,只有在具体的、真实背景的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人的核心素养才可能得以彰显和养成。  关键词:“问题情境”;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指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整合了个人、社会和国家3个层面対学生发展的要求,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与深化。尽管,《义务教育数学课
摘 要:社会发展,教育先行,素质教育的实施能满足信息化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小学语文是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其进行语文学习活动的有效保障。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之外,还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使学生将阅读的感悟转换成笔触生动的表达,实现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共同发展。本文对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
《诗经·小雅·鹤鸣》有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毛泽东曾说过:“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事就大了。”易卜生说过“经验是一面镜子;借鉴它,你能清楚地看到往事。”牛顿更是说:“如果说我看的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些名言都在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优点,都有很多好的方法和经验。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善于发现和借鉴他人的长处,来弥补自
摘 要:高职艺术班学生的思想行为比较前卫、自由而复杂,思维活跃,富有创造性,但集体观念淡薄,在行为上往往表现出较强的个性及以自我为中心的散漫和较大的随意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网络游戏也成为很多人的体闲娱乐方式,由此引发了网络游戏的沉迷问题。本文在阐述高职艺术生沉迷网络的现状及危害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艺术生沉迷网络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解决措施,如加强思想教育与引导,帮
课堂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语言对课堂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课堂上巧舌如簧,讲得妙趣横生,关键之处过渡精彩,措辞恰当,自然吸引学生,这样一节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值得老师们学习借鉴。然而,再向前辈们学习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的课堂却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对于一篇课文,老师的讲解千篇一律;对于课堂上的提问技巧,老师们如出一辙;对于表扬,更是毫无新意。所谓的教师“流行语”有哪些呢?它对于课堂教学有什么影响
摘 要:众所周知,在英语学习当中,其主要是学习一门语言技能,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当中,并不能有效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目前在英语教学当中应用背诵能够有效促进英语学习效果,基于此,英语教师有必要对背诵在英语学习当中的重要性具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才能采取有效的背诵策略,有效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關键词:英语;背诵;学习;效果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更加凸显了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对新课改的实施效果影响很大,关系着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小学班主任必须明确自身的职责,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管理的方法,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将简述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现状  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而
摘 要:语文是华夏五千多年文化积累的精华,是五千多年民族发展史的浓缩和标记,是古人思想精髓的记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所以语文的学习就变得极为重要,而高中语文是所有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门科目之一,学好语文是每个高中生的责任,而教好语文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作为高中最重要的一门科目之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知识的趣味性和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所要研究和关注的内容。教师
思政课专题教学是高校现代对素质教育的有效探索,本文通过作者自身“大国崛起的经济方略”专题教学实践,总结出专题教学具有专业纵深、形式新颖、评价科学、教学相长的实际效果。  2018年秋,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室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行专题教学,把这本书分为八个主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大国崛起的经济方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坚定文
摘 要:面对互联网 新趋势,为了培养更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人才,中职生德育教育必须抢占正确的渠道,建立健全网络传播的德育教育方式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 ;中职生;德育教育  德育是教育之首,德育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首要工作。学校所有工作都是围绕“人”展开的,立人、正人、育人、化人、聚人、达人,一句话,就是立德树人。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和互联网 时代背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院校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