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眼中的李振声:“他几乎是一个完美的人”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iu03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27日,人民大會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亲手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证书颁发给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李振声,褒奖这位从事农业科学研究长达55年的老科学家对我国农业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在众多的媒体记者面前,李振声谦虚地表示:荣誉应当归于集体,奖金也应归于集体,这次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00万元奖金他将“全部捐给单位,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助一臂之力。”
  
  女儿眼中的“完美人”
  
  对待事业一丝不苟的李振声在生活中常常会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 李振声的女儿李滨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父亲为人正直严谨,谦和宽容。工作时一丝不苟,生活上但求温饱,他几乎是个完美的人。”
  李滨女承父业,和父亲在一个实验室工作了近20年,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对工作的严谨。“父亲对工作的严谨贯彻始终。他64岁时,因工作需要向沈允钢院士、匡廷云院士请教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他听说中午叶子的气孔会关闭,就和匡院士在大日头底下一起跑到田里观察叶子。”李滨说。
  李振声的主要科技成果是小麦遗传育种,他育成的以小偃6号为代表的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
  李振声还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这是一项原创性成果,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实用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他的这项成果促成了首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会议在中国西安召开,受到来自15个国家的100多位专家的充分肯定。
  在这一系列的事迹当中,我们看到了一位老科学家埋首耕耘、舍身奉献的高尚人格。回顾他的科研和工作经历,我们可以从某个角度体会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走过的风风雨雨。
  
  既创新又实用的小麦遗传育种
  
  当记者试图为李振声对我国农业做出的贡献找到更为通俗的解释时,看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院士在即将付梓出版的《李振声院士论文选集》序言中的一句话:“他在小麦遗传育种方面取得了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系统研究成果,为提高我国在小麦遗传育种方面的国际影响和我国小麦的生产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小麦大国。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粮食总量的25%和22%左右,全国商品小麦的常年收购、销售和库存量均占粮食总量的1/3左右。
  和李振声院士一起工作过多年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几名老研究员告诉记者,他们对李振声院士印象最深的就是李振声院士最爱说的一句话:“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
  李振声出生成长在农民家庭。从小就知道粮食的可贵。大学时代,他曾把几个院校里试制成功的优良品种带回家乡,种植后确实比当地老品种增产,乡亲们纷纷前去换种。
  那时的李振声就认识到科学技术确实对提高粮食产量有重要作用。他便悄悄地萌生了争取从事小麦育种研究的想法。
  1951年大学毕业以后,李振声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工作。5年后,响应中央支援西北建设的号召,李振声与课题组13位同志一起,调到陕西杨陵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几乎在同时期,我国黄淮流域和北方冬麦区条锈病大流行,造成小麦严重减产。
  “得了条锈病的小麦叶子会变黄,我们到田里转一圈,蓝裤子就变成黄裤子了。”李振声回忆说。
  条锈病菌平均5.5年就产生一个新的生理小种,而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的常规方法要8年才能育成一个新品种——小麦新品种选育的速度远远赶不上病菌变异的速度。“小麦也是三种野生植物杂交后,经过9000多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那我们能不能让小麦同抗病、抗旱的野生草种再次杂交呢?”望着颗粒无收的麦田,年轻的李振声把目光聚焦在远缘杂交育种上。
  李振声通过远缘杂交,将草的抗病基因转移给小麦,选育持久性抗病小麦品种的设想,这个设想得到了植物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的支持。
  远缘杂交这个课题,从开始到出成果,差不多花了20年的时间。用李振声自己的话来说:“当时能坚持下来真不容易。”李振声说,对小麦与长穗偃麦草的杂交来说,主要有三个难题:杂交不亲和、杂种不育和后代“疯狂分离”。前两个问题经过两年的努力就基本上解决了,困难的是第三个问题,即从外观上看,杂种分离的类型很多,而且很不稳定。有时一个杂种看着很好,而下一代就面目全非了。李振声和同事们一起做了大量的细胞遗传学的工作才弄清了问题的实质。
  1976年,李振声终于成功地将偃麦草的染色体组、染色体、染色体片段导入小麦,育成了高产、抗病、优质的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其中小偃6号不仅对当时流行的8个条锈病生理小种都有较好的抗性,而且抗干热风、耐旱、产量稳定。
  小偃系列培育成功后,该品种作为陕西省小麦骨干品种长达15年以上。陕西农村有这样一句民谣:“要吃面,种小偃。”其实,何止陕西,在我国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等十余个省市已累计推广小偃系列品种面积达1.5亿亩,增产小麦80亿斤,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
  “小偃6号目前是我国小麦育种重要的骨干亲本之一,用其作为亲本或直接系统选育成的品种达40余个。这些品种累计推广面积3亿亩以上,增产小麦已超过150亿斤。”
  
  “如何应对中国人的吃粮难”
  
  1987年,李振声调任中科院副院长,开始在更宽广的舞台上从事农业科技工作。
  “从1984年到1987年,三年间,我国粮食产量出现三年徘徊,而人口增加了5000多万。党和政府急于找到打破徘徊的方案。”李振声回忆说,“我同科学院的农业专家,通过三个月的调查,提出了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方案。”
  在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的全力推动下,李振声带领着科学院25个研究所40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打响了农业科技的“黄淮海战役”。1993年,全国粮食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其中黄淮海地区增产504.8亿斤,与李振声等500亿斤的预计十分吻合。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每当我国粮食产量出现徘徊,李振声都能及时给大家敲响警钟,指出问题所在,分析潜力和对策。
  1995年,针对我国粮食产量出现连续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声率领中科院组织的农业问题专家组进行调研,从具体国情出发写出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报告,重点分析了由9000亿斤增长到10000亿斤的潜力,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实现目标的建议。
  1999年至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又出现连续5年减产。2004年4月,李振声发表题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的主题报告,分析了连续5年减产的原因,提出争取三年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的建议。
  
  “学点哲学,可以少走弯路”
  
  1992年,李振声退居二线后工作并没有停止。他在昌平平西府建立了一个育种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陈宜瑜回忆说:“基地刚建起来的时候,没有食堂、没有卫生间、没有围墙,连路都不通。李振声就带个饭盒,在田里一呆就是一天。”就是在这个基地,李振声开创了小麦磷、氮营养高效利用的育种新方向,发现了一批“磷高效”和“氮高效”小麦种质资源,揭示了其生理机制与遗传基础。如今,他针对我国国情提出的“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持续发展”育种目标,已经成为农业973项目研究的重要指导原则。
  面对众多邀请介绍成功经验的访谈,李振声说:“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可以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其中,艾思奇有关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论述对他影响深刻。李振声说:“对科学研究来说,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哲学原理是: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的认识,如果能正确反映客观规律,就是正确的认识,否则就是错误的。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能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李振声说:“回顾50多年来的历程,我觉得有四点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社会责任感;第二,明确的工作目标,人的精力有限,一辈子能集中时间和精力做成一两件对社会真正有益的事情就不错了;第三,持之以恒的毅力;第四,依靠集体和团队,这是成功的保证。”
  如今,李振声工作的重心主要放在培育青年一代和农业咨询工作上。总结半个多世纪的科研之路,李振声说:“我只是提供了一些方法,一点思路。”
  
  背景资料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设立,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
  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2000:吴文俊、袁隆平
  吴文俊在代数拓扑学领域的奠基性工作,半个世纪以来对国际数学领域的发展一直产生着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他运用计算机进行数学定理证明和非线性方程组求解,彻底改变了数学机械化领域的面貌,为信息时代数学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袁隆平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 现在中国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已占中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
  2001:王选、黄昆
  王选长期致力于文字、图形和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应用自己的发明成果开发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并形成产业,取代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推动了中国报业和出版业的跨越式发展。
  黄昆在固体物理学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推动了固体物理学的发展。
  2002:金怡濂
  他是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主持完成了中国多台大型、巨型计算机的研制,系统和创造性地提出了巨型机体系结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推动了中国计算机事业特别是巨型计算机的跨越式发展。
  2003:刘东生、王永志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长期奋斗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在黄土研究方面作出了大量原创性研究成果,使中国在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地质学研究方面居于国际地球科学前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从1992年起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开创者之一,也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之一。
  2004:空缺
  2005:吳孟超、叶笃正
  肝脏外科学家吴孟超,创立了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开辟了肝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领域,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肝脏疾病研究和诊疗中心,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
  中国气象学家叶笃正,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创立了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创立了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创立了大气运动的适应尺度理论。
其他文献
期刊
6月7日,2007年高考的第一天。6月的北京燥热依1日。7日上午7点,记者来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考考点。学校大门紧闭,工作人员已经开始在校门外设置警戒线。
邹平县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最南端,东接淄博市,西邻济南市,南依胶济铁路,北濒黄河。全县总面积1252平方公里,辖13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71.3万。三年来,邹
本文分析了我国软件创新型人才发展现状,探讨了软件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一般途径及存在的问题,并以iOS学生俱乐部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小规模团队的软件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思
12月6目,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第一财经主办的首届全球管理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主题是“世界在倾听-中国企业改革三十年之回望”。论坛邀请来自政府的高层官员、商界精英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快递业历经近30载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成为全世界快递市场中最快增长、最有活力的部分。本文仅就我国快递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三个问题,谈些个人看法。    关于快递市场规范的问题    我国快递业发展速度很快,年均增长率在25%以上,以后十年里还会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是我国服务业中一个异军突起、前景看好的产业。不过,我国快递市场秩序却相当混乱,表现在:快
详细论述了顶板大面积来压的机理,结论认为发生大面积来压的主要原因是煤柱被破坏,煤柱破坏的关键是煤柱面积比率和宽度,而发生大面积来压的范围则主要取决于顶板的厚度或刚度分
福建省佛教协会第八次代表会议近期在福州市举行,福建副省长洪捷序到场看望与会代表并讲话。近年来,福建省佛教协会在开展社会慈济活动及两岸民间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
缓倾斜厚煤层跨巷开采采区巷道布置李建国,祁晖,田承军,吴戈采区巷道布置是否合理,对于改善采区、矿井的技术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就阳泉局20年来采区巷道布置改革的生产
本刊讯7月11-15日,“2011年国际术语暑期学校”在德国的科隆应用技术大学举行。这次培训由国际术语网(TermNet)和德国科隆应用技术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联合主办,是国际术语网为促进术语学理论研究、术语学学术交流和术语推广应用而提供的国际性术语交流平台。接受培训的术语工作者总计78人,来自不同国家的机构或组织。全国科技名词委委派裴亚军、王小辉、刘金婷、王琪4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此次培训工作的授