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级政府深入贯彻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农村环境的污染与农业生态的破坏正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阻滞力。
一、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正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日益加剧
(一)农村工业“三废”污染显现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加上农村原有的一些砖瓦窑厂、油毡厂等工业项目,工业三废污染呈现出明显的向农村蔓延的趋势。很多地方的村庄,村民反映经常闻到一股刺鼻的怪味儿,气味的来源是村头化工厂或者是麦秸造纸厂等,而砖瓦窑厂高高的烟囱里正冒出浓烟。
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问题又十分严重。不少村民反映,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曾经水源清澈,鱼虾成群的村内村边的河、塘,在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和农药化肥的污染下,不少都变成了鱼虾绝迹的臭水坑。在2007年3月份的调查中,濮阳农调队调查人员发现,以前清澈的河水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酱黑色的泛着泡沫的污水。村民反映,他们的池塘由于受到中原油田采油厂生产和生活废水污染,变得又黑又臭。在调查途中,调查人员看到路肩和路边渠里堆放着随意倾倒的大堆小堆的石棉瓦废料,建筑垃圾在农村随处可见。
(二)近年来,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北方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呈现出农户散养萎缩,向规模化集中的特点。农村规模化养殖对农民生活环境的污染日益突出。在中原地区调查的10多个养殖村中,几乎所有村都能闻到明显的畜禽粪便味儿。在这些养殖专业村,多数是家庭小规模饲养,实行庭院养殖,没有专门的废水排放渠道,多数是庭院存放或是排放进村边坑塘内甚至顺街排放,一方面影响了村容村貌,另一方面空气、水源的污染给农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曾经作为农民主要燃料来源和农业肥料来源,农民像宝贝一样对待的农作物秸秆,现在成了他们的负担。作燃料用不完,就地还田成本过高不划算,于是只好一烧了之。燃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日益成为全社会的问题。尽管各级有关部门年年禁烧,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但是由于没有为秸秆找到有效出路,禁烧并非治本之策。
(三)农药、化肥、农膜超标准、无限制使用,污染水源、土壤
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农业生产中滥施农药、化肥的现象比较突出。由于在施药过程中不注意对水源的保护,农村不少的流动性较差的池塘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农药污染。滥施化肥的现象更加突出。农民用打工挣来的钱买点化肥比起在家搞秸秆还田划算多了。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农田年复一年见不到有机肥,仅仅是撒点复合肥了事。
(四)农村生活垃圾随意丢放。污染土壤、水源
调查中发现,不可降解生活垃圾正向农村快速蔓延。在农村公路两侧,集市、村庄街道两旁,废弃的塑料随处可见。越是人口集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这种现象越明显。
(五)农业生态平衡被打破,农业虫害日趋严重
由于农药、化肥的滥施,脆弱的农业生态链正在遭到严重的破坏。农民们发现,农药的品种越来越多,用量越来越大,天上的鸟儿、河里的鱼越来越少。害虫却越杀越多,虫害发生呈加重趋势。2006年7月份河南清丰县20多万亩速生杨受到严重虫灾,其中4个乡11个村1000多亩速生杨树叶在几天之内被一种称为“杨小舟蛾”的毛虫吃得精光,出现了“夏林冬景”的惨状。调查中不少农民反映,出土的花生至少要有30%左右的花生果被虫咬过,有的甚至整株被地下虫吃掉。
二、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将严重阻滞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影响农民身体健康
调查时,住在被造纸废水污染的一村民说,去年春天她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手脚浮肿,在市级人民医院诊断后认为可能是空气污染中毒所致。前后治疗一个多月,花费近3000元,到目前还没有痊愈。
(二)加大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产品质与量
据调查,现在的庄稼施用农药每年一般不少于7次(主要包括:麦田除草、防台麦田条锈病、白粉病、麦蚜。玉米幼苗青虫、玉米钻心虫、玉米棉铃虫、麦种拌种剂等。)与10多年前相比,用药次与用量数多了一倍。
(三)村容村貌“脏、乱、差”
在一些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里,其环境与普通村并无二致。在一些村庄看到,新修的笔直的大街两旁,堆满了柴草。村头街角,乡村公路两旁,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比比皆是。
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渐加剧的严峻现实,如果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有意识地从根本上加以治理和改变,将大大增加新农村建设的成本,延迟新农村建设宏伟历史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设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新农村建设中,在想方设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必需充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一)贯彻落实科学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加强对农村工业“三废”治理
对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的引进,要建立在确保企业环保设施到位,达标排放有保证的前提之上。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环保工作的认识,加强农村环保执法力度。
(二)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指导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大力加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推广示范工作,保护和逐步恢复农业生态链。
(三)提高对农村畜牧养殖业污染的认识,规范畜牧业三废处理
要把治理农村畜牧业污染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范,认真落实。积极推广“猪——沼——菜”,“牛——沼——菜”等种养一体化模式,实现畜牧规模饲养副产品和废水规范有序排放。
(四)实现秸秆变废为宝
要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秸秆燃烧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必须加大财政的支持,通过实施对秸秆机械还田和过腹还田的财政补贴,降低农业借还田的成本,由被动禁止燃烧变为主动还田。
(五)加强对村庄环境的综合治理
我们在充满信心地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必须高度视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带来的阻滞力,做到未雨绸缪,标本兼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做到事半功倍,早日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正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日益加剧
(一)农村工业“三废”污染显现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加上农村原有的一些砖瓦窑厂、油毡厂等工业项目,工业三废污染呈现出明显的向农村蔓延的趋势。很多地方的村庄,村民反映经常闻到一股刺鼻的怪味儿,气味的来源是村头化工厂或者是麦秸造纸厂等,而砖瓦窑厂高高的烟囱里正冒出浓烟。
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问题又十分严重。不少村民反映,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曾经水源清澈,鱼虾成群的村内村边的河、塘,在工业废水、生活垃圾和农药化肥的污染下,不少都变成了鱼虾绝迹的臭水坑。在2007年3月份的调查中,濮阳农调队调查人员发现,以前清澈的河水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酱黑色的泛着泡沫的污水。村民反映,他们的池塘由于受到中原油田采油厂生产和生活废水污染,变得又黑又臭。在调查途中,调查人员看到路肩和路边渠里堆放着随意倾倒的大堆小堆的石棉瓦废料,建筑垃圾在农村随处可见。
(二)近年来,畜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北方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呈现出农户散养萎缩,向规模化集中的特点。农村规模化养殖对农民生活环境的污染日益突出。在中原地区调查的10多个养殖村中,几乎所有村都能闻到明显的畜禽粪便味儿。在这些养殖专业村,多数是家庭小规模饲养,实行庭院养殖,没有专门的废水排放渠道,多数是庭院存放或是排放进村边坑塘内甚至顺街排放,一方面影响了村容村貌,另一方面空气、水源的污染给农民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曾经作为农民主要燃料来源和农业肥料来源,农民像宝贝一样对待的农作物秸秆,现在成了他们的负担。作燃料用不完,就地还田成本过高不划算,于是只好一烧了之。燃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日益成为全社会的问题。尽管各级有关部门年年禁烧,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但是由于没有为秸秆找到有效出路,禁烧并非治本之策。
(三)农药、化肥、农膜超标准、无限制使用,污染水源、土壤
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农业生产中滥施农药、化肥的现象比较突出。由于在施药过程中不注意对水源的保护,农村不少的流动性较差的池塘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农药污染。滥施化肥的现象更加突出。农民用打工挣来的钱买点化肥比起在家搞秸秆还田划算多了。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农田年复一年见不到有机肥,仅仅是撒点复合肥了事。
(四)农村生活垃圾随意丢放。污染土壤、水源
调查中发现,不可降解生活垃圾正向农村快速蔓延。在农村公路两侧,集市、村庄街道两旁,废弃的塑料随处可见。越是人口集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这种现象越明显。
(五)农业生态平衡被打破,农业虫害日趋严重
由于农药、化肥的滥施,脆弱的农业生态链正在遭到严重的破坏。农民们发现,农药的品种越来越多,用量越来越大,天上的鸟儿、河里的鱼越来越少。害虫却越杀越多,虫害发生呈加重趋势。2006年7月份河南清丰县20多万亩速生杨受到严重虫灾,其中4个乡11个村1000多亩速生杨树叶在几天之内被一种称为“杨小舟蛾”的毛虫吃得精光,出现了“夏林冬景”的惨状。调查中不少农民反映,出土的花生至少要有30%左右的花生果被虫咬过,有的甚至整株被地下虫吃掉。
二、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将严重阻滞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影响农民身体健康
调查时,住在被造纸废水污染的一村民说,去年春天她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手脚浮肿,在市级人民医院诊断后认为可能是空气污染中毒所致。前后治疗一个多月,花费近3000元,到目前还没有痊愈。
(二)加大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农产品质与量
据调查,现在的庄稼施用农药每年一般不少于7次(主要包括:麦田除草、防台麦田条锈病、白粉病、麦蚜。玉米幼苗青虫、玉米钻心虫、玉米棉铃虫、麦种拌种剂等。)与10多年前相比,用药次与用量数多了一倍。
(三)村容村貌“脏、乱、差”
在一些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里,其环境与普通村并无二致。在一些村庄看到,新修的笔直的大街两旁,堆满了柴草。村头街角,乡村公路两旁,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比比皆是。
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渐加剧的严峻现实,如果不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有意识地从根本上加以治理和改变,将大大增加新农村建设的成本,延迟新农村建设宏伟历史目标的实现。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建设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新农村建设中,在想方设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必需充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一)贯彻落实科学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加强对农村工业“三废”治理
对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的引进,要建立在确保企业环保设施到位,达标排放有保证的前提之上。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环保工作的认识,加强农村环保执法力度。
(二)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指导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大力加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推广示范工作,保护和逐步恢复农业生态链。
(三)提高对农村畜牧养殖业污染的认识,规范畜牧业三废处理
要把治理农村畜牧业污染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规范,认真落实。积极推广“猪——沼——菜”,“牛——沼——菜”等种养一体化模式,实现畜牧规模饲养副产品和废水规范有序排放。
(四)实现秸秆变废为宝
要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秸秆燃烧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必须加大财政的支持,通过实施对秸秆机械还田和过腹还田的财政补贴,降低农业借还田的成本,由被动禁止燃烧变为主动还田。
(五)加强对村庄环境的综合治理
我们在充满信心地发展农村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必须高度视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带来的阻滞力,做到未雨绸缪,标本兼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做到事半功倍,早日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