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血管疾病有哪些?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oj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57-01
  说起缺血性血管疾病,大部分人们对该病并不陌生,因为缺血性血管疾病发病率高,成为了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然而,关于缺血性血管疾病,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呢?
  1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也可以称其为脑缺血性疾病,是指不同程度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总称。
  常见类型:(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指的是缺血所致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一般24小时内便可完全恢复;(2)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RIND),指的是一种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表现,持续时间一般会超过24小时,但是,一般在3周内便可完全恢复;(3)进展性卒中(PS),脑缺血症状不断进展,病情加重,超过6小时,才会达到高峰,脑内可出现梗死灶,常常发生在椎-基底动脉系统;(4)完全性卒中(CS),发病后,几分钟至1小时内,便可以达到高峰,最迟不超过6个小时;(5)边缘区(分水岭区)梗死(WI),在脑梗死中约占10%,多发生在临近血管分布的周边区域;(6)腔隙梗死(LI),是一种由于脑实质中单支终末穿动脉闭塞引起的脑梗死,一般直径在3-20mm范围内,在脑梗死中约占12%-25%。
  病因分析: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病因较多,病理机制相对复杂,一般情况下,认为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变化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因。另外,所有可能引起血管壁结构与功能、血液成分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因素,都可能引起该病,如血管痉挛、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动脉硬化等。
  治疗方案:(1)内科治疗。早期给予抗凝治疗,首次口服2-6mg华法林,2-8mg为维持剂量,至少用药半年,停止发作或者发作次数减少后,继续服用阿司匹林;根据血压水平,积极控制血压,保持收缩压与舒张压在安全范围内;积极治疗血液成分异常的疾病,如高血脂以及高血糖等。(2)外科治疗。颈外动脉狭窄,可行颈动脉血栓内膜剥离术(CEA)、血管形成术(或者自体大隐静脉搭桥术、人造血管移植术)、颈部动脉旁路术(仅仅适用于治疗颅外动脉完全闭塞病人)、Fogarty导管法(属于替代上述动脉旁路手术不能使用的一种备选方法)。颅内动脉的栓塞狭窄闭塞,可行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OA-PICA)吻合术、颞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较常用]、大网膜颅内移植术(IOT)(适用于颈外动脉已结扎或闭塞病人)、颞肌脑贴附术(适合用于不可能大网膜颅内移植的病人)、颅内动脉血栓摘除术(一般用于颅内颈内动脉或MCA主干栓塞者,且要求发病时间在24小时内)等。
  2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CVD),主要包括冠心病事件(CHD)和脑卒中(stroke),现在已经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增加個人、家庭与社会的负担。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形成机制: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加上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时间一久,容易形成黄色小米粥样的斑块,这便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上,粥样斑块越积越多,血管腔不断变窄,或者阻塞,则可能引起该病。
  危险因素:高血压、肥胖、吸烟、高血脂、高血糖等。
  预防措施:日常生活中,坚持低脂低热量饮食,适当参与体育锻炼,若是血脂超标,需遵照医嘱对症用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化浊降脂的中成药,例如血脂灵胶囊,血脂超标严重者,可配合西药,调节血脂,控制甘油三酯、胆固醇等血脂指标在安全范围内,有效预防缺血性心血管疾病。
  不管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或者是缺血性心血管病,都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对人体健康存在严重危害,增加病人的身心负担,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因此,临床建议,一旦确诊缺血性血管疾病,需尽早对症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J]. 中国临床医生, 2011, 3(11):84-93.
  [2]周志明, 徐格林, 刘新峰. 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新进展[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9, 8(12):1294-1296.
  [3]王增武, 郝光, 王馨,等. 我国中年人群超重/肥胖现况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分析[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4, 35(10):1000-1000.
  作者简介:
  杨卓 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毕业于西南医科大学(原泸州医学院))大学本科学历,擅长颅脑外伤,出血性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椎管占位等疾病的诊治,致力于神经外科相关疾病的科普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58-02  小兒多动症属于临床常见疾病。患儿的主要表现有情绪障碍、容易激动、活动过度等等,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与生活。有研究指出,多动症患儿的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课期间小动作多,想要顺利纠正比较困难。通常情况下,想要有效治疗小儿多动症,需要联合药物治疗,进而控制患儿的病情,才能有效改善患儿注意力难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56-01  在麻醉工作中,有很多次被患者及其家属问道过:“医生,全麻真的不会影响到我的智力吗?真的不得影响我的记忆力吗?我不得变傻吗?我家兄弟媳妇儿生娃娃打了麻醉记忆力就变差了都嘛?”  面对这些问题我的回答是:第一,正常情况下全麻不会让你变傻的,不得影响你的记忆力,也不会影响你的智力。至于生娃娃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53-02  人乳头瘤(HPV)病毒的感染可直接影响多种肿瘤发生,对感染人员的病毒检测与诊疗以及预防均具有极大意义,但目前对于HPV病毒的检测未找到合适有效、可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的检测措施[1],较常用到的的HPV检测手段为PCR等。  1 什么是HPV病毒  人类乳头瘤病毒,又称为HPV病毒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61-01  唾液是人体小唾液腺分泌的体液,和尿液、血液等一致,内含丰富的物质,和血液中的成分有较好的相关性。再者,唾液的样本容易采集,影响因素较少。是以,近年来,采集唾液检查也成为了临床检查方法之一。再者,唾液样本采集均有采集时间短、容易贮存、方便携带、经济实惠、无创等优点。所以如今很多疾病在检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56-02  噻托溴铵粉雾剂是一种吸入胶囊剂,其主要是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同时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有着极为显著的疗效;且噻托溴铵粉雾剂对伴随性呼吸困难的维持治疗以及急性发作也有着较为良好的预防效果。  1 噻托溴铵粉雾剂使用方法及规范  噻托溴铵粉雾剂主要是以吸入使用的形式体现,不能口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61-02  腰椎间盘突出简称LDH,该部位发生退行性病变之后,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使得失去平衡,导致髓核突出、纤维环破裂,神经根受到压迫或者刺激,脊髓或者血管组织引发腰部疼痛,同时会出现坐骨神经痛的一种临床疾病。  1 LDH病因  ①部位退行性改变是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髓核蜕变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59-01  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测的常见误区很多,例如不定期测量糖化血化蛋白、血压测定不定期等,这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1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监测误区  1.1 不定期测量糖化血化蛋白  糖尿病患者对自己身体进行自我监测的项目很多,为了保障结果的准确,需要患者直接去医院进行监测,糖化血化蛋白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57-02  通常来说,柔性化的管理理念是通过深入研究人的内心想法,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人进行教育管理,从而使人可以更加信管理者。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柔性化管理并不是一种强制性的管理方式,主要是接受管理的人信服这种管理方法,同时将管理理念积极的转换成实际行动的管理模式,可以使人在开展相关活动时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62-01  食管异物是一种常见的耳鼻喉科急症,所有的年龄段都有可能会发生。儿童喜欢吃各类杂物,或者是进食一些有核骨的食物,如果不慎将核骨吞下,将会卡在食管,进而造成食管异物。幼儿囤磨牙发育不够完全,食物无法细嚼,导致了咽防御反射相对较差,也会造成食物在食管中发生梗阻。成人因为饮食速度過快,会将食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41-02  疝气分为很多种类,不同部位疝气的护理方法也存在差异,腹股沟疝是疝气的一种,发病区域通常在腹股沟。此类疝气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斜疝,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儿童、成年人群体中,一种是直疝,老年人发病几率较大,两类病症的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当诊断出疝气时,患者不要惊慌,积极治疗并注意护理,相信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