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目标教学模式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1u2n3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课是一门能够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课程,学生们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体育课程。小学阶段学习任务较轻松,学生们在体育课程中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多,体育课堂的教学实效性相对较高。可到了初中阶段,学生们的学习任务变多,学生们的学习侧重点也有了变化,体育课程虽一直在进行,但它的课堂教学实效性并不高。通过人们不断地探索,发现运用目标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体育;目标教学;课堂实效性
   应用目标教学模式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需要体育老师先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然后结合初中生对体育课堂的期望,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再积极带领学生们朝着教学目标奋斗。体育老师运用目标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们完成体育训练,引导初中生树立运动强身的观念,促使体育课程真正发挥增强初中生身体素质的作用,这样才能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该文章的内容将对初中体育课堂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浅谈应用目标教学模式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1.初中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1课堂模式单一
   初中体育课常出现课堂模式单一无趣的情况。在体育课堂上,老师会以大量的运动前热身和某项机械运动来完成一堂体育课的任务。如:在体育课上,老师一般都是要求同学们先做准备运动,伸展腰肢、保护脚踝,接着让同学们围绕操场跑八百米,跑完步后就让同学们自由活动,等待下课,课堂结束后,体育课程就结束了。老师机械化地要求同学们做运动,会导致一些同学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同学不仅动作做不到位,无视安全规则,还会觉得体育课毫无新意,上体育课会有疲劳的感觉,渐渐地就对体育课产生了厌烦情绪,这样的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是比较低的。
   1.2课堂内容没有新意
   初中体育课内容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同一位体育老师带领不同的班级,所有班级的上课内容都是一模一样的,体育老师没有根据各班学生的特点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这让同学们感觉体育课乏累无趣,久而久之,同学们不仅对体育课产生了厌烦情绪,还会大大降低对体育老师的好感。初中生虽已从完全依赖老师的小学阶段进入到了更为自立的初中阶段,但由于认知体系还没完全构建起来,初中生依赖对老师的好感来学习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因此初中生对老师的印象是会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同学们对体育老师的喜爱程度不高,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体育课堂的实效性。
   2.运用目标教学模式的具体措施
   2.1设置趣味性课堂教学目标
   设置趣味性课堂的目标就是让课堂变得活泼生动,让初中生爱上初中体育课堂。这个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体育老师对同学们有深入的了解这一基础上,体育老师要根据班级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游戏,并与同学们产生较多的互动。举个例子,在某体育课堂上,体育老师根据一个班级男女比例相差不大的特点,再结合这个班里的大部分同学都喜欢跳舞这一事实情况,为同学们制定了一节动作协调性训练的课,老师让两位同学组成一组,同学间彼此监督对方进行协调性动作训练,完成情况最好的一组,能获得奖励。同学们对于这种训练课程有很大的积极性,这是因为协调性动作的训练,在日常生活当中是有用的,它能够使人的动作看起来更灵活优雅,而且该训练本身难度也不大。这样一堂课下来,同学们的体能得到了锻炼,对体育课的热爱程度也相对提高,应用目标教学模式就使体育课课堂教学实效性得到了提高。
   2.2设置运动性课堂教学目标
   设置运动性课堂的目标是要让同学们充分利用体育课进行体育锻炼。这一目标的实现,则要求老师为同學们提供较多的运动器材,同学们使用自己喜欢的体育器材在体育课上进行锻炼,会使体育课生动很多,也能使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聚在一起,增进彼此的感情,让体育课变成有温度有情感的课堂,准备好各类球体,喜欢打篮球的同学约起来,在篮球厂上能够一决高下,喜欢踢毽子的,几个人结成伴,找个阴凉的地方就可以显示身手,喜欢打羽毛球的,可以拿上球和球拍到羽毛球场上面一展风姿。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
  这些运动器材促进了运动性目标的实现。体育课堂的运动性目标得以实现,随之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就得到了提高。
   2.3设置安全性课堂教学目标
   设置安全性课堂的目标是要让同学们树立安全运动的意识。这样的教学目标,要求体育老师能够将体育实践与体育理论结合起来,还要求体育老师做好功课,教会同学们应对紧急情况的相关措施。举个例子,老师要求同学们跑步之前,既要告诉同学们跑步能带来的好处,积极鼓励同学们适当跑步,也要让大家做好充分的跑步前锻炼,让大家把预备动作做到位,当老师在要求大家将动作做到位的时候,不能只是强硬地提出规定,还要让大家明白,预热动作做不到位,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后果,同时告诉大家,在跑步的时候如何呼吸更有助于调节身体循环,如何使用脚底部位落地可以减少对双腿的伤害。老师向同学们讲清楚了相应的理论知识,同学们也能更积极主动地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在体育课上,老师要适时地教会大家预防意外伤害的出现,同时要让大家明白摔伤、刮伤、晕倒等情况的急救措施。通过体育课堂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也能使体育课堂的教学实效性得到提高。
   2.4设置主动性课堂教学目标
   设置主动性课堂的目标是要让同学们在体育课堂上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尽可能达到大家都迫不及待要参与到锻炼当中去的程度。举个例子,某一学校的体育课生动有趣,夏天上课,老师会带领同学们到游泳池旁进行教学,让几位会游泳的同学进入水中演示给大家看,然后老师在一旁讲述,教大家如何防溺水。该学校的体育老师还会设计情景教学,通过情景剧表演,让同学们参与到盛夏时节中暑急救的情景剧中,让大家在快乐中学习到相关急救知识。所以每次上体育课,只要老师开始做课堂引入,同学们就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参与到活动中。设置主动性教学目标,能够很好地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性。此外除了体育课堂上的主动锻炼,初中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还要延展到生活当中,大家要将在体育课上学习到的安全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体育老师带领初中生逐步实现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安全性和运动性目标时,初中生对体育课堂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情,这时候老师要通过积极正面的例子,在潜移默化中向同学们传达运动强身的理念,鼓励同学们课下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这样的目标设置也能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3.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的意义
   3.1鼓励学生热爱运动
   应用目标教学模式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一方面能够让大部分初中生不再觉得体育课枯燥无味,促使大部分初中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在大部分同学都热爱运动的前提下,少部分想偷懒的同学会因为受感染或者产生尴尬情绪而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同学们能够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展现体育课的实际意义,所以能够鼓励学生热爱运动,就是应用目标教学模式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大意义之一。
   3.2加强学生安全意识
   应用目标教学模式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既能够让学生们在运动的过程中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也能够让同学们明白安全运动带来的实际意义。如,老师教同学们剧烈运动之后不要大量喝水,否则可能会增加胃部压力,导致胃痉挛,最后还可能造成胃病的事,同学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自然就能够记住这种情况。此外大家还能做到举一反三,在课下如果参与了剧烈运动,不能因为一时的解渴而大量饮水,一定要稍作休息再喝水,那些曾有这些坏习惯的学生,也能找到改正坏习惯的契机,避免意外情况出现。学生们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加强,他们也能在处理体育课之外的事情上自觉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并且通过这种安全防范意识保护自己和身边的同学,给体育安全知识较为薄弱的同学造成正面影响。加强学生安全意识,使得体育的运动性升华为生活中的体育安全运动性,这更是应用目标教学模式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大意义。
   4.结束语
   应用目标教学模式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既要体育任课老师先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时刻带领同学们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同时还要求体育老师们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借助生动有趣的上课方式来教学,让学生们热衷于体育课,乐于学体育知识。在体育课堂上,老师要将体育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情况结合起来讲述,引导学生们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挥洒汗水,还要引导学生们接受并形成体育能强身健体的观念,鼓励学生们养成在生活当中也热爱体育、热爱运动的好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參考文献】
   [1]陈欣悦.应用目标教学模式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实效性[J].新智慧,2019(36):95.
   [2]魏世忠.初中体育课堂目标教学模式应用的实效性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114.
   [3]王岳松.应用目标教学模式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亚太教育,2019(06):75.
   [4]高远.应用目标教学模式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研究[J].文存阅刊,2018(14):49.
   [5]丁驰中.应用目标教学模式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6):151-152.
其他文献
关于“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多数教师教学时都是直言相告——直接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出整数积,再来清点小数位数,学生只是言听计从。教师应解释清楚为何一定要先按整数乘法法则算出整数积,从而体现这种转化的必要性和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良好,在带动社会居民就业、促进科技进步、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但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外部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得中小企业一直面临融资难的现状,严重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2020年新冠疫情的发生对于实体经济以及资本市场的冲击巨大,在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阶段,探索中小企业融资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措施,对于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滨州学院理学院数学专业副教授,高级(一级)职业指导师,人力资源开发经济师(二级),应用心理学专业高级访问学者。长期从事数学教育研究,尤其关注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独创了数学潜能开发系统、思维潜能综合开发系统、汉字快速学习法,建立了科学的人才素质测评系统。多年的潜能开发教育实践活动,促进了上万名学生潜能的进发,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同一道习题教学,不同的处理方式往往会收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应多角度研读教材,领会其编排的意图,深入挖掘教材本身隐藏的价值,活用教材习题,并整合习题和例题的教学,助推学生思维的生长。
“我背叛了自己的入党誓言,违背了初心,由于利欲熏心,我将党纪国法抛之脑后,丧失了对法律的敬畏。”今年1月,在泸州市龙马潭区纪委监委谈话室,一直低头沉默不语的蔺某丰再也绷不住了,声泪俱下,向办案人员交待了自己的违纪违法事实。  可是6个月前,蔺某丰却是巧舌如簧,百般狡辩。面对纪委约谈,他竟坦然“约饭”  去年7月,龙马潭区纪委在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督查工作中,搜集到“罗汉街道群丰村党支部书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在统编教材格外重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应打破传统认识,把信息技术(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等)、人力资源和小学古诗文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古诗文课堂变成最具感染力、想象力,最具文学味的文学欣赏课,使教材充满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在激发学生想象的同时,为儿童留下共同的文化记忆,形成小学古诗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新型高效课堂。以《敕勒歌》为例,探讨巧妙运用信息技术,盘活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如鱼得水的策略。
【摘 要】本文立足于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以研究性学习的概念、与高中化学学科结合的可行性、具体实施的有效策略等多个方面入手,针对推行研究性学习培养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有效进步与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细致阐述。旨在于探索培养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新途径,让学生们既学到知识,又发展关键素养与能力,得到更好的进步与成长。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研究性学习;概念;可行性;有效策略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们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思路等方面的转变,与世界形势的变化与国家发展的切实需要具备极高的契合度,希望为国家、社会培养出具备优良道德与完整法律意识的接班人。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结合社会热点事件、全面梳理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应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及遵纪守法的行为影响学生等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社会主义事
【摘 要】鉴于目前的教育情况,教育的出发点明确要求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角度,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理想和信念,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人才。高中政治课程担负着学生品德的形成和人格塑造的重要德行教育的任务,关系着教育改变品德的教育目标的达成。形成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政治课程评价体系,能够解决政治学科素养的培养问题以及怎样评价政治学科素养的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
【摘 要】随着新时代潮流的发展,课堂教学也随着不断的改革,不断地更新着教学理念,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们的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渐地变得越来越受重视,许多学校给予了太多的关注,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高中历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紧密的联系,高中历史教师采用个性化的特点尽最大的努力把有关核心素的培养融入到课堂中去,把学生放到第一位,切实观察到学生们的心理变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