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终身意识的培养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5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课堂的目的是要传授学生体育锻炼的知识和他们长期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也就是体育终身意识的培养。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于同行探讨。
  【关键词】 终身 体育意识 培养
  
  我曾经在课堂上文问:“上体育课时为了什么?”学生回答说是为了锻炼身体。不错,锻炼身体是体育课堂的目的之一。但其最重要的目的是要传授学生体育锻炼的知识和培养他们长期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身体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转变观念,提高学生对体育终身意识的认识
  意识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久地坚持。长期以来,在体育课堂中,学生都是被动的接受体育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锻炼。所以,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要反复对学生的锻炼方法和兴趣进行指导和调动,这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兴趣,让他们体会到长期坚持锻炼的意义。
  2 良好的锻炼习惯是养成身体与意识的保证
  养成体育终身意识既要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又要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
  2.1 只有科学的锻炼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体育课堂上意外伤害事故非常普遍,以足球教学为例,如果一味让学生乱踢乱跑,是很容易出现伤亡事故的。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其次,让学生懂的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2.2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首先,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里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严格要求,反复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有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教师还应进场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其次,与学生对活动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制定相应的锻炼计划。兴趣,表现出具有的积极情绪,导致了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如果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对该活动的爱好,一般来说,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该活动的习惯。反之,随着对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习惯性也就越强。
  3 把握两个关键,促进身体与意识的形成
  3.1 发挥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学生模仿性强,体育教师是学生直接模仿的对象之一,对学生能否形成良好锻炼习惯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认真贯彻课堂常规,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规范准确的讲解示范动作技术,并且加强联系方法的指导。让每一个学生每节课,都经受一个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并且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通过明示和暗示的综合效应,来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浓厚的兴趣。
  3.2 促进学生形成自律性。培养学生长期坚持锻炼的过程,学生是主体,只有设法将学生从被动锻炼中解放出来,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才能达到培养学生长期锻炼习惯的目的。由被动锻炼转化为主动锻炼,需要很强的锻炼自觉性和自觉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而且要帮助学生制定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严格规定锻炼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长期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方式,逐渐形成本能意识,并长期坚持。人的本性是爱动的,一般来说自幼就爱“玩”。那么从小培养幼儿、儿童、少年和青年爱“玩”,会“玩”的习惯,加以正确引导,鞭策与鼓励,其成效也就愈大,也就更加容易培养形成体育终身意识。
其他文献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今语文教学中提的最多、最响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将其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呢?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问题明确:  1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和学生有些脱节,老师上老师的,学生干学生的,学生被动的跟着老师走。没有激情没有课堂气氛,老师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听的昏昏欲睡,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首先要让学
期刊
【摘 要】 目前世界足球发展的趋势是技术越来越全面,战术越来越灵活多变,对运动员体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赛中运动员无论是反复奔跑、接应和拼抢,还是完成各种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都需要良好的体能。一场足球比赛的胜负除与技战术的正确运用有关外,还和队员的体能分不开,尤其是与耐力的好坏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在进行体能全面训练中更应该注重耐力的训练,切实有效的发展运动员的耐力与体能,从而提高运动员战术水平,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新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不断呈现,课堂教学出现一派勃勃生机。但在进步的同时,在我们更深入地进行课改实践的同时,仔细回头审视,我们也渐渐地发现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即我们有的教师不知不觉间偏离了理性和真实的课堂教学轨道,陷入了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误区。因此,针对目前中学音乐教学中的若干现象,结合自己亲身教学实践,提几点思考,与同行们一起切磋。  1 只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
期刊
【摘 要】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需要序列数组的比较与整合。介绍一套实用计算方法——“序列数组整体目标迁移法”。①原理阐释。某序列数组整体有序迁移到另一序列数组的某个区间,每个数值对应的迁入数值为:迁入区间最小值+(原数组数值-原数组最小值)×(迁入数组区间高低差与原数组高低差之比)。②变式说明。某序列数组整体有序迁移到另一序列数组的某个区间,每个数值对应的迁入数值为:迁入区间最大值-(原数组最
期刊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个体的主体性,将知识看作主体对客观事实主观性加工的结果,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观分析、检查验证和二次加工创造,从这个角度讲,这与高中数学教学存在某种辐合。充分挖掘两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对于将此学习理论恰当运用到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灵活有效地掌握高中数学知识有重要的意义。  1 建构主义与高中数学教学的契合  数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基础学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严谨的
期刊
高中学校的每一个班级,都存在一些学习成绩差,道德行为也差的双差生。帮助教育这些学生,使其不断转向进步,不但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都有深远意义。后进生的形成,有智力因素的原因,也有非智力因素的原因。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形成“差生”的非智力因素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他们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因此,转化后进生的关键应从剖析他们的心理入手,弄清他们的心理特点,了解他们的
期刊
关于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由于很多书上只是介绍了以下两种基本图形:   01  也有老师补充了以下图形:  造成很多人对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交点个数产生误解,认为它们的交点个数分别为0,1,2个,条件分别是01时无交点或者两个交点,稍微有心的同学会发现,老师补充的图形中交点在直线y=x上。  正文:但这明显是不完备的,且不说结论是否正确,对于上述图像的条件也是不明确
期刊
【摘 要】 进入21世纪的中国,诚实守信,这曾经被中国人视为比生命更重要信条,在当代社会却出现了严重缺失的现象,这种现象也影响到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构建诚信体系,归根到底需要加强对青少年的诚信教育,其中学校诚信教育应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使学校诚信教育具有高效性而不流于形式,需要许多教育因素协同作用。  【关键词】 诚信 教育 反思    “诚信”即“诚实、守信”,自古以来它
期刊
几天前,有一个刚毕业升入高中的学生带着哭腔给我打来电话,我当时吃了一惊。连忙问是咋回事?原来她说想我了。多么朴实的话语,却又是那么动人,一股暖流袭上我的心头,我的声音也有些哽咽……  是啊,作为一个老师我们不需要多少的经济刺激,更不奢求更多的功名利益,但我们却要学生的理解、家长的支持和社会的尊重。就连那么一句小小的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老师,我想你了”就足以让老师的心灵得以慰藉,热血澎湃。在这朴实的
期刊
我觉得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我总结自己做班主任的经验感悟颇深,觉得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需要做好的:  1 要学会了解学生  要迅速、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关键要有敏锐的观察和细致的调查研究的能力。其次,要培养以言动心的说服能力,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方式是“说”。“说”的艺术,在于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说”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性。班主任要做到以言动心,首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