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学生都认为数学枯燥、难学,没有解题灵感。所以上数学课时,总会出现讲台上教师讲得热火朝天,讲台下学生走神儿、睡觉、说话、干其他的事等现象。就算有些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也是上课听明白了,课下一做题就又没思路了,或是做到半截而卡壳,或是在解题过程中丢三落四。课堂上,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伴奏者,而学生则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挖掘教材精髓,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控制好课堂节奏,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是基础知识掌握太差。学习就像建一座大楼,如果地基没有打好,自然大楼也不会建成。有些学生因为某些原因前面有一个阶段的知识没有学好,导致越往后学越不明白,课上所用的定理、公式、概念不知所云,听课像听天书,对学习数学越来越没信心,上课时也就只能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二是教师所讲的知识太容易或者太难。太容易学生没有听的兴趣;太难学生难以理解,思维跟不上,导致听不进去。三是教师在授课时,速度快,跳跃性大,不让学生自己分析,不给学生思考时间,不讲为什么,只讲解题过程,不讲解题思路,尤其是解题的切入口。这样时间长了,人的大脑会出现疲劳期。四是课堂提问设计不合理,包括问题太简单、问题太难、针对全班进行提问、给学生思考时间过短等。五是教师和学生感情沟通不好。在具体学习活动中,毫无情绪反映的纯知识学习是不存在的。由于学业不良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家长埋怨,老师指责,同学歧视,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并且形成胆怯、压抑、惰性、逆反等负面心理。
一是引導学生自主探究。“将课堂交给学生”并不是要教师将课堂创设成“放羊式”的课堂,而是指在教师的精心设计、规划、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二是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有效选择提问策略,着力提出思考性、高水平、发散式问题,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而且有助于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敢问、能问、会问。善于提问的教师能很自然、自由、自觉地把问题带进课堂,并能使学生自然、自由、自觉地把问题带出课堂。如针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的正确做法应是继续启发,而不宜把提问转移到另一学生。而对于学生回答正确而不充分的,教师要适时追问。
三是在分析例题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在分析例题的过程中,不要怕学生说不出解题思路而耽误时间,也不要教师一人叙述解题过程,把学生当作观众,而是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四是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信心,课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跟上课堂节奏。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而不是显得比他人聪明能干。给学生制定个人化的目标,进行纵向评价,淡化横向的学生之间的比较,这样会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进步和成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同时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容忍异己观点,保护创新思维火花,倡导鼓励学生多疑善思,不迷信老师,勇于挑战权威,“于无声处听惊雷”,让学生突破心理定式、思维定式,积极开拓创新。
五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个人独立思考、尝试练习、解决问题,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的过程。它可分为课前自学、课堂探索和课后反思三个阶段。具体措施即:课前引导学生自学,课上引导学生探索,课后引导学生反思。
六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思维节奏为课堂节奏。笛卡尔说:“从最简单的情形开始。”教师把自己的外在学术性话语都隐藏起来,不以知识丰富的指导者自居,将自己的思维降格到学生的思维水平,充分关注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和经验背景,有意识地返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状态,设身处地揣摩学生的思维,努力切合学生的心态,通过与学生相近的认知情趣、学习情趣、探究行为来完成教学的和谐共创,从而达到与学生的思维保持同频共振的一种教学状态。
笔者采用以上教学法开展了三年教学活动,在高考时,学生整体考试成绩优异。但因没有对比,还不能充分说明此种教学法的科学性。因此,笔者在所教的两个班进行实验,两个班重新分班,学习基础相似,在高三(1)班采用传统式教学法,在高三(2)班采用以上教学方法,通过一年的教学,(2)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都好于(1)班。
总之,课堂上多听取学生的见解,让学生充分发表对问题的看法,不要把学生的思路强行纳入自己事先设计好的轨道中来,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要以鼓励为主,有时表扬的力度还要加大,即使学生讲错,也不能批评,更不能讽刺挖苦,而应该关注他为什么这样想,找出合理因素。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应活跃起来,学生是参与者、操作者,而不是参观者、观众。
(作者单位: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
影响学生课堂表现的原因
一是基础知识掌握太差。学习就像建一座大楼,如果地基没有打好,自然大楼也不会建成。有些学生因为某些原因前面有一个阶段的知识没有学好,导致越往后学越不明白,课上所用的定理、公式、概念不知所云,听课像听天书,对学习数学越来越没信心,上课时也就只能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二是教师所讲的知识太容易或者太难。太容易学生没有听的兴趣;太难学生难以理解,思维跟不上,导致听不进去。三是教师在授课时,速度快,跳跃性大,不让学生自己分析,不给学生思考时间,不讲为什么,只讲解题过程,不讲解题思路,尤其是解题的切入口。这样时间长了,人的大脑会出现疲劳期。四是课堂提问设计不合理,包括问题太简单、问题太难、针对全班进行提问、给学生思考时间过短等。五是教师和学生感情沟通不好。在具体学习活动中,毫无情绪反映的纯知识学习是不存在的。由于学业不良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家长埋怨,老师指责,同学歧视,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并且形成胆怯、压抑、惰性、逆反等负面心理。
采取的有效措施
一是引導学生自主探究。“将课堂交给学生”并不是要教师将课堂创设成“放羊式”的课堂,而是指在教师的精心设计、规划、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二是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有效选择提问策略,着力提出思考性、高水平、发散式问题,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而且有助于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敢问、能问、会问。善于提问的教师能很自然、自由、自觉地把问题带进课堂,并能使学生自然、自由、自觉地把问题带出课堂。如针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的正确做法应是继续启发,而不宜把提问转移到另一学生。而对于学生回答正确而不充分的,教师要适时追问。
三是在分析例题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在分析例题的过程中,不要怕学生说不出解题思路而耽误时间,也不要教师一人叙述解题过程,把学生当作观众,而是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四是调整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信心,课上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跟上课堂节奏。要让学生知道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而不是显得比他人聪明能干。给学生制定个人化的目标,进行纵向评价,淡化横向的学生之间的比较,这样会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进步和成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同时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容忍异己观点,保护创新思维火花,倡导鼓励学生多疑善思,不迷信老师,勇于挑战权威,“于无声处听惊雷”,让学生突破心理定式、思维定式,积极开拓创新。
五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个人独立思考、尝试练习、解决问题,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的过程。它可分为课前自学、课堂探索和课后反思三个阶段。具体措施即:课前引导学生自学,课上引导学生探索,课后引导学生反思。
六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学生思维节奏为课堂节奏。笛卡尔说:“从最简单的情形开始。”教师把自己的外在学术性话语都隐藏起来,不以知识丰富的指导者自居,将自己的思维降格到学生的思维水平,充分关注学生的原有知识储备和经验背景,有意识地返回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状态,设身处地揣摩学生的思维,努力切合学生的心态,通过与学生相近的认知情趣、学习情趣、探究行为来完成教学的和谐共创,从而达到与学生的思维保持同频共振的一种教学状态。
效果
笔者采用以上教学法开展了三年教学活动,在高考时,学生整体考试成绩优异。但因没有对比,还不能充分说明此种教学法的科学性。因此,笔者在所教的两个班进行实验,两个班重新分班,学习基础相似,在高三(1)班采用传统式教学法,在高三(2)班采用以上教学方法,通过一年的教学,(2)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绩都好于(1)班。
总之,课堂上多听取学生的见解,让学生充分发表对问题的看法,不要把学生的思路强行纳入自己事先设计好的轨道中来,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要以鼓励为主,有时表扬的力度还要加大,即使学生讲错,也不能批评,更不能讽刺挖苦,而应该关注他为什么这样想,找出合理因素。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应活跃起来,学生是参与者、操作者,而不是参观者、观众。
(作者单位: 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