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新疆节水经验 加快推广节水技术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ej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水利部、财政部、农业部组成联合调研组,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和新疆自治区的节水灌溉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的来看,近年来新疆节水灌溉发展成效显著,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进一步总结经验和因地制宜地推广。下一步,应更加重视节水灌溉的重要战略意义,加强规划指导,完善投入和工作机制,大力推广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一、新疆节水灌溉发展所取得的成效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气候干旱,自然生态脆弱,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配不均,“荒漠绿洲、灌溉农业”是新疆最显著的特点。特别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牧团场多位于河流下游、沙漠边缘、盐碱腹地、边境沿线,水资源更为稀缺,为了能够在水资源短缺的条件下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过多年的实践,兵团探索出了一条借鉴和创新相结合的节水灌溉发展之路。同时,兵团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机械化耕作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也为节水灌溉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近10年来,兵团的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从沟畦灌到喷灌再到膜下滴灌,先后上了三个大台阶,已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7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2.8%,高效节水技术广泛应用于棉花、加工番茄、玉米、辣椒、哈密瓜、葡萄、苜蓿、甘蔗、烟草、枸杞、大豆、马铃薯等30多种作物。
  借鉴兵团的经验,新疆自治区的节水灌溉也获得了较快发展。截至目前,全疆已发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3710万亩,占全部灌溉面积7725万亩的4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其中发展滴灌等高效节水面积近2000万亩,占全国高效节水面积的四分之一,为我国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取得了巨大成效,实现了生态改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多重效益。新疆高效节水产品和应用模式已遍及全国二十几个省区市,起到了良好的节水示范作用和效果。
  
  二、新疆节水灌溉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是政府推动。实施节水灌溉的两个直接效果是节约水资源和农民增产增收,而这也正是政府要实现的两个基本的工作目标。1999年,兵团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的决定》,明确了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方针和措施,此后又编制了中长期节水灌溉发展规划,兵、师、团三级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从各个环节大力推动节水灌溉工作。新疆自治区各级也成立了由政府领导牵头,发展改革、财政、水利、农业等部门组成的节水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逐级落实目标责任。
  二是投入带动。稳定的投入是农业高效节水快速发展的保障。自治区和兵团各级积极出台优惠政策,采取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管理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参与农业节水设施建设,国家、地方各级政府和农牧民农工共同投入的机制初步建立。10年来,兵团共累计投入80多亿元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其中国家和兵团本级投入近10亿元,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70多亿元。
  三是效益拉动。这是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近年来,自治区及兵团通过加大农业技术服务力度,大力推广普及以节水灌溉为基础的农业种植新技术,使农业经营者从推广节水灌溉中获得了较大的增收利益,拉动了群众投入和参与建设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这项工作的步伐不断加快。
  四是管理促动。兵团在完善各级管理机构基础上,相继制定《兵团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管理办法》、《自压微水头软管灌溉技术规程》等一系列规章,推动了节水灌溉工作从粗放到精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自治区也逐步探索形成了农民用水户协会+专管人员管理、水管单位+农户管理、农民联户管理等多种适合现阶段节水灌溉工程特点的管理模式,保证了已建工程良性运行。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从新疆兵团和地方以及其他一些地区节水灌溉的发展来看,目前制约节水灌溉快速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节水动力仍显不足
  由于农业对GDP的贡献率不断下降(新疆自治区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已从1 952年的52%下降到2008年的11%),一些地区抓农业和投入节水灌溉的积极性不够。同时,由于农业节水效益很大程度体现在改善区域流域生态环境,满足工业、城镇发展需求和水资源供需平衡上,由于补偿不够,也影响了一些灌区管理单位和农民的积极性。
  (二)激励机制不健全
  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未完全落实,对浪费灌溉用水的行为缺乏制度约束;对节水灌溉特别是滴灌、喷灌等高效农业技术推广使用的总体补助力度不够。如新疆田间高效节水灌溉亩均投入一般需600—700元(不含电力系统改造等费用),目前,自治区、地、县三级政府一般补助200—300元,农民需自筹400元左右,各级政府和一些农民在资金筹措上都存在一定困难。
  (三)服务体系不完善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体系尚不健全,现有水利基层服务体系还不能适应大规模发展节水灌溉的需要,农民在应用和维护节水灌溉系统时缺乏及时、有效的技术服务支持。另外,高效节水对农民素质要求较高,但目前对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不够。
  
  四、推广节水灌溉的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节水灌溉的战略地位
  研究将节水灌溉上升为国家战略,以适当形式印发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学习借鉴新疆经验,在开展试点的基础上更大规模地推广节水灌溉。同时,加强农业节水法规制度建设。
  (二)充分发挥规划在节水灌溉中的指导作用
  各省区市要根据国家出台的指导意见,编制和完善本地区节水灌溉发展中长期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体系。要依托规划,以县为单位整合各级各类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统筹实施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加快节水灌溉规划实施。
  (三)完善多元投入机制
  加大各级政府对节水灌溉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节水灌溉产品补贴、节水灌溉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贷款等相关优惠政策,调动农民投资投劳的积极性。研究制定节水灌溉工程运行维护资金补贴办法。加强对节水产业及企业的扶持,加大节水科研等环节的投入力度。
  (四)建立健全灌溉用水的激励约束机制
  加快建立和完善水权制度,明确初始水权和农业用水配额,将用水定额落到实处。根据灌溉用水总量确定灌溉发展规模,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引导和规范水权、水量交易,加强用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
  (五)加强节水灌溉技术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节水灌溉技术标准体系。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转化速度,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乡镇服务组织、科研单位等为骨干,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节水灌溉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群众实施节水灌溉的技能和素质。
  (六)促进节水灌溉产业化和市场规范化
  加快推进节水灌溉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措施和监管体系,切实加强对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领域和产品设备的市场监管。
  (七)营造节水灌溉良好发展氛围
  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展会、宣传画等多种媒体或载体,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和对节水灌溉的认识,调动全社会支持、参与节水灌溉发展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
其他文献
在过去30年中,中国对外金融发展的三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化:一是从一个外汇短缺大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二是从一个吸引外资大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净输出国;三是从对外债务国转变为全球第二大对外债权大国。这些变化一方面对中国参与全球化的方式和过程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债权国却面临不成熟债权国的种种困境。如何重新审视和提升中国国际债权大国地位,调整对外金融资产结构,争
在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中,加强公众参与能够缓解水体环境污染问题。文章针对公众参与的含义展开探讨,详细介绍了现有保护管理体系中,公众参与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
江西与东部近邻的省市比 ,开发区的发展状况显得相当落后。为了使江西开发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加快发展速度 ,提高建设效率 ,避免盲目性 ,很有必要依据经济规律和江西省情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对支架现浇预应力的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方面的进步也越来越显著,但是我国在这一方面仍然处于一个继续研究以及改进的时期,下面我们就主要针对辽阳灯塔至沈阳辽中高速公路第四分段的基本情况来对这一施工控制技术进行分析以及研究,从而保障连续箱梁桥的施工更加的安全以及可靠,保障辽阳灯塔至沈阳辽中这一段高速公路施工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控制  一
发展县域经济要讲求思路、方法。本文通过对江西省情、县情的研究 ,结合发展经济学理论得出结论 :在江西县域工业企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 ,培育特色经济 ,走主导产业突出的发展
根据历史经验,新增信贷是支持投资增长最重要因素之一,且二者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顺周期性。2009年,我国新增信贷达到9.6万亿元,支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1%,为促进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信贷过快、过猛增长也造成了通胀风险聚集、资产价格泡沫等一系列问题。为此,中央将2010年新增信贷目标定为7.5万亿元。目前,1—7月新增信贷达到5.1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3.3%,与
档案工作一直是人们比较重视的一项工作,同时在我国的很多工作中,档案工作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档案的开发和管理是为了档案可以有效的充分的被利用,这样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档案
本文以石长铁路增建二线益阳站站场改造施工为例,不停办车站客运、货运业务条件下,通过搭设脚手架临时站台解决了站台新增地道施工需要封锁站台后旅客乘降问题,使用大型吊机
“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这句《尚书》上经典古言 ,更适用于当今我们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战略思想。因为县域经济是与百姓民众贴得更紧、息息相关的区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固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已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发展低碳经济,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走向和谐双赢,既需要企业和个人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主动节能降耗,也需要国家利用税收手段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益。适时开征环境税,加快环境税立法步伐,已成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税制结构改革的当务之急。保护和改善环境是环境税立法的根本目的,在环境税立法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