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辞以后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99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网上流行着这样的一个公式:“魄力 财力 才力=快乐裸辞”。裸辞,要存够房租、生活费、以及可能产生的意外费用,有人说要攒够3个月工资才敢裸辞,有人说6个月,更有人说一年。由经济引发的内心恐慌,是裸辞魄力的关键。而更重要的是,有东家的时候谈下家通常理直气壮,但东家变成了上家之后,是否还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去开个高价?
  刚辞职的斋老师意气风发,每天睡个懒觉看看书,哼着小曲晒太阳,好不舒服。可没过多久,就听见斋老师说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警句:“裸辞以后,冲厕所都要用自己家的水啊!”这话听上去挺极品的,但回头想想,还真的特别有画面感。想想每天也就早晚用自己家的厕所,其他时间都哗啦啦地享受着公司写字楼卫生间里的水,温温的水,泡沫洗手液,热热的烘手机,那种畅快,没有裸辞紧张感的人真心体会不出来。
  年轻人都爱冲动,特别是冲动之后的暴怒,暴怒之后的不淡定。物价各种飞涨,工资不涨,加上节节升高的工作压力,悲愤之下做出什么事情都说不准。通常,裸辞那一瞬间是完美而神圣的,大有意气风发的英雄之气,各种羡慕嫉妒恨也叠加而至,当事人在这个时候大有领袖之感:“哼,老子不干了!谁爱干谁干吧!老子不伺候了!”可是之后,也许就不淡定了…….
  我有两个朋友都是裸辞,我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从裸辞到悲催,我特别去采访了这二位神仙,切身套出了他们那段不为人知的岁月历程。
  “哥哥我年后刚辞职的时候老欢乐了,想看书看书,想睡觉睡觉,加上我是一个文艺男青年,每天悠哉地听音乐看书晒太阳!实在没事做了,跑朋友家给做饭去,我当时想:要是一直没工作多好啊!可好景不长,我开始心慌了,因为积蓄没多少了,日子开始清淡了起来,每天的伙食开始变成馒头青菜,时而吃白菜炖鱼。我在裸辞期间赶上要交房租2K,日子顿时捉襟见肘了起来,又花了3K的英语学费,手上就剩下1K了。我还要生活的,1K,电费、网费电话费神马的,没几天就用完了。还好,我曾经往股票里投了2W,那会行情还行,赚了2千,也就赚了2K,取出来以后,剩下的一个没注意就全部套里面了。2月到6月,简直就是一段没有阳光的日子。更杯具的是,我从4月开始每月还房贷,银行还有2W定期,我没敢动,迫不得已不能动啊!股票还割肉了!6月以后我开始投简历了,一开始没觉得什么,可是发现根本没人理我,这心里就开始发虚了,于是更加疯狂地投,这种恐慌简直就是一种炼狱,我甚至觉得,我是不是找不到工作了……”
  “我辞职的时候,近乎壮烈。我爸以前跟我说,家里不差我这点钱,加上我刚毕业,那时候还跟小孩儿似的,就觉得我干嘛要这么累啊,这么年轻就耗干了自己的血,于是就辞职了。其实那时候根本没想好要去哪里,也不知道要干什么。每天就是傻呵呵地去逛街,去玩,去吃各种下午茶,然后拍照片在网上发。那时候大家都特羡慕我,比如下午我在吃甜点,朋友都在写PPT,那时候我就觉得,我的日子终于和你们不一样了。可是时间久了,自己的积蓄花完了,就要用家里的钱。开始觉得没什么,但我已经24岁了,每次都要问老爸要钱,觉得特不好意思张口。有时候看到电视上讲啃老族,就下意识地觉得是说我自己。那时候我第一次觉得裸辞太荒诞了,可是如果真的要工作的话,找什么工作呢?是工作就会和以前一样特辛苦,那不是又回到以前了么?还是我太幼稚了?根本没弄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焦躁会冲动就辞职了,可是辞职之后心态也没有调整过来,只是把那问题撂那儿了,自己其实在逃避。有一天,我强迫自己开始重新考虑工作的时候,发现那个坎儿还在那儿,并没有消失。而我,依然还没过去那个坎儿,依然和以前一样,迷茫且愈发恐慌。”
  辞职的时候,每个人都会问你,你要去哪里?其实最重要的,是自己想换得什么?每次我爆炸裸辞小地雷的时候都在想,如果我没有了眼前这份工作,那我想换一个什么样的?环球旅行?手工?创意?还是只是换一个工作单位?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压抑心中的不快和重负,慌忙之中辞职,逞了一时之快,却让自己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恐慌,特别是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有收入都不一定能生活轻松,没有收入有多害怕就可想而知了。
  但裸辞就一定是很可怕的后果吗?当然不是。可是有什么办法来对抗裸辞后的恐慌呢?难道一定要找到下家才可以吗?可是自己真的不想重复之前的工作啊!
  当然有办法,这个办法来自于你工作八小时以外的时光。其实我们平时就应该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了眼前的工作,我还能做什么?”兼职写专栏?自己的文字功夫和思想精髓如何?网络开淘宝店?想卖点什么?有进货渠道吗?给小孩当家教?当初的文化知识自己还记得多少?遥想我的名博好友24岁的大鱼帅哥,每月各种汽车行业专栏撰稿费最少保底5000元,而其每天耗八小时的主要工作也不过5000元,因此当他觉得自己需要充电的时候,便大踏地地辞职游走他乡了。而名人老徐的例子就不用讲了,导演、演员、作家、杂志出品人,她不断地尝试不同的领域,让自己完全跳脱了“偶像新生代”的小圈子,将生命带入了完全不同的境界。对他们而言,工作的同时,不断尝试新事物,发现自己的潜力,努力尝试让自己干成一些和本职工作不同的事儿。当自己厌倦了现状想要辞职的时候,也可以恰好有一条路在等着自己走上去。这可能已经超出了裸辞的概念,但是我更想说的是,在职场的路上,如果眼前的这条河流被阻挡,你是否能立刻转战其他支流,越流越宽广,最终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主航道?
  责任编辑:陈思
其他文献
Even Harvard can’t afford missing the next big thing  即便是哈佛,也不能错过下一个重大事件  这是哈佛大学办学的一个理念。在办学中,哈佛更多想到的是未来将扮演的角色。比如,哈佛大学在世界各大学的排名上能否一直No.1;比尔·盖茨创办了微软、马克·扎克伯格在校园构思了脸谱……下一个变革性企业是否同样将由哈佛学子创造?为了不错过下一个重大事件,哈佛
复学第二天就出事了  一大早,班长军焦急地打电话给我:“吕老师,您快来李的宿舍吧,他正叫喊着要让宿舍xx付出血的代价。”  “先让xx离开宿舍,同时看紧李!”简单交代完毕,我飞奔男生宿舍,一路上心砰砰地跳着。  李昨天才刚刚复学,他曾经是个所谓的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却因抑郁症两次住院治疗延迟了毕业,和他一届的学生早已走向工作岗位了。  就在昨天早上,我和班主任带着他走进新的班级。昨天的一切都是正常
不要成为自己反对的人    昨天早上,我在鼓浪屿接到新浪微博的一个电话,求证一段在微博上传播的言论,问我是否说过这样的话。在微博上,有的人把一些情绪强烈的话,前面冠上比如白岩松、吴敬琏的名字,转的人还挺多。我觉得,这样做的人可能出自两种原因:一种是对自己的原创不自信,借别人的名字增加份量,顺便增加粉丝;另外一种,不知道是否想混淆视听?网络是一个什么样的信息都有的地方,真的、假的,源头并不是都可靠。
2012年4月27日,柏林的yumachi画廊陆陆续续来了许多观赏者,与平时不一样的是,这场展览,展的是一个临近毕业的中国大学生马天麟的作品。他的设计插画整齐地置于白墙上,没有过多的修饰,却让每一位观赏者都留步了许久。专业人士评价他的作品“色彩绚丽大胆,造型多样并充满奇妙的狂想风格”,而画作的主体,只是来源于生活中最普通的事物,柠檬、胶囊、脸谱……这些在一般人眼里普通到不行的东西,在马天麟的画里却
“各位亲,本周五下午3:30工地见,咱们一起盖房子啦!”这是清华大学太阳能竞赛团队微博上的一条信息。不要怀疑,他们去的就是工地,干的活儿就是盖房子,而他们的工地就在清华大学东北区的游泳馆旁边。只不过他们要盖的这所房子有点特殊,号称“零耗能”、“可拆装”,还是一个“会学习的家”。  50多名学生的建筑队  这所房子其实是清华大学太阳能竞赛团队为参加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设计并亲手建造的。“太阳能十项
以前作为大连理工大学(亲切地被称为大工)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每天负责学校中心新闻的宣传报道。从2009年开始,作为摄影爱好者的我开始自学摄影,用5D mark II相机东拍西拍,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参加工作之后,我发现了解母校越多,对母校的感情越深。但我知道,作为以理工科为主的母校,人文氛围不算浓厚,多年以来也没有一个专门的相册来记录学校的四季变化。既然与摄影结缘,2011年,我开始以“大
效率指标  从法国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发布的的全球创新指数中,《Technology Review》作者Mike Orcutt发现了一张“创新效率”指标图。与全球创新指数不同的是,这张“创新效率”指标图从对比中看待创新。在141个国家和地区中,瑞士在“保护投资”参数中排名131位,但在“国际商标注册上”排名第一;巴拉圭排名“研发质量”的第135位,却在“版税”上排名第一;荷兰在“
一份工作,大半辈子  公司组织一年一度的感恩节聚餐会,部门的大领导小员工都参加了。我又一次见到了吉姆大叔——公司现任的董事长兼CEO。  吉姆今年已经有65岁了,大家之所以亲切地称呼他为“吉姆大叔”,是因为他的性格实在太平易近人,既没有老板高高在上的气焰,又没有长者倚老卖老的架子。他只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头子,花白的头发加花白的胡须,长得像极了爱给孩子们派发礼物的圣诞老人。  在会上,吉姆正式向大家
Q:我即将进入大四,现在在一个附属于市环保局的事业单位实习。在环科所,主要是介绍我进来的那个人在指导我,我叫他师兄,他很关照我。但每天除了帮他弄些表格、扫描、打字之类的事情外我都是自己在看资料自学。实习这样子过哪里是实习啊?面对陌生的前辈老师们我到现在还是很尴尬,没能得体大方地跟他们打招呼。每天都是例行公事地“X工,早上好/您好”,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交流、沟通。我现在觉得,来这里实习,能够打
131天独自奔跑5000公里,因为大爱和勇气,澳大利亚心理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布拉德·卡伦-亚瑟(Brad Carron-Arthur)当选“2012首都堪培拉地区年度人物”,并入围“2013澳大利亚年度人物”名单。澳大利亚年度人物官方评选网站上写道:布拉德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尽一己之力推动社会观念的变更。  清晨的澳大利亚堪培拉街边咖啡馆,记者见到了布拉德。和新闻照片上一样阳光帅气,非常有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